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娘亲的前程,小莫氏自然也不敢在人前暴露,更是在新哥面前也没说出一句,只有在屋子里偷偷摸摸的刺绣。
新哥对她好,每次见面都会偷偷给她塞上一些存下的铜板,虽然不多,却能暖她的心。
她嫁过来,可是连一丝的陪嫁都没有,如今壮壮越来越大,每日吃的都少,更别说有什么精细些的食物。
小莫氏为了能给壮壮好好补补,也为了他们的一家人的以后,这些日子,小莫氏一直在想,要不要将这些都卖出去换上一些银两傍身。
第十一章:赶集()
外面的天还很黑暗,太阳也才隐约露出一点影子,大地万物才刚刚苏醒,绿草伸展着枝条,依附在上面的露珠一荡一荡不想坠落下去。
金芸听到一些声响,双眼立刻便睁开,对于床榻完全不留恋,利落的起身穿好衣裳。
现在的时辰还早的很,只是因为要去镇上,金家几人已经起身去准备好随时出发。
吕氏打着哈欠,一再叮嘱:“路上仔细着,别磕着碰着了,到了镇上,去看看永新,让他有空就回家来看看。”
金启文诺诺答应,套好了驴车,就等着儿媳妇一起出发。
小莫氏提着篮鸡蛋小心的放到驴车上,又提了一小篮子的山货在手中,拜托的说道:“娘,等会你就把壮壮抱到您房间,不然等他醒了见到没人,准得哭闹。“
“行了,他也是我孙子,还用得你交代。”吕氏连连摆手。
小莫氏瑟瑟一笑,刚准备上驴车,不想被人抢了一步先。
“小姑,你怎么?”小莫氏愣是吓了一跳,这黑灯瞎火突然跑出一个人来。
金芸坐好后,答道:“我也去镇上。”
“这?”小莫氏没办法,不由求助的看了眼吕氏。
“芸儿要去就让她去吧,小孩子总觉得镇上稀奇,只是把她给看好了,别让乱跑惹祸。”吕氏急着去补个觉,多一个人也没事,反正也不是让她看着,只是金芸是金蒋氏的心头肉,平安带回来就是。
“去去,小妹坐好了,大哥带你去镇上瞧瞧。”金启文爽朗一笑,对年纪相差这么大的妹子,他都是当女儿来疼爱的。
小莫氏也没什么不满,便也上前坐到驴车上。
。。。
一路上都是小路,路上尽是泥巴石块,坐在驴车上得滋味可不好受,但最少比走路要强的多。
车上颠簸的厉害,小莫氏自己要坐稳,还要分心护着车上的那篮子鸡蛋,可别磕破。
这篮子鸡蛋大概也有一百来个,到了镇上能换到一两百铜板,可是攒了不少时间,磕破一个都能让她心疼。
金芸也觉得驴车颠簸的厉害,但也不是不能忍受。
随着太阳的来临,阳光笼罩着大地,路上除了花草以外,也能时不时见到一些人群,离镇上不远,也能见到镇门边上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候。
不过还好,他们坐的是驴车,排上队也候不了多长时间便能入镇上,要知道他们来的路上,见到不少人,如果是步行而来,排起队,怕是长的连镇门都见不到。
镇门外人多混杂,但也不吵闹,更没有什么人敢壮着胆子闹事。那些护卫可不是吃素的,要知道起先因为不满排队闹事的人,有的至今都还没放出来。
护卫检查的严格,但行为还是很好的,并没有仗着点职位贪老百姓的东西,都是很规规矩矩。
驴车简陋,一眼就能看清,护卫仔细搜查一遍就放行。
一进镇上,金芸就知道哪些人所说并无虚假。
镇上的繁荣,是一眼便能看出,要知道这只是城门口而已。
金启文将驴车停到专门的地方,交上两个铜板便有人给看守。
金启文知道儿子儿媳两人相处的时间不多,便提议:“要不你先去新哥儿那,我们去把东西卖了再去找你们。”
哪知小莫氏心中一慌,抱着小篮子的手更加用尽。
“爹,这篮子的东西,我是想给新哥儿,让他私下里加些菜。”小莫氏躲过接过来的手,连忙说道。
金启文被躲了一下也不在意,摸头一笑:“也是,永新那小子累的很,是该好好吃一顿,你就给他带去。”
“好,那爹,您和小姑路上小心,我再铁铺等你们。”小莫氏当然答应,小篮子里面放的除了一些不值钱的山货以外,还有她绣的一些手帕,就等着来到镇上找个机会卖到铺子里。
没想到,刚进镇上就有机会,小莫氏哪有不高兴的。
金芸也没意见,跟着小莫氏去铁铺待着,还不如跟着金启文去市集逛逛。
市集离的不远,现在天色也还早,来的人不多,金启文早就挑好一处地方,将鸡蛋和之前家里事先晒好的干菜也给摆放好。
金启文木讷,根本不懂得叫喊,只呆呆站在原地,有人过来瞅一眼,他便咧嘴微笑回应。
市集上的买卖大多也都是些常见的物品,金启文的货物并不出奇,来人也都是看了一两眼,便被人呼叫的给吸引了过去。
金启文本性就如此,让他大声叫喊他做不出,只能看着旁边的摊子一个个的收摊走人,他还是站在原地等待买家。
而金芸,她也不管,站在大哥身后,眼睛却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沅里镇周边的村子无数,来赶集的人一般带来的出售的货物必不可免会有鸡蛋之内。
但鸡蛋这一物还算是紧俏,毕竟镇上的人多又多是不缺银两的人,就是大户人家的奴才每日食个鸡蛋都是很平常的事,来采买的人自然也多,根本就是供不应求。
所以金芸知道,不是金启文不急,而是以他以往所知,迟早会轮到他而已,只是等待的时间长短罢了。
金芸不在乎等待的时间长不长,光只身在闹市中,听着交谈、呐喊、欢呼的感觉就很不错。
这时,终于有一个穿戴精细的嬷嬷走了过来,只是嬷嬷的视线不在鸡蛋上,而是落在金启文身上。
她眯着眼打量了半晌,问道:“你这汉子,是我上回赶集遇到的那个?”
