《青年文摘 2010年第04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年文摘 2010年第04期-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微笑;一起有恋爱的感觉。 
  你还记得;初恋的滋味吗? 

   





学生时代的好习惯




  20多年前的一件事。连续几天;我在教室地上捡纸团;有同学很窘地说:“老师;这不是我丢的。”我让他不必介意;因为我不是来帮他们搞卫生的。我逐一打开这些窝成一团的草稿纸;为的是看看学生使用草稿纸的习惯。 
  一般情况是:学生不在意草稿纸摆放在桌上的位置(他通常不会把纸摆正);总是顺手在空白处演算;杂乱无序。但是;我曾见到有位学生在草稿纸上按顺序编号。他告诉我;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是考试还是做作业;在最后检验时;根据编号;他很快就能找到先前的演算过程;这样大概可以省下两三分钟。这个习惯;可能会跟着他一辈子;他的一生中可以有无数个两三分钟。而且很可能会有几次关键的两三分钟。 
  许多良好的习惯都来自少年时代。 
  和十多年前比;现在的学生不爱劳动;学校也没有提供让他们学会劳动的机会。好多学校早就没有“卫生包干区”这回事了;取而代之的全是“价廉物美”的民工。中学是这样;大学也是这样;城市是这样;农村也是这样。而且学生不劳动;教师也不用劳动了。 
  必要的日常劳动习惯为什么没有成为教育的内容? 
  有年春节;一群学生来拜年;学生高兴;在我家吃完中饭又吃晚饭。就在大家尽兴地玩耍聊天时;有位女生一直在厨房洗碗、打扫。同学们夸她会做事;开玩笑说她以后一定是贤妻良母。她不爱说话;只是笑着回了一句:“总不能让师母回来替我们洗碗吧。”20多年过去了;她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当年她学习成绩并不出众;但是大家记住的是她的善良;她对所有的人都真心的好;每一件亨她都认真地去做。现在很少看到那么懂事的学生了。 
  前些年有个班主任告诉我;他班上有位女生能用30元钱采购一次班级活动的全部用品;而其他班100元都嫌不够。每次她都征求大家意见;了解同学们喜欢什么;也了解大市场小商品的价格;会比较质量;她会计算;采购的所有物品都能不多不少;一点都不浪费;她去采购连公交车也不乘;来去骑自行车;活动结束;她把彩带、包装纸整理好;说“下次还可以用”。整个活动既大方;又节约。我听了以后很惊讶;也很佩服;觉得尤伯罗斯当学生时可能也是这样。如果学校能发展这位同学的管理才能;如果学校能注意培养更多学生具有这种能力;如果社会能形成这种务实的作风;进而让这样的青年去执掌社会权力;他们将会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啊。 
  哈佛要学的;无非也就是这些。 

   





