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了大半年,刘成方正有此意,稍加思索便同意了。
根据惯例,他依旧是要亲自上阵的。
王菁得知此事,忙道:“让大爷和二爷他们去吧,王爷现在最好以静养为宜。”
刘成方:我一直没听你的,不一样好好的吗?
王菁:“这种病秋冬发病率要高一些,您记着,千万不能累着,更不能激动”
话没说完,刘成方已经转身走了。
王菁没办法,只得将那些注意事项写给了刘永安,让他好好照顾刘成方。(。)
第二百九十五章 昏迷()
经过大半年的修身养息,刘军士气高昂,听到要开战十分高兴。
此时张志诚已经投降了朝廷,但他占据的都是些好地方,每年随自己高兴,从海上运粮食和布匹进贡上都,刘成方和将士们说了之后,大家一致认为要和张志诚开战。
行军时,他们并没有先打苏州,而是选了素称丝绸之路、鱼米之乡的湖州。为了怕张志诚来救援,吴军同时还派人手攻打了嘉兴、龙兴、杭州一些地方,让张志诚根本分不清刘成方的主力在哪儿,每每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目的的乱跑。出兵不到两个月,就将湖州给攻了下来。
刘成方心里大喜,若每处都这么好攻,何愁鞑子不灭,中原不能一统?
他一高兴,中午的庆功宴上不由多喝了几杯,不多时便感到头很晕,还有些痛,胃也有些不舒服,勉强离开了位子,蹲到外面呕吐了起来。
等他再起来的时候,头晕得更厉害了,还好有人及时扶住了他。
“爹,您怎么样?要不我先扶您去歇一会儿。”
刘成方一看是三儿子,心里猛然一松,点头道了个“好”,靠在了儿子身上。
刘永瑞将父亲扶到了房间,让他躺在了床上,又咐咐跟着的人去请大夫过来。
刘成方:“不用了,年纪大了,做什么事都不利索了。”他说着,安慰似的看了三儿子一眼,却猛然发现自己舌头发硬、咬字不准、吐字不清,似乎连儿子的脸都变得有些模糊了。
“快,请大夫。”刘成方的话里有掩饰不住的惊慌。
刘永瑞也听出父亲讲话声音不对,惊得冷汗淋漓,却不敢显示出来,只道,“已经去请了,大夫马上就到了。”
刘永安虽得了王菁的吩咐好好照顾他爹,但这次开战父子并没有在一起,根据任务分配,刘永安早领了一万人去了嘉兴,临行时又把王菁写的东西交给了三弟,并嘱咐了父亲,“你现在身边一定要有人,其他人我不放心,就让小弟跟着您吧。”
刘成方见长子这么贴心,才同意了。
大夫来的很快。
此人刘永瑞也认得,他本来一直就是刘成方的随身带来的陈大夫,从濠州一直用到现在了,大家彼此都很熟。
陈大夫很熟练地号了脉,出了内室。
刘永瑞忙跟了出去,“陈大夫,我爹怎么样了?”
陈大夫:“我先开两剂镇肝息风汤给王爷喝着看看。若是有用就继续服用,若是不然,老小只怕也束手无策了。”
刘永瑞一听慌了神,“你不是我爹的常用大夫吗?我爹病得这么严重,怎么之前没听你言过声?”
陈大夫:“自王爷打南昌回来,收用了那几个美人之后,小人便发现王爷阴阳两虚,提醒了王爷要在房事上节制些,饮食也要清淡为主,可这种病一旦发作起来,小人实在没有把握”
刘永瑞也不懂这些,只知道陈大夫是在说他爹可能是最近宠幸的美人太多了,他又没有成亲,自然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只得道:“那你先开药。”
陈大夫提笔“刷刷刷”写了药方,交给了跟着的药僮,“速去煎了药送来。”
刘永瑞头一次接触这样的事,一下子竟然不和道怎么办才好,只得派了人速去通知远在嘉兴的大哥和金陵的二哥一起拿主意,然后又跑进去照顾病人。
“爹,药马上就抓来了。”他说道。
“好。”刘成方答道。
细心的刘永瑞却发现,他爹嘴里像含了一块糖一般,讲话声音有些含糊不清了。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又怕他爹知道了担心,索性抿了嘴不出声。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刘永瑞却觉得自己处在煎熬之中。
也不知等了多久,陈大夫亲自端了汤药进来,刘永瑞忙道:“爹,我扶你起来喝药。”
刘成方缓缓地点头应了。
刘永瑞忙将他扶了起来,他要自己端药,刘永瑞没肯,仔细地一勺一勺地问着他喝。
刘永瑞越喂,心里越是害怕,因为他发现,大多数药都流了出来,而他爹却一点也没有发现。
陈大夫也发现了这种情况:“三爷不着急,煎的是两次的量。”说着取了块丝帕垫在了病人的下巴处。
好容易喂完药,哪想一下子又吐了出来。
陈大夫叹口气,“小人再煎一副过来,病人要静躺着为宜,千万不能搬动。”
刘永瑞也应了。
等第二次药喂完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灯光下再看父亲,刘永瑞只觉得他的脸色腊黄得就像锡纸一般,他心里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得蹲在床边,一直握着父亲的手,只盼着两个兄长快些到了才好。
而得到消息的另外两人,更是策马飞奔而来,终于在第三日的晚上赶到了湖州。
刘永安进门时,刚好遇到一陈大夫出来,忙一把拉住了:“陈大夫,我父亲怎么样了?”