金启文却记得清楚,嬷嬷穿戴的好,头上又戴满了饰品,他想忘都忘不了。
“是是,夫人还记得我。”金启文低着头连连点头。
嬷嬷爽朗一笑:“什么夫人,不过就是老婆子罢了。”
说完,又指着地上摆放的一切:“来来,把你的这些东西都给包起,上回从你手上买的干菜,你不知道我家老爷可爱这味道了,说和他小时候尝的味道一样好。”
“唉唉,这就给夫人包好。”
金启文为人木讷,可手上的活可利落,嬷嬷的话音刚落,他两手快速的就给收拾好。
第十二章:墙内墙外()
“你要有时间,随我去趟府里认认门,以后有货直接就送到我那,也省的你成天摆地摊的好。”嬷嬷也许是心情好,口上搭了一句
金启文黝黑的脸涨的通红,连连点头说着好,又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急的很无措。
嬷嬷俯视着他,感觉甚好,老爷确实有夸过,不过也就是随口一夸而已,也没当回事。
而现在她许诺的也是一件芝麻大点的小事,却能有种上位人的感觉,心里别说多好受。
“行了,货上别耍心思,价格还是按市场的来,亏不了你。”
金启文提着两个篮子带着金芸,跟着嬷嬷身后走,期间嬷嬷问话后,都是弓着腰咧嘴笑的回应。
嬷嬷的态度明显的越来越和气,金芸突然发现,她的这位大哥,其实也不傻。
话虽不多,但每次都是说到了点上,语气虽没带上卑微,可却让人感觉到舒适,让人有往下交谈的想法。
嬷嬷住的府邸离市集较远,离开了人流混杂的街道后,转个弯角出了市集,喧闹已飘荡在耳后,街道更加的宽广,两边也有小摊摆放,可每家都是轻声轻语,不敢高呼。
红砖绿瓦、楼阁飞檐,给眼前这一片繁盛的沅里镇增添了几分诗意。
就连金芸也不由赞叹一声,摇头四周观看惊叹。
嬷嬷前头带路,问话是免不了回头一看,瞧着小丫头没见过世面的样,也不觉丢人,只是更加觉得自身的高贵。
快脚几步,不知不觉也到了府邸,高墙红瓦,嬷嬷三人来到的是府邸后门,专供下人货物进出的地方。
“梁嬷嬷,您回来了。”守门的婆子眼睛尖,连忙出门接迎,双手虚扶:“小心些,这台阶前些日子被那短命的给踩塌了,可别摔着咱梁嬷嬷。”
梁嬷嬷抬眼,手臂重重靠在来人手上:“知道坏了还不赶紧给修补好,摔着谁都不好。”
“是是是,嬷嬷吩咐,老婆子等下就给安排。”婆子见到后面跟着两个生人,一眼就看出是干嘛来的,心中忍不住唾骂一口,该死的老虎婆,每次都来这一招,叫人来卖菜,还不是得让她来掏钱。
嘴上却不得不奉承:“梁嬷嬷眼光就是好,瞧送来的鸡蛋又大又圆,味道定好极了。”
梁嬷嬷点头道:“那是,都是实诚的农家人,可别缺斤少两,把钱给结了,回头拿着账簿来找我结账。”
“哎呀,几个铜板的事,哪还用得着嬷嬷费心,您放心,亏了我也觉对亏不了他们。”婆子拍着胸脯说道,陪着梁嬷嬷说谈了几句,就将人给恭敬的送走。
瞧着没了人影,婆子暗自吐了一口,嘴上无声暗骂。转身对着金启文两人说道:“把东西放下,自会有人清算,你们就到门边等候着。”
金启文哪有不答应,带着金芸站在门外角落阴暗处等待。
小门进进出出来人不少,不过并没有人谈笑风生,都是弓着腰进门,出门后也是轻步离开。金芸站在原地也觉得无趣,高墙遮挡,没法看到墙内的一丝景色。
她抬起脚沿着墙边,看着高墙上雕刻的花纹,一步一步。
金启文也没自止,别说小妹,就是他再年轻几岁,怕也会忍不住好奇。虽然没有阻止,但金启文也是盯着她,怕有什么闪失。
用手拂过高墙,金芸越看越觉得心惊,墙上居然是五行雕纹,而对应的五行,刚好就是‘金’。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在末世,她的异能就是金系,更了解的也便是金,就算来到了这个世界,金芸也能感觉到身体里面那薄弱的异能,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加强力量,根本没办法去运用。
金芸了解五行,也是因为当时五系异能人们在古文中找出的这些,而这次花纹就在图库中能查询到。
多年来,没人参考出花纹中代表的意思,慢慢的这些图画便消失在眼前,却不想竟然又再次看到。
‘啪’。
金芸还在用手描绘雕刻的花纹,不想却被从上而来的小石头给打到了手。
她抬头。
就见高墙内,隐隐约约居然能见到一个黑色的头顶。头顶忽上忽下,顶落高墙上散落的石块噗呲噗呲往下掉,刚好就是金芸所站的地方。
“你站好,小爷我上不去。”
“小少爷,你仔细些,别摔下来了。”墙内传来稚嫩的声音,满腔的担心与委屈。
金芸抬头向上望去,黑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