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象的原则,但书本本身无法传达修行的精微奥妙之处;书本无法观察修行者,也无法为特殊的情况提供指导。每个修行者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他的生理、心理、情绪、气也一直在流转变化。修行者以不同的方式来回应不同的情况,因此老师也必须以不同的方法来回应修行者的情况。

    再者,回应与情况虽然在外人看来可能相似甚至相同,但每次都得当做独一无二的事件。只有合格的老师才能看出、诠释这类错综复杂、变化不断的现象,并提供适当的指导。

    如果医师的全部经验只来自书本,你会信任这种医师吗?每个病人都是不同的,情况和疾病也会变化。医师不只依赖书本上的知识,也依赖自己行医的直接经验,以及从他人所学到的东西。医师运用浑身解数来帮助病人,修行也是如此。

    当你在修行时,无疑会遇到自己不熟悉的挑战和境界,这些是来自身、口、意的反应。完全依赖书本来回答你的问题和你关心的事情,是愚蠢而且冒险的事。原因如下:第一,书本并不包含全部的答案;第二,书本里的答案可能不适用于你的特殊情况;第三,你可能错误地诠释书本上的指引。因此,认真的佛教徒,不管是修习密宗、禅宗或净土宗,周遭要有合格的老师来教导、指引、鼓励,是很重要的。相反的,偶尔修行的人虽然不需要随着老师来研习和修行,但还是以有老师指导为佳。

    问:对于修持戒定慧的人来说,老师的角色如何?

    师:首先,所有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对于只是好奇或随兴逛逛的修行者来说,戒律表面上看来直截了当而且简单容易;但对于精进的修行者来说,戒律的原则和微妙是很复杂的,无疑会产生种种的问题。

    因为许多初学者、一些老参和不熟悉佛教演变的文化环境的人,不明了戒律,所以很多人害怕受戒。他们可能把戒律误解为严格的戒条,而不是当成行为的准绳。他们可能不确定要如何受持净戒,是否破戒,以及破戒时要如何处理。良师,尤其擅长研习及受持戒律的良师,明了戒律的细节和微妙之处,而且有经验。他们知道在不同情况下持戒和破戒的区别,比方说,两个人可能表面上看来所说、所做的是相同的事,但一个人可能犯戒,而另一个却可能没有犯戒。

    同样的,大多数人未能清楚了解禅定。在许多情况下,修行者把轻安或澄明当成禅定、甚至开悟。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禅定与开悟的直接体验,所知道的全是从书本上读来的或自己想象的。必须要有合格的老师来印证这种体验的真伪、种类和程度。合格的老师体验过禅定与开悟,能从弟子对于日常活动的反应、言谈、心绪,来断定他们的心态。这种观察使老师能评估弟子的修行和成就的层次。

    这些年来,许多弟子来见我,相信自己已经体验到禅定或开悟,其实几乎所有的人都还没得到禅定或开悟。由于我及时纠正他们的见解,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方向,才不至于演变成严重的情况。如果修行者陷入魔境,情况就危险了。魔境可以是任何东西,这里我指的是幻想自己已经开悟,或拥有神通。如果强烈执著于这种幻境,就会成为修行路上的重大障碍。这种魔障可能来自于修行时的生理或心理反应,未必那么简单明了。表面上,陷入魔境的人可能看起来和其他修行者一样,甚至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陷入魔境;但他们受到幻惑,可能自害害人。在最坏的情况下,他们真的相信自己是彻悟的人,而老师也不可能帮助他们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问:要如何帮助这种人?

    师:多半要看他们的业力。如果他们有善根,终究会认清自己并没有开悟,也没有神通。真正的智慧是不执著,而不是知识、观点,也不是心思敏捷、自然反应。

    八正道中所描述的“正见”的智慧,与真正的智慧不同。“正见”的智慧最好是描述成不屈不挠的智慧,也就是说,这种智慧能使人清楚、持续地维持在佛法原则所标示的正途上。真正的智慧来自直接体验佛法所谓的“空”。因此尚未体验开悟的人,必须依赖佛陀的智慧来教导及指引方向。听闻佛法是修慧的第一步,佛教把听闻佛法所得到的知识称为“闻慧”;进一步的修行导致“思慧”;最后,如果精进修习佛法,可能得到“修慧”。真正的智慧是最后一类的修慧,只能从体验空性而来。

    问:请细分闻慧、思慧、修慧的不同。

    师:听闻并接受佛陀的基本教诲——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这种人已经得到了闻慧。经由分析和沉思而吸收、接纳了这些原则的人,开始修习思慧。起初,这种智慧来自分别与推理,然而终究会品尝到来自直接沉思的这种智慧。刚开始修行的人,可能听不懂我刚才所说的,但知性的思维和直接的沉思之间是有区别的,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认识、了解其中的区别。最后,就是直接来自修行的智慧,其中最高的就是真正的智慧,也就是体验空性。很明显的,真正的智慧几乎全来自修行,但必须了解这种成就建立在闻慧和思慧上。再者,所有这些层次需要老师的指导和经验。人们可以从读书开始,但如果要认真修行,老师的帮助是必要的。

《禅的智慧》 第二篇 老师的重要(2)

    问:要如何选择老师?有没有特定的准则来帮助人认定某人有没有资格指导?

