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的春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童养媳的春天- 第17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菁却没有这么多的顾虑:“就要选几个跳脱的,来给大郎练练手,至于二郎,倒要找些人品好的,免得学坏了。”

    话未说完,就听见门“咚”了一声。

    王菁连眼皮都没抬,直接道:“要不就找几个年纪稍大些的,他们做错了事,也可以规劝两句。”

    话未说完,门就被推开了,“阿娘,年纪太大了岂不是要耽误别个的学业?”

    王菁:“那就找几个年纪小点的,你们可以在别人跟前显摆一下。”

    大郎:“我的亲娘,找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大个四五岁都行,太小了就算了,谁耐烦带孩子玩啊。”说着忙又看了看二郎,“你是我弟弟,我肯定会带你玩的。”

    二郎:“娘找的人,可不可以先让咱们看一看?”

    王菁一听乐了,这俩小子,还想自己选人呢。

    “行,你们先自己选,选定了告诉我和你爹。”

    小廖氏也在家里和丈夫商量这个话题,“三郎小一些,让大哥家的孩子们先选吧。”刘永安一从湖州回来,就带来浙地大捷的消息,成了大家口中的“少主”,她怕丈夫一不小心得罪了大嫂和大哥。

    此时已经到了腊月,张神医不想受拘束,以有事为由离开了刘家,答应三个月之后再来看看吴王的恢复情况。

    刘成方苦留不住人,只得重赏之后放他离去了。

    吴王在床上快躺小半年了,虽然身不能动,但政务处理得相当不错,早在年前就定下了正月初四会见百官。

    岂料到了除夕这一日,吴王居然自己坐了起来,扶着床下地了,看得一干子伺候的人眼珠子差点滚了下来,刚好侧妃徐氏过来请安,高兴得淌着眼泪去扶吴王,被吴王瞪了一眼之后,虽有些不甘,但毕竟还是比他躺在床上有盼头不是?

    “快,告诉王妃他们,王爷可以走动了!”徐氏喊到。

    若刘成方真就此倒下,时间短还好说,时间一长就算还活着,必定是得大权旁落到儿子手里,她又没有娘家,儿子又小,以后如何还真不好说,所以她比谁都希望刘成方能好起来。

    得到消息的主子下人们,全赶了过来。

    除了张氏来得最快,另一个就是小顾氏了,她是新妇,对刘家上下都还十分陌生人,又没有儿女需要操心,这时候首之要务便是讨好公婆了。

    徐氏看到小顾氏,心里又喜欢了两分,马上行礼道:“妾身谢过三奶奶。”见众人皆愣,徐氏便爽利地解释道:“若不是三奶奶这么快嫁过来,王爷也不会好得这么快。”

    小顾氏当初确实是以冲喜的名义嫁过来。众人这么一想,也都望着她善意地笑了起来。

    徐氏这话,简直说到了婆婆的心坎上,不由也笑道:“这是孝心感动了老天爷呢。”

    刘成方又想起病倒在湖州之后三儿子床前奉汤奉水的情景,心中一动,便决定到初四百官来朝的时候,让小顾氏的父兄也来,顺便升一升她的母族。

    不想到了这一日,又有捷报传来,徐清的大军已经攻克广州。

    此时百官已到,众人皆是喜气洋洋地相互恭喜,唯有顾家父子心有灵犀地对着刘成方跪了下去,口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只愣了一息,马上反应过来,这顾家父子才是真正的马屁精啊,但人家这马屁确实拍到了点子上,吴王等了这么久不就等的这一天吗?

    能瘫在床上好几个月又能走动了,谁知道是不是回光返照!

    这些官油子,个个都是人精,心里这般想,脸上的表情却越发的慎重虔诚,不用任何人提醒,全都跪了下去,口中异口同声的高呼“万岁。“

    此时不把人给推上去,更待何时?

    刘成方心中狂喜,却又压抑了激动,慢慢地坐了下去,口中却故意道:“大家这是为何?”

    “吴国您的带领下,已经收复了大半江山,一统江山指日可待。除了您,还有谁配坐这个位子呢?”顾永忠说道。

    其他人更是不甘落后,纷纷夸赞起来。

    刘成方假意谦让了回下,经不过百官的再四请求,也就半推半就地受了。

    接下来,便是封赏文武百官了。(。)

第三百零一章 迟钝() 
徐清此时虽没有回来,但仍被封为中书省右丞相。

    余者按军功皆有封赏。

    刘永辉的父亲,则被封为南昌王,而刘永辉本人则像被人遗忘了一般,根本没有人提起。

    刘永安这次倒是被他爹堂堂正正地提名了一回,做了吴国的太子。

    虽然心里有那点不情愿,但刘成方却不得不承认,目前的五个儿子当中,最能干最得人心的当之无愧还是长子。

    说句不中听的话,若他现在闭上眼睛去了,也就大儿子做了皇上他才能放心一些。

    况且,现在封太子也有其他考量,他现在这种情形,已经不适合再亲征了,若战事到了紧要关头,说不得还得长子上。

    为了达到朝局的平衡,刘成方封了长子为太子,至于二儿子和三儿子,一个封了秦王一个封了齐王。

    徐氏和秦氏皆封了贵妃,但是儿子年幼,封号便搁置了下来。

    徐氏特意闹了一回,刘成方便回了她一句,“皇子、世子十岁之后才能请封。”

    这事让张氏大大地高兴了一回,“他爹啊,生了一场病倒是明白我这些年对他的一番心意了。”

    徐氏听得差点吐血。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自打听到吴王瘫痪在床上,刘永安被众人公然推为“少主”的时候,她便觉得大势已去,就是伺候起刘成方来也多是不情不愿,张氏轻易又不让她们近身,也就乐得清闲。不曾想吴王的地盘越来越大,甚至被拥立为皇上。

