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古今医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73-古今医鉴- 第4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生地黄 地骨皮 天花粉 甘菊花 蔓荆子 牛蒡子 白蒺藜 草决明 枳壳 甘草 
上锉,水煎,食后服。如大 头红肉堆起,乃心经实热,宜菊汤补肾,加黄连、生地黄,减菊花、牛 
蒡子。小 头红丝血胀,乃心经虚热,宜补心补肾,加茯苓、莲肉,减荆芥、蔓荆子。大乌睛上有红白翳障、 
乃肝经病,宜洗肝补肾,加柴胡、连翘。白珠上死血红,加地骨皮、天花粉,减薄荷。若白珠有红箭翳膜, 
清肺为主,加羚羊角为君 上睑胞肿如桃,此脾经病,泻脾,加砂仁、连翘,减草决明、天花粉。日夜疼痛, 
加防己、玄参。火眼后昏暗,加柴胡、游草。 
x大明复光散x(京师传) 
当归尾(酒洗) 生地黄(酒浸) 黄柏(酒炒) 黄连 黄芩 柴胡 白茯 
苓枳壳 羌活 防风 荆芥 石膏( ) 甘菊花 蝉蜕 车前子(炒) 
密蒙花 白蒺藜(炒) 木贼(童便浸焙) 青葙子(炒) 羚羊角 石决明( ) 甘草 
上锉,每服一两,食后温服。大 赤者,乃心经实热,加龙胆草、赤芍、白术,减车前、荆芥。小 
赤者,乃心经虚也,加白茯苓、黄 、朱砂,去青葙子、石决明。赤而不痛,乃肝经实热,加柴胡、陈皮、 
白术,减荆芥。赤而昏者,乃肝之虚也,加苍术、楮实子,减蒺藜。羞明怕日,乃脾之实,加密蒙花,减柴 
胡。视物不真,乃脾之虚,加苍术、细辛,减防风、木贼。眵多结硬,乃肺之实,加桑白皮、茅根、白术, 
减蝉蜕、石膏。眵虚不结,乃肺虚,加阿胶、陈皮,减归尾、枳壳。迎风出泪,乃肾虚,加熟地黄、石斛,减 
生地、黄菊花。白珠鲜红常痛,加山栀子、乳香、没药、防风、黄芩,减青葙子、蒺藜。 肉侵睛,加 
大黄、牵牛、牛蒡子,减石膏、枳壳。白膜侵睛,加蒺藜、木贼、 
连翘、车前子、荆芥。痒极难当,加僵蚕、草乌,减菊花、木贼。风中泪出,加旋复花、草乌煨,减归尾、 
石决明。坐起生花,加山药、熟地黄,减防风、荆芥,忌酒戒欲。两睑 睛,加藿香、白芷、茯苓、荆芥。 
x清肺散x(京师传)〔批〕(按此方治一切眼疾清凉之剂) 治肺气上攻眼目,白睛肿胀,日夜疼痛者。 
桑白皮 黄芩 菊花 枳壳 防风 荆芥 柴胡 升麻 赤芍 
归尾 玄参 苦参 蒺藜 木贼 旋复花 甜葶苈 甘草 
上锉,水煎,食后服。 
x抑清明目汤x(云林制) 治妇人因怒气伤肝,眼目昏暗如云雾中。 
当归 白芍 生地黄 白术 茯苓 陈皮 半夏 龙胆草 柴 
胡黄连 栀子 牡丹皮 白豆蔻 甘草 生姜煎服。 
x明目大补汤x 治气血俱损,眼目昏花,神光不足,及久患眼,服凉药过多,气血凝滞,双目昏蒙, 
全不通路。服此以镇阳光,壮肾水。即十全大补汤加沉香、大附子制、白豆蔻。 
x羊肝丸x(金光明传) 治一切眼疾,不问内外翳障,青盲等证。 
黄连(一两) 菊花 当归 川芎 防风 荆芥 羌活 薄荷叶(各三钱) 
上为末,用白乳羊肝一具,以竹刀刮去筋膜,生捣再用药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浆 
水送下,白水亦可。内障昏暗,加熟地黄一两。翳障,加蒺藜、木香各五钱。 
x明目壮水丸x(云林制) 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常见黑花,多有冷泪,此药壮水, 
以镇阳光明目,补肾养肝生心血。 
拣人参(一两) 当归(酒洗,一两) 熟地黄(酒蒸,二两) 生地黄(酒洗,二两) 
天门冬(去心,二两) 麦门冬(去心,二两) 石枣(酒蒸,去核,二两) 枸杞子(酒 
洗,一两六钱) 五味子(一两) 菟丝子(酒制,一两) 白茯神(去皮、木,二两) 干 
