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的春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童养媳的春天-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被他这么一说,小吃货也乐了,更下定决心要把“吃”进行到底。

    更有一群平时跟着赵永安“好”的小子跟着起哄,“小肥肥真是能干。”

    王菁骄傲地挺了挺胸,“谢谢哥哥。”

    六岁的刘永安,黑白分明的眸子炯炯有神,面对众多客人举止落落大方,更是出口成章,让客人称赞不已。

    张氏的娘家大嫂沈氏马上笑道:“瞧瞧看,龙生成,凤生凤,还是妹妹跟妹夫会教孩子。”

    刘氏不仅出过进士老爷,有人在朝中做高,举人、秀才更是一抓一大把,刘永安年纪轻轻能说会道,那必定是因为遗传的原因。而王菁这个一岁的奶娃不仅会喊“爹”、“娘”、“哥哥”、“姐姐”、“舅舅”就让人啧啧称奇、赞叹不己。归根结底,这都是刘方成和张氏的功劳。

    张氏的娘家嫂子沈氏对外甥一家是越看越喜欢。

    长得好的小子她见得多了,但小小年纪能遇事不慌不忙,举止大度得体的就不多了,又是亲外甥,亲上做亲那是最好不过了。

    刚好张氏的娘家离得又有些远,散了酒席刘成方和张氏就真心实意地留娘家人住了下来。

    沈氏悄悄地把自己的想法跟婆婆提了,“咱们的丹姐儿跟安哥站在一起,倒像菩萨面前的金童玉女一般。”

    张氏的爹是秀才,在八十里外的双河镇上开了家书院,自任山长,在濠州这一带很有声望很高,两个哥哥虽然没中秀才,但都有几十亩薄田,每人开了家铺子,日子过得十分滋润。沈氏到了张家,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才得了这么个宝贝闺女,因想着小姑为人善良,姑爷人品正直,外甥不仅是独子,且相貌堂堂,仪表不俗,这才动了结亲的心思。

    沈氏有这种心思,张家老太太自是乐见其成,不由笑着点了点头,“这俩孩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错不错。”

    张氏见母亲和嫂子喜欢自己的儿子,自是十分得意,眉稍眼角都带上了笑意,“安儿这孩子,还算不错,平时我忙着的时候,都是他照顾菁儿。”

    张氏嫁给刘成方万般和美,只有一点不好,就是公公婆婆去逝得早,丈夫平日又忙,孩子自己带,家里的活计也得操持,很多时候都是刘永安照顾妹妹。

    沈氏听小姑这般一说,更满意了,直接就从手上取了一个金手镯下来,递给了刘永安,“安哥儿,这手镯你收着。”

    旁人或许不清楚这手镯的来历,张氏却是清清楚楚,那手镯是她娘的陪嫁,后来又做了娶媳妇的聘礼,如今嫂子拿出来,口中说是给儿子,眼睛却看着自己,想必是要做为两家定亲信物的意思。

    可是,儿子今年才六岁,张氏并不想这么早让他被人订下来,但又不想得罪了娘家大嫂,正想该怎么开口,只听刘永安道:“这是女人带的东西,我不要。”

    说着还特意后退了一步,一副怕她把东西给了自己的模样。

    沈氏一听这话,只得收了起来,寻思了半天,也没想到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拿得出手可做订亲信物的,只得罢了。

    蔡氏见大嫂受矬,忙笑着打圆场,“说来还是妹妹回去得太少了,安哥儿跟咱们不熟,要不等咱们这次回去,让他去玩几天。”

    刘永安听了二舅母的话,马上摇头,又慎重地开口道:“那不行,我去了外祖母家,妹妹就没人带了。”竟然是一副没得商量的口气。

    “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等大点再说。”张家老太太笑着摇头道。

    张氏也这般认为,但面上却不显,“我好长时间没见到丹姐儿了,这次来了,一定要多住一段时间才成。”

    丹姐儿从来没离开过沈氏的身边,沈氏更是不忍母女分离,恋恋不舍地在刘家住了两晚,又惦记着家里的男人,只得向小姑子告辞,“爹也一直在念叨安哥儿呢,不如我带他回去玩几天。”