是什么让我们长草




  最近;魏冉每天下了班都要在公司附近的电子产品专卖店外停留一下;看一眼透明橱窗里的新式相机;然后才恋恋不舍地回家。“我长草这个相机很久了;每次看到它都很心动。”她说。 
  魏冉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花费几个月的工资去买一款相机;让她犹豫再三。不久前;她已经把MSN的个性签名改成“努力工作;拿到年终奖金;争取早日拔草”。 
  如果你不知道魏冉所说的“长草”和“拔草”是什么意思;你已经有点Out(落伍)了。“百度百科”中对这两个词的解释是:“长草”——对采种物品的占有欲莲勃生长;“拔草”——终于彻底、干脆地把这个物品买下来。 
  尽管“欲望如同野草”并不是一个新鲜提法;但把“长草”一词作为概念;却是网友们的创造性运用;他们还把频频“长草”的人们称之为“长草族”。 
  在各大网站和论坛;“长草族”早已铺天盖地蔓延开来。 
  “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年轻人;我们敢于大声说出自己的欲望;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去拔草;也让我们感到莫大的光荣和满足。”网友“薄荷茶”说。 
  “草的特点是易生长;带有装饰性;只要具备条件;如阳光、雨水、土壤等;就生长得极快。但是它的根很浅;不像参天大树那样难以拔起。”北京京师慧心心理咨询中心的姜筠老师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绿色的草坪;看到喜欢的东西‘长长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拔拔草’;这都是很正常的。” 
  姜筠认为;“长草”的这种说法;是年轻人对心里欲望的一种形象化比喻;反映了轻松、健康的心理状态;带有调侃的味道;也说明年轻人对欲望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乐趣和希望;对生命充满了热爱。 
  但是;也有评论认为;在充满诱惑的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中;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足够的自制力;去管理好自己的“草坪”;很容易陷入“长草”~“拔草”~“长草”的恶性循环。正如网友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美容论坛上;姐妹们对化妆品的欲望永远像原上草……看完两个推荐化妆品的精华帖;心里能种一园子草了。” 
  “欲望应该有一个度;适度的欲望是正常的、积极的;但如果欲望不被控制;如野草般疯长;那就是异常的、有害的。”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实压力的不断增大;青年人会不自觉地追求更多的物质利益。他们认为可以通过‘长草’、‘拔草’来缓解自身压力。其实不然;过分‘长草’和‘拔草’必然要付出高昂代价;从而加剧各种现实压力。” 
  如果说对于相机、化妆品这样的物品;人们还能以调侃的心态对待。那么;对于房子、车子这样的“大件”;就切实让不少年轻人感受到了生活的沉重。 
  王子凌毕业于名牌大学;有着相识多年的女友;研究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这看似完美的一切背后;他也有不为人知的小苦恼。“车子、房子是最让我长草的东西;就像我背负的两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王子凌老家在外地;父母收入微薄;不能给他任何经济支援。虽然拿着高薪;面对当下飞涨的房价;他也只能任心里的草儿疯长而无力拔草。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对自己的‘土壤’(心理状况)进行改良;首先要正视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找到焦虑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要做加法;培养自己的兴趣;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或者找到容易实现的愿望来替代;最后就是要做减法;去除过剩的、暂时无法满足的欲望。”姜筠这样建议。 

   






'人物'
范晓萱:我和我摇滚的梦




  夹Band很Happy 
   
  能红到全民偶像级别的歌星终究是寥若晨星;但范晓萱曾经实实在在地做到了。18岁那年;她唱着日本卡通主题曲、《健康歌》、《你的甜蜜》、《雪人》;唱到街知巷闻;俨然就是男女老少通杀。样貌既标致又精灵、打扮趣致;与今时今日很潮的cosplay简直毫无二致。然而峰回路转;形象健康乖巧的范晓萱;并未慢慢走向成熟;而是像和过去决裂一样;忽然变身叛逆少女;大兵头、文身、唇钉出现在她的身上。对此;当时她的绝大部分歌迷都改弦更张;表达了抗拒;市场反响急剧下滑;小魔女形象一落千丈跌至谷底。那是一条不归路;尽管她冲撞得头破血流;但终于冲出去了;就像是雏凤凌空。对于范晓萱转型的成功;无论是歌迷还是圈内好友;大家都昭昭在目。 
  21世纪的摇滚歌迷;不晓得是否记得起詹妮斯·乔普林?这位20世纪60年代的迷幻女王;曾以其自信、性感、直率、嘶哑、甚至邋遢肮脏的方式以及触电般的舞台表演;征服了亿万观众;迄今无人能及。“詹妮斯·乔普林是我最欣赏的女歌手;第一次听了她的歌;让我明白什么才是用心唱歌。身体的每个部分是她感情表达的舞台;她让我敬佩。”这是晓萱在一次访谈节目中的剖白。 
  回顾这些年;《健康歌》叫好叫座后;她剪寸头唱《Darling》;《我要我们在一起》夺得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她却决绝地告别主流唱片公司;开始做独立音乐《绝世名伶》、《福禄寿》;爵士女伶的音乐定位获得肯定;她却备受抑郁症煎熬;诞生了一张冷调的《还有别的办法吗》;当终于在众多独立女声中独当一面;她又不满了;开始组乐队玩摇滚——范晓萱总是在某个音乐方向上一有起色;接下来就一定是自我颠覆。 
  除了音乐以外;见证范晓萱成长的;还包括她在自己身体上的种种改变。从那时起;她开始疯狂迷上刺青和穿环;她身体上越来越密的刺青;以及耳朵和双唇周围越来越多的洞;包括那颗向梦露致敬的“美人痣”唇环;都让外界不少人难以接受。 
  “我完全不觉得自己叛逆;其实我是很乖的。”范晓萱笑着说;“那是他们的标准;我不予置评。重要的是;我做了这些事情;我还是不是一个好人?我有没有在我的工作上面尽责?我是不是有礼貌?我是不是善良的?那才是重要的。叛不叛逆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还是不是个好人。” 
  专辑《赤子》的封套上;金色短发的范晓萱和她的100%乐团沐浴在阳光之下;她神情有一点茫然;然而眼神却坚毅无比。唱片里写着这样一段话:“我感觉到完整;和我的赤子在一起;分享着100%的生活。我找到解药;那就是爱的拥抱;不容妥协;也不会被打败。我感到完整;这份力量让我继续向前。” 
   
