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医基础理论-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目,与胆互为表里。肝经绕阴器(外生殖器),过少腹,分布于 肋,上交于头顶,故凡外生殖器、少腹、两 等肝经所过部位出现病证时,中医则认为可从肝治。

    肝的主要生堙和病理如下:

    (一)藏血:〞肝藏血〞,〞故人卧,血归于肝〞。这说明肝能储藏血液并对周身血液的分布起调节作用。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如休息或睡眠),部分血液回流到肝并储藏起来;活动时,肝内的血液又被动员出来,运送到全身,供给各器官组织的需要。临床上常由于暴怒伤肝,影响肝的藏血功能,而引起吐血或崩漏等证。

    (二)主疏泄:疏泄即疏通畅达之意。肝的疏泄功能主要与气的流通有关。正常时,肝的功能活动既不可太强,疏泄太过,也不可不及,疏泄无能。如肝失条达,疏泄无能,便可产生肝气郁结的病证,出现胸 胀痛、急躁易怒,或情绪抑郁、胸闷痛等症。气郁可进一步导致血瘀,出现 痛不愈, 下结块等。肝的疏泄功能还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脾胃的消化和脾气散精等功能有关。若肝气郁结可进而影响脾胃,出现纳呆、嗳气、呕吐、腹胀、泄泻等症状。若湿热蕴结,疏泄失司,胆液外溢,则可出现黄疸。

    肝气太盛或肝气郁结,可以化火,出现头痛、头晕、急躁易怒、耳鸣、耳聋、目赤等症,此即称为〞肝火〞。化火又可生风,出现眩晕、震颤、抽搐等症,此又称为〞肝风〞。故有〞气有余便是火〞、〞热(火)极生风〞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说法。

    (三)主筋:肝主管筋的活动,从而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屈伸,而筋又赖肝血的濡养。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出现肢体屈伸不利、麻木、痉挛、拘急等症状。〞爪(指指甲)为筋之余〞,肝血不足则指甲变形,色泽枯槁。

    (四)开窍于目:眼与肝有密切关系。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力模糊或夜盲;肝火上炎,则两眼红赤。某些眼科疾病,中医认为与肝有关,常从肝治疗。

    二、胆 胆附于肝,与肝相连,位于 下,虽为六腑之一,但与其它脏腑不同,其所藏为精汁,与外界并不直接相通,故又称为〞奇恒之府〞。胆的主要功能是储藏胆汁,胆病主要表现为 痛、口苦、呕吐苦水、黄疸等。胆与肝相表里,因此。临床上胆的病证常从肝论治。

    根据上述生理和病理的表现,可见中医的肝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肝脏和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心血管等系统。临床上,这些系统的病症和眼科某些病症都可能与肝有关。胆一部分功能基本上与现代医学的胆相似。
脾与胃
    

    生理与病理

    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故中医有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说法。临床上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

    一、脾

    (一)主运化:运化是运输和消化的意思。其运化功能有二:一是指由胃初步腐热(消化)的食物,再经脾进一步消化,并由脾将消化后产生的精微(营养)物质上输于肺,靠气血的运行输送到全身,以滋养各个组织器官。

    脾气健运,则营养充促,肌肉丰满,四肢温暖而活动轻健有力,口唇红润而光泽,因此说〞脾主身之肌肉〞,〞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若脾失健运,则水谷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食后堵满,腹胀便溏,日久则出现疲乏无力,肌肉消瘦,面色萎黄,口唇苍白等营养不足的症状。脾能运化水谷,但还要靠命门之火(肾阳)来温煦,若命门火衰,则可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减退,而出现〞五更泻〞(又称黎明泻或鸡鸣泻)或完谷不化(排出消化不良的大便)等症状。

    一是指输布(运输和敷布)水液,即对水有调节作用。这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导致水湿停滞。如停于头部则觉头部沉重如里;停于胸膈则胸闷呕恶;停于肺部可凝聚为痰;停于体腔则产生胸水或腹水;停于肠道则见腹泻;停于肌肤则见水肿;充溢四肢则身困体沉等等。古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病生湿〞及〞脾为生痰之源〞等说法。

    (二)益气:〞气〞在这里代表机能活动的动力。人体最重要的气是〞真气〞。真气与脾、肺都密切相关,脾将水谷之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结合而成为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脾益气的作用。所以临床上遇到气虚患者兼有脾虚症状时,应考虑为脾不能益气;而遇到肺气虚的患者也常用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统血:脾统血即指脾气能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溢于血管之外。脾气充足则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脾气不足则血失统摄(气不摄血)而行于外,即所谓〞血不循经,溢于脾外〞,因而发生各种出血现象,如长期慢性的皮下出血、便血、月经过多等。

    (四)脾的特性

    脾气主升:脾气因能上升,故可将水谷之精气和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到其它脏腑,而化生气血,并能维持人体各个脏器的位置恒定。如脾气不升,反而下陷(中气下陷),则出现气短懒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及其它内脏下垂等症。

    喜燥恶湿:脾虚不运则容易生湿,且湿邪过盛也最易困脾,故脾喜燥而恶湿。若脾为湿困,就会出现头重、体沉,脘腹满闷,大便溏泄,舌苔白腻等症状。治疗时宜燥湿健脾,用药也应偏于温燥。

