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用针法上,她非常喜欢用散套针来晕色,这些都是她自己绣东西时的一时感悟,要实际活用用语言来描述的话,余然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的。
“然然,花卉是学绣学画的基础。这副花好月圆是你姚黄姐姐绣的。你看这里,叶片的重叠看起来是不是很自然?”素客俯下身,纤细的指尖指着层层叠叠,枝叶交错的叶片问道。
“嗯。”余然认真地点头,鼻翼间飘来一股淡淡的丁香花味。
“我们在绣的过程中,要先绣最底下的图案。然后一层层往外绣,就同这叶片,你必须先绣最底下的这张,尔后再绣压在上面的。这样绣出来的花卉真实自然,和我们在花园里欣赏花卉时感觉一样。这里特别需要留意的一点是,丝线得顺着叶脉的纹路绣过去,譬如这叶片大半是正面,一小半是反面。正面的色深,反面色浅……还有,绣针一定要垂直放下,不能斜或歪。”
虽然素客讲的内容都是最简单常识,余然心中也早就滚瓜烂熟。但她仍然一字不落地听进脑子里去,紧紧记牢,并提醒自己,这一次,她要重新开始学,放弃以前养成的那些坏习惯。
22 飞针
绣花,说起来,其实并不难。很多人一上手就会,但是绣得好确非易事。因为很多人的绣艺在专业的绣娘眼里充其量只是在填色,而非有灵气的创作。
一副图稿,一根绣花针,一堆五颜六色的丝线,便可将一个女孩子的才气、涵养、天赋、悟性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眼前。不过,针法就同染色的丝线一般,也都可以随时随地创新出来。只有拥有创造精神的女孩子,才能绣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而不仅仅是一味的模仿别人的画作。
余然在素客、幽客的指导下,选好图稿,找了一处光线好的位置,专心致志地在真丝底料上白描图案。等打好样,她找素客帮忙,俩人一起将打好样的底料上到绷架,紧跟着,按着图稿色彩的明暗光影,仔细对比挑选颜色适合的丝线进行配线,等配线完毕,她就坐下来,耐心十足地绣图所需要的各色丝线编织成一根根辫子,放到绣绷的前端随时取用。
将蚕丝线按照同一色系编织成辫子的理线方式,是比较稳妥的一种刺绣方式。当然手艺娴熟的绣娘喜欢将丝线按照颜色的深浅排列在一根光滑的竹竿上,并将竿子放在绣绷的前端。也有些喜欢拿线板绕起来,放在专门预备的抽屉式线箱里。这都是每个人打小养成的习惯,而余然的习惯就是随手将丝线编成辫子来整理。平时不用,她会把绣线收进樟木箱子里,以免沾上灰尘。用来绣制东西的绷架,平时不用,也必须拿一块软绸布盖住,这样可以保持绣面的整洁和干净。还有一样也需要注意,就是随时保持手部的干净光滑。所以绷架旁滋润肌肤用的霜得备着。这样可以避免绣线被刮毛,绣面失去丝线原本的光泽度。
余然漱口净手完毕,端坐在绣绷前,双眼盯住绣布上亲手白描的牡丹图。这幅画,她选了老半天,直接跳过了兰花玉兰莲花等花卉画稿,奔向富丽堂皇的牡丹花。碧绿的叶片上,粉色和大红色牡丹交相辉映,蝴蝶轻盈飞舞。整幅构图,雍容中透着活泼,活泼里捎带着一丝对将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她决定,要以这副图去参加学校的手工制作展览。
依着素客先前的教导,余然先从压在最底下的叶子开始绣。由于是第一幅作品,她并没心急,只将一根花线劈开,在绣花针穿了一绒丝线进行绣制。若是按照她以前的坏习惯,为了赢得更多的赞美,虚荣心便一个劲地膨胀,硬是把一根丝线劈成十六分之一或是八分之一来绣制。这样不但所费时间极长,绣了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见成果,於是无疾而终。
见余然一开始只选择绣线的二分之一绣制,素客眼眸里不禁流露出一丝赞许之色。很好,不急功近利,性子稳重踏实,做事有条不紊,细致周到,是一块学绣的好材料。她搬了一个绣墩坐到余然的绷架旁,观看她起针落针和运用各种针法的手势。牡丹的叶子用到的阵法很简单,也就是平针和套针,滚针。
起落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边缘对齐整,至于拉得长或短,这就看每个人的悟性和天赋了。有些人中规中矩,师傅说多少距离,她就一丝不苟地遵照;有些人不循旧礼,喜欢创新,怎么绣得活气(绣活专用术语,意指真实自然。)就怎么绣;有些人胆怯,绣花针一拿到手里,两只眼睛只顾盯着底稿,不知从何下手?