    竟然又旧话重提起来。

    张氏虽然想交好娘家,但毕竟是结了婚,自然以儿子为重,“说起来,我也是过年的时候见的爹,等过段时间闲了,我带他回去一直住到嫂子烦了再走。”

    话说到这份上,此事只得不了了之。

    客走主人安。

    刘成方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捏了撮白芝麻,喂一只毛还没长齐的仔公鸡。

    “给它吃米不就成了,还喂芝麻,那些芝麻我费了一整天的功夫才弄出来,准备给肥肥和安哥炸麻叶呢。”

    “大夏天,麻叶吃多了容易上火呢。”刘方成头也不抬,又撒了把青菜。

    “啊,你怎么把咱们刚种下去的小白菜也给祸害了,肥肥他们还没吃上呢。”张氏皱眉道。“还给它专门弄个笼子,上次安哥想养鸽子都没舍得买。”

    夫妻两个一向爱护孩子,但凡两个孩子爱吃的、爱玩的,他们必定是省下来给孩子们吃,想千方百计的弄来给孩子玩,没想到今天一只鸡却排到了前头,也难怪张氏不情愿。

    再说了,刘方成一个大男人,官职虽然不大,好歹是个里正,手里管着一百来户人家,弄只鸡当宝贝,算做怎么回事!

    男人的脑袋不会是出毛病了吧?

    刘永安见他娘一脸迷惑,忙解释道:“娘,那不是咱们养的普通的鸡,那个不一样。”说着也蹲下来盯着鸡看个不住。

    那鸡兴许被人盯惯了,也不害怕生人,依旧啄它的芝麻。

    “怎么不一样?再不一样还不是一只鸡,就算把那些芝麻全吃了,能比得过咱家那两只隔年的老公鸡?难道它能长得像牛一样大?”张氏瞪了儿子一眼。

    臭小子,一点不知道好歹,娘还不是为了你!

    在她看来,庄稼收成好,孩子吃饱穿暖,丈夫心在自己身上,这些才是最重要,其他的她才懒得在乎。

    看着丈夫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张氏不由有些生气。

    旁的男人都忙婆娘干地里的活,唯有自己男人,乱七八糟的事又多,今天要登记人口,明天要征粮,后天东家和西家拌了嘴,要他从中间调解天天消停不得,好容易有空,居然不知从哪里弄了一只鸡来当宝贝。

    “娘,这是斗鸡。亭长的儿子送的。”刘永安笑嘻嘻地对张氏解释道。

    “再金贵还能金贵得过人!”张氏说道。

    越说她越来火,好像她不如儿子懂得多一样。

    “安哥帮忙看着,我去捉些蚂蚱回来。”刘成方也不跟媳妇争,转身朝外走。

    堂堂里正,去捉蚂蚱,说出去别人不是要笑掉大牙?

    张氏心里这般想,嘴上去没说些什么,在孩子面前,总要给男人留几分面子,再说了这鸡是聂家送的,若是得罪了亭长,刘方成的“官”也做到头了。

    哪想就从那日起,刘方成像是对那斗鸡着了迷一般,每天天一亮就开始撵鸡,等鸡累了,又小心翼翼地喂它喝水,喝完水又笑眯眯地看着它在院子里散步,又央着张氏给鸡笼做了个布罩,每天给它捉蚱蜢、蚯蚓之类的吃食

    除了睡觉,她的丈夫刘成方就跟这只鸡在一块。

    好在那鸡也是个争气的,到了次年二月,刘成方把它抱出去了斗了一次,赢了五十两银子。这简直比刘家两三年的收入,张氏也随他去了。

第三章 道听途说()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王菁也由个蹒跚学步的娃儿变成了三岁的小姑娘,依旧是个胖乎乎的娃娃,细皮嫩肉,粉嘟嘟的,十分的惹人喜欢。

