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世医得效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69-世医得效方-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属性:x无忌紫金丸x 
理脾胃,退黄。 
针砂(醋煮通红) 紫金皮(酒浸) 香附子(炒) 三棱(醋浸一宿,煮) 苍术(米 
泔浸) 陈皮 
上醋糊丸。每服三十丸,酒熟水下,川椒汤服亦可,立效。 

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
诸疸
属性:x五噎散x 
治五种噎,食饮不下,胸背痛,呕哕不彻,攻刺疼痛,泪与涎俱出。 
人参 茯苓 浓朴(去粗皮,姜汁制) 甘草(炙) 枳壳(麸炒,去穣) 诃子(炮, 
去核) 桂 
榔蓬莪术(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空心服。为末,盐汤下 
亦得 
x沉香散x 
治五噎、五膈,胸中久寒,诸气结聚,呕逆噎塞,食饮不化,结气不消。常服,宽 
噎,宽中进食。 
白术 茯苓(各半两) 木通 当归 橘皮 青皮 大腹子 槟榔 芍药(各一两) 甘 
草(炙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枚,煎至六分,空腹温服。 
x嘉禾散x 
治同上。(方见脾胃类) 
x大七气汤x 
治喜怒不节,忧思兼并,多生悲恐,或时振惊,致脏气不平,增寒发热,心腹胀 
冲两胁,上塞咽喉,有如炙脔,吐咽不下。皆七气所生。 
半夏(汤泡七次,五两) 白茯苓(四两) 浓朴(姜制炒,三两) 紫苏(二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空腹温服。 

卷第三大方脉杂医科
诸疸
属性:x宽中散x 
治因忧恚,寒热动气,成五类膈气,不进饮食。 
白豆蔻(去皮,二两) 缩砂(四两) 香附子(炒,去毛,十六两) 丁香(四两) 木 
香(三两) 
皮(去白,四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生姜二片,盐少许。沸汤点服,不以时候。诸冷气用之亦效。 
x五膈散x 
治五膈,胸膈痞闷,诸气结聚,胁肋胀满,痰逆恶心,不进饮食。 
枳壳(去穣,麸炒) 木香(不见火) 青皮(去白) 大腹子 白术 半夏曲(锉炒) 
丁香(不 
草(炙,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生姜五片,煎至六分,温服,不拘时候。 
x五膈丸x 
治忧恚思虑,膈寒不通,及食冷物即发。其病苦心痛,不得气息,引痛痛如刺,心 
大如粉絮,紧痛如吐,吐即瘥,食饮不下。甚者手足冷,短气,或上气喘急,呕逆者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各五两) 人参(四两) 川椒(炒,出汗) 远志(去 
心,炒) 细辛 
上为末,蜜丸弹子大。含化,日三服,夜二服。胸中当热,七日愈。亦可丸如梧子大, 
米汤 
痛, 
x宽膈丸x 
治气不升降,胸膈结痞。 
木香 京三棱 青皮(各半两) 半夏(三两,汤洗七次) 大腹子(一分) 
上为末,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食后,米汤下二三十丸。 
x栝蒌实丸x 
治胸中痛彻背,喘急妨闷。 
栝蒌实(别研) 枳壳(去穣,麸炒) 半夏(汤泡七次) 桔梗(去芦,麸炒。各一 
两) 
上为末,姜汁打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淡姜汤送下。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诸积
属性:x三棱煎丸x 
治脾虚为肉食所伤,停久不散,作为腹满膨痛,或泄泻。每服三十五丸,淡姜汤 
(方见诸气类。) 
x阿魏丸x 
治脾胃怯弱,食肉食面,或食生果,停滞中焦,不能克化,致胀满腹疼,呕恶不食 
利或秘。 
阿魏(酒浸化) 官桂(不见火) 蓬术(炮) 麦 (炒) 神曲(炒) 青皮(去 
白) 萝卜子 
(炒) 
上为末,和匀,用薄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姜汤送下。面伤,用面汤送 
下;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诸积
属性:x抵当汤x 
治瘀血凝滞,腹内刺痛,或膀胱痛,身面微黄。 
水蛭(锉炒) 虻虫(去翅足,炒,三十个) 桃仁(三十七个,炒,去皮脐) 大黄 
