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心论+宗喀巴大师造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菩提道次第心论+宗喀巴大师造论-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亦难留他共住。现前一切乐意圆满之情境,难舍难离。然而偏要舍离,
无法可以持护。复次,思维今得有暇之身,幸逢佛法,了知三宝常住
自性不灭,只须修行,不仰赖他。是故应当殷重专精归向三宝,寻求
知识,净治罪障,广集资粮,次第进修,诸法现证,来去自由,随境
安然,心有智见。此是修行密意,甚深般若源头,不可轻忽。
  壬二、观死已当入何趣及苦乐者。以能总观无常,故知现法非久。
应别思维死后并不断灭。善恶二趣必趣其一,别无生处。然生善不善
道,自无主宰,随业自在,设若不幸,堕恶趣中,情境如何,故当忖
念。谓若思堕苦趣心生厌离,亦思傲慢。由见苦是恶果能息恶行,由
见乐是善果乃勉力为善。由观自而悲有情,厌生死而求解脱,畏众苦
而发起猛利真诚归求三宝之心。如是一法而成众善之聚,众善之因,
行者勿忽。
  此中思苦分别又三:
  癸一、思地狱苦。
  癸二、思饿鬼苦
  癸三、思畜生苦。
  癸一、思地狱苦。分四
  子一、八大地狱。
  子二、近边地狱
  子三、寒冻地狱
  子四、独一地狱
  子一、所谓八大地狱者。从此以下过三万二千窬缮那,有等活地
狱。复由此以下渐隔四千四千窬缮那有馀之七狱。初、等活者。刑死
复活展转受苦等。二、黑绳狱者。以种种黑绳惑引罪人,然后砍割煎
烧等。三、众合狱者。集会多人,以大山铁槽等压榨捣裂,血流涌注
等。四、号叫地狱者。令彼有情寻求宅舍入大铁室,入已大火燃烧等。
五、大号叫狱者。如前更增重楼游观宽广。六、烧熟地狱。有油锅铁
床、红铁大地,煎烧罪人等。七、极热地狱者。多由罪人内外身体洞
穿,火从内部发出,或以铁叶缠裹其身,内火焚身,或由眼等诸根喷
出金汁火等。八无间狱者,谓地区广大,有情身量广大,罪人极多,
苦器苦法亦更多广无量,无数罪人,展转轮换受苦,万死万生,中间
不息,此界坏已,复生他界,此界成后复回受苦,了无终期。此中寿
量者,人间五十年,下地一昼夜,积算至五百年者,是等活地狱寿量。
以此倍倍增加乘进,乃至无间地狱之量,因知。
  子二、近边地狱者。谓八大地狱一一四方四门各有四城,城城复
四门,一一门外有四狱,所谓煨坑、臭泥、仰刀路、剑叶林,其中各
有铜铁鸟犬蛇虫等。无极河,河中出火及索网漉钩杀等事,乃至洋铜
铁弹等食馀灌口,其流极长难尽。
  子三、寒冻地狱者。谓从八大地狱横去一万窬缮那外,即从此处
下三万二千窬缮那处有寒疱狱。其下各隔二千二千窬缮那处,有馀七
地狱。名为寒疱、疱裂、(口歇)(口析)。郝郝、虎虎、青莲、红
莲大红莲,如是多用断见无见黑暗自利等习气变生,而寿命特长。
  子四、独一地狱者,在寒热地狱之近边。本地分说,人中亦有。
立世阿毗昙说,在大海岸边。亦如僧护因缘等说。
  如是等大地狱者,众业共成。独一地狱者,或一或二或多,别业
所成,此等形相处所不定,山河旷野,海中地底,悉皆有之(多依本
地分说)。能感此等苦因,皆是自内三门恶行所致,日日之新集众多,
先业更广无数无量,一朝果熟,苦报现前,谁是保障,岂可安然度日。
应勤精进对治,不应悠悠自害。
