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的春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童养媳的春天- 第14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我们两个。”

    “不会是长安发现了菁菁喜欢乔家表哥,跟你倒苦水吧?”赵嫣然顿时来了精神,问出了她一直想知道的问题。

    “怎么可能?菁菁从小跟长安一起长大,乔朝阳也就读书好,论玩心眼不见得真比上长安。况且他家那群乱七八糟的人,只怕一般女人一看到就怕了。”刘永辉说到这儿,突然警告似地开口道:“他们的事,你别瞎掺和。”

    赵嫣然本就心中有鬼,听丈夫这么一说,一阵心虚,猛地坐了起来,“我什么时候掺和了?”

    刘永辉:“你没掺和,四婶天天呆在家里,是从什么地方知道乔心妍在霍山的?”

    怪道他们在一起呆了这么久!

    肯定是刘永安在背后说了自己的坏话。

    赵嫣然的声音陡然高了许多,“刘永安随随便便一句话你就信了,我为你家做的再多你倒当成耳边风!”

    刘永辉本有些酒,也懒得跟她争辩,起身去了书房。

    以前他做县尉的时候,他们倒是和和睦睦,现在他手下的人多了数倍,每天在刀子上讨生活,她倒看什么都不顺眼了,学会了使小性不说,还动不动脾气大得很,深更半夜的,闹得一家人都不安宁。

    顾氏第二天一早知道儿子睡在书房,看赵嫣然的目光也有些冷。

    她就这一个儿子,自然是想给他最好的,哪容别的女人深更半夜将他赶出房间。就算她对刘成方有一千个不满,心里却十分清楚,如果没有他,单是二房根本寸步难行。

    若因为儿子和刘永安出去喝了场酒,她就闹了起来,只说明这女人太小家子气了。

    还书香门第,我呸!

    顾氏其实也好奇刘永辉能和刘永安为什么在一起喝了那么长时间的酒,所以一大早的特意问了儿子。

    刘永辉跟他娘长话短说:“主要是聊汴梁的事,说了韩岭、郑福、赵文他们。长安说他们都不是干大事的人。”

    顾氏撇嘴:“我的个乖乖,朝廷的地盘大部分都落入了这仨人手里,你们还看不上人家,单搜刮一个大户,够咱们吃香的喝辣的一辈子了。”

    刘永辉冷笑:“我们现在是反贼,被抓到就是灭九族,不把鞑子赶走,早晚都是祸害!你没事,别听赵氏在那瞎扯赵文有多厉害的。”

    顾氏叹气:“若是你四叔指望不上,只怕你以后还真要靠人家。”

    赵文没有儿子,过继的赵毅然,赵家的基业越来越大,等到赵文百年之后,这些东西还不都是赵毅然的,赵毅然从小又跟他姐亲,到时候还能少得了她的好处?

    刘永辉不想跟他娘争论,起身走了,赵嫣然听了下人的回话,心里越发得意,也不理刘永辉,转身到四房串门来了。

    张氏自然也从双喜的口中知道了乔心妍的事,这才明白儿子早知道了,见了赵嫣然脸色难免就带了些出来。

    赵嫣然估摸着东窗事发,但也不惧四房,毕竟有赵文和赵毅然的关系摆在那儿,她料定了四房现在不敢明面上找她麻烦。至于顾氏,那本身就是个炮仗,说几句软和话,拿些银钱出来就没事了。毕竟刘永辉以后还要靠她娘家升官发财呢。

    “我今天来,是有事想请婶婶帮忙的。”赵嫣然羞涩地说道:“毕竟我爹娘就三郎那一个儿子,我这几年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想帮他纳两个良家女进门,也不知我娘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向来跟您要好,您能不能帮我问问?”

    赵嫣然头胎生了儿子,第二胎仍生了儿子,大的十岁,小的八岁,还嫌不够,主动要帮丈夫纳小来开枝散叶,哪像菁菁,这么多年一点动静也没有,还拦霸着安哥儿不许看别人一眼!

