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禅的智慧:传统宗教文化丛书- 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西才处死。美国的法律不会因人偷盗而处死,不管金额多大,所以有些人也许会认为这是允许人去抢银行。事实上,不管金额大小,偷盗就是错误,违反了第二条戒,但能忏悔。

    第三条戒为不邪淫,这是很重要的。不守这条戒的人会为家庭和社会制造许多痛苦、纷争,我呼吁所有在家的佛教徒都要受这条戒。根据古印度的标准,未婚男女发生性关系、通奸、不自然的性行为,都是严重犯戒。根据习俗,性行为必须在夜晚、私室,以正常的方式进行,其他任何方式都被视为不自然。

    但是时代不同了,西方的道德规范也不同,许多男女处于没有结婚的同居状态,在今天的社会,这种行为并不都被认为是邪淫。尽管如此,我还是鼓励这些人结婚。如果没有结婚而生小孩,会为小孩制造问题;即使没有小孩,最好还是结婚,因为那表示对伴侣的承诺。结婚是责任和成熟的表征。

    如果没有结婚,也没有与人同居,就该试着节制性欲,不该时时换伴侣。这个时代最严重的犯戒行为就是通奸。但人的情绪是很强烈的,如果认为自己此时无法控制性欲,也许最好是舍戒,等以后觉得更能自制时再受戒。然而这只是最后的手段,我并不劝人这么做。

    第四条戒为不妄语,最严重的犯戒就是为了名闻利养、社会权势,告诉别人你是佛菩萨或伪称开悟,你知道自己在说谎,这是最严重的犯戒,忏悔也没有用。另一方面,如果真正相信自己已经开悟,那就不是犯戒:那是无明和傲慢,不是妄语。

    如果为了赚取利益而说谎,那就是妄语和偷盗;如果为了性而说谎,那就是妄语和邪淫;如果因为说谎而直接致人于死,那就是妄语和杀生。

    第五戒为不饮酒或不吸毒,本身并不是那么严重,如果破戒,可以忏悔。大多数的宗教都有戒律或戒条,大同小异。任何宗教都不会说可以杀人、偷盗、说谎、邪淫,但只有少数宗教的教派和佛教,强调远离酒精和毒品。第五戒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前四条戒。如果酒醉,就可能破其他的戒。再者,佛教强调智慧,对人生抱持理性的态度。酒精和毒品会使人失去理性、判断力,因此直接违反佛教的原则。

    因为很难让很多人受戒,所以我容许权宜之计。在受戒的仪式中,如果有人觉得自己无法持某一条戒,可以不受。戒条不是刻在石板上,而是行为的准绳。

    这些年来,我多次解释五戒,解释的方式和在场的大众及情境有关。如果我认为大众没有强烈的信念,就只指出最极端的情况:不要杀人、不要抢银行、不要杂交、不要告诉人家你是佛陀或禅师。如果大众更为稳定,我的期待会更高些,把戒条解释得更详细。我并没有任意改变戒条的意思。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下) 戒律与业(1)

    8戒律与业

    问:曾听您说过,言语和行动会造业,但思想本身不会造业,而会导致造业的言语与行动。根据我先前的了解,思想就是法,和言语和行动一样,都具有某种力量,因而能够影响事情。您也说过,心力能助人,伤人、甚至杀人,这既不是行动,也不是言语,而是纯粹心理上的。比方说,禅七结束时,我们默默把功德回向,用意在于帮助众生。最后,大乘佛教认为,单单念头就能破戒。能否请您澄清这些混淆之处?

    师:身、口、意这三种活动中,“意”最重要。如果一个人具有意识,但在言语、行动时却没有心理的知觉,这个人不是被外力所指挥,就是患有精神病。因此,如果身体在行动或言语时不涉及心,就没有造业。

    如果只有心理活动,但没有显现在言语或行动上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区别戒律和业。小乘佛教认为,只有涉及言语和行动才会破戒,这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说。因为说话或行动时会影响他人,而且可能是以很明显的方式在影响。

    然而如果只有心动,那么影响力就轻得多,也不会很明显。例如,心里想要偷窃并不是罪行,必须付诸行动才算违法。因此,小乘并不认为坏的念头就是破戒。另一方面,如果只是心动,影响就轻得多、隐晦得多。想要偷东西并不是犯罪,必须有所行动才犯法。因此,小乘佛教并不把坏念头当成犯戒。

    大乘则认为“心”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心本身就能破戒,也就是说,“意图”是最重要的。进一步说,恶念会产生恶业,但比言语或行动所产生的恶业要轻得多。

    此外要记得,由于人会不断思考,念头有些是善的,有些是恶的,有些是不善不恶的,它们都会产生轻业。如果只集中在自己生起坏的念头而自我责备,就是对自己过于苛责。因为一天中也有很多时刻会生起善念,这些会产生善业,就会有所平衡。比方说,现在你们在这里听闻佛法,这就是好事,你们就在造善业。希望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好念头超过坏念头。

    即使采取小乘的观点,认为恶念并不破戒,但要知道,恶念持续不断时,终究会引起不好的言语和行动。因此,最好能防微杜渐,一有坏念头就加以处理,练习保持清净心。

    问:就业而言,自由意志和命定之间的关系如何?佛陀曾说过一个故事,在他成佛之后,依然因为累劫前所犯的小过错而受到果报。这表示了对于业报的一种命定的、一报还一报的解释方式,我觉得很难接受。

    师:我认为你对这个故事的了解有些混淆。佛陀的确承受了多生以前所做之事的后果,但他并不把这些当成报应。也许色身会受到一些疼痛,但他的心并没有我们所体验到的苦。对开悟者来说,受报与不受报是一样的。如果无我,又怎么可能会有果报呢?只有具有自我观念的人才会体验到果报。

    问:在梦中破戒,是否依然破了大乘的戒律?