    刘成方自打病倒在床上,再见着几个侧妃和美人就没有这么和颜悦色了,倒是越来越敬重自己的发妻。

    可是饮食上面,虽然比之前清淡了一些,但仍是荤菜居多,不过,儿子们再喊着让他少吃肉的时候,他便依依不舍地放下肉,去吃青菜。

    可他的身体却比前以差了许多,才六十岁的人便给人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走路也摇摇晃晃的,一副随时都可能会倒下的样子。

    不过,张神医临走的时候交待了,“王爷若要走动,最好不要人扶,免得形成依赖性,那样就一辈子都需要人扶着了。”

    或许,就是这样,身体健康的时候一般人都觉得无所谓,等到真的躺在床上动不了的时候,便特别怀念自己健康的时候了。

    刘成方希望自己能尽快恢复,所以从一开始就拒绝了别人的搀扶。

    可熟悉他的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思维没有以前敏捷了,甚至可以说有些迟钝,说话也有些吐字不清,脾气却比以前暴燥多了。

    况且张神医走的时候也交待了,“病人需要静养,不能太过操劳。”

    刘成方渐渐地把一部分国事交给了刘永安,二儿子虽然没有明确的职务,却让他负责盖新宫殿的事情,三儿子直接放到了户部的印钞局里面。

    当然,每一处也都有负责人,至于儿子么就是去历练的,但各处的官员们不这么想,全都卯足了劲来巴结秦王和齐王。

    至于那些没办法凑到皇子面前的,全都往皇子的老丈人家里凑。

    至于太子的老丈人,众人可就犯难了!

    要知道王淑妃可是为鞑子帝生了皇子的,虽然说什么蒙汉不通婚,但那都是让平民百姓去遵守的,至于创建这规矩的皇上,哪会遵守这样的规定?

    且不要说王家往上数本就有蒙人的血统。

    鞑子皇帝的大皇子虽然血脉纯正,但已经早夭了,唯一的一个儿子也就是王淑妃所生的二皇子。

    之后皇上虽然也幸了少人,但生出来的都是公主。

    再往后,皇上迷上了天魔舞,整天沉迷女色,妃子们便再也没生下孩儿了。

    更不要说王氏的族长王三保本来就是朝廷的当权派。

    刘成方曾明确地问过徐清,“若吴军和朝廷开战,爱卿有几分把握?”

    徐清慎重考虑之后,道:“没有把握。”

    如今朝廷虽然没有来攻打吴军,那只是因为他们内部正在争权夺势。

    而王三保做为一个有着一半汉人血统的蒙人,身份其实相当尴尬。

    因为蒙人很注重血统,王三保早些年没什么做为,也就是因为他的身份。更兼王菁嫁了刘永安,刘家后来扯了旗子造反的事,使得皇帝根本不相信他。

    更兼皇后和太后此时已经很看不上皇帝了,就和王三保商量着,想法废了皇上另立皇太子为皇上。

    王三保非常犹豫,毕竟他曾向先皇发了誓,要扶佐皇上的。可皇族内部正处于争权夺势的白热化阶段,他的血统又有问题,根本没人愿意听他的。

    皇上现在又无人可用,无奈之下封了王三保为河南王,让他和吴军对抗。

    此时的濠滁都属于河南江北行省,王三保这河南王若想坐得安稳,和吴军之间就只能二存一。

    皇上允他调度天下兵马,清肃江淮。王三保此时却在为他的义父,也就是他的舅舅守孝,拒绝了出战。

    他虽然没有出战,却手握重兵,随时都可能和呈军开战。

    这种情况下,王菁在刘家的身份其实是被众人所怀疑的。

    若是王菁和张氏一直情同母女也罢了,偏偏现在张氏很明显的更喜欢二媳妇和三媳妇,众人一看这苗头,竟然把谣言越传越烈,传到后来便出现了另一个版本。

    王菁本是王淑妃的孪生妹妹,当时高僧缘一大师曾给王家批过命,“二女相争,必有一伤,若想安泰,必将弃之一人”。

    王家听从缘一高僧的话,将妹妹弃于荒野,刚好被张氏看到抱回来抚养。可孩子毕竟是王家的,不然人家也不会找上门来,要将孩子认祖归宗。若不然,无缘无故王家怎可能会给王菁那么多聘礼?

    众口铄金。

    传来传去,不仅别人信了,连张氏都有些信了。

    刘永安自然也听到了流言,便专门抽空和他爹谈了一次,交待了他当年的为了娶媳妇找上王家和王三保的事。

    哪想他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倒让他爹觉得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了。

    别人不清楚,王菁却明白,刘成方之所以卧床不起,完全是因为之前得了出血性脑中风的缘故,虽然张神攻医术超群,但是这类病人就是搁在后世做手术都会有后遗症,更何况是在古代。

    张神医能救活刘成方的命,却无法不让他有后遗症。

    而这种后遗症,除了不良于行,最主要的是反应迟钝,智商下降。

    若他是个普通的人倒也没什么,可这个思维有问题的人是皇上,这绝对是一件很要命的事!(。)

第三百零二章 后悔() 
刘成方的脑子虽有些迟钝,但言官的脑袋可没有一个是迟钝的。

    御史蒋进上折子,说皇上现在虽然没有新宫殿,但该有格局还是要有:一是后宫的人太少了;二是各位皇子已经成家,也应该分府另住;另外就是太子,应该有自己的属官和宫殿,不能到了现在仍和皇上住在一起。

    这话刘成方爱听。

    若论皇上现在最不想看到的人是谁,大抵就是长媳王菁了。

    至于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