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通史 第五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五卷- 第6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宋儒忽视后天的实践,放他以扩充解“致”字,并且否认人类有生
知的圣人: 
自他人视之,吾子为生安之圣,一发齐到矣;而圣心则真觉十
五至七十原有许多层次也,。。终身用功无已时,。。非不志学不
用功乃是生安圣人,(同上卷三) 
“立”字“达”字的新义: 
这立字便是可与立,立于礼,患所以立等立字,凡在下。。立家、立业, 
在上而立政、立功、立位、立社稷、立国邑皆是,我欲成立,谁不想成立。。。 
这达字便是在家必达、在邦必达。。等达字,我欲通达,谁不想通达。(“四
书正误”卷三)“适”字的新义: 
适,往也,读如字,犹云无做去意,亦无不做去意,只义上取
齐。(同上。按无适也,朱子注适作丁历反) 
“习”字,他说“如鸟数飞”。“温”字,释得更妙: 
温有三义,习也,暖也,燽也。重习其所学,如鸟数飞以演翅。
又将所以得者暖之,不令冷。又脱洗一层,另焕发一番,如以汤沃
毛脱退之意。盖古人为学,全从真践履真涵养做工夫;至宋人则思
读作三者而已,故驯:温,寻绎也。(同上) 
“格”字一新义,屡见于他的著述中,训“格杀猛兽之格”,由此洗刷
了宋明以来格物的玄学方法,改变而为人类对物理的斗争方法。他说: 
按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训来,似皆未稳。
窃闻未窥圣人之行者宜证之圣人之言,未解圣人之言者宜证诸
圣人之行。但观圣门如何用功,便定格物之训矣。元谓当如史书手
格猛兽之格、手格杀之之格,乃犯手捶打搓弄之义,即孔门六艺之
教是也。如欲知礼,恁人悬空思悟,口读耳听,不如跪拜起居,周
旋进退,捧玉帛,陈笾豆,所谓致知乎礼者,斯确在乎是矣;如欲
知乐,恁人悬空思悟,口读耳听,不如手舞足蹈,搏拊考击,把吹
竹,口歌诗,所谓致知乎乐者,斯确在乎是矣。推之万理皆然,似
稽文义质圣学为不谬,而汉儒朱陆三家失孔子学宗者亦从可知矣。
(“习齐记余”卷六“阅张氏王学质疑评”) 
颜元的知识论,最为重要的是“实践”,即他自号“习齐”之“习”。
我们要知道,这里不是说他对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看法完全会于辩证法唯物
论的理论,相反地,他并没有认识与实践关系的发展理论,没有阶级斗争的
变革理论。我们只是要指出,他的“习”字的多种意义,含有知识论的进步
因素,而且是唯物观点的。

第一、“习”含有实践的意义。他说: 
谓次亭曰:“吾辈只向习行上做工夫,不可向言语文字上着力。
孔子之书,名‘论语’矣;诚观门人所记,却句句是行,‘学而时
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不愠’,‘其为人也孝弟’, 
‘节用爱人’等,言乎?行乎?”(“颜习齐先生言行录”卷下“王
次亭”第十二) 
心上思过,口上讲过,书上见过,都不得力,临事时依旧是所
习者出。(“存学编”卷一“学辩二”) 
颜子所好之学,仆不敢言,但七十子于“诗”、“书”、六艺
皆习而通之。后之大儒。。好说颜子所好之学,吾不知颜子之好
学,即同七十子之习而通之者而涵养更精乎?抑外七十子习而通之
者别有一种学而好之乎?噫!从祀孔子庙庭者非曰滥觞章句,则曰
打诨禅宗,皆日学颜子之所学。噫!。。(“四书正误”卷三) 
他赞同他的朋友刁蒙吉翻改孟子的话:“著之而不行焉,察矣而不习焉, 