  百变赤子之味 
   
  但凡是偶像;都难以做到永远光鲜亮丽;年少成名的范晓萱也有过低潮期;最痛苦的时候关上门谁都不想见。后来;她失恋、事业走下坡路;直接导致了抑郁症的爆发。她因此很久都没有露面;将自己封闭了起来。 
  萱妈妈很懂女儿;唯有抑郁症;她无可奈何。每次女儿情绪不好;她都会默默走开。“幸好我妈当初是这样的;她要是一直关心我;大概我会疯掉。”她说;这期间;她经历了很多事;好几次行走在死亡的边缘;最后没有死去的范晓萱;蜕变为另一个人。世界本来就是一首悲伤的歌;我们每个人都在吟唱着;或激奋;抑或低沉;而她一直在漫不经心地唱;唱着她的执著和坚持…… 
  走出抑郁之后;她却变得更锐利。范晓萱去帮新人丁文琪制作一首歌;她第一次在录音棚见到丁文琪;抬头就说:“你要想清楚以后是当可爱歌手、唱些很白痴的歌;还是要做音乐。”这样讲话;让一些音乐人对范晓萱很不满;但就是没法对她动怒。很多音乐人虽然嘴上不讲;但心里非常钦佩这个勇敢、绝不妥协的范晓萱。范晓萱也知道她的性格跟世界很难相处;曾经有投资商愿意赞助她的专辑;但她说:“全部听我的;我不听你们的。”通常艺人讲这句话;就只有一个结局——失去机会。 
  范晓萱有她的怪;但她不过是内心无条件忠于自己罢了。 
  现在;为了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做音乐;范晓萱自己组创了公司;一个人包揽所有的工作。 
  同时;她也是一支摇滚乐队的主音;乐队叫“100%”;数字圆满;心情更是开朗起来。 
  组乐队的感觉像是新生;让晓萱焕然一新;当她在舞台上用尽全身力量呼喊时;那个小魔女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她承认;自己的声音并不适合摇滚;但那又如何;她说;“摇滚是一种精神”。 
  夹Band后的晓萱多了一层温暖自省的颜色;从剖析、自嘲、愤怒甚至幽默的意识形态里;带着复古情怀。同在100%乐队的吉他手男友Allen这些年一直陪伴在晓萱左右;免去了聚少离多之苦;剩下的就是讨论音乐时偶尔的分歧;这些小插曲调剂了她的私生活;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