山药(一两) 川牛膝(去芦,酒洗,一两三钱) 柏子仁(去壳,一两,炒) 泽泻(一两) 
牡丹皮(酒洗,一两) 家菊花(去梗,三两) 黄柏(一两半,乳汁拌匀炒) 知母(二两 
半,乳汁拌匀晒干炒) 白豆蔻(去壳,净,三钱,能去眼中一切尘垢翳膜)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淡盐汤送下。忌生冷,莱菔。 
x养肝丸x(周古川传)〔批〕(按此方补虚明目之剂) 治肝经不足,眼目昏花, 
或生眵泪,久视无力,妇人血虚目疾。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酒蒸) 防风 楮实子(炒) 车前子(酒 
炒) 蕤仁(去壳,汤泡去皮)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远白汤下。 
x涤光散x(秘方) 治目疾屡服寒凉药不愈,两眼蒸热,如火之熏赤 
而不痛,满目红丝,血脉贯睛,瞀闷昏暗,羞明畏日,或上睑赤烂,或冒风沙而内外 皆破,洗之立效。 
枯白矾(五分) 铜青(三分) 
上为末,水和药,瓷器盛,重汤煮三五沸,隔纸蘸洗,日三五次。 
x决明散x(傅东山传) 治翳障眼,三服即退。 
石决明 葛花 泽泻 木贼 大黄 
上锉一剂,水煎服。 
治雀目如神(汪圣峰传) 
黄蜡不拘多少,熔化取出,入蛤粉相和,所得成球,每用以刀切下二钱,以猪肝二两,批开掺药在内, 
麻绳扎定,水一碗,入铫内煮熟取出,乘热熏眼,至温餐食之,日二次,以明为度。 
治眼出冷泪。 
虚则补肝,四物汤加木贼、防风;实则用木贼、苍术、白蒺藜、 
防风、羌活、川芎、甘草为末,米泔水调下。 

卷之九
咽喉
属性:x脉x 
两寸脉浮洪而溢者,喉痹也。脉微而伏者,死。 
x病x 
夫喉以候气,咽以咽物。咽则通水谷,接三脘以通胃。喉有九节,通五脏以系肺,并行两异,气谷攸分, 
诸脏热则肿塞不通,腑寒则缩而硬,硬如有物,常欲痒痛多涎唾,皆使喉闭,风燥亦然。若夫卒然肿痛,水浆 
不入,语言不通,死在须臾,诚可惊骇。其会厌两旁肿者,俗谓之双乳蛾,易治;会厌一边肿者,谓之单 
乳蛾,难治。古方通谓之喉痹,皆相火之所冲逆耳。 
x治x 
治宜先大涌其痰,或以铍针刺其肿处,此急则治其标之法也,内当从治,而以桔梗、甘草、玄参、 
升麻、防风、羌活、荆芥、人参、白术,茯苓之类,少加干姜、附子等药为向导,徐徐频服, 
不可顿服。切不可骤用寒凉之药而正治之,非徒无益,而且促其死矣。 
单乳蛾 双乳蛾 喉闭 双喉闭 子舌胀 木舌胀 缠喉风 走马喉 
盖因湿气上行,转于喉之两旁,近外肿作,以其形似乳蛾,一为单,二为双。其乳蛾差小者,名喉闭, 
热结于舌下,复生一小舌子,名子舌胀。热结于舌中,舌为之肿,名木舌胀,木者,强而不柔和也。热结 
于咽喉,肿绕于外,且麻且痒,肿而大者,名缠喉风。喉闭暴发暴死者,名走马喉风。 
喉闭之症,其人胸膈素有痰涎,或因饮酒过度,或因忿怒失常,或因房事不节而发作也,何则?饮酒 
过度,是胃火动也;忿怒失常,是肝火动也;房事不节,是肾火动也。火动痰上而为痰热,燔 
灼壅塞于喉嗌之间,所以内外肿痛,而水浆不入也。治疗之法,急 
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则用丸散以吐痰散热,治本用汤药以降火补虚。 
x方x 
x甘桔汤x 
甘草 防风 荆芥 薄荷 黄芩(各一钱) 桔梗(三钱) 加玄参(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频频噙咽。 
咳逆,加陈皮。咳嗽,加知母、贝母。咳发渴,加五味子。唾脓血,加紫菀。肺痿,加阿胶。面目肿, 
加茯苓。呕,加半夏、生姜。少气,加人参、麦门冬。肤痛,加黄 。目赤,加栀子、黄连,咽痛,加 