至于套色,也就是晕色,那就更得看每个人对色彩的感知度了。在生活中学会善于观察,能够捕捉事物微妙的细节变化,才是学好绣活的关键所在。
素客捧着一个手绷,一边绣着丝帕,一边指点余然如何活用针法为绣图服务,而不是生搬硬套,规定这里用什么针法就用什么针法。从她的教导中,余然深刻领悟到她以前在处理细节地方时的坏毛病。
时间过得飞快,也有可能是泡过赤泉排除了体内杂质的缘故,余然一点也没感觉到疲倦或是肚子饿。她低垂着头,全神贯注地飞针落线,连素客和幽客什么时候离去了,也不曾知道。
“然然,该休息一会儿了。”素客单手撩起珠帘,端着一个描金的茶托走进来。看到余然聚精会神的样子,不禁眼眉含笑,柔声唤她过去休息。
“嗯!这几针绣完就过来。”
余然也不抬头,含糊地回答了几句,一头扑在绣活上。由于用的是一绒丝线,再加上素客这位手艺高超的大师傅的精心指点,所以她绣制的速度非常流畅,没有涩迟的感觉,每一步的处理都很到位,曲折处的线条运转自然细致,绣面服帖,针脚整齐。绣到末尾处,她在空当没绣的地方连着绣了几针极短的针脚,拿起放在左手处的绣花专用的翘头剪刀,贴着绣布剪去余下的线,随手将绣花针□一旁的针包上,长吁一口气,缓缓吐出。
“怎么还在绣?该休息一会儿了,老盯着影响目力。”幽客抱着几匹彩缎走进来,美目流转,看到余然低垂着颈子,还在研究刚绣好的那几片叶子,不由嗔责。
“我都唤了好几遍了,可她就是舍不得她的那几片叶子。”闻言,提着薄胎的白瓷茶壶倒茶水的素客不禁摇头苦笑。
对余然的性子是既喜欢又头疼。
幽客放下手中的额彩缎,移步走到余然身后,低下身,凑近去看她刚绣好的牡丹花叶子,行家出手毕竟不凡,她一眼就瞅出其中没处理好细节过渡的地方,手指很不留情地指过去:“这里的套色不太自然,针脚也没藏住。拆线,重来。”
余然仔细一瞅,果然同幽客说得一般,过渡色跳跃得太快,显得很不自然。很明显是她配色时发生的错误。她面一红,闷闷地点头:“我会拆线重来的。”
说着,她拿起剪刀就想拆线重新绣,手指刚触及剪刀的柄子,就被幽客劈手夺去去,啐了一口道:“刚是说着玩的。学绣也不急在这一时。你是第一次绣,出错是难免的。不要想着一步登天。学徒废掉丝线底料也是常事,我们也不指望你一鸣惊人,再鸣登天。只是你也不能一门心思都扑在这上面,要当一个好的绣娘,光学怎么绣花可不行!”