陈大夫:“这个王爷福泽深厚,必定能化险为夷。”
刘永安并没有因为他的安慰轻松下来,脚步却更急了,大步流星地往里走,待看到床上侧躺着的似乎睡熟的老人,又放轻了脚步。
刘永瑞看到哥哥,心里不由轻松了不少,刘永安的脸色却更严重了,着了个亲信看着刘成方,把弟弟给拉了出来,“父亲生病,除了我和你二哥,其他人知道吗?”
刘永瑞:“我就只着人告诉了你们,还没敢告诉娘。”
刘永安点头,“你辛苦了,先去睡一会儿。”
刘永瑞眼泪花花地点头,他还是头一次得大哥的表扬,可他宁愿不要这种表扬,才转过头,就看到他的二哥也到了。
“你先休息。”二哥比大哥还干脆,也听到了大哥的,“我去看看父亲。”
刘永瑞道:“陈大夫说了,父亲现在不能移动,也不能进食进水。估计也认不出你们。”
刘永安:“你姐姐前几天打听到了张神医的下落,我已经着人去请了。咱们现在除了要照顾好父样,还要防止张志诚来攻城。”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根本瞒不了几天。
两个弟弟听了刘永安的话,心情越发沉重起来。(。)
第二百九十六章 末路()
张神医在刘永安他们到的当天晚上就来了湖州。
一看到刘永安兄弟先撇了撇嘴,“你们现在也算有头有脸了,总不至于请不起几个下人吧?”别人看不出来,他可是火眼金睛,一个照面就看到这几个小子都好两三天没合眼了,万一老的救活了,小的又倒下了,还不是他们这些大夫受累?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三个孩子将他爹照顾的还不错。
这种病人,行为不能自主,大小便失禁,又时不时的呕吐,能照顾得干干净净确实不易。
其实,刘成方倒下以后,刘永瑞已经买了几个仆妇进来,可他看着他爹自倒下到现在还没有清醒,哪里睡得着,索性让只留了两个,放其他人休息去了。
张神医自是理解家属的心情,看过刘成方之后,拿了套金针出来,“我施针的时候,不能有人打扰,你们都出去吧。”
一出了内室的门,刘永瑞便道:“感觉张神医很有把握的样子。”
刘永安:请他的人,哪个不是病危,什么叫很有把握的样子,其实就是看得太多了,麻森了。他爹昏迷了好几天了,人又上了年纪,不严重才怪。
可他不想弟弟担心,只交待亲信道:“等张神医施过针叫我。”
亲信忙应了。
别人不知道,他却是清楚得很,刘永安为了早点见到他爹,大腿全磨掉了好大一块皮呢,只怕这会儿还没结痂。
人的名,树的影。
张神医的到来,给了刘永安和他的弟弟们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好几天没合眼的人,这会儿也稍微眯了眯眼睛。
张神医这套针用下来,已经到了半夜,刘永安进去的时候,他爹甚至抬头看了他一眼。
刘永安欣喜上前,叫了声“爹”。
刘成方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你二伯明天给你三哥娶媳妇,你没事就过去帮一下忙。”
刘永安一下子傻眼了。
可他不说话,他爹又一直瞪着他,直到他点头同意了,才又道,“你要好好读书,好好照顾你弟弟”
他说来说去,说的都是很久之前发生的一些事,刘永安没办法只得听着,好容易等他又睡了过去。
兄弟几个有心想找张神医问一下,可人家也是几十岁的高龄了,又才为他们的爹施过针,早睡了。
只得询问守着的仆妇,“张神医从王爷的头上、背上抽了多好多血出来,还说还要施好几天的针”
那仆妇虽然是从大户人家买来的,但从未见过这种治病之法,生怕被主子们责怪。
儿子无话可说。
到如今,他们除了能把人交给张神医,还能什么办法?
再说,就算是胡言乱语,总比昏迷不醒要好吧?
刘永安还未来得及松口气,又有部下来报,张志诚已经结集了嘉兴、苏州、杭州、无锡、常熟的人马,集中朝湖州而来。
显然刘成方在湖州病重的消息已经散播了出去。
就算情报不是由湖州散播出去,嘉兴、杭州一带突然撤兵,也会引起张志诚的怀疑。若这个时候他再不知道来解救湖州,也不能在吴地称霸近十年了。
刘永安冷冷地笑了。
他从嘉兴来湖州之前,已经想到了这种可能,早已经联络过常州、泰州和通州的将领,若张志成敢在这个时候出兵,就直接以唐三拳为帅,马上进攻无锡和苏州。
说到唐三拳,无论是敌是友,估计都得倒抽一口凉气,别看他年纪不大,其实在江淮一带已经相当出名了。
原因就是这位军爷屠过一座城。
之后每每出战,小城的守将无不望风而逃,要不就是直接投降。
张志诚这边的人前脚走,唐三拳后脚就到了,几乎没经过任何阻挡,进接占领了无锡、苏州。
张志城这边拖拖拉拉,唐三拳那边却快如闪电。等到张志诚得到苏州失守的消息,三天已经过去了,而他的大队人马已经看到湖州城了。
这时候再回苏州无疑是疲于奔命,而刘家这边却是以逸得劳,张志诚权衡利弊,只得放弃了回苏州的打算,决定集中兵力猛攻湖州。他确实得到了消息,刘成方重病。
哪想他到了湖州,到处城门大开,门口连一个守门的人都没有。
难道刘成方知道他要来,已经离开了?
可他得到的消息明明是刘成方躺在床上,连儿子都不认得了。
况且以刘家每每的行事风格,也不像是能把城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