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小品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09-小品方-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七味,捣末,用蜜和如弹子大,新汲水五合,研一丸服之。若渴但与水,须臾当寒, 
寒讫便汗,则解。日移五丈不觉,更服一丸。此治六日胸中常大热口噤,名坏病,医所不治, 
服 
治天行,若已五六日不解,头痛壮热,四肢烦疼,不得饮食,大黄汤方。 
大黄(半两) 黄连(半两,去毛) 黄柏(半两) 栀子(半两,擘)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六七沸,纳豉一升,葱白七茎,煮取三升,分三服。此许 
推然方,神良。又治伤寒已五六日,头痛壮热,四肢烦疼,取汗,并宜老小。忌猪肉、冷水。 
正朝屠苏酒法,令人不病温疫。 
大黄(五分) 川椒(五分) 术 桂(各三分) 桔梗(四分) 乌头(一分) 菝 
(二分) 
七物细切,以绡囊贮之,十二月晦日正中时,悬置井中至泥,正晓拜庆前出之,正旦取 
药置酒中,屠苏饮之于东向。药置井中能迎岁,可世无此病,此华佗法。武帝有方验中,从 
小至大,少随所堪,一人饮一家无患,饮药三朝。一方有防风一两。 
屠苏酒,此华佗方也。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 
造法∶用赤术、桂心七钱五分,防风一两,菝 五钱,蜀椒、桔梗、大黄五钱七分、乌 
头二钱五分,赤小豆十四枚,以三角绛囊盛之,除夜悬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数沸。举 
家东向,从少至长,次第饮之,药滓还投井中,岁饮此水,一世无病。 

卷第六
治秋月中冷(疟病)诸方
属性:治山瘴疟,陵鲤甲汤。南方山岭溪源,瘴气毒作,寒热发作无时,痿黄肿满,四肢痹弱, 
皆山毒所为也,并主之方。 
陵鲤甲,(十片,炙) 乌贼鱼骨(去甲) 鳖甲(炙,各一两) 常山(三两) 附 
子(一枚, 
炮) 
上五味,切,以酒三升,渍之一夕,先疟发前,稍稍服之,勿绝药味,兼以涂身体,断 
杂人,勿食饮,过时乃得通人,进饮食。忌苋菜、生葱、生菜、猪肉。 
常山汤,治 疟先寒战动地,寒解壮热,日日发及间日发并断方。 
鳖甲(一两,炙) 淡竹叶(切,三升,洗) 常山(三两) 甘草(炙,三两) 久 
酒(三升) 
上五味,切,以酒渍药,刀置上覆头安露地,明旦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五服。比未 
发前令尽,当吐,吐极伤多,不必尽剂,但断人,禁饮食,得吐过时乃佳。忌人苋、海藻、 
菘菜、生葱、生菜。 
治疟,鸡子常山丸方。 
取鸡子一枚,断开头,出黄及白令尽,置小铛子中;又取常山细末,量满前空壳,又倾 
铛子中;又量白蜜还令满壳,复倾铛子中,三味同搅,微火煎之,勿停手,微冷可丸则停, 
丸如梧子,如病患午时发,己时服三十丸,欲至发时又服三十丸,用饮汁下,欲吐任吐,亦 
如前。服讫,更不发者,不须服。服后禁脂腻、油面、生菜、瓜果七日。 
竹叶常山汤,治温疟。壮热微寒,温疟之候也。壮热后如觉微寒,或瘅疟根据时手足冷, 
少时便壮热,亦有手足烦热干呕者, 疟先大寒后大热者,并主之。神效。尤宜乳下小儿亦 
瘥方。 
常山(三两,切) 淡竹叶(一握) 小麦(一升) 
上三味,以水五斗,渍一宿,明旦煮取二升,温分三服。忌生葱、生菜。 


卷第七
属性:要方第七卷所治如下∶ 
治女子众病诸方 
治妇人无儿诸方(待考) 
治妊胎诸方 
治产后诸方 
治妪人诸血崩滞下宿疾诸方 
上五件 

卷第七
治女子众病诸方
属性:古时妇人病易治者,嫁晚肾气立,少病不甚有伤故也。今时嫁早,肾根未立而产,伤肾 
故也。是以今世少妇有病,必难治也。早嫁早经产,虽无病者亦夭也。 
妇人长血。 
诸方说三十六疾者,十二症、九痛、七害、五伤、三痼不通是也。何谓十二症?是所下 
