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第7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怀里,一边抽泣着,一边儿拿他另一个手里的包往屋里走。

    “大嫂好,我从省城过来的。”顾向北跟大嫂打招呼。

    “咋从省城回来的?调到省里啦?啥时候从国外回来的?”大嫂边走边问道。

    “上星期回国的,工作调动到省军区了。昨天刚报道。领导批了一个月的探亲假。”顾向北有问必答。

    “娘。二姐好,老嫂好。”顾向北进屋就开始叫人,然后看到炕着放着的三个孩子,眼睛就不转个儿了。雪儿半岁多了,明显长得大,那两个小的,不用说,就知道是他的孩子了。

    “快看看你闺女儿子吧。”明子娘看顾向北那样,就指着孩子跟他看。

    “谢谢娘。”顾向北看着孩子,不敢上手逗,就看着孩子傻笑,然后跟明子娘道谢。

    “傻孩子,你谢我干啥。孩子是你媳妇儿生的,我可没帮上忙儿。”明子娘被顾向北难得的傻样儿逗笑了。

    二姐,大嫂和老嫂也被顾向北这突然智商消失的表现逗着不行。明子眼泪还没干呢,一听这话,满头黑线。

    “哎妈,这下子可好了。小顾回来了,我终于能回家去看看了。都不知道我家伏雨造成啥样儿了。那什么,小顾啊,姐就不跟你客气,不招待你了。我这就赶车去了,赶黑儿就能到家。”二姐一边儿说着,就上小屋去换衣服,不到一分钟就换完了。她是真惦记家里,再一个,也是给顾向北倒地方,要不然晚上真住不开了。

    二姐这一动作,其它人都跟着动,顾向北一直跟二姐道谢。除了明子娘坐在炕上没动,其他人都一起出来送二姐,明子拿起来车钥匙就说要给二姐送回家,二姐说啥不同意。

    明子这点儿眼力见儿能没有嘛,回头跟大嫂说了一声儿就去发动吉普车,也不管二姐同意不同意,三十多里地儿,来回也就一个多小时的事,还能让二姐折腾一下午去坐车?

    顾向北跟着明子就出来了,一起送二姐回家。

    二姐一看这驾式,拒绝不了,就上车了。

    把二姐送到家,明子跟顾向北也没在二姐家里待,把路上现买的水果,点心啥的,给二姐的公公婆婆送过去,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婉拒了留饭的邀请,就又往回开。

    回来的路程是顾向北开的车。

    “顾长官现在是全能啦?”明子看顾向北开车开得遛,就来了这么一句。

    “要不是家有贤妻,我哪能毫无顾虑的在外面打拼呢。”顾向北开着车着,没回头,空出来右手,拉着明子的左手不轻开,用一只手开车。一听明子那话不对味儿,就知道这是气还不顺呢,就哄。

    “哎哟,这外国大学行啊,还教说话?你可比以前会说话了,都会哄人儿了。”明子看着顾向北的侧脸,舍不得眨眼。

    “什么哄人,实话。对了,咱闺女叫啥名儿啊?信里你也没说。”顾向北一提他闺女,就眉开眼笑的。这一年,他俩一共通过不到五封信,明子还真没说孩子叫啥名儿。

    “郑重声明一下,我不光给你生了闺女,那儿子也不是捡来的。”这人,之前在小文哥家里的时候,就一直盯着他闺女看,这会儿问名字,不问俩孩子都叫什么,只问他闺女。这偏的,是不是也太明显了。小文哥那么想要儿子,也没说看都不看小雪儿一眼呢!

