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医学实在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95-医学实在易- 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莲须(十两) 石莲肉(十两,去内青并外皮) 芡实(十两,去壳 
上为末,再以金樱子三斤,去毛子,水淘净,入大锅内水煎,滤过再煎,加饴糖,和匀 
前药,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 
x桂枝龙骨牡蛎汤x(方见《金匮》) 治男子失精,女人梦交。 
(孙男心典)按∶多梦者,神气外浮,龙为天地之神,故龙骨最能补神而治妄梦,合之牡蛎 
之咸寒,便能引火归原,以此汤主之。如阳遗而泄者,加莲子心一钱,生枣仁二钱,能补肾 
摄精,最为神妙。 
x温胆汤x 即二陈汤加竹茹三钱,枳实八分。 
x二加龙骨汤x(见虚痨) x四君子汤x(加减详本论。 

卷七怔忡(惊悸、健忘同治)
遗溺
属性:x补中益气汤x(见疟疾 

卷七怔忡(惊悸、健忘同治)
房劳伤寒
属性:x通脉四逆汤x(见心腹痛) x黄连阿胶鸡子黄连x(见中风 
x竹皮汤 
鲜刮竹皮(二两六钱 
上一味,以水二杯,煎一杯服。 

卷七怔忡(惊悸、健忘同治)
素盛诸方
属性:x九制苍术散x 治肥人多湿痰盛,久服成地仙(喻嘉言《寓意草》有论。 
茅山苍术(十斤,米泔水浸一宿,去皮切片,以黑芝麻拌,九蒸九晒。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枣汤下,一日两服。 
x防风通圣散x(见中风) x二陈汤x(见痰饮) x乾坤得一丸x(即药肆所卖,未制大黄为丸。今新易此 

卷七怔忡(惊悸、健忘同治)
素衰诸方
属性:人参养荣汤 治气血两虚,生出诸病,不可名状,不论其症,不论其脉,但服此汤,诸 
症俱愈。 
生白芍(一钱五分) 当归 人参 白术 炙黄 茯苓 炙草 肉桂 陈皮(各一钱) 远志 
(去骨) 五味子(各五分) 熟地(七分五厘 
加生姜三片,枣三枚,水煎服。 
x归脾汤x(见怔忡 
x还少丹x(脾肾双补之方) 治虚弱百病,为时常调养之良剂也。 
熟地 山茱肉 山药 茯苓 枸杞 肉苁蓉 杜仲 远志(去骨) 牛膝 枳实 巴戟天(去 
骨) 小茴香 五味子(各二两) 石菖蒲(一两) 大枣(二十枚 
先以姜煮大枣,去皮核捣膏,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钱,淡盐汤送下,日二服。 
x六味丸 八味丸 
x十味补心汤x(张心在新定丸散饮膏,随人所入 
茯神(八两,专补心) 枣仁(炒黑) 当归(二味自肝补心) 龙眼肉(捣膏) 茯苓(二味自肝补心) 
人参 麦冬(二味自肺补心) 熟地(虑其滞者以巴戟天代之) 远志(去骨,二味自肾补心,以上 
各四两) 香附(四制 ,三两,通行经络,以达五脏之气 
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米汤下,日二服。 
《经》曰∶“主明则下安”,以此养心则寿。所谓王者心也,主为一身之主,耳、目、 
口、鼻、四肢通体,无一不待其使令。心如海内之大君,四脏如四方之侯伯,干纲克振,而 
天下皆安,其大彰明较着者也。诸家亦讲补法,或专救四脏之一,不专补心,久服增气而成 
病,若能一于补心,则有利而无弊,遍阅方书,惟天王补心丹,以补心名,而用药驳杂,不 
如此方补一脏而五脏交补。方中专补心者,茯神一味,余药则因四脏以补,如四方诸侯,皆 
出所有以贡天子。以补心为补药之主,若病在他脏,则他脏之补药,已具方中,便可藉心脏 
之精气相助,不患其偏,总使心君操纵有权,四方上下安和,太平之象,可坐致也。尤妙在 
香附,通行十二经八脉,气分为之转输,不使滞于一处而偏胜,且能兼益六腑也。 


