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天下的说话功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纵横天下的说话功夫- 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昭王的时候,我曾受命率兵讨伐过赵国。赵王一直仇视我,曾扬言‘谁能捉到张唐,就赏给他方圆百里的土地。’现在我出访燕赵两国,恐怕不太合适吧?”
  吕不韦什么也没说,但却一脸的不高兴。
  恰好小甘罗看到丞相吕不韦这几天一直闷闷不乐,就问道:“丞相因为什么事情如此不高兴呢?”吕不韦就把张唐不从命出使的事向他说了一遍。
  甘罗听完后就说:“请让我去说服他成行怎么样?”
  吕不韦呵斥道:“荒唐!我亲自去请他,他都不肯出使,凭你又如何能说服他呢?”
  “丞相想必知道,项橐七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孔子的老师。我现在都十二岁了,您大可放心让我去试试看,为什么我刚一提出来,您就一口回绝了呢?”
  甘罗的话实在难以辩驳,吕不韦便勉强地点了点头。
  甘罗到得张唐府中,一见到张唐就问:“张大人,您认为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王翦相比,谁的更大呢?”
  张唐说:“武安君向南挫败了强大的楚国,向北建威于燕国和赵国。他攻城破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又怎么能与武安君相比呢。”
  甘罗又问:“您认为当年的应侯和现在的丞相文信侯(吕不韦)相比,谁更专断呢?”
  张唐说:“文信侯更专断。”
  甘罗便说:“您果真知道文信侯比应侯更专断吗?当年应侯提出攻打赵国,武安君王翦出面表示责难,离开咸阳七里就被赐死了。如今文信侯亲自出面请您去做燕相,您却不肯去,我真不知道您要死在哪里?”
  张唐立刻回答说:“请转告丞相,我马上出发前往燕国。”
  可是,张唐最后还是由于惧怕而不愿意到赵国去。吕不韦也没法硬让他勉为其难,只好决定另派他人前往赵国。
  甘罗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到秦王那里毛遂自荐:“大王,请您派我出使赵国吧,我一定能完成使命。”
  秦王看到眼前的这个小孩儿如此有胆量,如此有魄力,又听相国吕不韦谈到过他的行事,心中已有几分欢喜。但为当面验证一下他的才能,故意掩饰住内心的喜悦,十分严肃地说:“出使赵国可是国家大事,你小小年纪,见了赵王想说些什么呀?”
  甘罗说道:“使臣出国,应对必须随机应变,哪能现在就定好说什么呢?”
  秦王听完,哈哈大笑:“好吧,寡人就任命你作为使臣,出使赵国。”于是,便给了他十辆马车、一百人听他吩咐。
  甘罗一行来到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听说秦国使臣来到,急忙出城迎接。不一会儿,秦国使臣的车到了。出乎众人的意料,从车上走下的是位少年。这位少年举止从容,目不斜视。跟随他而来的一百余人“呼啦”一下围上去,簇拥着他一步步朝赵王走来。赵王心里也感到吃惊,同时他在怀疑是不是有人要故意取笑他。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等待那个小孩子来向他施礼。
  这个小使臣走到赵王面前,十分郑重地拿出国书递给赵王。赵王才不无怀疑地问道:“小先生光临敝国,有何贵干呀?”
  甘罗机智地答道:“来帮助赵国逃脱危险。”
  “请问赵国有什么危险呢?”赵王问。


局局相扣子母环(3)


  甘罗故意拉长了调子:“大王,您不觉得在这儿谈话,不太合适吗?”
  赵王赶忙笑着说:“请,请,请到城中见礼。”
  到了王宫中双方坐定。赵王又旧话重提,但这次他客气多了,“请问甘大人,您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甘罗清清喉咙,端正了坐姿,满脸郑重地说:“秦国要联合燕国,而且还准备派人到燕国去做丞相。燕赵两国历来有仇,如果燕秦达成联盟,夹在中间的赵国就十分危险了。”
  赵王听后感到有些惶恐,神色也变得不自然起来。“请问甘大人,我们该怎么办呢?”
  甘罗心中不禁一阵暗喜,但他外表依然十分冷峻:“其实,秦国联合燕国,其目的无非是想取得赵国河间一带的几座城池。如果大王肯将这几座城割给秦国,秦国马上就会和赵国交好,而且会与赵国共同对付燕国。你们赵国便可以去攻打燕国,去夺取比河间更多的城池。您权衡一下利弊,做出决断吧!”
  赵王十分畏惧秦国的武力。他知道秦国既然派人来讨要城池,是非给不可的,也就只好强颜为欢地说:“好吧,秦赵两家情同兄弟,几座城池算得了什么呀。”他命人把河间一带五座城的地图和户koujiao给甘罗,又用十分隆重的礼节款待甘罗等人。临别的时候,赵王又把甘罗送出都城,亲自扶他上车,还赠给他黄金百斤,玉璧一双。甘罗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使命,而且满载而归。
  秦王对甘罗的表现大加赞赏,破例封他为大夫,不久又提拔他为上卿,把当年封给他祖父甘茂的土地全部赐给了他。
  还是那美丽的微笑,还是那充满魅力的双唇,但那悦耳的声音已经化于无形。当小甘罗的故事告一段落后,卓文丹便轻轻地举起了她那杯“碧螺春”,轻轻抿了一下。
  大家的掌声落下时,司徒朗发出感慨:“看来中国古代的聪明儿童挺多的。昨天卓文丹告诉我们的南宋的赵葵,今天还是她讲的小甘罗。可惜,今天我们的孩子们都为了升学考试而努力,即使有如甘罗、赵葵这样的说话功夫非常高的,也只好被埋没啦。”
  苏洛宾也有同感:“在欧美国家,人家的家长往往都比较注重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大家更是毫无包袱地各抒己见。在如此轻松的学习与成长环境里,能够发现充满说话智慧的高手,就比较容易了。更何况,人家的总统大选,要考察的其中一大能力,就是辩论能力。没有超人的口才,在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真的很难取得超级成功。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很难取得大的成就。”
  吴墉老先生说:“是呀,‘说话’的确应该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一门功课呀。”
  周一灿说:“我也来跟余老师一个,说的也是文丹小姐类似的题材,也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代。”在大家的掌声中,周一灿讲起了千古名篇《触龙智说赵太后》——
  触龙智说赵太后
  这是一个流传了千年的经典故事,我们在座各位都曾听过。
  在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病故,由孝成王即位,国家大权落到了成王的母亲赵太后手里。
  强大的秦国乘赵王新立,便发兵进攻赵国,一连夺去了三座城池,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这时只有联合齐国,共同抗秦,才是上策。
  赵国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国说:“必须用长安君做人质,方可出兵。”当时诸侯求助于别国时,通常都是派本国公子到对方去当人质的。
  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赵太后当然不愿意。但秦兵攻势极其猛烈,如没有齐国来救,赵国的存亡就难以预料了!
  大臣们个个忧心如焚,纷纷进宫,极力强谏。赵太后恼了,就对左右大臣说:
  “再有人来说派长安君做人质的事情,我就朝他脸上吐唾沫!”
  大臣们因此都不敢再去,独有左师触龙不怕,仍旧入宫求见赵太后。赵太后料定他是为了长安君的事而来,怒容满面。
  触龙进宫以后,故意放慢脚步,蹒跚而行。一见到赵太后,就下拜请罪,说:
  “老臣双腿有病,行动不便,好久没能来拜见。虽然私下原谅自己,又怕太后玉体欠安,所以勉强支撑着前来请安。”
  太后说:“我老婆子比你还不如,走路还得靠人用车子推呢。”
  触龙说:“每天的饮食没有减少吧?”
  太后说:“只能喝点粥而已。”
  触龙说:“我的食量也大不如前了,就强迫自己散步,每天要走三四里,胃口渐渐好转,精神也比以前好多了。”
  太后叹息说:“但是我做不到啊!”