    “呵呵都好,都好。”顾向北就笑。

    “没起大名,等你回来起呢。我想了几个,我婶儿不让叫,非等你回来给孩子起名儿。现在就小龙儿小凤儿的叫着呢。”因为是龙凤胎,谁一来看孩子,就会问,哪个是龙哪个是凤啊?很自然的,就小龙小凤的叫着了。

    “你说了算,你说叫什么就叫什么,谁起都一样儿。你比我文化高。”顾向北到是没执着于起名的权力。

    “那你就没有点儿什么想法儿?这么长时间了,你都没想想孩子叫什么呀?”明子才不信他一个人儿在外面,知道有孩子了会不想想自己孩子叫啥呢。

    “开始不知道男女的时候,我觉得闺女的话就叫顾爱明。小名儿叫可心儿。男孩嘛,叫啥都行,贱名儿好养活,不用起得太高贵,爱军就挺好。”顾向北还真说了,说完女孩儿的名字,还有点儿脸红,这表白表的,够明显了吧。

    “嗯,你的心意我收到了。”明子也脸红了,这还是头一回听到顾向北这么明确的跟她告白呢。“但是我不想让我儿子叫爱军。”土死了,什么年代了都。

    “我就随便想想。要不儿子的名儿你给改改?闺女的名就不改了吧?”顾向北带着商量的语气。

    “不行,闺女也不能叫爱明,多不好意思啊。要不改改同音字?小名儿行,可你的心了,就叫可心儿。儿子的话,你觉得辰希咋样?”明子是按着上辈子的风格想的名字,反正她是接受不了自己的儿子叫爱国爱军的。

    “行啊,你说了算。”顾向北一副媳妇儿咋说咋是的样子。

    “你这回调回省军区啦?不会再有啥变动了吧?”明子想起来顾向北说他调回省里了,就问起来。孩子的名字那事儿不着急,可以慢慢研究。

    “嗯,短时间之内应该不会有啥大变动了。首长让我回来组建咱们军区的第一支特种大队,这可不是三年两年就能完成的活儿。”顾向北有问必答。

    “咦?之前军区没有特种兵吗?还有,你就这么随随便便的就跟我说了,不算泄密吗?”特种兵不是三几年就有了吗?还有,不应该是保密级别吗?

    “正规的特种兵还没有。算不上泄密,但是你跟别人得保密。”

    “哦。”明子对于顾向北工作上的事儿向来是,说就听着,不说就当不知道,从来不参言。

    “过段时间,我就能分到房子了,你带着闺女儿子来军区吧?”顾向北知道明子辞职了,有房子了,当然想着全家团聚。

    “那当然了,你有房子了,我们娘仨肯定得跟着你过啊。”两地分居的日子明子是过得够够儿的了。

    “嗯”顾向北的嘴角飞扬起来了。

    进城的时候,明子指挥着顾向北,拐了个弯,到新盖好的小楼儿去看了一眼,顺便接老姐夫回去吃晚饭,又跟顾向北说了一下小楼的由来,和未来的计划。就像是明子从来不过问他工作上的事情一样,顾向北向来不会反对明子家里的事情。

    路上路过商店,明子又买了几样熟食。回到家,大嫂和老嫂果然已经准备好晚饭了,六个菜,很丰盛。

    顾向北一个人吃了三碗饭,一边吃着还说呢,终于吃到家里的饭了。明子娘看他吃得香,又心疼起来了,念叨着,这在外面儿得克的啥样儿啊,好像顾向北没给饿死就算是命大的那个表情。

    “娘,没挨着饿,就是外国那饭它跟家里不是一个味儿,吃不惯。”顾向北笑着解释。

    “是啊,婶儿,他这是公派出去留学的,还能饿着他?就是那西餐,确实不好吃,不是面包,就是沙拉,还带菜叶子的,肉也都是半生不熟的,跟咱们的中餐没法儿比的。”明子是吃过西餐的,很贵的那种也吃过,只是两辈子都没法儿喜欢上那个味道。