卷八
属性:x桂枝芍药知母汤x 治诸肢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头晕气短, 欲吐。 
附子 芍药 甘草 麻黄(各三钱) 桂枝 白术 知母 防风(各四钱) 生姜(五钱 
上九味,以水二杯半,煎八分服,日夜三服。 
用桂枝汤去枣加麻黄,以助其通阳;加白术、防风以伸其脾气;加附子、知母,以调其 
阴阳;多用生姜以平其呕逆。 
x资寿解语汤x 治中风脾缓,舌强,不语,半身不遂,与地黄饮子同意,但彼重在肾,此 
重在脾。 
羌活(五分) 防风 附子 羚羊角 天麻 酸枣仁(各一钱) 肉桂(八分) 炙甘草(五分 
水二杯,煎八分,入竹沥五钱,生姜汁二钱调服。 
喻嘉言治肾气不萦于舌本,加枸杞、首乌、天冬、菊花、石蒲、元参。 
x清暑益气汤x(暑,热也。肺主气,热甚则气泄,如暑盛,则金藏也。故清暑必益气,内伤 
劳倦夏秋当伏 
黄 (汗少减半) 苍术(泔浸) 升麻(各一钱) 人参(去芦) 泽泻 橘皮 神曲(炒) 白术(土炒 
,各五分) 麦冬(去心) 当归身 甘草(炙,各三分) 葛根 黄柏(酒浸去皮,各二分) 五味子(九 
粒) 青皮(去瓤,一分半 
水二杯,煎八分,食远服。 
x近效白术汤x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气精。 
白术(四钱) 附子(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加生姜二片,红枣二枚,水煎。 
喻嘉言曰∶“此方治肾气空虚之人,外风入肾,恰似乌洞之中,阴风惨惨,昼夜不息。 
风挟肾中浊阴之气,厥逆上攻,其头间重眩之苦,至极难耐,兼以胃气亦虚,不知食味,故 
方中全不用风门药,但用附子暖其水脏,白术、甘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则浊阴之气尽趋 
于下,而头苦重眩及不知食味之证除矣。其云益精气者,以既知食味,自能多食,精生于谷 
也。” 
x温脾汤x 治锢冷在肠胃间,泄泻腹痛,宜先取去,然后调治,不可畏虚以养病也。 
附子 干姜 甘草 桂心 浓朴(各二钱) 大黄(四分 
水二杯,煎六分服。 
喻嘉言曰∶“许叔微制此方,深合仲景以温药下之之法。方中大黄一味,不用则温药必 
不能下,而久留之邪,非攻不去。多用恐温药不能制,而洞泄或至转剧,裁酌用之,真足法 
矣。 
x鸡矢醴x 治鼓胀。 
鸡矢(干者五合,山间者良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食后酒调下。 
x百合汤x 治解 之神剂也。 
百合 
上用水二杯,煎八分,不拘时服。 
保生无忧散 妇人临产,先服一、二剂,自然易生,或遇横生倒产,连日不生,服二、 
三剂神效。 
菟丝子(一钱五分) 当归(酒洗,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三分) 白芍药(一钱二分,冬月只用一 
钱) 甘草(五分) 荆芥穗(八分) 生黄 (八分) 浓朴(姜汁浸,七分) 枳壳(六分) 艾叶(五分) 真 
贝 
母(一钱五分,去心) 羌活(五分) 
上十二味根据方修合,另将川贝研细末,候药煎好,冲入同服,引用生姜三片,空心服。 
此方全用撑法,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者也,浓朴去瘀血者也,用之撑开血脉,俾 
恶露不致填塞;羌活、荆芥疏通太阳,将背后一撑,太阳经脉最长,太阳治,则诸经皆治; 
枳壳疏理结气,将面前一撑,俾胎气敛抑,而无阻滞之虞;艾叶温暖子宫,撑动子宫,则胞 
胎灵动;贝母、菟丝最能滑胎顺气,将胎气全体一撑,大具天然活泼之趣矣;加黄 者,所 
以撑扶元气,元气旺,则转动有力矣;生姜通神明,去秽恶,散寒止呕,所以撑扶正气,而 
安胃气;甘草协和诸药,俾其左宜右有,而全其撑法之神也。此方人多不得其解,程山龄注 
独超,故全录之。 
x失笑散x 治产后心腹绞痛欲死;或血迷心窍,不省人事;或胞衣不下。并治心痛,血滞 
作痛。 
蒲黄 五灵脂(各等分 
生研,每服三钱,酒煎服。 
x黄 六一汤x 治气虚口渴不止。黄 (灸六钱) 炙草(一钱)水煎服。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炮姜(八分) 桃仁(二十四粒) 炙草(一钱 
