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是国之大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娃是国之大事- 第10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娘娘当真要进去?”道己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陛下今日心情不美,方才还发了一通火呢。”

    听到“陛下心情不美”,赵美人面上的笑倏地一僵,不假思索地将食盒递给道己公公,立马改了口:“既然陛下在处理公事,我便不入内了。待陛下消了火气,公公再将这盅粥送进去便是了。”

    “恭送娘娘。”道己目送赵美人走远,从袖中翻出了一本小小的手账,上头写着很多条目,比如“陛下在午休”“陛下在与大臣议事”“陛下在批阅奏章”,每条后头都画着几个正字。

    道己翻到“陛下今日心情不美”那一页,在空白处画了一条横。

    陛下的口谕是“将任何娘娘挡在门外,不能放一个进来”。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道己绞尽脑汁编出来的说辞不下三十个,每用过一个就在后头画一条杠,下回换另一个,因为短期之内总是用一个借口容易露馅。

    而对于这些娘娘来说,陛下在午休、在议事或是在批阅奏章,都可以候在书房外等一等。唯独“陛下心情不好”,这条向来是无往不利的大杀器。

    道己笑了笑,将手账装回兜里,理了理衣摆进了御书房。瞧见陛下在专心批阅奏章,道己不敢打扰,给一旁伺候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便悄声退出去了。

    他不主动答,晏回却记得问,“唐家姑娘收到兔子是什么反应?”

    道己呼吸一滞,头回见陛下对一个姑娘上心,自己这个做奴才的哪能掉链子?心思飞快一转:陛下千挑万选送了两只兔子,自然是希望姑娘喜欢,姑娘越喜欢,陛下就越高兴。

    这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在道己脑子里走了一遭,不过呼吸的功夫就想明白了,道己言之凿凿答:“姑娘十分欢喜,一个劲儿地叫奴才代为感谢,问了好几遍饲养兔子的方法,十分上心。”他觉得这么说还不够让陛下高兴,道己又补一句:“姑娘还抱着兔子转了好几个圈呢。”

    若唐宛宛在场,定会被道己睁眼说瞎话的行为气炸——她那时只顾着想谢赏的话该怎么说了,连兔子都没摸一下,连饲养方法都是唐家大哥大嫂记下的。

    果然是孩子心性,晏回听得甚为舒心,低声笑了笑,提笔又批了几份奏章。忽的他目光一凝,慢悠悠问:“唐家姑娘,叫什么名儿来着?”

    道己忙说:“叠字宛宛,宛如的宛。”

    晏回“唔”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当晚唐家大嫂哄闺女的时候提起了兔子这茬,小女儿立马闹腾着想来看兔子,还没长齐的乳牙漏着风,喊了几十遍“兔兔兔兔看兔兔”。

    好不容易才哄她睡下,唐少谨和妻子对视一眼,真是哭笑不得。

    次日母女俩起了个大早,刚走到唐宛宛的小院前,正巧碰上唐宛宛的丫鬟小芷提着早膳回来了。

    “怎么拿回了早膳?宛宛已经醒了?”唐家大嫂奇道。

    唐宛宛嗜睡的名声府里人尽皆知,闻言小芷笑着将她迎进门:“大少奶奶快进来吧,小姐正在院里喂兔子呢。”

    进了院子一瞧,唐宛宛正在看两只兔子啃萝卜。胡萝卜都切成了丝,大小粗细不一,一看便是唐宛宛的手笔,可放在她身上,已经是十分难得的细心了。

    唐宛宛搬着一只小凳子坐在笼子边上,托着腮帮子看兔子,连院里来了人都没注意到,似乎陷入了深思。

    “宛宛,你想什么呢?”唐家大嫂问她。

    “啊,清清也来看兔子呀?”唐宛宛站起身捏了捏小侄女肉嘟嘟的脸,把凳子让给她,一本正经地回答唐大嫂的问题:“我昨晚一宿没睡,怎么都想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要送我两只兔子。今早忽然顿悟了。”

    这送兔子确实稀奇,唐家大嫂来了兴致:“为何?”