    师:合格的老师应该展现正知正见,严守净戒,有能力指引他人,散发出慈悲。具有这些条件的人,至少可以教导初学者。然而精进的修行者应该寻找具有“明眼”的老师,也就是体验过真正智慧的人。只有体验过开悟的老师,才能分辨他人是否体验了空性;没有这种经验的老师,可能把澄明和禅定误认为开悟。

    没有开悟经验的老师,无法指导他人进行高深的修行。即使他们的禅定力很强,所教导的也只是他们所到达的层次,而他们的成就有如冷水泡石头,或躲在黑山鬼窟里打坐。老师如何指导他人体验自己没有体验过的事情呢?即使修行者以某种方式体验到开悟,这种老师也没有个人直接的体验来断定这种成就。

    问:人们为什么要换老师?

    师: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经常是因为老参对于自己的修行不满意。也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卡在哪个地方或哪种方式,而不知道如何突破瓶颈。他们也许要参访很多地方,寻求协助,以期解脱困境。在他们的参访中,可能有某位老师帮助他们清除障碍或改变方向。这可能表示至少此时此刻那位老师有资格教他们。

    问:老参指的是已经体验过开悟的人吗?如果体验过了开悟,他们还需要修行吗?

    师:老参可能体验过开悟,也可能没有。是的,体验过开悟的人依然要在合格的老师指导下继续修行。体验开悟并不表示已经克服或抛下烦恼。相反的,可能依然有很多烦恼,不知道如何前进。

    老参也可能是没有体验过开悟的人,但虔心盼望在修行上进步。他们可能依然有很重的烦恼,也产生了障碍,但期盼处理这些烦恼以及随之而来的焦虑。

    焦虑也可能有其他来源。修行者也许焦虑于无法进步,比方说,无法参透公案,甚至无法定下心来参公案。有些人焦虑是因为参透了特定的公案,却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所有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都是随着修行而来的。真正要担心的反倒是那些不在乎有没有进步或觉得没有问题的人,这种人更容易受到幻惑,而且更难处理。

    也有些人体验到禅定,或者可以一坐几个小时,处于没有烦恼的定境,但一从蒲团起身,烦恼和散心就回来了。其实,他们可能只是在打坐时安定。还有些人体验过悟境,但没有培养出禅定力,因此也受烦恼之苦。这种人不论年纪大小,都可视为老参,但依然需要跟随良师修行、用功。

    问:身为老师,您如何判断弟子的体验和层次?您的准则为何?我们怎么能确定您的观察是正确的?

    师:问这种问题已经是错误的态度了。如果弟子寻找老师时存有这种态度,就永远找不到老师。初学和老参都应该信任他们亲近的老师,不该存有审视、观望的态度。比方说,有些老师可能会做一些奇怪的事,目的只是在考验弟子。弟子必须保持心胸的开放与真诚,才能从老师学到东西。另一方面,如果老师在男女关系、钱财或权势方面重复出现错误的行为,弟子就该离开。

    问:您的说法让我摸不着头绪:先是说弟子应该信任他们追随的老师,不去诠释他们可疑的行为,后来又说老师的行为不当时,学生应该知道。我们如何知道?如何认清错误的老师?

    师: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判断老师是否对于佛法有正确的看法。如果他们对于佛法的看法正确,即使行为有些缺失,也不该被认为是错误的老师。另一方面,如果老师对于佛法的看法不正确,就不能认为他们是可靠或有德行的老师。当然,这预设了下判断的人对于正确的佛法已有一些了解。不了解佛法,修行者就无法分辨老师是真是假。

    此外,有些基本的准则可以用来评断老师。第一,考量他们的因缘,换句话说,他们的行为应该以空性为基础,做任何事情都不该有执著。第二,考量他们的因果或业报,有德行的老师的言行举止以空性(因缘)为准则,而这种因缘应该相应于他们的业报(因果);也就是说,他们的行为应该受到责任感的引导,随时明了自己行为的后果。因此,责任和不执著之间关系密切。所以,有德行的老师特征如下:具足佛法的正知正见,言行举止展现出不执著,具有清楚明了的责任感。

    问:有关被误导的师徒,我曾听过“野狐禅”的说法,不知那是什么意思?

    师:“野狐禅”描述的是并未真正体验到空性,却宣称自己已经没有执著的人。意即误假为真——未得谓得,未开悟而假装开悟,未开悟但讲起话来却像是开悟者,提供错误的教诲。

    “野狐”这个词来自百丈禅师的轶事。有位神秘的和尚前来请问有关佛法的疑问,在清除疑窦之后,这位和尚请求百丈禅师为某地的一只死狐狸举行仪式。原来累世之前,这位和尚对于开悟和业力提出了错误的教诲,以致一直转世为野狐。全赖百丈禅师纠正了他的谬见,才使他摆脱了连续转世为狐的命运。

    口若悬河的人经常能侃侃而谈空性的体验,假装已经开悟。有关师徒对谈的公案,这类著作已经汗牛充栋;有些弟子在言谈中夹杂来自这些轶事的观念,而他并却没有真正的体验来支持他们的说法。不幸的是,一般人甚至有些老师通常都难以判断。但当他们和真正开悟的人交谈时,真相便会浮现。没有真正体验的人,即使反应再灵敏,终究还是会泄露出自己欠缺经验、不真诚。

    问:“上师崇拜”是什么意思?禅宗有没有这种观念?

    师:“上师崇拜”指的是弟子把老师当成开悟的具体表征,把修行致力于崇拜、尊敬这些老师,类似把佛、法、僧三者合并到一人身上。这种方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