  癸二、思饿鬼苦者。由诸习近上品悭贪,常与彼饿鬼等饥渴相应,
故血肉枯稿,皮骨乾连,头发蓬松,口中出火,舌根卷缩。总分三类:
一者内障,或喉细如针,或吐焰成炬,或喉咽大疮,或肚腹极大,消
化过速,终无能饱。二者外障,或见泉河池沼,皆成枯竭,或见大力
持兵而守不得渐进,或水变脓血,自不乐饮。三者自性障,谓有一类
名猛焰鬼,凡诸饮食入手即成燃烧之物、铁汁火炭等。复有一类名食
秽鬼,专食臭秽、有损可厌粪溺之类。复有一类名食身鬼,食自身肉,
吸自身血,或身毛如针,自刺其体,无能安受坐卧。或溺血海污池,
或受猛乱火风,或在旷野饥渴,希望云雨而天降铁箭毒烟流石雷铁过
分寒热之气。或饮尽河海之水而渴不能止。此等悉由贪嗔愚痴邪见等,
自性习气变生,内外痴迷化现,复由执著力强固,故寿命最长,通以
人间一月为一日,推演至五百岁,而长寿鬼更增至五千或一万年等。
  癸三、思畜生苦者。强者欺弱,互相吞食,饥渴寒热,猎人追捕,
暗射弓失,多方杀害,无依无怙。或生黑暗或深海底,不识青黄,不
见天日。或身为人用,听其驰驱,穿鼻系绑。鞭打驮运,剪毛烙身,
宰杀活食,无量痛苦莫能申诉。又皆痴愚,难闻正法,不堪道器,更
为可愍。俱舍释云:《诸旁生者,谓诸水陆空行,根本生处,皆依大
海,悉从大海散出转变。》寿长者一劫短则刹那,中间无定。
  如是三恶趣苦等,必先定中观寻,再再思量,设我身堕此中,希
望谁有大力可靠救我。谁具慈悲哀愍念我。诸天虽有大力,而我之苦
乐不关彼怀。今世眷属能顾念我者,而无实力救我。遍观具大雄力,
而复慈悲愍人可作归救者,无过于佛。如是道理,我今知否信否,寻
求彼体,作归依处否,恳求佛慈加佑我否,此中之理,死时及中有际,
自心能忆持不忘作归依否,应当数数观修,趣入如次所教。
  辛二、后世依止安乐之方便。此中修心之道者,先修不重现生,
希求后世。观现生无常死苦,及死后三恶趣苦,而后发起寻求后世安
乐依止之方便,即是归求三宝,与业果认识之修法也。于中分二:
  壬一、始终进道之门是皈依三宝。
  壬二、于一切乐善根本生起忍信。
  壬一、始终进道之门是皈依三宝,中又分四
  癸一、皈依之因由者。法义众多,如入行论意云:《诸白净业势
力微,诸黑恶业势力胜,猛力作恶必速堕,故当殷勤求皈依。》又陈
那菩萨云:皈依理多,有二要,观恶道生布畏,信三宝求皈救。
  癸二、所皈之境义者,所谓佛法僧三宝之理事也。
  颂云:
  唯五智三身  十力四无畏  大悲方便语  慈心利有情  
是究竟皈依
所谓佛者是至极调善之性,亦复证得大雄之能,具一切种智方便
善巧,化度有情,无缘大悲体,于凡归求者若亲若非亲,平等救济。
经说正行供养胜财供养,有施无施、无爱无不爱,悉皆饶益护念。别
馀诸天魔王,人中具力,园苑大林孤树灵祠等,皆非究竟依靠之所,
不具大力,悲心杂小,具惑障,无方便,究竟不可靠也。
 癸三、如何如法正皈。分四
  子一、忆念三宝功德相。
  子二、皈依差别相。
  子三、自誓正受仪式。
  子四、不信更有馀皈依处。
  子一、忆念三宝功德相。分三
  丑一、佛功德相。
  丑二、法功德相。
  丑三、僧功德相。
  丑一、佛功德相。分四
  寅一、身功德。
  忆念三宝功德相中,第一佛功德相之身功德者。
  颂云:
  我今归命佛世尊  称赞最上诸功德  十力真实而出生
  已到最上清凉地  四无所畏等具足  作大光明持灯炬
  开发明焰布光照  施彼炽盛大明聚  能舍已身为众生
  冤亲二处悉平等  无垢无染本清净  沐浴身心调伏尊
