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纵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幻纵览- 第12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面对这些误解,科幻作家们如果想发表反驳意见,也只能见诸于科普刊物。在科普刊物上发表文章,称自己的作品不是科普,显然是完全不可能的。

直到今天,这种误解仍然严重地影响着科幻文学的外部环境。既然一部科幻小说由科普出版社出版,那么舆论界自然便以“科普读物”的标准来评价它。于是,“科幻小说宣传了伪科学”,“科幻小说借科学的名义,宣传凶杀与色情,如此议论便不绝于耳”。我们很难直截了当地反驳这种言论。因为发表这些言论的人认为他是在评论一部科普作品,而不是一部小说!

对于这个误解,科幻界同仁向来持反对态度。但他们反击的深度是不够的,很少从理论上分析,科普与科幻小说有什么不同。

笔者认为,科普作品与科幻小说的最大不同,还不在于小说有情节有人物,科普作品没有。而在于两者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完全倒置。在科普作品里,科学是内容,文学是形式。而在科幻小说里,文学是内容,科学是形式。

要理解第一点,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普通读者都能区别。要理解第二点却是极其困难的。科幻小说里的那些新发明、神奇技术,不正是内容吗?怎么说它是形式呢?即使是科幻作家和科幻迷,恐怕也很难理解这一点。其实,从文学角度来说,科幻作品里直观体现的那些事物,往往都是文学意义的象征化,是传统文学形式用科学知识进行的包装。笔者前面介绍的非人角色、象征类科幻,等等,都有这个特点:科学技术只是其文学寓意的物质表现。

对于将科幻视为科普作品的误解,科幻界同仁一向是反弹的。但也有一些观点,反弹到了极端,完全否认科幻小说有科普的价值。是不是科普,谈的是本质问题。可不可以用来科普,谈的是功能问题。打个比方,我们平时吃饭,只不过为了饱腹。而我们赴宴,同时还有社交的功能。认为每一次进餐都不具有社交意义,和认为每次进餐都是为了社交,同样是荒谬的。

关键在于,并不是所有的科幻小说都具有科普价值。以笔者所见,大部分科幻小说只具有文学价值,或者休闲娱乐的价值。认真谈科学的科幻小说,在整个科幻界只是个小小的支流。如果要发挥科幻小说的科普功能,必须挑准这一小批作品。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第五章:科幻文学的两侧疆界(1)

下三章前言

第一节:奇幻文学

第二节:科学小说

前  言

科幻文学几乎和所有的类型文学,所有文学流派都有联系。但联系最近的莫过于两者,一是奇幻文学。奇幻文学。这几年以强劲势头压缩着科幻的出版空间。二是科学小说。后者比科幻更为弱势。但正因为它的存在,才使科幻多了一面镜子,更清楚地找到自身定位。

第一节:奇幻文学

首先要说明的是,将下面这一类文学称为“奇幻文学”,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因为同时还有许多其它名称流传在文学界和出版界。比如大幻想文学、纯幻想文学、幻想文学、魔幻文学、等等。

一个文学类型在其发展初期,不光风格形式不能确定,就是名称也五花八门。科幻文学就曾经是这样的。在西方,这个概念的形成曾经有过比较混杂的历史。例如出现过scientific(科学传奇)pseudo scientifie story(模拟科学小说)science romance(科学空想)off…trail story(脱轨小说)different story(奇异小说)impossible story(不可能小说)scientifiction(科学小说)astounding story(惊奇小说),等等。《通俗文学十五讲》25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最后,其英文名称定为science fiction,中文名称定为“科幻小说”,也并非就是最准确的称谓。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结果。

奇幻文学是“Fantasy”一词的中文翻译。在英文里,“Fantasy”和“Science fiction”很容易区别。但翻译成中文,就有些困难了。有的文章里把它翻译成“幻想文学”。这样,在中文语言环境下,和科幻文学便形成了种属关系。其实两者是平行、并列的。翻译成“纯幻想文学”也不妥。使用这种翻译的朋友,多持如下的看法:科幻是受约束的幻想,必须在科学范围内幻想。“Fantasy”便不受约束,可以“怎么幻想都行”。其实,“Fantasy”绝不是“怎么幻想都行”,约束它的,是各国宗教与神话传统。如果真要提“怎么幻想都行”的纯幻想的话,应该是超现实主义。这个类型文学不要求其超现实情节有任何解释,科学与魔法的都不要。

现在,“奇幻”这个译名影响似乎最大,笔者也便暂且接受下来,指称那些有超现实情节,并赋予超自然解释的小说。虽然笔者认为,奇幻中“奇”这个字很不恰当。科幻小说难道不“奇”吗?

奇幻文学发展了千百年,也存在着象科幻文学那样的类型的再划分。现在被认为是主流奇幻的奇幻文学,其实是在现代英国文坛里发展出来的。它们都使用虚拟的中世纪背景。其魔法体系则来自中世纪欧洲的神话传统。这是它的源文化。只不过,中国读者不熟悉这些文化传统,才感觉“怎么幻想都行”。西方读者如果阅读西游记的译本,是否也会感觉吴承恩在随意地幻想呢?他们并不知道“崇佛抑道”是怎么回事。

除了主流奇幻外,还有宗教奇幻文学。它们严格地从各宗教体系中选择体裁,其思想感情也与宗教教义有千丝万屡的联系。比如前苏联早期作家布尔加科夫创作了《大师与玛格丽特》。在这部奇幻小说中,撒旦化身为黑猫,戏弄苏联官僚。在整个故事里,基督教的思想处处体现。甚至有大段篇幅在展示彼拉多(将耶稣钉上十字架的罗马总督)的忏悔。其它如美国影片《十戒》等,都是直接取材于宗教的叙事作品。