之物一曰状如膏;二曰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脓痂;六曰如豆汁;七曰 
如葵羹;八曰如凝血;九曰如清血,血似水;十曰如米泔;十一曰如月浣,乍前乍却;十二 
曰经度不应期也。何谓九痛?一曰阴中痛伤;二曰阴中淋沥痛;三曰小便即痛;四曰寒冷痛; 
五曰经来即腹中痛;六曰气满痛;七曰汁出阴中,如有虫啮痛;八曰胁下分痛;九曰腰胯痛。 
何谓七害?一曰穷孔痛,不利;二曰中寒热痛;三曰小腹急坚痛;四曰藏不仁;五曰子门不 
端,引背痛;六曰月浣乍多乍少;七曰害吐。何谓五伤?一曰两胁支满痛;二曰心痛引胁; 
三曰气结不通;四曰邪思浅利;五曰前后痼寒。何谓三痼?一曰羸瘦不生肌肤;二曰绝产乳 
;三曰经水闭塞。白垩丸,主妇人三十六疾,病各异同治之方。 
白垩(三分) 龙骨(三分) 芍药(二分) 黄连(三分) 当归(二分) 茯苓(三 
分) 黄芩 
(二分) 瞿麦(二分) 白蔹(二分) 石苇(二分) 甘草(二分) 牡蛎(二分) 细 
辛(二分) 
附子(二分) 禹余粮(二分) 白石脂(二分) 人参(二分) 乌贼骨(二分) 桂心 
(四分) 白 
芷(四分) 大黄(二分) 
二十一味,下筛,蜜丸如梧子,未食服十丸,日二,不知稍增,服药二十日知,三十日 
百病悉愈。 

卷第七
治妊胎诸方
属性:凡妇人虚羸,血气不足,肾气少弱,或当风取冷太过,心下有淡水者,欲有胎便喜病阻。 
何谓欲有胎?其人月水尚来,颜色肌肤如常,而沉重愦闷,不用饮食,不知其患所在,脉理 
顺时平和,则是欲有胎也。如此经二月日后,便常不通,即结胎也。 
阻病者,患心中愦愦,头重眼眩,四肢沉重懈堕,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啖咸酸果实。 
多卧少起,世谓恶食,其至三四月日已上皆大剧,吐逆,不能自胜举也。此由经血既闭,水 
渍于脏,脏气不宣通,故心烦愦闷,气逆而呕吐也。血脉不通,经络否涩,则四肢沉重,挟 
风则头目眩也。觉如此候者,便宜服半夏茯苓汤,数剂后将茯苓丸。淡水消除,便欲食也。 
既得食力,体强气盛,力足养胎,母便健矣。古今治阻病方有数十首,不问虚实冷热长少殆 
死者,活于此方。 
半夏茯苓汤,治妊身阻病,心中愦闷,空烦吐逆,恶闻食气,头重,四肢百节疼烦沉重, 
多 
半夏(五两) 生姜(五两) 茯苓(三两) 旋复花(一两) 橘皮(二两) 细辛 
(二两) 芎 
(二两) 人参(二两) 芍药(二两) 干地黄(三两) 泽泻(二两) 甘草(二两) 
凡十二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病阻积日月不得治,及服药冷热失候,病 
变客热,烦渴,口生疮者,除橘皮、细辛,用前胡、知母各二两。若变冷下者,除干地黄、 
用桂肉二两。若食少胃中虚生热,大行闭寒,小行赤少者,宜加大黄三两,除地黄加黄芩一 
两,余药根据方。服一剂得下后消息者,气力冷热,更增损方,调定即服一剂汤,便急将茯苓 
丸,令得能食,便强健也。 
茯苓丸,治妊身阻病,患心中烦闷,头重眩目,憎闻饭气,便呕逆吐闷颠倒,四肢委热, 
不自胜持,服之即效,要先服半夏茯苓汤两剂,后将茯苓丸也。 
茯苓(一两) 人参(二两) 桂肉(二两) 干姜(二两) 半夏(二两) 橘皮(一 
两) 白术 
(二两) 枳实(二两) 葛根屑(一两) 甘草(二两) 
凡十物,捣筛,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二十丸,渐至三十丸,日三。 
治妊娠五月日,举动惊愕,动胎不安,下在小腹,痛引腰胳,小便疼,下血,安胎当归 
汤方。 
当归 阿胶(炙) 芎 人参(各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艾(一虎口) 
上六味,切,以酒、水各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纳胶令烊,分三服,腹中当小便缓 
瘥也。 
治妊娠重下,痛引腰背,安胎止痛汤方。 
