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国第一战+上+(双石+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开国第一战+上+(双石+着)- 第7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战役设想相去甚远。
591
第二十四章
三路突进
中华劲旅血兵刃
一战蒙羞
英伦王牌当俘虏
第二十五章
汉江示形 杨得志敲锣打鼓
县里起脚 宋时轮破门得分
攻而必取者;
攻其所不守也。
守而必固者;
守其所必攻也。
———《孙子?虚实》
第一阶段打完; 刚上阵的第二番部队全都觉得不过瘾。
想想当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想想当年百万雄师过大
江; 想想挥师千里席卷大西南; 一仗下来; 哪一个师的战果不是万
儿八千的? 哪一个俘虏堆里没几个师长旅长的干活?
那才叫快活哩。
可现在这仗打得; 咳; 怎么说呢?
两个字; 窝囊!
还没跟人家照上面; 就被铺天盖地的飞机炸得动不了窝。晚
上好容易粘上去吧; 人家坐上十轮卡就扯开了趟一溜烟儿地跑。
等你再辛辛苦苦甩着11 号再粘上去吧; 又到白天了; 部队全都暴
露在人家的炮火之下了。好容易围住了人家的大部队; 自己部队
的火炮又不能及时跟进; 步兵冲得再快; 步枪手榴弹怎么也捅不破
坦克的铁壳吧? 等把什么弄好了; 人家的集群坦克轰轰隆隆开着
路又跑啦! 原想到这回咱也让苏联老大哥给鸟枪换炮了; 家伙比
打老蒋那会儿硬气多啦; 人又那么多; 三个打一个; 那美国鬼子还
能架得住打? 可一打响才知道; 自己那些家伙跟人家简直没法比;
咱什么时候见过那么多那么凶的飞机炮火坦克啊? 听先入朝的部
592





队说; 敌人的防御是个鸡蛋壳; 一捅破里面全是稀松软蛋。那美国
兵打仗稀松软蛋二五眼的确不假; 真要是刺刀见红全不是咱的个
儿。可人家压根儿就不跟你玩这个; 你还没冲上去; 那炮火就在你
跟前打成一片火海; 就好像这美利坚合众国家家户户都是造炮弹
的主儿; 没个不够没个消停。
那不像个鸡蛋壳; 倒像个钢蛋壳。
原本设想得挺好的中间突破两边迂回包抄的歼灭战; 全打成
了正面平推粘糊胶着的击溃战; 算起来好像也消灭了不少; 可没有
几个是团以上建制的油水货。
消耗和伤亡还不小。
这美国鬼子; 真有点鬼子道行!
不过瘾不能这么就算了; 咱上朝鲜来不是看仗是来打仗的; 哪
能打得不痛不庠就这么算了?
兵团司令、军长师长团长们一见面都嚷嚷说得跟彭总掰活掰
活; 整补整补咱们接茬再打; 非打出感觉来不行。
什么叫士气; 这就叫士气!
彭德怀也还想打一打。
不过作为统帅; 他的想法却远没那么简单。
让新入朝的部队再练练手; 再施展一下手脚; 多消灭敌人一些
有生力量; 这一点; 他和下边的想法是一致的。
关键是第一阶段作战造成的有利态势带来了很好的战机。
自从迫使“ 联合国军”退守汉城及汉江、昭阳江南岸后; 整个
“联合国军”战线形成了由西南伸向东北的斜线。东线敌军位置明
显突出; 而且从自隐里至东海岸均系韩军; 而西线的美军主力则逐
渐向水原、杨平、洪川线以北集结; 形成对汉城的拱卫之势。
什么事都是有利有弊; 有正面作用; 就有负面效应。
范佛里特在西线屯集美英军主力; 重兵拱卫汉城; 汉城倒是保
住了; 却让身子骨挺不结实的韩军小兄弟们孤零零地给吊在东线
突出位置; 从而给彭德怀又一次创造了雷公打豆腐的极好机会。
593
第二十五章
汉江示形
杨得志敲锣打鼓
县里起脚
宋时轮破门得分
范佛里特保住汉城的代价是让一万多韩军官兵要么做了刀下
鬼; 要么进了战俘营。
也真难为范佛里特了; 就这么点兵马; 你叫他怎么不顾此失
彼?