终身知之而不由其道者众也。”(见“存学编”卷一“由道”)他自己更透
辟地分析脱离实陈的教条主义的危害,说: 
。。然但以读经史订群书为穷理处事以求道之功,则相隔千
里,以读经史订群书为即穷理处事,曰道在是焉,则相隔万里
矣。。。譬之学琴然,“诗”、“书”,犹琴谱也,烂熟琴谱,讲
解分明,可谓学琴乎?故曰以讲读为求道之功,相隔千里也。更有
一妄人,指琴谱曰是即琴也,辩音律,协声韵;理性情,通神明, 
此物此事也,谱果琴乎?故曰:以书为道,相隔万里也。千里万里, 
何言之远也?亦譬之学琴然,歌得其调,抚烂其指,弦求中音,徽
求中节,声求协律,是谓之学琴矣,未为习琴也。手随心,音随手, 
清浊疾徐有常规,鼓有常功,奏有常乐,是之谓习琴矣,未为能琴
也。弦器可手制也;音律可耳审也;诗歌惟其所欲也;心与手忘, 
手与弦忘,私欲不作于心,太和常在于室,感应阴阳,化物达天, 
于是乎命之曰能琴。今手不弹,心不会,但以讲读琴谱为学琴,是
渡河而望江也,故曰:千里也。今目不睹,耳不闻,但以谱为琴; 
是指蓟北而谈云南也,故曰:万里也。(“存学编”卷三“性理评”) 
第二、“习”含有证验的意义。他说: 
譬之于医,黄帝“素问”、“金匮”、“玉函”,所以明医理
也;而疗疾救世,则必诊脉制药针灸摩砭为之力也。令有妄人者, 
止务览医者千百卷,熟读详说,以为予国手矣;视诊脉制药针灸摩
砭,以为术家之粗,不足学也,书日博,识日精;一人倡之,举世
效之,岐黄盈天下,而天下之人,病相枕死相接也,可谓明医乎? 
愚以为从事方脉药饵针灸摩泛疗疾救世者,所以为医也;读书取以
明此也。若读尽医书,而鄙视方脉药饵针灸摩砭,妄人也!不惟非
岐黄,并非医也,尚不如习一科验一方者之为医也。(同上卷一“学
辩一”) 
朱子看理,多重心而轻行,故将“以”训“为”也,“由”训“意之所
从来”(“论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章句注)。予妄谓,人尝有主意如何, 
而毕竟做不来,行不出的,看人主意还定不得人,故先看他“所以”,是主
意如何;所由,所行也,次看他所行如何;所安,所乐也,终看他如此是所

安否。(“四书正误”卷三)除此之外,他的“言行录”也载有如下的一段
话: 
“刚峰集”言为学在诚正,不先格致。先生云:此只由不解格
物二字也。不知圣人之言,证以圣人之行,不见圣人之行,证以圣
人之言。此“格”字乃手格猛兽之格。格物谓犯手实做其事,即孔
门六艺之学是也。且如讲究礼乐,虽十分透彻;若不身为周旋,手
为吹击,终是不知。故曰:“致知在格物。”(“颜习齐先生言行
录”卷上“刚峰”第七) 
第三、“习”含有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意义。他说: 
博学之则兵、农、钱穀、水火、工虞、天文、地理,无不学也。以多读
为学,圣人之学所以亡也。(“四书正误”卷二)他主张一艺一技之能,皆
有造就于性命,不能把性命之习置于常人之外,而专让于古人。因此他反叹
当代缺少真能习事的人才。他说: 
汉宋以来,徒见训诂章句,静敬语录,与帖括家,列朝堂,从
庙庭,知郡邑,塞天下;库序里塾中白面书生微独无经天纬地之略、
礼乐兵农之才,率柔脆如妇人女子,求一腹豪爽倜傥之气亦无
之。。。故仆。。惟乐访忠孝恬退之君子,与豪迈英爽之俊杰,得
一人如获瓦斛珠,以为此辈尚存吾儒一线之真脉也。(“习齐记余” 
卷一“泣血集序”) 
第四、“习”含有“自强不息”的意义。他说: 
兀坐书齐,人无一不脆弱,为武土农夫所笑者。(“存学编” 
卷三“性理评”) 
今日,衣冠之士,羞与武夫齿,秀才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