(蒸,三钱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血未利,更服。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诸积
属性:木香流气饮。热者。分心气饮。(方并见诸气类。)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诸积
属性:重者,十枣汤 治泛饮水浆,多感冷湿,胸腹胀满。沥洛有声,喘急气促,面色痿黄。 
芫花(炒赤) 甘遂 大戟 黑牵牛(炒,取为末) 
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先将红枣十枚,煎汤一盏,调温,再单饮枣汤送下。平旦 
服, 
轻者,青木香丸。(方见诸疝通治类。)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诸积
属性:x炒粉丸x 
治积聚涎块,结于心腹之间,致令心腹刺痛,日久不愈。或干呕减食。 
蚌粉(一两) 巴豆(七粒,去壳及膜) 
上二味,同炒令赤,去巴豆不用,只以醋丸其粉如梧桐子大。丈夫脐腹痛,炒茴香酒吞 
下二 
x控涎丹x 
空心,茶清下三七粒。(方见臂痛类。)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诸积
属性:x香苏散x 
多加生姜、陈皮煎。(方见伤寒和解类。)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诸积
属性:平胃散加丁香、麝香为末,热盐汤调服。麝香汤下阿魏丸三十粒,立效。(方见脾胃类。 
阿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诸积
属性:冷者,平胃散加丁香、缩砂、麦芽、神曲,或香苏散亦可加入。并用姜、枣、盐煎,空 
腹服 
热者,曲 丸 治酒癖不消,心腹胀满,噫醋吞酸, 逆不食,胁肋疼痛。 
神曲(锉炒) 麦 (炒。各一两) 黄连(去须,半两,巴豆三粒去壳,同炒令转色, 
去巴豆 
上为末,沸汤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姜汤下。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诸积
属性:x磨积丸x 
治茶积,饮食减少,面黄腹痛。 
陈仓米(半升,用巴豆七粒,去壳,同米炒令赤色,去巴豆不用) 青皮(去穣,炒) 陈 
橘红 
上为末,好醋搜和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用淡姜汤下。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诸积
属性:紫苏浓煎汁,加杏泥,服即散。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诸积
属性:x阿魏丸x 
浓煎萝卜子汤下。(方见前。)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诸积
属性:x加味青木香丸x 
治 糕伤脾,噫酸不食,心腹作痛,百药不效。宜用青木香丸三百粒,白丁 
酒曲二钱,同为末,入巴豆三粒,更研和令匀,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 
十丸,生姜、橘皮汤下。宿滞即去,其疾自安。只用小酒曲、木香二件为末,盐 
有酒香是效。(方见诸疝类)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诸积
属性:x卢氏感应丸x 
治虚弱人久积,不可直取,宜此药。多用蜡匮,庶使久留肠胃,又不伤气,能 
又有脾气偏虚,饮食迟化,止宜助脾养胃,不须用克化药,自然平复。又名神木香 
黄蜡(真者,十两) 巴豆(百粒,去皮尖,研为粉,用纸数重裹,槌透再易纸,至油 
尽成白 
香(湿纸裹 
(研,三钱) 百草 
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乳香外,并为末,却同前四味拌和研匀。先将上项黄蜡十 
两于 
蜡自浮于酒上,去酒不用。春夏修合用清油一两,秋冬用一两半,大银器内熬令香熟,次下 
酒煮糊同蜡化作汁,乘热拌和前项药末十分均匀了。候稍凝,分作剂子,用罐子盛之,半月 
后方可服。如服,旋丸如萝卜子大,任意服之二三十丸,加至五十丸无碍。此药以蜡多虽难 
丸,然丸子愈细,其功愈博,临睡须常服之。若欲治病,不拘时候。治豆积,香苏散三钱, 
水一盏煎服,加白芥子一撮,炒,研入用。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诸积
