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那些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快穿之那些年代- 第8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愿抽到的话题是学校生活,一个和中规中矩的话题,发挥性不强,但她的口语流畅,用的都是一些高级词汇,亦是得益于她一直在准备雅思托福。

    高二开始,许愿就要开始准备考雅思托福了,由于学校的要去不一样,雅思和托福她都要考一下,这大半年的努力也不是白费的,至少许愿在听一些专业名词上不是很困难了,因为一直有听磁带练习发音,她的口语比许多老师还标准一些。

    暑假的时候,柯莱来过一趟,在许愿开学前,待了一周,他现在在m国有一个研发项目,目前已经有好几家公司过来和他谈买断的事情,但是他放心不下许愿,仍是要过来看她一下,带了m国一些大学对国外招生的情况。

    如今他在麻省理工,周围还有哈佛,可以得到的消息和资源就比一般人多,许愿也有了一个更明确的标准,首先英语方面一定是要加强的,最好能有一些奖项或者发表一些学术性文章、做一些小发明,或许会更吸引那些好大学。

    许爱英和严舜华也尤为关注出国的消息,因为张怡当初就是出国读的设计,但她是大学里自己努力争取来的,做了两年交流生,所以参考性不强。周围要是有谁家孩子是出国读书的,两个人都忍不住多问几句。

    但现在直接从高中申请出国留学还真的很少,几乎很少有人高中就能想到要出国留学,连严舜芳也帮不上什么忙。许爱英和严舜华就想早点给孩子做准备,钱是很早就存起来了,现在许愿的花店每个月还能有入账。

    许爱英想把手里的闲钱再做点投资,看到许愿的小花店,许爱英的想法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严舜华肯给小愿花钱是一回事,但小愿毕竟不是他的亲生女儿,出国留学不是小数目,她还是得多一份打算。

    高二就要开始准备雅思托福,柯莱的提议就是早一点考,然后早点准备申请大学,虽然申请大学和高考不冲突,但两个都要付出精力,势必会相互挤占。如果申请国外的大学失败了,最后保底的还是高考。

    严昊去了q大以后,如鱼得水,他读的是人工智能,原本他对计算机感兴趣,后来柯莱给了他一些国外资讯,他就有些迷上了人工智能,在z国,都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的专业。

    大半个月来一通电话,但许愿经常有跟他发邮件,严舜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还跟许愿学怎么发邮件,申请了一个邮箱。

    高二开始,许愿就停了小说,那一本星际小说写完以后,她也攒了不少,正好高二以后她就比较忙了,多是用来写一些科研性的文章送去比较知名的刊物,但世界性的刊物要求严格,许愿写了五篇,才被录用的一篇。

    这也算是锻炼她的英语水平,专业术语的储备量很快就上去了。

    今年是个好年,严舜华的公司收益很好,许爱英又提了职位,夫妻两就是应验了一句“家和万事兴”,两个人想把老家的房子再重起,弄个三层楼房,气派一点。

    严老爷子嫌他们事儿多,觉得现在住的好好的,又整啥幺蛾子,吹胡子瞪眼:“你们钱多用不完啊!两个孩子以后哪哪儿都得用钱,这钱不能存着啊!”

    夫妻两有钱没地方花,只能郁闷地把钱用去做了些投资。

    高二下学期许愿考了雅思托福,十来天就出了成绩,雅思7。5分,托福90,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然后开始准备申请大学的事情,需要学校的一些推荐和资料,学校很快就知道了,亦是头一回见闻,这么多年还真没学生高中就申请国外的大学。

    刘周素来喜爱这个得意门生,出国听上去是一条很不错的出路,但这条路很少有人走,开拓者也意味着风险,出于一个老师的天性,刘周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提醒一下:“申请国外的大学风险比较大,如果你参加高考,q大和b大是一定的,但你申请国外的学校可能是影响你高考。”

    学校其实还是希望许愿留下来高考,可以这么说,学校已经在预定明年高考的理科状元了,许愿已经为学校拿过许多个数学、物理、化学的奥赛一等奖,她如今已经成了一中的招牌,只要是一中学生的家长,都听说过“许愿”这个名字,再辐射到周围。

    许爱英也经常被盘问怎么教孩子的。

    许愿仍旧坚定地选择申请出国,她还没有真正去看过其他的国度,而且m国的发展的确让她有些好奇,“老师,你见过外国的月亮吗?”