    烈日炎炎暑气近,河堤山川绿正浓。八岁的刘永安带着摇摇摆摆的王菁,捉鱼来了。

    刘永安提着个竹筐,在筐里丢一块石头,从水边捡几个田螺用石头砸碎了,丢在筐里,沉到水里去,过一会儿,再悄悄的把筐提起来,里面或多或少,总有些新鲜的活鱼在筐里跳。

    这种方式抓出来的鱼,多是鲫鱼和白条,专拣了二三两重的丢到鱼篓里,回去煮汤,再大的鱼这种方法捉不住,比这小的不好择干净,刘永安看不上。

    说是捉鱼,其实也就是玩,但王菁并不敢下水,就在一旁的树荫下喂一群小鸡,旁边还卧着一条大黄狗。

    农家的小孩玩具不是太多,平日里,喂鸡、养狗就当成是玩了。

    张氏不仅养的有狗,有猫,有鸭,有鹅,还有猪。除猪以外的小动物平时都是刘永安跟王菁在照顾。

    刘家的房子面南背北,正屋是四间房子,东侧是厨房,猪棚在厨房的下边。西侧边是牛棚、草棚和厕所,正南是大门,也有三间房子。院子里有影壁,有水井,还有一个大花坛,月季、芍药开得正艳,樯角的柿子、石榴已经挂果。

    院子的西边就是自家的菜园子。

    家里一共二十亩地,全都自己种,喂着两头牛,农忙的时候请短工耕地、收割。张氏是个能干的,不仅把地里的活计安排得井井有条,半亩大的菜园子也长得特别招人喜欢。

    靠着园子埂的地方种了丝瓜、苦瓜、葫芦、南瓜这些有蔓藤的蔬菜,中间则有绿油油的韭菜、大葱、茄子、豆角、辣椒、苋菜、西红柿、荆芥等。

    麦子刚收过,秋庄稼也已经种好,菜园子里只需要浇水就行,说是浇水,其实就是把池溏里的水给引过来,沟是一早就铲好的,直接把堵起的豁子扒开,看着水别到处漫就行了。

    张氏引好了水,就到下边的沙地里摘了个西瓜出来,用溪水洗干净放到草地上,扬起拳头捶了一拳,西瓜裂开,露出鲜红的瓜囊。

    “安哥儿、肥肥,过来吃西瓜喽!”张氏轻快地扬手喊道。

    刘永安一听说吃西瓜,马上扔下鱼篓,抱着妹妹,三步并做两步的过来了。

    “沙囊的,很甜很甜。”他说着,从兜里掏出一个木勺,轻轻地从边上舀了一勺瓜囊,把勺子擦一遍,然后才舀中间的,剔了瓜子,一口一口的喂王菁吃。

    炎炎盛夏,吃着甜美多汁的西瓜,最是消暑不过。

    刘家的瓜园里,不仅种的有西瓜,还有甜瓜,不过王菁一向不能吃那个。

    其实,王菁觉得很满足。目前的生活也不错,自给自足的农家小院,那所谓的小桥流水人家也不外是如此了。

    舒泰安适的生活,才能养出这么个小胖子,王菁一点都不介意大家喊她“肥肥”。

    没等刘永安喂完王菁,张氏那一半已经啃完了,过去把竹筐和鱼篓子一起提了过来,摘了些青菜,就进院子里去了。

    临走前又嘱咐儿子,“看好妹妹,不要到水边上,不许淘气,等下回来喝鱼汤。”

    张氏的鱼汤不光味道鲜美,品相也好,一眼望上去,就如牛乳一般,兄妹二人因惦记着喝汤,吃了西瓜也就回去了。

    王菁一进门,就看到刘成方蹲在地上,唉声叹气地看着他那只宝贝斗鸡。

    那只鸡背部和颈部羽毛为亮红色,腿羽胸羽是黑色,花尾。刘成方给他的宝贝鸡取了个名字,叫宏光。

    宏光一天到晚雄纠纠,气昂昂的,不知怎地,今天却缩着脖子,耷拉着翅膀,一副蔫蔫的样子。不仅如此,就是刘成方拿了蚂蚱喂它,它也不吃了。

    王菁前世的时候,父母是做养殖的,所以她多少也懂一点,知道这鸡是生病了。

    但王菁那个时候一直在上学,毕业后还没来得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