    二、胃

    主受纳和腐熟:受纳是接受和盛纳的意思。胃有受纳水谷及初步腐熟(消化)水谷的功能,故称〞胃为水谷之海〞。当这一功能障碍时,则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消化不佳,胃脘作痛等症状。胃能受纳和腐热水谷主要是靠〞胃气〞的作用。

    (二)胃的特性

    胃气主降:胃气下降,水谷才能下行,便于消化吸收及排泄。如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出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症状。

    喜润恶燥:胃性喜润恶燥,易生胃热;热邪亦易犯胃,耗伤胃津,而出现口舌干燥、口渴欲饮等燥象,治疗就需用滋养胃阴、清热生津等药物。

    脾与胃一脏一腑,脾属阴,胃属阳;脾立升,胃主降;脾喜燥,胃喜润;彼此互相依赖,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功能。当临床上出现消化障碍时,可以根据脾胃的不同功能,鉴别是脾病或是胃病,分别予以调治。但由于脾胃关系极为密切,如脾运不健,势必影响胃纳;而胃纳失常,亦必影响脾运,故脾胃常同病。治疗时也多脾胃兼顾。

    根据上述中医对胃的认识,可知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胃基本一致;但中医所谓的〞脾〞则有消化吸收、调节体液和管理血行的的作用。
肾与膀胱
    

    生理与病理

    一、肾 肾是主宰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脏器。肾脏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秉赋的强弱,与先天肾精是否充盛有密切关系,故称肾为〞先天之本〞。又认为胚胎的形成始于肾,因此,有〞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的说法。临床上某些先天发育不全的疾患可从肾论治,又肾位于人体的腹部,故又有〞腰为肾之府〞的说法。肾有病时往往出现腰部的症状。肾包括肾阴(真阴与肾水)和肾阳(真阳或命门火)两部份。正常时,阴阳保持相对的平衡,互相协调,共同保持其正常生理活动。肾主要生理和病理如下:

    (一)藏精:其含义有二:一是藏五脏六腑之精,它来源于水谷之精微,经脾运化之后,输布于全身,其剩余者储存于肾,以备其它脏腑、五官、四肢之需要:二是藏肾脏本身之精,它是由先天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结合转化而来的,它与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所以当肾精不足,常常出现男子精少不育、女子闭经或不孕,以及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等病证,这些病证均可从补肾治疗。

    (二)主水:人体内水液的调节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肺主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脾主水液的转输;肾则通过肾关的开阖以调节水量,,这三部份功能总称〞三焦气化〞,而这种气化作用的动力就是肾阳。所以中医说〞肾主水〞。水液的排泄与否,主要是依靠肾气的开阖作用,开则水液排出,阖则水液潴留。

    (三)主骨、生髓、通脑:肾主骨、即肾与骨骼的生长、发育、坚软有关如小儿 门闭合过迟,骨质痿软,以及成人的腿软无力不能久立等均可从肾治之。又齿为骨之余,故某些牙齿疾患也与肾有关,如小儿生牙过晚,成人牙齿松动、容易脱落等均为肾气不足或衰弱的反映。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髓聚之为脑,故有〞脑为髓之海〞之说。当肾气充盛,肾精充足时,则骨、髓、脑三者也健壮充实,四肢轻动有力,行动灵敏,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反之当肾精不足时,则出现智力迟钝,动作缓慢,骨软无力等等。近来临床上应用耳针刺肾穴,治疗小儿大脑发育不全、脑震洫后遗症,以及用中药补肾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均是以这一基本理论为依据的。

    (四)主命门火:命门火能温煦全身,促进生长发育,成为各个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故命门火不足,可导致全身之阳气衰弱。又命门火能暖脾以助水谷之运化,若命门火衰,则脾胃不能腐热水谷,运化水湿,而出现完谷不化、五更泄泻等症。

    命门火中与性机能有关者叫做〞相火〞。当相火不足时,则出现阳痿、早泄,滑精等性功能衰弱的证候。当肾阴不足而相火相对偏亢,而出现梦中遗精、性欲亢进等证候者,称为相火妄动。

    (五)主纳气:呼吸虽主要由肺所主,但肾能帮助肺吸气,称为〞纳气〞。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之说。当肾虚不能纳气时,就会出现呼多吸少的气喘病(如肺气肿)。这种气喘病需用补肾纳气的方法治疗。

    (六)其华在发:毛发生长脱落的过程反映了肾气的盛衰。肾气盛的人毛发茂密光泽;肾气衰的人毛发易于脱落,枯槁发白。又〞发为血之余〞,故发也与血有关。

    (七)肾开三窍:肾在上开窍于耳,肾气充足,则听力正常;肾虚时则出现耳鸣、耳聋等症。肾在下开窍于二阴,与大小便的排泄、性机能活动有关。故大便溏泄,小便困难或淋漓不尽、阳痿、早泄等均可从肾治。

    (附)女子胞 女子胞又名胞宫,即子宫。有主管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冲脉、任脉皆起于胞宫,而冲脉、任脉又与肝、肾关系密切,女子在发育成熟后,肾气旺盛,天癸(月经)始至,子宫乃有孕育胎儿的功能。

    二、膀胱 膀胱是储尿和排尿的器官。当膀胱有病时,就会出现小便的异常和排尿困难。膀胱之所以能排尿,主要靠肾的气化作用。当肾的气化功能减退时,则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液潴留。肾气虚不能固摄时,又会出现小便淋漓不尽,甚至尿失禁。

    综上所述,肾的生理功能包括现代医学生的生殖、泌尿系统及部分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这些系统的疾患都可能笸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