    “还吃生肉?我听着咋那么吓人呢?这外国人就是牲性哈”这就是明子娘对外国人的看法儿。

    “嗯”明子跟顾向北对了个眼色,没说什么,只是憋着笑吃饭。

    当天晚上,明子娘把小可心儿也抱到外屋儿大炕上去睡了,两孩子晚上吃奶粉就行,也不用明子半夜起来折腾。小炕留给了明子两口子。

    明子趴在顾向北的胸口,听着他的心跳声,这心才算是踏实了,这人是真回来了。积累了一年的疲惫一下子都反上来了,没一会儿就睡着了,睡得特别的踏实。

    温存啥的,是真没有。屋子这么小,一点儿都不隔音,多尴尬呀。明子可没那么厚的脸皮。

    踏踏实实的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起来,精神头儿都不一样了,浑身都是劲儿似的。

    顾向北回来了,明子也没拉着他干活儿,就让他在家跟明子娘一起看孩子,当孩子王。明子跟大嫂还有老嫂一起,抱着雪儿,逛街,选家具。

    小楼用不上半个月就能装完了,全是白色系的,看着亮堂。

    “嫂子,要不明儿咱们去市里看看?这样子太少了。”逛了好几天了,就把家电订了,家具明子是真没相中的,毕竟是小县城,档次还是低了,明子觉得放这样儿的家具有点儿对不起那大房子了。

    “行啊,逛街的事儿,我是最有战斗力的。你说上哪咱就上哪。”逛街是大嫂最喜欢的运动了,不买光看着都能逛一天。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1。14。1() 
第二天;明子开着车就带着大嫂进省城了;这回老嫂没跟着;在家哄孩子了。

    也没去别的地方;就去了齐老板开的家具大世界。好几万平米的地方;全是家具;各式各种的;都能挑花眼。家具城的经理明子也认识,不用找齐老板,直接就能给打折。

    明子跟大嫂终于是有了用武之地;从早上开始,一直逛到人家关门,都还意犹未尽;要不是惦记家里的孩子;两人都能住在市里,第二天接着逛。

    就这一天;两人花出去三万多块钱。大嫂带了一万多;花了;明子自己花了两万多。

    八。九年啊。买家具花了三万多。

    回到家的时候;压根儿没敢跟明子娘说;老太太能把她俩骂劈了,跟大哥说了。大哥直说;这也太敢花钱了。挣得少,真养活不起她们这样儿的。明子跟大嫂就笑;也不当回事儿;反正她俩是买得满意了就是的。

    跟家具城订好了,他们打电话之后再给送货。

    小楼儿装修好之后第二天,家具也送到了,明子娘屋里的是深红色的木床,加上配套的两个红木椅子,中间带个茶几。衣柜也是同色系的。小舒儿跟着她爷爷奶奶住习惯了,在那屋里给她加了一个单人床。老两口睡惯炕了,睡不了软床,没用床垫子,只在上面铺了厚厚的两层褥子。

    一楼另一个卧室给爷爷用,爷爷爱看书,现在眼睛也没花。房间里除了床得一个老式的衣柜之外,给爷爷加上一个方桌,配了一个带扶手的椅子,桌上还特意安了台灯。晚上也能看书。

    除了老人们的两间卧室,是深色系的古风,其它房间,包括客厅,全是浅色系。明子娘看到那些沙发啊,桌椅啊,柜子啥的就说明子,以后收拾屋子就能累死个人。

    大哥大嫂带着小夫儿住在原来准备做书房的那屋了,二姐一家住在客卧。两间儿童房暂时还用不上,里面也放了床,当是客卧了,有客人来的时候,也有地方住。

    八月七号,农历七月初六,七夕节的前一天,搬家。一辆大货车从高官屯把老家的东西拉过来一大部分,家具什么的按明子几个的意思,就不要了,明子娘舍不得,到底把那组大柜和带底座的那两个箱子拉过来了,一组放他们屋,别一组放爷爷屋里了。大嫂的那个组合柜也拉过来了,才买了一年多,还是新的呢,哪舍得就那么放家里。

    高官屯的老房子也没卖,前院儿八爷爷的二儿子身体有残疾,娶不上媳妇儿了,就光棍儿一个人,大哥就让他住到后院原来爷爷住的东屋里,一呢,他自己有个地方住,再一个,也能给看看房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