鼠粘子、竹茹。声哑,加半夏、桂枝 疫毒头痛肿,加鼠粘子、大黄、芒硝。胸膈不利,加枳壳。 
心胸痞,加枳实。不得卧,加栀子。发斑,加防风、荆芥 酒毒,加干姜、陈皮之类。 
x清咽利膈散x〔批〕(按此方治咽痛清火之剂) 
连翘 黄芩 栀子 薄荷 防风 荆芥 桔梗 玄参 黄连 大黄 金银花 牛蒡子 朴硝 甘草 
上锉一剂,水煎服。 
x绵球散x(王伯泉传) 
草乌(一个,重一钱,余药各一钱,生) 胡椒 荜茇 红豆 细辛 牙皂 
上为末,用乌梅去核,拈作饼,包药末在内,仍以药末掺之,以绵裹缚筋头上,先用鹅翎管,削针 
刺破,将绵球蘸淡醋缴喉中患处,去痰为度。如牙关不开,先用开关散搐鼻,嗅涕即开。 
x开关散x 
用杨梅树皮,向东者晒干,去粗皮为末,吹鼻中,喷嚏为验。 
x金锁匙x(秘方) 
朱砂(三分三厘) 硼砂(一分二厘) 枯矾(一分六厘) 雄胆(一分) 焰硝(一分) 
片脑(一分)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竹筒吹入喉中。 
x春风散x 治咽喉肿痛,缠喉风闭塞。 
腊月初一日,取猪胆五、六个,用僵蚕、黄连俱锉,朴硝、白矾、青黛俱各五钱,装入胆内,缚定,用 
青纸裹了,将地掘一方坑,长、阔一尺,上用竹竿横吊,以胆悬定于内,候至立春日取出,置当风处吹干, 
去皮以药研末,密收吹喉。 
x吹喉散x(宋举人传)〔批〕(按此方止痛外治之剂) 
壁钱(烧存性) 枯白矾 发灰 
上各等分,研末吹喉。 
x清火补阴汤x 治虚火上升,喉痛,并喉生疮,喉闭热毒,最能降火补虚。 
当归(一钱) 川芎(一钱) 白芍(一钱二分) 熟地黄(一钱二分) 黄柏(一钱,童 
便炒) 知母(一钱,生用) 天花粉(一钱) 甘草(一钱) 加玄参(三钱) 
上锉一剂,水煎,入竹沥,温服。 
x通隘散x(方外人传) 喉痛生疮声哑。 
白硼砂(二钱) 孩儿茶(一钱) 蒲黄(六分) 青黛(一钱) 牙硝(六分) 枯矾 
(六分) 片脑(二分) 黄连(五分,末) 滑石(一钱) 寒水石(一钱) 黄柏(五分,末) 
上共为末,以苇筒,药少许,吹入喉中,即效。 
x清上丸x(太医院传)〔批〕(按此方治阴虚咽痛之剂) 治喉中热毒肿痛,喉闭,乳蛾等证。 
雄胆(一钱) 雄黄(五分) 硼砂(一钱) 薄荷叶(五钱) 青盐(五分) 胆矾(少许) 
上为细末,炼化白砂糖为丸,如鸡头子大,卧时舌压一丸,自化入喉,神效。 
x清音散x 治声音不清。 
诃子(三钱,半生半泡熟) 木通(二钱,半生半泡熟) 桔梗(生用) 甘草(三钱, 
半生半炙) 
上锉,水煎,用生地黄捣烂,入药贴。 
x钱笛丸x〔批〕(按此方治失声之剂) 治声失音,或不清。 
当归(一两) 生地黄(一两) 熟地黄(一两) 天门冬(盐炒,五钱) 黄柏(一 
两,蜜炙) 麦门冬(五钱,盐炒) 知母(五钱) 人参(三钱) 白茯苓(一两,去皮) 
诃子(五钱) 阿胶(五钱) 乌梅(十五个) 人乳(一碗) 牛乳(一碗) 梨汁(一碗)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每服八十丸,诃子汤下,或萝卜汤下亦可。 
x驱风解毒散x 治 腮肿痛。 
防风 荆芥 羌活 连翘 牛蒡子 甘草(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频服,外用后方敷药。 
x赤豆散x 
赤小豆为细末,醋调敷肿处,恐毒瓦斯入喉难治。 
x白灰散x〔批〕(按此方治 腮之剂) 
锻石不拘多少,炒七次,地下窨七次,醋调敷肿处,立消。 

卷之九
结核
属性:x病x 
结核者,火因痰注而不散,郁结坚硬,如果中核也。或在颈胁, 
或在手足,或在头额,或在臂,或在腋。如肿毒不红不痛,不作脓,不必溃发,但令热气散则核自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