    唐宛宛蹲下|身,从笼子缝伸进手指去戳了戳灰兔子的胖屁屁,皱着眉尖,声音有点闷:“道己公公说西洋进贡了九对兔子,统共十八只兔子,肯定什么色儿的都有。他又说陛下花了半个时辰精挑细选,却偏偏从十八只兔子中挑了这两只。”

    “这又怎么了?这两只不好么?”唐家大嫂听不明白。

    “白兔是公的,颜值高,代表陛下;这只灰不溜秋的是母兔,代表我。”唐宛宛磨了磨牙,指了指自己的脸,忿忿道:“陛下他这是变着法儿的说我长得黑呢!”

    唐家大嫂先是怔了一下,按着唐宛宛的逻辑想了一遍,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这个小姑子一向是个活宝,永远能想到旁人想不到的事。

    唐宛宛其实长得不黑,然而如今正是盛夏,她又一向爱出门逛街,还时常去几个密友家串门,晒了一个月下来,脸和脖子已经不是一个色儿了。

    而晏回却是养尊处优,即便是在御花园中走两步消消食,都有宫人撑着华盖给他蔽阳。两相一对比,唐宛宛确实比晏回黑了一个度。

    事实上,这两只兔子确实是晏回精挑细选出来的,可日理万机的皇帝陛下没有唐宛宛想的这么无聊,也没有想过用灰毛兔来讽刺她的肤色。

    那日晏回将一把兔粮洒在院里,借着十八只兔子争相抢食的机会挨个瞧了一遍,筛去看上去蔫了吧唧的兔子,筛去瘦弱的兔子,筛去趴在窝里睡觉、瞧见吃食只掀了掀眼皮的懒骨头,再筛去秃毛的丑兔子

    连在他身边伺候了十多年的道己都不明白,为何陛下挑两只兔子还这么上心?没忍住好奇问出了口。

    晏回言简意赅答:“唐家姑娘看上去不是个心细的姑娘,朕怕兔子被她养死,故而专门挑了这两只身体健康的。”

    白兔最机灵,跟别的兔子抢食一抢一个准;灰兔傻乎乎的,抢食的时候被别的兔子踹了好几脚,永远挤不进最中间,最后索性放弃了抢食,蹦到晏回脚下仰着头望着他,咕咕叫了两声表示不满,傻乎乎的样子像极了唐宛宛。

    听完这个理由,道己心说自己还是高估了陛下,陛下确实挺无聊的

    沉默的原因是因为这情形怎么看都透着古怪。

    晏回细细瞧了瞧,唐宛宛穿着一身浅黄色的轻纱襦裙,显得她年纪更小,鬓边的步摇最前头有个小金坠,那坠儿不是花卉不是鸟雀,却是个不伦不类的兔子模样。

    先前看着她一路走向湖心亭,此时站在自己面前,言行举止都只有“局促不安”一词可形容。心思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怎么看都像是个孩子,跟后宫的几位妃嫔感觉像差开了十岁。

    方二八年华的小姑娘,合该配个前途敞亮的少年郎。纵然知道太后的意思,可晏回怎么也没办法将面前的姑娘跟“未来孩子他娘”联系起来。

    几息的功夫,晏回心中百转千回,倒是有些好笑,指指一旁的石凳说:“坐吧。”

    这个“赐座”的情形,唐宛宛他爹昨天专门提点过,说若是太后或是陛下赐座,得先诚恳地推辞两句,辞不过才能坐。

    唐宛宛像模像样地推辞了一下,小声说:“臣女不敢。”

    “嗯?”晏回习惯性地用了个表示反问的语气词,他还没开口说什么呢,唐宛宛便被这个高深莫测的“嗯”惊到了,颤巍巍坐下,挤出一个笑:“谢陛下赐座。”

    方才唐宛宛是站着的,此时坐到了晏回对面,几乎在她开口的一瞬间,晏回便察觉到迎面而来的这种古怪的味道了。

    眉尖蹙了短短一瞬,晏回便恢复如常,目光中还闪过两分微妙的怜惜。

    ——好好的姑娘家,怎么偏偏有口臭呢?