水煎服。瘀血不行,加红花一钱;伤风口痉,加荆芥穗三、四钱,益母草三钱。 
x七味白术散x 治小儿吐泻及一切口渴不止。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草 藿香 木香(各一钱五分) 干葛(三钱 
共为末,每服三、五钱,白汤调下,或水煎服。 
x加味芎归汤x 治妇人难产,交骨不开。 
川芎(三钱) 当归身(五钱) 龟板(三钱,生研) 妇人生过男女顶门发(烧如鸡子大 
水三杯,煎八分服,如人行五里路即生。此方去龟板、头发,名佛手散,安生胎。去死 
胎。 
x香薷丸x 治水肿。 
干香薷(一斤) 白术(七两 
先将白术为末,后浓煎香薷汁为膏,和丸,如桐子大,饮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 
便良。 
x又外台香薷丸x 以香薷五十斤,水熬膏,令可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日三,加之 
,以小便利为度,无所忌。 
x金匮防己茯苓汤x 治皮水,此症因肺闭则木不逆下而泛溢皮肤,状与风水相似,但不恶寒 
为度。 
防己 黄 桂枝(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 
崔氏疗大腹水肿上气,小便赤涩,颈脉动,不卧方。 
苦葶苈(五两,炒) 杏仁(二两,炒黄) 大枣(四十枚,饭上蒸,去皮核 
分捣合治为丸,如枣核大,空心服八丸,日晚食消,再服五丸,米饮下。三日后,平旦 
服五丸,晚服三丸。 
时法治气喘咳嗽不已,可代十枣汤。 
《金匮翼》云∶“吐血不止,将本人血,瓷锅焙干为末,每一钱二分,以参麦汤调下 
即止。” 
《金匮翼》云∶“凡吐粉红色痰涎,是肺络损伤而血渗也。治以鲜藕、白糯米、红枣三 
物煎汤,频频服之,久自愈。此方系正白旗迟维新所授,用之最良。 
x肠痔下血方 
木耳(五钱,浸一宿,洗净 
空心生食,禁茶汤半日,三服必愈,但不能除根耳。 
x磁石丸x 治膏淋,膏淋者小便浊。 
磁石 肉苁蓉(酒浸,切焙) 泽泻 滑石(各一两 
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不拘时服。如脐下妨闷,加沉香一钱以行 
滞气。 
x鹿茸散x 治下元虚惫,小便溺血,日夜不止。 
鹿茸(酒洗去毛,酥炙令黄,)生地黄焙 当归(焙、各三两) 蒲黄(一合) 冬葵子(炒,四两半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匕,空心温酒调服。日一服。一方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 
,食前炒盐汤下。 
x柴胡梅连散x 治骨蒸劳热,久而不愈,三服除根。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 黄连 当归 白芍(各五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童便一盏,乌梅一个,猪胆五匙,猪脊髓一条,韭根半钱,水一 
钟,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原方有前胡,无人参、黄芩、甘草、当归、芍药,余盖从 
柴胡饮子增入,以备补虚泻热之用,去前胡者,不欲重散也。 
x凉膈散x 治上焦积热,烦躁、面赤、头昏、咽痛、喉痹、口疮、颊肿、便溺闷赤、谵妄 
、睡卧不安(一切风壅。 
薄荷 连翘 黄芩 栀子 甘草(各一两半) 大黄 芒硝(各半两 
上末,每服二、三钱,加竹叶七片,蜜三匙煎,食后服。与四物各半服,能益血泄热, 
各双和散。《本事》加赤芍、干葛,治诸热病,屡效。 
《玉机》云∶轻者宜桔梗汤,本方去硝、黄加桔梗,舟楫之品,浮而上之,去胸中无形 
之热,且不犯中、下二焦也。 
x大枣汤x 治水饮作痛,峻剂不可轻用。 
大戟 芫花(炒) 甘遂(各等分,研 
用大枣十枚,水二杯,煎七分,去滓,入药方寸匕约有七分服。次早当下,未下,再一 
服。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