局局相扣子母环(4)


  她因触龙只谈家常,并不提及长安君的事,脸色就逐渐缓和下来。
  聊过一会,触龙说:“老臣的劣子舒祺,年纪最小,最无用,我已日渐衰老,又偏爱他。所以今天冒死请求太后,让他到侍卫队里凑个数,保卫王宫。”
  太后一口答应,并问:“舒祺今年多大了?”
  触龙说:“十五岁。年龄还小,我只是想在未死之前就将他托付给太后。”
  太后见他这样,受到感动,又问:“大丈夫也宠爱幼子么?”
  触龙说:“胜过妇人!”
  太后笑了,说:“这话怎么讲呢?”
  触龙说:“老臣看来,太后并不像爱女儿燕后那样深爱长安君。”
  太后说:“你讲过了头了!我爱燕后远远不如爱长安君。”
  触龙解释说:“父母爱子女,主要是为他们长远的前途着想。当初燕后远嫁到燕国去时,你抱着她痛哭送行;嫁去之后,又为她祈祷:今生别再回来!这并非不爱,而是从她的长远利益着想,希望她的子孙代代为王。对吗?”
  太后点头回答:“对的。”
  触龙又问:“请从现在往上数到赵国立国时为止,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几人能承继父辈爵位的呢?”
  太后说:“一个都没有!”
  又问:“别的国家的子孙有吗?”
  太后说:“据我所知,也都没有。”
  触龙进一步申述道:“这是由于那些君主不是自身遭祸,就是祸延子孙!并非君主们的子孙必定是庸碌之辈,无德无才,而是因为他们无功受高禄,拥有大量珍宝,一切都可以坐享其成的缘故。”
  触龙继续说:“如今长安君不也是这样吗?太后封了他高位,赏了他肥沃的封地,赐给他无数财宝,却不想让他为国家做一点贡献。一旦太后百年,长安君在赵国还能依托谁呢?由此看来,太后为燕后考虑得久远,却没有顾到长安君的未来,怎么能说太后爱长安君远远胜过爱燕后呢?”
  太后被探深打动,说:“好,一切由你调遣吧!”
  于是,赵国用车送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齐国也派兵来救援赵国,使赵国免除了亡国之灾。
  听完阿灿对经典《触龙智说赵太后》的演绎,大家都回想起了当年初读它时的感受。
  各大高手均不甘落后,苏洛宾对大家说:“大家都讲了中国古人的,那么,让我来一个外国古人的。”众皆期待。苏洛宾便向大家讲一个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的故事。
  华盛顿智斗偷马贼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从小聪慧过人。
  小时候,华盛顿的家里非常贫穷,最值钱的家产要算是一匹马了,而且也只有这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长得很高大,跑起来闪电一般,干起活来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他们全家都很喜欢这匹马,宁愿少吃一口,也要让马吃饱。华盛顿对这匹马更是喜欢得不得了,经常到草地上去放马;每当马吃饱了以后,他就骑在马身上,悠闲地唱起歌,和马玩耍起来。
  有一天,这匹马突然不见了。华盛顿全家都十分焦急,小华盛顿更是伤心地哭了起来。他们一家人找呀找,找了很久,终于在同村一个人的农场里发现了自家的那匹马。但是,那个农场的主人是个无赖,仗着自己有钱有势,不但拒绝归还,反而声称那是自己的马,说华盛顿的父亲诬赖他。
  华盛顿的父亲没有办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