当归 胶(炙) 干地黄 黄连 芍药(各一两) 鸡子(一枚) 秫米(一升)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搅鸡子令相得,煮秫米令如蟹目沸,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 
分四服。忌芜荑。 
胶艾汤,治损动母,去血腹痛方。 
胶(一斤,炙) 艾叶(一莒)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安胎寄生汤,治流下方。 
桑上寄生(五分) 白术(五分) 茯苓(四分) 甘草(十分,炙)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人壮者,可加芍药八分、足水二升。 
若胎不安,腹痛端然有所见,加干姜四分,即安。忌海藻、菘菜、酢物、桃李、雀肉等。 
苎根汤,治劳损动胎,腹痛去血,胎动向下方。 
苎根 干地黄(各二两) 当归 芍药 阿胶(炙) 甘草(炙,各一两)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分三服。忌海藻、菘菜、芜荑 
治妊娠数月日,犹经水时时来者,名曰漏胞;苦因房室劳有所去,名曰伤胎,视说要知 
如此,小豆散治数伤胎将用之方。 
赤小豆(五升,湿地种之令生牙,干之)。 
上一物,下筛,怀身数月日,经水尚来,以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得效便停。 
治妊身腹中冷,胎不安方。 
甘草 当归(各二两) 干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凡四物,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母有劳热,动胎,胎不安,去血,手足烦方。 
生甘竹皮(二升) 当归(二两) 芎 (一两) 黄芩(半两) 
凡四物,以水一斗,煮竹皮取六升汁,去滓纳煎,取三升,分三服。 
治妊身心腹刺痛方。 
盐烧令赤熟,三指撮,酒服之,立瘥。 
又方 
烧枣十四枚,冶末,以小便服之,立愈。 
治妊身腰痛如折方。 
大豆三升,以酒三升,煎取二升,服之。 
治妊娠患子淋,宜下,地肤大黄汤。 
地肤草 大黄(各三两) 知母 黄芩 茯苓(一作猪苓) 芍药 枳实(炙) 升麻 通 
草 
甘草(炙,各二两)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得下后淋不好瘥,还饮地肤葵根汁。忌海 
藻、菘菜、酢物。 
又方 
猪苓(五两) 
上一味,捣筛,以白汤三合和一方寸匕为一服,渐至二匕,日三夜二尽。不差,宜转下 
之,服甘遂散。 
治妊娠子淋,大小便并不利,气急,已服猪苓散不瘥,宜服甘遂散下之方。 
太山赤皮甘遂(二两) 
上一味,捣筛,以白蜜二合和,服如大豆粒,多觉心下烦,得微下者,日一服之,下后 
还将猪苓散;不得下,日再服,渐加,可至半钱匕,以微下为度,中间将猪苓散、黄柏寄生 
汤,在治子淋方中。 
治妊娠患子淋,小便数,出少,或热痛酸疼及足烦,地肤饮方。 
地肤草三两 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三,日一剂。 
治妊娠忽闷,眼不识人,须臾醒,醒复发,亦仍不醒者,名为 病,亦号子痫病,亦号 
子冒,葛根汤。若有竹近可速办者,当先作沥汁,后办汤也;其竹远不可即办者,当先办汤。 
此二治会得其一种。其竹沥偏治诸痉绝起死也,非但偏治妊娠产妇绝死者有效,小儿忽痫痉 
金疮,治之亦验。作竹沥法∶ 
取新伐青淡竹断之,除两头节,留中央一节,作片,以砖并侧,令竹两头虚,布列其上, 
烧中央,两头汁出,以器承之,取服。 
主痉至冒葛根汤,治妊娠临月,因发风痉,忽闷愦不识人,吐逆眩倒,小醒复发,名为 
子痫病方。 
贝母 葛根 牡丹(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