    刘周摇摇头:“还没有。”

    许愿笑着弯起眼睛:“我也没有,所以我想去看看是不是外国的月亮圆一些亮一些。如果真是这样,我好偷一些光亮回国。”

    高三上学期,许愿把材料和申请书都准备好,邮寄过去,她申请了麻省、哈佛、宾夕法尼亚、耶鲁,以及其他一些不是常青藤,但名声还不错的。

    录取通知书一般都是在3…4月份发放,这是offer季,三月份学校统计预算,才能统计出该招多少人,如果你足够优秀,学校是不会犹豫的,会在第一时间给你发offer。

    在m国,offer一般特指全奖入学,ad是没有任何奖金的录取。

    接下来许愿就还是按部就班地上学,和同学们一起复习。

    今年过年比较晚,在二月底,所以三月的第一星期还在放春节,许愿照常登陆emil,她看到新邮件的标识,心中有所预感。

    麻省、哈佛、宾夕法尼亚、耶鲁同时给她发来了offer!

    skbshge

第92章() 
看到防盗章的宝宝们; 补足订阅或24h后

    陈双也是许久没来了; 有些不大记得人了,只能笑笑说:“诶,是的叔; 回来看看我爹娘。”

    “孩子都这么大了; 长得真俊!”

    一路被这么问候过来; 陈双脸上笑意不断; 她长得像她娘,很容易就被认出来了,到了桥边,人就更多了; 纷纷打量这一家子; 也有人觉得眼熟。

    “二妮,你看看这是不是你家小姑子; 长得和你婆婆真像!”

    马二妮抬起头来,定睛一看,忙把衣服扔进盆里; 扬声喊道:“小双!援朝!”

    陈双朝桥下望去,看到自家大嫂子,笑着挥手:“大嫂。”

    一家人下了桥; 马二妮也不洗服了端着盆子上去,“咋来也不提前说一声; 援朝啊; 你回来了啊; 爹娘都念叨了好久了呢。”

    许援朝笑着说:“好久没来看看岳父岳母了,趁着年前先来看看。”

    上回三房般新房,陈家去了一趟的,马二妮擦了擦湿手,摸了摸许传鸣的头,又看了看许愿:“鸣鸣和囡囡又大了点。”

    陈双跟着她一边走一边说:“小孩子长得快。”

    “衣服还够不够,建丽的衣服我再回去找找。”

    “够的够的,她骨架子比别的孩子小一点,上次给的有的还大。”

    陈家的屋子就在桥边上,说着说着就到门口了,马二妮扬声喊道:“爹娘,小双援朝来了!”

    陈家兄弟两个也已经分家了,但关系都不错,陈老头年轻时在当兵,一直在外头,陈老太一个人拖着四个孩子,陈家兄弟也就懂事早。

    两家住的也近,紧挨着的,院子里就有一群小毛头,全是陈家的孩子。大房四个,二房三个。

    都扑了过来:“娘!小姑小姑夫!”“大伯母!小姑小姑夫!”