  安住胜妙忍辱乐  已断一切爱缠缚  精进策励以为腰
  安住三摩地为锁  奢摩他水湛然净  如海流注深无底
  智慧通达为顶门  次第而表庄严相  自身广大诸色相
          (以上法身赞)
  毕竟圆满可称扬  最上难得优昙华  具百千种胜功德
                    (以报身赞)
  广大清净复虚空  最上族氏王宫生  三十二相悉具足
  八十种好复庄严  百福俱严胜妙身  广大最上无等比
  见者咸生忻悦心  于一切处无所著  色如真金初出焰
          (以上形相)  (色相)
  舌比莲花广清净  能摧魔力大象龙  善说最上诸法语
  引导众生彼岸行  宣说正法救世者(以上化身)
  寅二、语功德者
  颂云:
  时语如语不诳语  实语法语如义语  正语寂语无我语
  显示第一义谛门  随睹四界各有情  一时各各作异问
  佛一刹那相应慧  悉能摄受众异词  一音答彼一切问
  彼彼随类自解生  此能善转正法轮  尽诸天人苦边际
  言音极和美  月注甘露味  静息贪尘坌  如天龙时雨
  拔除嗔毒蛇  大鹏鸟金翅  障翳极无知  普放智日明
  摧我慢大山  当头金刚器  渐闻如来语  即随如来意
  默然不作语  能息苦开慧  庆慰安匮乏  治放逸励勤
  上智生法喜  中人开胜慧  下智除颠倒  无我随他语
  寅三、意功德者
  颂云:
  如来胜意大功德  种种遍智大悲心  如其所有尽所有
  无碍智了如掌文  真实了知诸梵行  无破无断色力坚
  具足清白复周圆  稽首净修梵行者  三魔(口四)多诸根寂
            (戒)
  诸行所作悉周圆  禁戒具足妙无暇  稽首大力三摩地
                    (定)
  如妙高山心安固  不退转智悉能成  遍一切处智常随 
  稽首无胜无灭智  种种因门皆觉了  种种果门亦悉知
  种种烦恼及对治  稽首如来善觉者  佛三阿僧祗劫中(智心)
  积集难行一切行  运大悲心而普复  自他能渡烦恼流
  了知三苦极微细  由愍苦故起大悲  三界所缘诸性中
  大悲普及一切处  如来智性中平等  若怨若亲平等观
  悲心广大不可量  普摄一切众生类  稽首大悲不思议
  一切所作自通力  他力弱者助营修  他善美者必随顺
  如来已得最上利  弃舍自乐而不著  引示世间安隐处
  广为众生说正道(悲心)
  寅四、业功德者。
  颂云:
  已得寂静无所为  稽首牛王胜上者  无量甚深住寂灭
  正智常行安乐行  如来最胜解威仪  战死魔军心寂静
  诸行圆妙语善说  身现头陀难行相  人中最胜解脱尊
  战死魔军而得胜  于诸善法不放逸  善住正念正智慧
  善开寂眼视众生  稽首善救生死苦  善觉众生无明睡
  善破众生诸愚痴  佛勤勇起精进心  策发一切懈怠者
  诸不善中施善法  诸堕学中开学门  诸怖畏中施无畏
  不安隐者令安隐  诸暗冥中作明照  诸不善中令修善
  诸过失中功德生  诸罪业中除罪业  令违逆者知恩德
  能满众生意所求  三业任运复无间  作正饶益普护念
  苦乐迟速何法济  相应不失如潮信
  如是观修如来身口意功德,及其事业,颂文之义务当细意摄持,
分别契入,乃知经教及其注释,大都指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