第三种奇幻作品,是现代背景的奇幻作品。背景一般设置在当代,大都市、车水马龙与神鬼并存。如《天使在人间》等等。虽然背景放在当代,而其内容仍不出各国传统魔法文化的背景。比如,欧美的现代奇幻作品常以吸血鬼、狼人为题材。港台的现代奇幻作品则以僵尸、狐鬼为素材。

奇幻文学研究刚刚开始。对于奇幻文学,还有其它的划分方法。比如,在《幻想文学漫谈》一文中,作者雨夜屠夫将幻想文学分为科幻、奇幻、魔幻、玄幻四类。其实,“玄幻”只是当年黄易和书商一起炒作的一个概念。虽然现在影响很大,但从逻辑性,毕竟不是单独的一类作品。被称为“玄幻小说”的作品。如果没有鬼神,则是科幻。有鬼神则是奇幻。玄幻最多只能说概括了某种风格。一个概念的生命力,最终还要看它是否说出了某种“惟我独有”的内容。玄幻是无法这样定义的。

至于“魔幻”,作者认为它就是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当然,如果硬性规定两者等同,那也无妨。但魔幻这个词,也往往指称有神有鬼的奇幻小说,是许多人对奇幻文学的另一个称呼。魔幻现实主义最大的特点,是虽然有超现实情节,但绝对不会让神魔鬼怪出场。在这方面,它和欧洲的超现实主义是一类文学。两者之间也互有传承——魔幻现实主义作家是欧洲超现实主义作家的学生。

奇幻文学这几年在中国大地暴起,其实只是出版制度带来的结果。它本来就是西方近现代一直流传下来的文学门类。象《指环王》这样的作品,也并非新潮小说,而是流行半个多世纪的经典。只不过,由于涉嫌“宣传封建迷信”,直到上世纪末,奇幻作品一直不能被翻译出版,更不用说本土创作了。

在西方,奇幻文学和科幻文学不仅是两大文学门类,而且也是欧美,甚至英美两种文化的不同产物。奇幻文学的主要土壤在英国。现在被视为经典的一些奇幻小说,主要是英国中世纪传说为素材。风格特点非常地英国化。

将奇幻小说和科幻小说混在一起,这种现象由来已久,也绝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冈恩曾经回忆说,七十年代他到罗马尼亚讲授科幻小说课,结果收上来的学员习作都是魔幻作品。在美国,科幻和奇幻往往由同一个作家写作,甚至授予同一个奖,如星云奖,即“美国科幻与奇幻小说奖”。如果有“中国川剧豫剧综合奖”,人们肯定无法接受,但科幻与奇幻奖放在一起,便不一样。

科幻与奇幻如此接近,在出版上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比如,美国作家勒古恩创作过科幻经典《黑暗的左手》,也创作过奇幻经典《地海传奇》。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学门类。在出版、宣传时就必须要注意到。又比如,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冈恩科幻小说系列,其中的第六集显然是他写的奇幻小说。

分清奇幻与科幻,重点不是两个门类的经典,而是一些擦边球。比如《捉鬼敢死队》便是一部奇幻片。与传统奇幻片不同的是,片中的捉鬼人用红外探测仪、激光枪等武装起来,刻意与科幻相混淆,以取得搞笑的效果。《火星幽灵》也是一部仿科幻的奇幻片:一个火星矿山被不明生物袭击。一切线索都指向某种不明的外星人。结果却不是外星人,而是火星上的“鬼”。这些电影都刻意制造一种科学气氛,最后却是奇幻。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既然科幻和奇幻都以幻想为特长,都受青少年喜欢,那么干脆不要分彼此,岂不更好。这个看法是恰当的。奇幻与科幻并行,在西方已经很长时间了。一个作者甚至同样创作两类作品。如果能够合而为一,为什么不干脆取消两个名称呢?

显然,科幻与奇幻之间,还有无法统一的东西。两种文学门类在低端读者,在通俗文学读者和青少年读者那里,确实难分彼此。国内奇幻创造刚刚开始,也仅处在游戏、仿作的阶段,远未体现奇幻小说的精华所在。其实,在高端,在雅文学层次上,在精神特质上,两者完全不同。前者更能够表现“对人的智慧的自豪感,是对自然的征服感”后者更能表现出宿命感,所传递的是对人的智慧的无用感,是对于自然的臣服感。

同时,作为读者和观众,当他在一部小说,或者一部电影前面,看见“科幻”,或者“奇幻”字样时,他就形成了自己的预期。在科幻里,他要看科学奇迹。在奇幻里,他要看鬼神奇迹。如果是现实题材,那么里面无论发生什么怪事,都在现实范围内可解。如果看到作品违反了预期,肯定会影响我们的欣赏。

冯尼格特的幽默科幻小说《巴恩豪斯效应的报告》中,描写了一个拥有超级特异功能的人。世界上的武器没有一样能够制服他。但作者刻意补进了如下这段解释:“他同他的力量都没有超出自然力的范围。他的动力精神辐射受制于许多已经的物理不规则。同太阳黑子和电离层变化会影响辐射这一理论正相反,现今几乎没一个人没在家里的接收器上听到这‘巴恩豪斯静电干扰’的噪音。《世界科幻名著精选》194页,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在这里,作者把特异功能者和巫师明确分开,同时也就把科幻小说与魔幻小说明确分开了。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第五章:科幻文学的两侧疆界(2)

第二节:科学小说

几乎就在笔者刚刚接触中国科幻圈的时候,便听说了四川绵阳一隅,有一位叫汪志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