“奶奶也说过,她要我诗词书画乐理都要通晓。”余然的眼神坚定而认真。
听她这么说,幽客满心欢喜,她双手扶住余然的肩膀,微微笑道:“然然,你每天把两个时辰花在绣活上就足够了。按理说,你初绣,我们只能让你绣些枝干树丫锻炼基础针法,不过念你曾跟你奶奶学过,有些底子,所以这次就直接让你选稿上绷配色绣图了。”
余然听了,愈发感到羞愧不安,心道,她们只以为她是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就算是跟着余奶奶学绣,也得是从六七岁才开始拿针,岂知她的灵魂是重生的,完全拥有成人的思维和处事能力。思及此,她脸上的红晕加深,连耳垂都染上了浓浓的绯色。
“别害羞了!跟我们来吃点东西。”幽客笑嘻嘻地捏捏她的小脸蛋,拥住她起来坐到临窗的红木雕花螺钿圆桌旁,挑拣了几样水果放在果碟里送到她面前:“我们平时也不吃这些东西。今天你来了,我们也就陪着用一些,也算是开禁了。”
余然一听,糊涂了,眨巴着眼睛,目光来回在幽客和素客身上滚动。
“然然,你忘了。我们都只是一缕残魂,是不需要吃任何东西的。”幽客笑了笑,解释道:“不过以后,我们会栽种些蔬菜瓜果,方便你来时食用。”
“这样子,姐妹们也不会觉得生活无聊。顺便能添点别的事做,展示各自的厨艺。”素客点头,郁郁的眼神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怅然。
“然然若是喜欢,也可以跟着学做一些。你久客蜀客姐姐她们的厨艺都不错。”
“嗯!”
余然忙不迭点头同意,透过幽客和素客她们的话语,她可以清晰地感受她们的寂寞和孤独。也许她的到来,给这个沉寂了许久的空间带来了一丝明媚,使得她们都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她这个活生生的人身上。
既然她继承了这个空间,那她就一定会让她们的脸上重新盛开笑容,忘记过去的哀伤。
23 法子
春暖乍寒,百草回生,是多种疾病复发的季节。
余然在上体育课的时候着了凉,一觉醒来,温度一下烧到三十八度半,小脸烧得滚烫通红,整个人意识不清地胡言乱语,喊着什么别走,奶奶不要死,织女娘娘什么的……余奶奶坐在床沿边,皱眉听着从她嘴里冒出来的古怪话语,清瘦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复杂。
一句奶奶不要死,深深地震撼了她的心灵!
良久,余奶奶叹息一声,伸出布满茧子的右手,轻轻抚摸余然烧得通红的脸颊。虽然那不清楚余然为什么会做她死了的噩梦?但余奶奶十分明白,或许每个年纪大的人都知道。人生七十古来稀,年纪大了,能多活一天就算一天。余奶奶并不惧怕死亡,心里唯一的牵挂是师门的手艺后继无人。余然的绣艺进步神速,可余奶奶依然担心,她年幼收不住性子,没过一两年就把学过的东西都丢下了,跑去玩其他的了。
绣花是件很枯燥乏味的事。一件精细的绣作,通常要花费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绣制完工。余奶奶并不希望余然小小年纪就把时间全都花费在这个上面,毕竟这年头,不读书就没有出头的希望。当一个绣娘,前途可以说是一片黯淡。她还是希望余然能够上大学,拥有城市户口,而不是农村户口,进国有企业去工作,等将来年纪大了,每个月领劳保悠闲安逸度日。
这也算是余奶奶的一件心病!当年她如果一直在上海工作下去,那她现在就和她妹妹虞爱秀一样是退休职工,每月都可以领到一笔退休工资。但现在,她什么都没有。手毁了,也不能做绣活赚花销,每年都只靠三个儿子过年时给的米钱度日。儿子女儿都很孝顺,余奶奶却是个十分知趣的人,不喜欢伸手用儿女们的钱。
余然晕沉沉地醒过来,勉强睁开好像黏在一起的眼皮,抬手揉揉眼睛,迷迷糊糊地看见坐在床沿边上的余奶奶,盯住瞅了一会儿,视线越过雕花的床围栏投向窗外,发现太阳光已经晒过整个书桌,抵达五斗柜的边缘。
“奶奶,现在几点了?是不是中午吃饭的时间了?”她揉揉太阳穴,脑子里乱哄哄的,全是刚才做恶梦掉下无底悬崖的阴影。余然每次感冒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