    你今天,专程是来看长安笑话的吧?张氏心里更加不高兴了。

    赵嫣然才不管她高不高兴,接着往下说:“咱们这样的人家,家里多个男丁,打架也多个帮手,咱们这仗还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多个男丁到时候也多个人上阵杀敌。”当然,还有未尽之意,刀箭无眼,万一有三长两短,也有儿子们帮着报仇啥的。

    看看赵嫣然,再看看王菁。

    张氏:人比人,气死人。(。)

第二百四十八章 提醒() 
张氏心里憋了气,却没失去冷静,“这事你自己跟你娘商量就行了,菁菁现在正需要人照顾呢。”言外之意,她没空去找顾氏说这事。

    攀比之心张氏当然也有,但媳妇刚一怀孕就要给儿子纳妾的事,她还做不出来。

    至于赵嫣然的提议,估计也是故意说给她听的。若是真的大度,自己和顾氏讲岂不是更好?分家门另家住,她可不想插手二房的家务事。

    赵嫣然见张氏不答应,倒也不是很失望,她所要的不过是在张氏的心里种一颗刺罢了,至于张氏去不去找顾氏,对于她的计划根本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接下来,她要亲自跟顾氏聊聊这个问题。

    顾氏听了这话,觉得赵嫣然在故做大方,想试探她这个做婆婆的,就没把话说死,只道:“这是你们夫妻俩的事,你们自己商量就好了。”不痛不痒地把问题又推了回去。

    倒是张氏,晚上见着儿子和丈夫,特意提到了这件事。

    刘永安:“赵氏这么大度,肯定能完成心愿的。”他开始越来越来越不想听到赵嫣然。

    不就是想给我们家添点堵吗?我就让你如愿好了。

    刘永安向刘成方进言道:“既然张志诚扣着我们的人不肯还,主和的书信他也不肯回应,又派水军偷袭镇江,咱们还忍着他干嘛?不如我跟明辉出战,打他个落花流水。”

    刘成方十分赞成和张志诚开战。

    本来他最初的设想是团结所有的义军一致对付官兵的,结果张志诚根本不买帐,若是继续忍下去,只会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士气。

    既然要打,就要给敌人迎头痛击,一次打得长记性才好。

    “你们需要多少人,攻哪个地方?”

    刘永辉:“自然是常州。”本来他和王菁早以为这地方是自己家的了,没想到却被张志诚先给占了,还如此嚣张,不给他点教训只怕他还以为刘家怕他。

    常州,处于苏州和金陵之间,无论在哪一方手里,都等于多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你先打听打听这个人的事情,咱们再商议。”刘成方交待道。

    他是个十分警慎的人,既然决定和张志成开战,自然要将他的老底先摸清再说。他很清楚王菁手里有一批人,查消息不仅速度快,而且十分准确。

    果然,刘永安只花了三天时间,就打听到:“张志诚本是盐丁,因觉得盐场的没有活路了,才带着人起义,他在义军中威望甚高,一直是他们的首领。三年前他带人攻下泰州,但很快就被当地的知府招降了去。然而没多久又逃了出来,攻下了兴化,集结了一万多人。

    等到朝廷拿着“万户”的委任状来招安的时候,张志诚又觉得官太小,自封了诚王,国号大齐,年号天佑。

    树大招风。

    张志诚很快招来百万官兵围剿,官兵为了在江南示警,实打算屠城的,没想到还没开战,首将被相互争权夺势的鞑子给弄去流放了,百万大军群龙无首,很快消失于无形。而张志诚却在这个时候带人攻下了苏州、常熟、湖州、通州、松江自然不肯将刘成方看在眼里。