    师:如果受了菩萨戒,不管是醒是梦,有恶念头就是破戒。然而,如果在梦中偷盗或杀生,但醒时并没真正这么做,就不用担心,不该为此惩罚自己。彻悟者即使在梦中也不会破戒。行菩萨道的人,总是不断地忏侮自己的恶行、恶言、恶念,也依然奉行戒律。戒律是行为的准绳,不是诫令。

    菩萨戒警醒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们不该破戒,但如果破戒,往者已矣,就该忏悔,继续修行,然而依然要对业果负责。

    佛教的戒律,不该被视为诫令——不是持守,就是违背。应该把戒律想成是清水。如果破戒,就像把水弄脏了,戒律依然在,但不再纯净。借着忏悔、发愿,更认真修行,可以促使持戒再度清净。

    问:单单念头,会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下) 戒律与业(2)

    师:如果一直对某人存有坏念头,日复一日,这些念头累积的效果会变得很强烈,终于可能会说出或做出伤害那个人的事。如果只是某一天对某人有坏念头,不大可能马上会对那人产生坏影响。

    另一方面,有些人会培养出心力,用念头本身直接伤人。这种情况极少,而且与我们所说的无关。多数人的思想只在心理的范畴,要使事情发生,必须通过言语或行动。

    我们不应该把戒律当成奇怪或神秘的东西;相反的,我们应该从常识的、人本的角度来了解戒律,把它当成合理的、正常的。如果只是坐在那里,想要给人礼物,却没有实际去做,然后告诉那人:“我已经为你做了好事。”那会有用吗?

    问:那么,每次禅七结束时所举行的回向呢?

    师:禅七结束时,你已经得到了个人的功德。功德回向就是愿意把功德给别人,希望帮助众生,这是菩萨道,用自己的心来回向。只有具有功德时,才能回向。如果没有功德,不管你怎么想,还是没有功德可回向。同样的,如果做了坏事,不能把坏念头转到别人身上,而认为自己就此得到解脱,不再有恶行。

    回向功德时,应该以慷慨心、慈悲心为之。换句话说,应该全部奉献出来,而不想到自己的利益。如果想借着功德回向而得到更多的功德,那就根本没有回向任何功德。

    问:什么能累积功德?救一只小狗不致溺毙,可以得到功德吗?还是必须要深入修行佛法?

    师:如果做了好事,未来就会得到好的业报。善言善行能累积功德,有些言语、行动会比其他的言语、行动产生更多的功德。但在心中不应存有想得到功德的想法,而应存有将功德回向给别人、让别人受益的想法,这才是真正回向功德。这就像把钱给别人,如果他们想要还你,你就告诉他们把钱送给其他需要的人,不必还你。

    愈少想到自己的利益,对修行就愈好。在回向功德时,不该想要得到更多的功德。菩萨道的六波罗蜜之一就是布施,行菩萨道的人懂得布施,结果可以减轻自我中心,但那并不是目的。功德回向,只是修行布施波罗蜜的一种方式。

    问:您曾说过,自己的业自己担,我们既不能承担别人的业,也不能把自己的业给别人。但如果在回向时能把善业给别人,那究竟是在做什么呢?如果有可能把善业给别人,为什么不能摆脱自己的恶业,把它转给别人呢?

    师:差别在于善业就像自己赚的钱,你有权利来处置。但恶业就像欠人钱,你根本就没有发言权。

    问:用这种方式来谈业,似乎锱铢必较,听来像是人为的东西。难道业就像金融系统?我想到的是类似本金、利息这类事,像是有某种衡量的标准来估量各种行为的严重性。我觉得这有些牵强。

    师:佛陀教导说,有些问题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人们思索这些观念,希望能得到答案,就会被蒙骗或混淆。这些问题之一,就是尝试了解佛心能做什么,另一个就是尝试了解业的运作。要完全解释清楚业是很困难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然而,人们坚持要多知道一些,希望能很清楚、具体地描述,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存在和经验。

    重点在于,业虽然难以了解,但我们能以类比的方式来尝试解说它的不同面貌,不过这些都只是比喻,没有一样能完全呈现真实的情况。这次我用的是金融的比喻,下次可能用其他的比喻,但这些都只是类比而已,因此无法表达出真正的情况。身为佛教徒,最主要的就是了解我们的思想、言语、行动都有后果,而这些后果是今生和来生必须承受的。

《禅的智慧》 第一篇(下) 禅是宗教吗?(1)

    9禅是宗教吗?

    问:禅是宗教吗?

    师:释迦牟尼佛证悟后,在印度弘扬佛法,当时的印度文化很重视灵修和宗教。释迦牟尼佛开始弘法时,曾经质疑当时盛行的一些信仰,例如个人灵魂的存在;但为了吸引他道的人追求佛法,曾纳入了其他的宗教传统。而且,佛法传扬的时候,也吸收了其他文化的一些观念和信仰。在这个过程中,佛教成为一种宗教。然而,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而且它的基本原则未必具有宗教的性质。

    释迦牟尼佛并未教弟子向神灵祈祷,甚至也不向佛陀求助、求救。他鼓励众生自助助人,借着学习和修行佛法,解脱自己人生中的烦恼,终能解脱生死轮回。

    人们难免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