射武装,父兄便以不才目之。是此不返,四海溃弱,何有已时乎!(“存学
编”卷二“性理评”) 
孔子开章第一句,道尽学宗。思过读过,总不如学过;一学便住也终殆, 
不如习过;习三两次,终不与我为一,总不如时习方能有得。习与性成,方
是乾乾不息。(“颜习齐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须”第十三)“习”,不但
是“圣人惟就其性情所自至,使之习乎善以不夫其性”,而且以“习行六艺
之学,健人筋骨,和人血气,调人情性,长人神智”。第五、“习行经济谱” 
的“习”导出运动发展的意义。他说: 
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 
并不困疲,日益精壮,但说静息将养,便日就惰弱。故曰:君子庄
敬日强,安肆日偷。(同上卷上“学人”第五) 
常动则筋骨竦,气脉舒,故曰:立于礼,故曰:制舞而民不肿。
宋元来儒者皆晋静,今日正可言习动。(同上卷下“世情”第十七) 
五帝三王周孔,皆教天下以动之圣人也,皆以动造成世道之圣人也。。。 
汉唐龙其动之一二以造其世也。吾宋之苟安,佛之空,老之无,周程朱邵之
静坐,徒事口笔,总之皆不动也,而人才尽矣,圣道亡矣,乾坤降矣。吾尝
言: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 
益自信其考前圣而不谬,俟后圣而不惑矣。(同上卷下“学须”第十三)第
六、“习”含有功用的意义。他说: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存
学编”卷二“性理评”)

学须一件做成,便有用,便是圣贤一流。(“颜习齐先生言行
录”卷下“学须”第十三) 
他主张功用,是把动机和结果统一起求看待的。“德性以用而见其醇驳, 
学问以用而见其得失”。这就和宋儒所谓主教的动机论相反了。他说: 
敬字字面好看,都是隐坏于禅学处。古人教洒扫,即洒扫主敬, 
教应对进退,即应对进退主敬,教礼乐射御书数,即度数音律、审
固声控、点画乘除莫不主敬。故曰,执事敬;故曰,敬其事;故曰, 
行笃敬,皆身心一致加功,无往非敬也。若将古人成法皆舍置,专
向静坐收摄徐行级语处言主敬,乃是以吾儒虚字面做释氏实工夫, 
去道远矣。(“存学编”卷四“性理评”) 
颜元说“外三物而别有学术便是外道”。因此,他所指的六艺之学,不
仅限于古代的六艺,而且理想着一种科学的新世界,而科学的对象都是可认
识的实在。他说: 
“中庸”是引人向平实处做;向收歛韬晦处做,正患后世凌商
厉空,废弃卑迩,张皇表暴。。之弊也。(“四书正误”卷二) 
颜元所指的实际之“实”,其范围也是广义的。他以为人类在事物中实
践,如切磋琢磨,大小不拘,一样平等,都得在平实处证得结果。他说: 
今解家只理会切磋琢磨四字,全不理会四“如”字正义是甚。
(同上卷一) 
三达德,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大而谋王定国,小而庄农商贾,都缺他不
得。。。农成佳禾,商聚财货,都须一段识见、一段包涵、一段勇气,方做
得去。(同上卷三)他把天子和庄农商贾并列起求,把国家大事和生产实践
并列起求,这可以看出他的市民阶级性的理想。脱离实践便要走向僧侣主义
的空静。他反对宋儒说: 
吾读“用申殉难录”,至“愧无半策匡时难,惟馀一死报君恩”, 
未尝不凄然泣下也!至览和靖“祭伊川”“不背其师有之,有益于
世则未”二语,又不觉废书浩叹,为生民怆惶久之。夫周孔以六艺
教人,载在经传。子罕言仁命,不语神,性道不可得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