4 月28 日; 彭德怀决定转移主力; 歼击韩军主力于东线。
范佛里特要拿软不拉搭的朽木当出头椽子; 咱不打白不打!
彭德怀与联司首长敲定; 举行第二阶段作战; 令第三、第九兵
团稍事休整后即隐蔽东移; 在杨口、麟蹄一线发动新的进攻; 求得
歼灭韩军两三个师及美步兵第七师一部; 尔后挥师南下原州再折
向水原; 向西线美军主力侧翼迂回。同时为迷惑敌人与钳制西线
敌军; 令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在汉江下游(汉城以西)、第十九兵团
在汉城以东实施渡江佯动; 令第三十九军主力南渡昭阳江; 进至春
川、洪川间; 以掩护第三、第九兵团东移。
示形于西; 而击于东!
这个计划很大胆出奇; 倘若得手; 恐怕真要跟李奇微釜山见
喽!
然而; 最后的结果却是倾全力而终不能从心所欲。
美国陆军中将范佛里特也不是盏省油的灯。
他也是料到了中朝军队在得胜之后不会善罢甘休; 所以在4
月30 日———也就是彭德怀下令停止进攻汉城的第二天; 就命令以
韩军第一师和美第一军一部兵力向中朝军队实施名为“ 狂暴作战”
的局部反攻; 旨在破坏中朝军队新的进攻准备; 并掩护其调整部
署。
由于中朝军队后撤休整;“联合国军”部队“ 进攻”发展很顺利;
5 月8 日; 就重新占领了高阳、原昌里、富坪里至襄阳以北之龙浦里
一线。
然而就在此时; 范佛里特不知道根据什么判断中朝军队有可
能从中部战线发起新的进攻; 遂令转入防御; 将莱曼?兰尼兹尔少
将的美步兵第七师西调至北汉江以东揪谷里、龙头里地区; 将第八
594





集团军预备队、李亨根准将的韩军第二师北调禾也山、鼎排地区;
增强了中部战线的兵力。他西线的阵形也相应变化为:
西线; 即勿老里(自隐里西北) 经原昌里、九岩里、高阳至西海
岸; 有美军6 个师; 英、土(耳其) 军两个旅; 韩军3 个师; 以汉城为重
点; 成一线密集配置。
东线; 即勿老里经富坪里、寒溪岭( 968。1 高地) 、龙浦里至东海
岸; 部署韩军6 个师; 亦成一线配置。美步兵第三师、英步兵第二
十九旅、美空降第一八七团为美第八集团军预备队; 分别置于京安
里、永登浦、金浦地区。
兵力布势是西线密集; 东线稀薄。
范佛里特在这里看错了一步非看错不可的棋。
保卫汉城无疑是正确的; 这具有政治上和战略上的意义。
但他神经太紧张了; 一脑门子全是汉城的官司。
直线思维最简单; 也最不可靠。
就在范佛里特判断中朝军队将在中部战线发动新的进攻的前
两天; 中朝军队已完成简单整补; 开始按预定部署向集结地域机
动。
5 月6 日; 中朝联合司令部正式下达预备作战命令; 决定以宋
时轮的志愿军第九兵团和金雄中将指挥的东线朝鲜人民军前线指
挥部所属部队( 亦称金雄集团) 首先集中力量; 歼灭县里地区的韩
军第三师、第五师、第九师(后又加上韩军第七师) ; 尔后视情况继
歼韩军首都师、韩军第十一师; 以王近山的志愿军第三兵团割裂
美、韩军联系和阻击美第十军不得东援; 以杨得志的第十九兵团在
西线积极实施佯动; 造成敌人以为中朝军队将进攻汉城的错觉; 配
合东线主力作战。
这个部署能否完成主要取决于两点:
杨得志的假戏是否能乱真?
宋时轮的开进是否能障目?
