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等三年后再参加殿试,说不定那时圣上已经立太子了,应该会好很多。”沈茹说。
“那圣上到时要还没立太子怎么办?”林清问道。
“那也是没办法了,毕竟这个事,除了圣上自己,谁都没办法。”沈茹无奈的说。
林清也明白沈茹的意思了,就是现在进,朝堂很乱,肯定很危险,三年后,如果立太子了,那就相对安稳了,如果还没立太子,那可能就更危险了,所以这个不大好说。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晚点好,毕竟有变好的可能。
沈茹和林清说完,就说:“既然你看的开,就好好养病,我明日去礼部帮你报病免,正好这三年的时间你再打磨打磨学问,下次殿试能争个好名次。”
然后把林淑林泽叫进来,这才回去歇息了。
林淑林泽进来,林淑先小心翼翼的问:“哥,你别难受,三年后你就可以直接参加殿试,肯定能考的更好。”
林清看着林淑林泽,知道他们担心他在许太医和沈茹面前故意装不在意,就笑着把林淑拉到自己床边坐好,说:
“别担心,我是真不在意,其实我之所以参加科考,其一就是为了给家里做个后盾,让别人对林家能有所顾虑,不会老觉得林家是盐商,是块大肥肉。其二,我真的很想要那两千亩免税田和全族免劳役的名额。至于进朝为官的事,你哥我真不大热衷。”
林泽林淑看着林清说的一点勉强都没有,才知道林清真不放在心上,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林泽松了一口气,说:“那咱今后怎么办?”
林清想了一下,说:“我先在沈府养些日子,等养好了后,咱就启程回家。”
林泽点点头,说:“咱出来好几个月了,家里肯定担心,是时候回去了。”
林淑听了更是激动,她都两年没回家了,听了林清说回去,更是恨不得直接插翅飞回去。
林清看林泽林淑都归心似箭,就对林泽说:“大哥,我大概还得养一个月,趁这时间,你在京城转转,买些东西,回去带给爹娘,大嫂,大侄子,顺便再替我弄一些,我回去给嫣儿和小花生。”
“放心,你不说我也得去买,咱来一趟京城,怎么能不带点东西回去。”林泽满口答应道。
时间就在林清养病中一点一滴过去了,过了大半个月,林清终于在许太医的高超医术下,又变得生龙活虎。
而且在许太医给他治病的时候,林清还向许太医讨教了关于养生的一些问题。许太医对此倒是见怪不怪,许多文人雅士对养生都很热衷,尤其一些身子比较弱的,而且林清身为贡士,以后要入朝为官的,也不会和他抢饭碗,所以许太医倒是知无不答,并且还送了林清几本关于养生的医术,让他以后可以自己研读。
林清好了以后,就向沈茹提出了告辞,沈茹知道他出来久了,肯定想家了,也没留他,嘱咐了他几句,又送了他些书,就让儿子沈枫送他们去码头。
林清现在码头上,看着林泽指挥人把东西搬到船上,转头对身边的沈枫说:“我这一走,咱就要三年后再见了,多保重。”
沈枫看着林清说:“你也多保重,三年后,你来参加殿试,到时咱成了同僚,就能天天见了。”
林清笑着说:“你这次殿试进了二甲,过些日子馆选,只怕会进翰林院,三年后出馆,谁知道你跑哪去。”
沈枫对这次能进二甲也很开心,毕竟南榜的举子太凶残,他北榜二十二名还能进二甲,确实很是幸运,就笑着说:“说不定我到时可以留在翰林院呢!”
“那你要留在翰林院,我就努力也进翰林院,好和你作邻居。”林清开玩笑的说。
“行,那你可要在这三年里好好温习功课。”沈枫说。
林清看船快开了,就对沈枫说:“借你吉言,我会好好温书的。”
沈枫拿出一根柳枝送给林清:“愿君一路顺风!”
林清接过柳枝,拱手说:“保重。”然后转身上了官船。
上了官船,林清站在甲板上,看着船慢慢驶出码头,等一直看不到码头上的人,林清才往船楼上走去。
进了屋,看到林淑正在收拾东西,就问道:“可还适应?”看了看林淑没有什么晕船的迹象,放下心来。
“二哥放心,我之前从沂州府到金陵,也是坐船,没事的。”林淑说着,把手中的一些小玩意拿个林清看,说:
“哥哥看我买的这些小人好不好看,回去小小和小花生会喜欢吗?”
林清看着包袱里几个精致的小瓷人,拿过来看了看,笑着说道:“这么精致可爱,他们肯定会喜欢的。”
“喜欢就好,”林淑欢喜的说:“我进宫这么久,也没能见见小侄女长的什么样,哥哥,光听你叫小花生,小花生长的什么样?像你还是像二嫂?”
“当然是像我了,和我小时候长的可像了。你想想我小时候,就知道你侄女长什么样了。”林清得意的说道。
林淑本来想想林清小时候长什么样的,可突然发现,她比林清小,林清小的时候,她还不记事啊!
林淑转头看着林清,问道:“哥,我比你小,而且我记事又晚,怎么可能记得你小时候长什么样?”
林清:
他妹妹说的好有道理!
第六十八章(二更)()
林清一行人从金陵坐船到了徐州,又从徐州下船换马车,这才到了徐州府。
林淑一路上偷偷掀了马车的帘子好几次,想看看有没有到。
林泽知道林淑心急,就安慰道:“过一会就能到家,我早去了信说今天回去,爹娘肯定在家里等着了,到时就可以见到。”
林淑点点头,还是忍不住掀开看看,说道:“我还以为我这辈子都可能回不来了,想不到两年后,我居然又回来了,我简直像做了一个噩梦一样,现在终于醒了。”
“放心,都过去了。”林清安慰道说:“哥哥以后不会再让你离开的。”
林淑狠狠的点点头,说:“我也不会再离开爹娘的身边。”
林泽笑着说:“妹妹你还要出嫁呢!”