    刘成方却觉得对方兵强马壮,怕儿子吃亏只让他随军参战,命刘永辉做了先锋,主帅仍是徐清,。

    徐清本来就文武双全,有谋有勇,带着刘永安和刘永辉,大败齐军,一举攻下常州。

    张志诚写信求和,自愿向刘成方进贡粮食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

    刘成方则回信要他放人,每年要五十万石的粮,不要黄金和白金。

    张志诚自此不搭理他们了。

    刘永辉则在常州一战中镀金成功,成为很多姑娘心中的大英雄。

    外界开始盛传刘永辉的妻子将要给大英雄纳妾之事。

    自古英雄配美人,找上门的人多了,顾氏就有些意动,又恨赵嫣然踩着儿子成就贤名,索性真挑了两个端庄秀丽的姑娘入了府。

    刘永辉最先本是有些抵触的,可巧赵嫣然也检查出来有了身孕。

    时间一长,**马上烧了起来。

    赵嫣然远远地看着,虽然不开心,但却根本不担心,反正她有嫁妆和娘家做靠山,嫡子又这么大了,何惧两个小小的妾室?

    不仅不惧,还在人前装贤淑,巴不得两个姨娘赶快怀孕的样子。

    怀孕又如何?不想让她生,多的是生不出来的手段。

    就算是生出来,也不一定就能养活,就算养活了,想养残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赵嫣然赚足了好名声。

    提起刘永辉的媳妇赵氏,简直是人见人夸。

    时间飞快地流逝。

    就在天气转凉的时候,有消息传来,赵文杀死义军在鲁地一个姓毛的将领,得到了鲁地。

    赵嫣然每天都要在家里提一提这位鲁淮王的英勇事迹,甚至不止一次劝说顾氏,让她带着全家去奔投赵文。

    “集庆这边有徐家姐夫在,明辉要想出头,只怕这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倒不如到了鲁地,叔父早说了,明辉若肯过去,肯定会得到重用。最起码没人敢打压她。”

    顾氏十分意动,将这话学给刘永辉听。

    刘永辉:“领兵打仗可不像太平盛世做文官,光熬资历就行了,谁愿意把性命交给一个没有威望不能信任的人?就算鲁淮王肯提拔我,那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下属们可愿意听我的命令?我们去了鲁地,这么大一家子人吃什么,喝什么?我堂堂一个大男人,难道要一家子靠妻子七拐八弯的亲戚的脸色活在世上?”

    赵文不过是赵嫣然她爹同母异父的兄长罢了,可不就是七拐八弯的亲戚。

    顾氏觉得儿子说得在理,便又拉不下面子认错,只板着脸不做声。

    刘永辉却冷笑起来,“娘也别听她这些片面之词。你道那鲁淮王是如何得到鲁地的?他在河南跟郑福火拼不过,奔投了毛将军,却又设计杀害了人家。像这样的人,跟着他迟早会遭报应。”

    顾氏:“集庆离鲁地那么远,你是如何知道的?”

    刘永辉:“菁菁他们有人专门打听消息。”

    顾氏冷笑:“又是菁菁,她是怕我们走了,你四叔脸上不好看吧?还是怕你妹妹遇见乔探花坏了她的好事?”

    刘永辉:“乔探花已经娶了衍圣公府的孔姑娘,您再拿妹妹说事又有什么意思?您知道她多大了吗?再蹉跎下去,怕是只能嫁鳏夫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做媒() 
顾氏被儿子气得差点一口气没缓过来。

    不过刘永辉的话虽然不好听,却是不争的事实,红英已经二十岁,很多像她这般大的姑娘,孩子都好几岁了,她的亲事还没有任何着落,再不张罗可不真要嫁给鳏夫?

    好在这几年江淮之地到处战火纷飞,壮丁都参战去了,如今好容易攻下前朝旧都集庆,也算是小有所成,各家未婚男女都在忙着相看。

    张氏已经给二儿子相中了廖家的姑娘,也就是徐清母亲的内侄女。

    顾氏一听到这消息,当时就跟赵嫣然发了牢骚,“老四现在依靠着徐家,若不是怕人家说换亲难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