    他亲手倒了一杯茶放到了唐宛宛面前,大意是为了让她喝口水压压味道。唐宛宛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出门前嚼的生蒜已经起到效果了,受宠若惊地捧着这杯半温不凉的茶,浅浅酌了两口。

    身为帝王,遇事时波澜不惊已经成了本能,区区口臭丝毫不影响晏回的态度。他顿了顿又道:“说说你家中的事吧。”

    先前唐夫人不光跟唐宛宛说了后宫多么可怕,还反复强调“越是身居高位的人心眼越多”。此时在唐宛宛眼中,这位皇帝陛下就是一只大尾巴狼,甭管他面上多温和,心眼定是比炭还黑的!自家的情况怎么能随随便便说给大尾巴狼听?

第107章 萌宝番外 (四)() 
满被子的花儿都静静躺在床上;唐宛宛顿时觉得自己私库里藏着的那些奇珍异宝都算不得什么了;再没什么比这份心意更好的。

    红素蹲在地上给她穿好鞋袜,扶着宛宛站起来在屋里走了两圈;唐宛宛肚子一点都不疼了;这才能彻底放下心。

    她洗漱完,自己对着镜子摆了几个表情,最后定在了一个皱眉抿唇的表情上;“红素你瞧瞧;这样看起来严肃不?”

    大概是娘娘想做个严肃的表情出来;好教育小太子;红素笑着点头:“像模像样的,娘娘这样就挺好的。”

    唐宛宛满意了。至于儿子来了自己该说什么,昨晚上她想了一会儿;心里却也没个谱。太深奥的道理馒头听不懂;得浅显易懂才好。

    她早膳都用了一半,馒头这才跟蜗牛似的慢腾腾爬过来。昨日撞到母后把他吓了一跳,这会儿连唐宛宛都不敢靠近;小声叫了一声母后,离着她远远的站定了;

    “你过来呀。”宛宛冲他招招手。

    红素往桌边放了个矮矮的绣墩;馒头轻手轻脚地走近坐上去,不敢像往常一样贴在宛宛身边撒娇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小声问:“母后肚子还疼不疼?”

    兴许是昨晚哭过了;他眼睛还是红通通的。这么小个孩子,唐宛宛的心又软了半截,摸摸他的脑袋,“不疼了。为什么要送母后花呀?”

    馒头摇摇头,好像有点不好意思,小声回答:“花儿其实是送弟弟的父皇说,只要我把弟子规背下来,母后就高兴了。”

    说着说着,他又瘪了嘴:“我背了一晚上,就背下一小段来”

    敢情这花还不是送自己的,唐宛宛先是一怔,忍不住又笑了,难怪花卷都把花往她肚子上摆,约莫是觉得隔着一道肚皮,弟弟也能瞧得见。

    关于宛宛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娃还是女娃,说起来还有个渊源。在长乐宫养胎闷得厉害,宛宛时常跑太后那儿去跟几位老太妃凑热闹,老太妃们喜欢听戏,台上的花旦咿咿呀呀唱曲儿的时候,宛宛总要犯困,可杂耍班子一出来,顶碟的滚灯的走一圈,她立马就精神了。闪舞网

    太后笑着打趣:“不爱听戏却爱看杂耍,兴许宛宛肚子里这胎也是个男娃。”

    馒头和花卷当时就在一边听着,这就认定母后肚子里的娃娃是个小弟弟了。

    唐宛宛稍稍走了下神,这么一想却又是好奇:“那你送弟弟花儿做什么?”

    馒头低着头,望着唐宛宛圆鼓鼓的肚子,两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怕弟弟生气父皇说我把弟弟撞疼了,弟弟一生气就要走了,就不在娘亲肚子里住了。”所以就摘了花来哄弟弟了。

    唐宛宛笑弯了眼睛,实在佩服陛下的聪明。她方才还琢磨着该怎么给馒头讲明白被撞到的严重后果,难不成告诉他会流很多血?小弟弟会死?

    对一个小孩子说这个,实在不妥当。

    而陛下给了这么一个说辞,将所有的血腥都遮掩住了,把撞到肚子的严重后果用另一种听来很是温柔的说辞讲了出来。这半是威胁半是劝导的话比什么都管用,宛宛这么一疼,陛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