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主治医生870问a》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骨科主治医生870问a-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双侧对比X线片:肩锁关节半脱位,踝关节韧带松弛常需双侧对比方能诊断。
(4)开口位:可看到寰抠推脱位,齿状突骨折,齿状突发育畸形等病变。
(5)脊椎运动x线检查:了解椎间稳定情况。
断层摄影检查:可观察到病变的层面情况,如椎体爆裂性骨折等。
28.骨折有哪些辅助检查?其意义又有哪些不同?
(1)x线检查:可了解骨折的部位、范围、性质、程度和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为治疗提供参考。指导骨折的整复、牵引、固定,观察治疗效果和病变的发展及预后的判断等。
(2)脊髓造影术:可确定脊柱骨折对椎管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3)CT扫描:从横断面图像观察脊柱、骨盆、四肢关节较复杂的解剖部位和骨折情况。
(4)放射性核素检查:可发现隐性骨损伤,特别是X线检查易造成漏诊的手、足、颅骨、肋骨等骨折。
(5)磁共振检查(MRI):主要可检查骨折附近的软组织及韧带的损伤,半月板及间盘的损伤等。
29.骨折合并其它脏器的损伤如何处置?
骨折合并肺损伤可造成闭合性、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血胸、血气胸,可行开胸探查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合并腹腔脏器损伤可造成肝脾破裂,需行肝脏缝合或脾切除术。也可能损伤膀胱、尿道或直肠,可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
30.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及皮肤撕脱或缺损如何处理?
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分不同的病理类型:血管断裂、血管痉挛、血管挫伤、血管受压、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治疗原则是及时止血,纠正休克;在挽救伤员生命的基础上做好清创术;完善处理损伤血管,尽早恢复肢体循环,保全肢体,减少残废。
神经损伤分为神经断裂、轴突断裂、神经失用、神经刺激等类型,可根据不同类型采用手术或非手术疗法,争取恢复受损神经的功能。
骨折合并皮肤撕脱或缺损,可在清创术的基础上采用原位再植、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瓣等技术覆盖创面。
31.骨折早期有那些并发症?如何预防?
早期并发症:休克、感染、内脏损伤、重要动脉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脂肪栓塞等。早期输血、输液,及时行清创术,妥善的现场急救可预防并发症出现。
32.何谓脂肪栓塞?如何诊断及治疗?
脂肪栓塞是骨折的严重并发症,成人骨干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入血循环,引起全身各脏器血管内出现脂肪栓子。诊断:
(1)主要标准:皮下出血;呼吸系统x线病变;无颅脑外伤的神经症状。
(2)次要标准: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0kPa;血红蛋白下降。
(3)参考标准:心动过速,脉快,高热,血小板突然下降,尿中脂肪滴及少尿,血沉快,血清脂肪酶上升,血中游离脂肪滴。
临床上有主要标准两项以上,或主要标准只有一项,而次要标准或参考标准在四项以上者,可以确诊。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保护重要脏器纠正缺氧和酸中毒,防止各种并发症。
  33.骨折后期有哪些并发症?如何预防?
 后期并发症:坠积性肺炎、褥疮、损伤性骨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挛缩等。
病人早期离床活动,对长期卧床病人加强护理,关节内骨折准确复位,防治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可预防晚期并发症出现。
  34.什么是骨折后骨坏死?如何预防?
骨折发生后,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切断而致坏死时,称为骨折后骨坏死。多发生于血液供应不佳,软组织少的部位,如股骨颈骨折后由于股骨头血运减少而致股骨头坏死。骨折后准确复位,固定牢固且不破坏血运可减少骨坏死的发生。
35.何谓缺血性肌挛缩?如何预防及治疗?
缺血性肌挛缩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严重后果,由于上、下肢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包扎过紧超过一定时限,肢体肌群缺血而坏死,终致机化,形成疤痕组织,逐渐挛缩而形成特有畸形。
预防措施主要是尽早恢复肢体血运,避免石膏夹板固定过紧。
缺血性肌挛缩可用坏死肌肉切除、神经松解及功能重建等方法治疗。
36.哪些骨折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有哪些预防和治疗方法?
股骨颈骨折、肱骨下1/3骨折,胫骨下1/3骨折、腕舟骨骨折、尺骨下1/3骨折、腰椎峡部骨折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预防方法:避免骨折端形成间隙,骨折早期复位;手法复位轻柔,尽量采用非手术复位法;固定完善,时间充足;加强营养,适当用药;早期离床活动等。开放性骨折还要避免感染。
治疗方法:骨折端加压治疗,电刺激治疗,应用中医中药和刺激骨生长的药物等。一旦发生不愈合,即骨不连,应行植骨术。
37.骨折畸形愈合的概念、成因及处理原则是什么?
骨折在非正常解剖位置上愈合,并影响或潜在影响功能,称畸形愈合。骨折后复位不良或固定不牢固,使骨折部发生成角、缩短、旋转或侧方移位,如未能及时矫正,则可发生畸形愈合。处理原则主要为改善畸形愈合所致的功能障碍,改善外观是次要的。
(1)在骨折尚未完全牢固愈合之前发现的畸形,应尽早通过手法或手术矫正,然后给予固定。
(2)如延迟愈合发生畸形,亦应早做矫正。
(3)已形成畸形且牢固愈合,如关节活动功能差,应先练习关节活动,再矫正畸形。如关节活动较好,矫正手术应尽早进行,以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38.何谓骨折病?如何引起?如何预防和治疗?