属性:大抵治积,以所恶者攻之,以所喜者诱之,则易愈。 
x太乙神明再造感应丸x 
治虚中积冷,气弱有伤,不能传化,心下坚满。两胁膨胀,心腹疼痛 
乳吐泻,或复迟涩,赤白脓血相杂。米壳不消,久病形羸,面黄口淡,不 
又能消化酒毒。 
肉豆蔻 川姜(炮) 百草霜(各二两) 木香(一两半) 荜澄茄 京三棱(炮。各 
一两) 
巴豆 
(各一 
两)上除巴豆、杏仁外,并为末,次下巴豆、杏仁等和匀。先将油煎蜡,令熔化,倾在药末 
内和 
粟米 
x红丸子x 
治冷积停滞腹痛。淡姜汤下三十丸。(方见 疟类。) 
x缩砂香附汤合和平胃散x 
治食积,食前苏盐汤调服。(方见诸气脾胃类。) 
五积散、香苏散 合和,亦治冷积。生姜煨、葱白、乌梅煎,空心服。(方见伤寒阴证 
及和 
握药∶宣积。 
巴豆 干姜 韭子 良姜 硫黄 甘遂 白槟榔(各等分) 
上为末,研饭为丸如中指头大。用时早朝用椒汤洗手了,麻油涂手掌中,握药一丸,移 
时便 
利药∶荡积。 
巴豆(一百粒,去壳,水洗四十次) 五灵脂 白姜 赤茯苓(各一两) 
上为末,醋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冷茶清五更初服。或欲泻止,冷水洗手、面、脚 
三处 
x万金丸x 
治诸般食积气积,血气蛊胀之类。 
石菖蒲去根节,锉如米大,半斤重,斑蝥半斤重,去足翅,同菖蒲慢火炒,不可烧了, 
如菖 
用 
加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五积
属性:x肥气丸x 
治肝之积,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龟鳖状,久久不愈。发咳,呕逆, 疟, 
月不已,其脉弦而细。 
青皮(炒,二两) 当归须 苍术(各一两半) 蓬术 三棱(切) 铁孕粉(各三两。 
与三 
棱、 
上为末,醋煮米糊丸,绿豆大。每服四十丸,当归浸酒下。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五积
属性:x伏梁丸x 
治心之积,起于脐,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已,病烦心,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 
其脉沉而芤。 
茯苓 浓朴(姜汁炒) 人参 枳壳(麸炒,去穣) 白术 半夏(洗七次) 三棱(慢 
火煨热, 
上等分为末,煮糊丸梧子大。米饮下二十丸,食前,日两服。作末,酒调服,绝胜。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五积
属性:x痞气丸x 
治脾之积,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久不愈。病四肢不收,黄瘅,饮食不为肌肤。心 
背,背痛彻心,脉浮大而长。 
大乌头(一分,炮,去皮尖) 附子(半两,炮,去皮脐) 赤石脂( ,醋淬) 川 
椒(炒出汗) 
上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七丸,米饮下。渐加丸数。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五积
属性:x息贲丸x 
治肺之积,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久久不愈。病洒洒寒热,气逆,喘嗽,发为肺痈 
脉浮而毛。 
半夏(汤洗,七次) 吴茱萸(汤洗) 桂心(各二两半) 甘草 桑白皮(炙) 葶 
苈(炒。各二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红枣二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
五积
属性:x奔豚汤x 
治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上下无时。久久不已,病喘逆,骨痿, 
其脉沉而滑。 
甘李根皮(焙干) 干葛(各一两一分)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甘草(炙) 黄芩(各 
二两) 半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服。 
灸法∶卒厥逆上气,气攻两胁,心下痛满,奄奄欲绝,此为奔豚气。先急作汤,以浸两 
手足 
门百 
脐季 

卷第四大方脉杂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