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素问玄机原病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26-素问玄机原病式-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阳厥者,不可反以为病寒也。然阴厥者,元病脉候,皆为阴证,身凉不渴,脉迟细而微,未 
尝见于阳证也。其阳厥者,元病脉证,皆为阳证,热极而反厥,时复反温,虽厥而亦烦渴谵 
妄,身热而脉数也。若阳厥极深,而至于身冷,反见阴脉微欲绝者,此为热极而欲死也。俗 
皆妄谓变成阴病,且曰阴阳寒热反变而不可测也。乃取阳主于生、阴主于死之说,急以火艾 
热药,温其表里,助其阳气,十无一生。俗因之以为必死之证,致使举世大惧阴证,而疑似 
阴者,急以温之,唯恐救之不及,而反招暴祸。岂知热病之将死者,鲜有逃于此证也。 
殊不知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以平为和,而偏为疾。万物皆以负阴抱阳而生, 
故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阳气极甚而阴气极衰,则阳气怫郁;阴阳偏倾而不能宣行,则阳气 
蓄聚于内,而不能营运于四肢,则手足厥冷,谓之阳厥。故仲景曰∶“热深则厥亦深,热微则 
厥亦微。”又曰∶“厥当下之,下后厥愈。”为以除其里之热也。故病热甚则厥,又以失下则热甚 
,而反为阴证,非反变为寒病。 
夫病之传变者,谓中外、上下、经络、脏腑,部分而传受 
为病之邪气也。非寒热阴阳之反变也。法曰∶阴阳平则和,偏则病。假令阳实阴虚,为病热 
也,若果变而为寒,则比之热气退去,寒欲生时,阴阳平而当愈也,岂能反变之为寒病乎? 
然虽《疟论》言“阴胜则寒,阳胜则热”者,谓里气与邪热并之于表,则为阳胜而发热也。表气 
与邪热并之于里,则为阴胜而寒栗也。由表气虚而里气热,亢则害,承乃制,故反战栗也。 
大抵本热,非病寒也! 
或伤寒病,寒热往来者,由邪热在表而浅,邪恶其正,故恶寒也;邪 
热在里而深,邪甚无畏,物恶其极。故不恶寒而反恶热也。表里进退不已,故为寒热往来也 
。此气不并于表里。故异于疟而寒热微也。皆热传于表里之阴阳,而非病气寒热之阴阳反变 
也。 
或病热而寒攻过极,阳气损虚,阴气暴甚而反为寒者,虽亦有之,因药过度而致之,非自 
然寒热之反变也。 
夫六气变乱而为病者,乃相兼而同为病。风热燥同,多兼化也。寒湿性同 
,多兼化也,性异而兼化者有之,亦已鲜矣。 
或制甚而兼化者,乃虚象也。如火热甚而水化 
制之,反为战栗者,大抵热甚,而非有寒气之类也。故渴为热在里,而寒战反渴引饮也。 
又如以火炼金,热极而反化为水。虽化为水,止为热极而为金汁,实非寒水也。 
或燥热太甚而肠胃郁结,饮冷过多而痞隔不通;留饮不能传化,浸润而寒极蓄于胃中。燥热太甚,郁于胸 
腹而 胀满,烦渴不已,反令胃膈冷痛,呕哕浆水,而水浆难下。欲止其渴而强饮于水 
,则满、痛、呕哕转甚,而渴亦不止。不强饮之,则烦渴不可以忍,令人烦冤闷绝,而但欲 
死。若误治之,即死不治,亦为难已。 
每用大承气汤热服,下咽而肠胃郁结痞隔,即得宣通,而留饮传化浸润,则寒湿散去,肠胃之外,得其润泽,热 
退而烦渴、满痛、呕哕遂止,须臾得利而已矣。 
然而病诸气者,必有所因,病本热而变为寒者,实亦鲜矣。大凡阳实则脉当实 
数,而身热烦渴,热甚则为阳厥,至极则身冷脉微,而似阴证,以致脉绝而死。故阳病见阴 
脉者死,谓其脉近乎绝也。病虽热甚而不已,则必须厥冷而脉微,以至身冷脉绝而死矣。 
或病本热势太甚,或按法治之不已者,或失其寒药调治,或因失下,或误服热药,或误熨、烙 
、熏、灸,以使热极而为阳厥者,以承气汤之类寒药下之,热退而寒得宣通,则厥愈矣。慎 
不可用银粉、巴豆性热大毒丸药下之,而反耗阴气,而衰竭津液,使燥热转甚,而为懊 
、喘满、结胸,腹痛下利不止,血溢血泄,或为淋 发黄,惊狂谵妄。诸热变证不可胜举; 
由此为破 瘕坚积之药,非下热养阴之药也。古人谓治伤寒热病,若用银粉、巴豆之类 
丸药下之,则如刀剑刃人也! 
及尝有阳厥,而尚不下,以至身冷脉微而似阴证,反误以热药 
投之,病势转甚,身冷脉微而欲绝,唯心胸微暖,昏冒不知人事而不能言,主病者或欲以暖 
药急救其阳,恐阳气绝而死也。答曰∶此因热极失下反又温补而致之,若又以热药助其阳气 
,则阴气暴绝,阳气亦竭而死,阳气何由生也? 
或又曰∶何不急下之?答曰∶此阳胜伐阴,而阴欲先绝,则阳亦将竭矣。于此时而下之,则阴阳俱绝而立死矣。 
不救亦死。但及于期则缓而救之,则当以寒药养阴退阳,但不令转泻,若得阴气渐生则可救也。 
宜用凉膈,一服则阴气可以渐生。何以知之?盖以候其心胸温暖渐多,而脉渐生尔。终日三服,其脉生至沉数 
而实,身表复暖,而唯厥逆,与水善饮,有时应人之问,谵妄而舌强难言,方以调胃承气汤 
下之,获汗而愈;所谓寒药反能生脉,而令身暖者,由阳实阴虚,欲至于死,身冷脉微, 
今以寒药养阴退阳,而复不至于死故也。 
大凡治病,必先明其标本。标,上首也,本,根元也。故《经》言∶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标本相传,先以治其急 
者。又言∶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故病气为本,受病经络脏腑谓之标也。夫标本微甚,治之逆从,不可不通也。 
故《经》言∶“知逆与从,正行无问,明知标本,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阴阳之逆从标本之谓道也。”斯其理 
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