林淑想到自己的年龄,今年她已经到了出阁的年龄,只怕在父母身边留不了多久了,不由一时有些伤感。
林泽看林淑不说话了,不由埋怨自己说话不经大脑,忙说:“妹妹现在还不算大,可以再多留两年,到时就找沂州府本地的,这样就可以经常见到。”
林淑也知道自己不嫁不可能,其实相比于进宫,能嫁在父母近的地方,已经是烧高香了,故很快也抛开烦恼,想到家里,突然问道:“对了三婶家的济堂哥和慧姐姐后来补成亲筵席了吗?”
提起林济和慧姐儿,林清笑着说:“他们都生米煮成熟饭,还补什么成亲筵席,你走后,你慧嫂子就查出了有身孕,所以直接办了孩子的洗三。”
当初林三叔带着林济匆匆赶去林济的姨家,说了情况,林济的姨妈姨夫也知道事态紧急,虽然成亲是大事,可相比于采选,那点仪式面子,自然就不重要了,所以他姨夫当即就把女儿叫出来,披了斗篷就打算把女儿先送到林府。可谁知还没出门,就被官兵们堵在了家里,出不去了。
而林济的姨夫也是个狠人,一看情况不对,直接把女儿和外甥往女儿的闺房一塞,于是,林济在岳父家,把生米煮成熟饭。
而事后,官府本来想追究,可林济和慧姐儿本来就定了婚,有官府白纸黑字的婚书,再加上林家用了钱,慧姐儿又破了身,官府最后才不了了之。
由于这件事不好张扬,所以林三叔和林济的姨夫后来也没敢大张旗鼓的办喜宴,一直到后来慧姐儿生了孩子,才敢大办洗三。
林淑听了,说:“慧姐姐当初也多亏了和堂哥早订婚了,要不也陷进去了。”
林清陪着林淑说了一会话,马车就停了,林淑一骨碌从马车上爬起来,一把掀开马车的帘子,果然看到旁边就是林府的大门。
看到门口最前边站着的两个熟悉的身影,林淑再也忍不住了,直接从马车上蹦下来,惊的身后的林清忙喊道:“小心!”
林淑直接跑到林父和李氏面前,直接跪下,一把抱住林父和李氏的腿,眼泪瞬间流了出来,哭道:“爹,娘,不孝女回来了。”
李氏忙一把把林淑拉到怀里,使劲的看了看,用手用力的摸着林淑的脸,然后搂在怀里,哽咽的说:“淑儿,淑儿,我的丫头,是我的闺女,我闺女回来了,娘的淑儿啊,娘想你想的眼泪都快哭干了。”
林泽看着李氏抱着林淑又要哭起来,忙上前,安慰道:“娘,小妹回来了是喜事,您不应该哭,应该高兴才对,再说小妹刚回来,走了一路了,也累了,快让妹妹进去休息吧!”
“对对,你说的对,今儿我应该高兴,”李氏忙擦了擦泪,然后对林父说:“咱快点进去吧。”
林父点点头,说:“嗯,孩子们一路也累了,快进去先让他们歇歇。”林父于是领着大家一起进去。
到了正院,林父李氏问了几句一路上的情况,看到两个儿媳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丈夫,知道儿子出去久了,两个儿媳独守空房,林父也不好意思再问下去,就让他们先回去梳洗梳洗,等晚上再到正院用餐。而林淑,自然被李氏留下来说话。
林清王嫣回到家里,林清沐浴更衣,收拾了一下,就到正屋去看老婆孩子。
到了正屋,看到王嫣正给他准备茶水和点心,就说:“不用忙活,我路上吃了不少,还不饿,咱闺女呢,我好几个月没见,可想的慌。”
“在里屋呢!”王嫣笑着用手一指。
林清忙屁颠屁颠进了里屋,打算抱抱他闺女。
进了里屋,林清就看到她闺女正在床上抱着自己的脚丫啃的香甜,而旁边的奶娘正小心的给她用软布擦留下来的口水。
林清走过去,坐在炕上,用手逗他闺女,笑着说:“你不去接爹爹,原来在屋里偷偷啃脚丫呢?好不好吃,来让爹爹啃啃。”
小花生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看了看林清,好像听懂了,手一松,脚丫顿时放了下去。
“小气,居然不给爹爹啃!”林清用布给小花生擦了擦小脚,说。
小花生的眼睛看着林清手中的布,跟着布转,伸手想要够。
林清故意拿着逗她,每次等她要够着的时候,猛地往后一缩。
小花生够了两三次,还没有够到,顿时急了,猛地一翻身,把布压在了胳膊下。
林清惊讶的看着小花生,笑着说:“你还蛮有本事的。”
又从旁边拿出了一个小铃铛,在小花生面前晃了晃,“叮当,叮当”的声音,顿时吸引了小花生的注意力。
小花生果然随手扔掉手中的布,又开始够林清手中的铃铛。
林清又打算故伎重演,让小花生来够,小花生够了两次,突然不耐烦了,直接突然冲林清喊道:
“爹!”
林清猛然瞪大眼睛,看着小花生。
他的宝贝女儿会喊爹了?
第六十九章()
林清突然感到一阵巨大的惊喜,忙把小花生抱起来,说:“闺女,来,再叫一声,爹!”
小花生够到林清手中的铃铛,直接把铃铛抱在怀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