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纵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幻纵览- 第19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的观点可能会让你们很多人吃惊,我认为保护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福利没有什么直接关联,这两点甚至通常是背道而驰的……”《大海沟》126页,海天出版社出版。 

可以说,整部小说就是在以艺术手法来描述极端生态主义思想。 

在中国,描写生态主义的科幻作品不多。(《引力的深渊》《智慧树》1981年第二期。)是一篇典型。这篇作品发表在“科学的春天”时代,殊为难能可贵。当时,作者和其他中国人一样,未必听到过“生态主义”这个名字。但其塑造的反面人物伊利鑫,就是典型的生态主义者:一位无名的科学家伊立鑫,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整个科学史的考察(他引证了陶寅博士所作的许多统计学资料),举出不少真实证据,特别是近一二百年来人类破坏自然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象,提出:人类的生存,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个极其偶尔的情况。在长期的发展中,它的生产力将愈来愈高,而对自然界平衡的破坏将愈来愈严重,直至自焚灭亡。为了使其悲惨的结局不致出现,今天就应该着手制造一种毁灭性武器,消灭全人类,使历史的进程继续下去,演化出更高等的生命来代替人类。《中国科幻小说世纪回眸丛书》第四卷518页。为了实现这个极端目标,伊立鑫研制引力波武器,与全人类为敌。直到今天,在已经出版的大陆科幻作品里,笔者尚未找到比“伊立鑫”更鲜明的生态主义者形象。

在所有这些科幻作品里,生态主义者都以反面形象出现,并且最终失败。在他们身上,一种极端主义的思想,而不是传统的金钱、权力等欲望,构成他们的基本动机。作者为了突出这种思想特点,小心翼翼地不让他们拥有世俗的道德缺陷,比如好色、贪婪等等。由于价值观的根本不同,作品中的“正义”一方无法与之沟通,协商,只能加以消灭。于是,这类科幻故事往往也具有某种悲剧色彩。

敏锐的读者会说,颇具“后现代”色彩的生态学能不能算科学还有待讨论。所以,晚近时期科幻作品中层出不穷的生态主义者,和以前那些单纯追求权力的“科学狂人”怎么能是一类形象呢?其实,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在不同的作品里,这两种角色是等位的:他们都以反面形象成为主要矛盾的一方。他们最后都会被正面人物消灭掉。而当科幻作品中的生态主义者实施那些反人类活动时,也都使用了传统的,并不“后现代”的科技手段。

现实生活中持生态主义立场的朋友可能会说,这根本就是歪曲!没办法,文艺永远只是哈哈镜,无法承诺真实地反映世界。笔者在此处,也只是介绍文艺哈哈镜中的某个形象。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请登陆。 ……。。电子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