骨折后所发生的慢性水肿、软组织萎缩、骨质疏松和关节僵硬或挛缩等都被称为骨折病。骨折病是由于受伤肢体长期不能恢复正常功能,导致肌肉等组织废用性萎缩,或关节长期处于某一位置,导致关节内外出现粘连,以及骨骼长期不受力致骨折肢体代谢障碍,出现骨质疏松。预防骨折病必须正确处理骨折部位固定与功能练习的关系,使肢体能早期活动,才能恢复正常功能。如已出现骨折病,需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功能锻炼、物理疗法、药物治疗,或选用手术治疗等方式予以解决。
 39.骨折愈合过程如何分期?
 骨折愈合过程根据骨折局部组织学特点人为地分为3期:
  (1)血肿机化演进期:骨折后,断端髓腔内、骨膜下和周围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并凝成血块,引起无菌性炎症,形成肉芽组织并转化为纤维组织。与此同时,骨折断端附近骨内、外膜深层的成骨细胞在伤后短期内即活跃增生,约一周后即开始形成与骨干平行的骨样组织,由远离骨折处逐渐向骨折处延伸增厚。骨内膜出现较晚。
(2)原始骨痂形成期:骨内、外膜形成内外骨痂,即膜内化骨。而断端间的纤维组织则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然后钙化、骨化,形成环状骨痂和腔内骨痂,即软骨内化骨,骨痂不断加强,达到临床愈合阶段。
(3)骨痂改造塑形期:在应力作用下,骨痂改建塑形,骨髓腔再通,恢复骨的原形。
40.骨痂分几类?其形成机制是什么?
分两类,一类为膜内化骨,由骨内、外膜成骨细胞在断端内外形成骨样组织钙化形成新生骨,在骨折处汇合,形成梭形短管,即内外骨痴。另一类为软骨内化骨,由断端、髓腔内的纤维组织转化为软骨组织,软骨细胞增生钙化、骨化而形成的腔内骨痂和环状骨痂。
  41.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因素有:
(1)病人的年龄:儿童愈合较成人快;
(2)骨折部的血液供应:血供良好者愈合快;
(3)感染影响骨折愈合;
(4)软组织损伤的程度:损伤重者愈合慢;
(5)软组织嵌入将使骨折不愈合;
健康情况影响骨折愈合;
(7)治疗方法影响骨折愈合。
其余因素有药物的作用,电流的影响等。
42.怎样判断骨折是否达到临床愈合?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反常活动;
(3)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痴通过骨折线;
(4)外固定解除后伤肢满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分种,下肢不扶拐在平地能连续步行3分钟,不少于30步;
(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
 43.骨折病人如何现场急救?
 急救的目的在于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挽救生命,保护患肢,使之能安全而迅速地运送至附近医院,以便获得妥善的治疗。
(1)一般治疗:首先抢救生命,抗休克,输血、输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2)创口包扎:用绷带压迫包扎,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骨折端如戳出创口并已感染,不应立即复位。
(3)妥善固定:先矫正畸形,然后固定,可用特制夹板或树枝、木棍等固定。
(4)迅速运输。
44.骨折急救采用临时固定的意义是什么?
其意义有三点:
(1)避免骨折端在搬运时移动而更多地损伤软组织神经或内脏;
(2)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
(3)便于运输。
  45.骨折治疗的原则是什么?
 (1)复位:即恢复骨折段至正常解剖关系(解剖复位),或至功能满意的解剖关系(功能复位)。
(2)固定:即维持复位后位置,待其坚固愈合。
(3)功能锻炼:即在复位和固定的基础上,锻炼伤肢和全身,以达到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肢体功能与全身健康的目的。
(4)内外用药及其它治疗。
46.何调解剖复位及功能复位?骨折复位的一般标准是什么?
矫正骨折端各种移位,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者称解剖复位。
临床上有时虽尽了最大努力,仍末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
骨折复位的一般标准是达到功能复位,即:
(1)骨折部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的轻度成角移位,日后可行塑形矫正。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的成角移位,不能自行塑形,必须于复位时完全矫正。
(2)骨干骨折侧方移位经整复后,应对位达1/3左右,干骺端骨折侧方移位整复后,应对位达3/4左右。
(3)成人上肢骨折缩短移位较多时,对肢体功能影响不大,下肢骨折缩短移位则不允许超过2厘米。
 47.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的临床标准如何掌握?
 随着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的发展和带图像增强器电视荧光屏x线的应用,以及功能性石膏支具的使用,绝大多数骨折可用闭合复位方法治疗,少数可用闭合复位加经皮穿针治疗(如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等)。但仍有一部分骨折必须手术治疗,有些手术指征是相对的,手术者应根据病人和骨折的具体情况,结合技术和设备条件,慎重选择治疗方案。
 48.骨折手法复位应注意哪些问题?
 手法复位一般在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首先要对准方向,原则上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然后应用拔伸牵引,手摸心会,反折回旋,端提擦正,分骨扳正等方法使骨折复位,在手法复位过程中不可用力过猛,以免伤及神经血管,如复位不理想,不可多次反复手法复位,以免增加副损伤,影响骨折愈合。
49.外固定方法有几种?如何选择?
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持续牵引和穿针外固定器。
小夹板固定常用于肱骨、尺桡骨、胫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