    许传鸣也不拘束,见着表兄们也开心得很,挣开了许援朝的手。

    许愿是第一回来外婆家,见到这么多小毛孩也是有点吃惊的,原本许家这么多孩子她就挺惊讶了,感觉外婆家好像更能生。这个时代的女性真伟大,居然愿意生孩子,星际的女性们都不愿意生孩子的,帝国为了鼓励生育什么方法都用过。

    小嘴长成了哦型。

    马二妮把洗衣盆给放在院子里,陈老头和陈老太走出来了,陈老头一瘸一拐地拄着拐杖,陈老太因为年轻的时候太操劳,身子也不好,年纪大了背就驼了。

    许援朝赶紧上前搀扶老丈人,陈双也过去扶着她娘。

    “援朝啊!”陈老头紧紧地握着许援朝的手。

    “岳父。”许援朝一手提着蛇皮袋,一手扶着他往屋里走。

    小萝卜头们也进来了,马二妮端茶泡水,因为许愿是新客,拿了点白糖让她舔一舔,三岁的陈建丽看见了迈着也跑了过来:“娘~我也要!”

    一勺里头还剩点,马二妮给她也舔了舔。

    陈建丽满足地舔到了糖,仰着头冲许愿叫:“妹妹~”

    许愿弯起眼睛,朝小萝卜头招了招手。

    陈老头和陈老太是第二回见着小外孙女,陈双生了之后去看过一回,后来搬新屋,他们腿脚不便就没去,听去了的儿子儿媳妇说,生的可漂亮了,还乖得很。

    陈老头刚坐定,手就养了:“小囡囡给我抱抱,让外公瞧瞧。”

    陈双把许愿放地上,指了指陈老头:“到外公外婆那儿去。”

    许愿迈着小步子,摇摇晃晃地走了过去,快走到的时候,一个踉跄,都惊呼了起来,扑在了陈老头膝盖上,软乎乎地说:“外公,外噗。”

    陈老头赶紧把她给抱起来,坐他膝盖上,“乖囡囡,有没有磕疼?外公给呼呼。”

    “不同不同。”许愿摇了摇头。

    陈老太眯着眼睛,苍老的手握住许愿的小手,“可真俊,这眼睛长得好,又大又亮,以后肯定俊俏。”

    小孩子们在一旁皮,许传鸣也兴奋得很,外家的孩子多就有趣。

    马二妮朝他们喊道:“解放建军,去把你们爹和叔喊回来,告诉他们小姑小姑父来了。”

    大一点的几个男孩子应了,一溜烟儿跑出去了,后头跟着几个小屁孩儿。

    小一点的陈建丽见哥哥姐姐都跑了,眼睛眨了眨,想跟上去吧,她人小,跑不快,想想也就算了,目光又落在新来的小妹妹身上。

    马二妮看到许援朝脚边的蛇皮袋:“诶,援朝,这是啥?”

    许援朝才想起蛇皮袋,忙递了上去:“一点点心意,给岳父岳母的,小双怀囡囡的时候多亏了岳父岳母,现在日子好了,一点点心意。”

    马二妮一看袋子里的粮食,赶紧给二老看看。

    陈老头摆手:“你这啥意思,不要,我们家也不缺,你们自己留着吧,我给自己女儿点怎么还求回报了,不要不要。”

    陈双劝道:“您就收下吧,我们家也吃不掉的,援朝厂里也发了粮,我们家够得。再说了,开了年,我们家都要去城里了。”

    陈老太一喜:“你们都要去城里了?援朝分好房子了?”

    女儿女婿总是分隔两地她瞧着也不妥当,她最是明白女人家一个人带孩子的苦楚,自是不希望女儿过得和她一样累。

    陈双笑着说:“援朝给我找了个供销社的活,年后就去上班了,房子还没分,已经造好了,估计年后就分。”

    屋里人皆喜上眉头。

    马二妮砸吧砸吧嘴巴:“我滴乖乖,供销社啊!援朝能耐啊!”

    许援朝笑着摆手,说道:“也是小双自己争气,我们厂里要开供销社,只招员工家属,恰好小双前几天上了报纸,被市长夸了,我就跟厂长说了,给掌了掌眼,这不就成了嘛!”

    陈老头也见过那报纸,眉飞色舞:“不愧是我闺女,这市长都夸过呢,哪能不成。”

    陈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