如果这两点中有一点没搞好出了纰漏; 以“联合国军”在空中
595
第二十五章
汉江示形
杨得志敲锣打鼓
县里起脚
宋时轮破门得分
保护伞下的高度机动能力; 很快就能拆东墙补西墙; 以美英军主力
转移东线加强韩军; 抱成不留缝隙的重兵集团; 让你啃不动还得崩
掉两颗牙。
要在攻防转换迅速和机动能力极强的对手面前打“ 短平快”、
“ 平拉开”、“双快一游动”; 很考组织进攻者的功力与水平。
杨得志敲锣打鼓把假戏唱得跟真的似的。
在井冈山上他就跟着毛泽东把这活儿操练得烂熟; 糊弄过蒋
介石糊弄过阎锡山糊弄过傅作义; 也糊弄过多田骏糊弄过冈村宁
次。
一糊弄一个准儿。
如今又来糊弄范佛里特。
又是一糊弄一个准儿。
从彭德怀刚确定第二阶段作战意图的5 月初; 杨得志就指挥
第十九兵团和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在汉城方向和汉江下游开展积
极的战斗行动; 不断地袭击“联合国军”部队; 来来回回地折腾; 把
动静儿弄得大大的; 还在清平川、磨石隅里及汉城以西公开调查汉
江以南兵要地志; 摆出一副气势汹汹要迂回汉城及渡江南进的架
势。
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还派出部队在汉城以西闹哄哄地渡江。
先是范佛里特的情报处长詹姆斯?塔肯顿上校吓坏了。
他危言耸听地对范佛里特说中国军队要全力以赴进攻汉城
了; 赶紧想办法吧!
他的根据是远东空军的空中侦察报告; 那报告说飞行员们在
中国军队后方发现了近4000 辆车辆; 其中一半车头朝南。
都吓了一跳: 中国军队后方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多的车辆啊。
这要么是杨得志们玩的把戏糊弄住了远东空军; 要么就是第
五航空队的飞行痞子们看花了眼; 以中国军队当时的运补能力; 怎
么可能在一个地域一下子集中那么多运输车辆? 中国军队当时的
全部运输车辆也未必会超过这个数字多少。
596





范佛里特给震唬住了。
他着急忙慌地取消了正在进行的“ 狂暴作战”计划; 还赶紧报
告顶头上司李奇微; 中国军队将在未来72~96 小时内发起对汉城
的攻击; 攻击兵力包括9 个师的中国军队和3~4 个师的北朝鲜军
队; 而且还有10 个师的中国军队随后跟进。
李奇微也被唬得一跳。
“ 汉城将面临第二次危机!”李奇微闻讯惊呼。
不过他们俩都对西部防线很有信心; 这里兵力火力都很集中;
中国军队如果从这儿下手那是自找倒霉。
其实这时也有人给范佛里特送上过中朝军队正在向东线运动
部队; 可能会在东线发动主要攻势的情报分析; 但这时的他也像麦
克阿瑟一样; 思维陷入惯性的误区; 想当然地断定这是中国军队在
声东击西; 意在夺取汉城。
他内心已经认定; 中国军队第一线的进攻力量已消耗殆尽。
这是第一大判断错误; 范佛里特过高估计了远东空军那帮和
麦克阿瑟一样爱浮夸爱说大话的指挥官们的航空火力突袭效果报
告; 也过高估计了第八集团军地面火力“火海战术”的杀伤效果。
纵观整个朝鲜战争中美军对优势航空火力和地面炮火杀伤效
果的估计; 一直就陷入一种居高不下转不出来的思维怪圈。远东
空军所提供的精确到了个位数的杀伤破坏效果累计起来; 甚至超
过了当面中朝军队的兵员和装备总数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一再高估对手的伤亡数的结果; 是一再低估对手的一线兵力。
甚至最后一战都没有摆脱这个怪圈。
李奇微和范佛里特循此思维怪圈分析; 认定中国军队倘若要
发起进攻的话; 就必然动用第二线部队。而如果中国军队动用第
二线部队; 他们就应该利用4 月间的攻势效果乘胜夺取汉城; 怎么
会在人迹罕至补给困难的太白山脉采取主动进攻呢?
这是第二大判断错误; 他们低估了中国军队这个对手; 低估了
他们惯于连续作战的作风、非凡的徒步机动力和出色的伪装能力。
597
第二十五章
汉江示形
杨得志敲锣打鼓
县里起脚
宋时轮破门得分
由于这两大判断错误; 他们把声西击东解读成了声东击西。
这错误很要命。
就像一个要扑点球的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