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罪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冷宫罪妃- 第1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事又不知要被拖到什么时候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论功行赏

那些本来在与敦煌朝将士交手中,并未处于下风的金源国将士,见到了这风云突变的一幕,自己的元帅被擒,帅旗被人踩于脚下,士气不禁大落,一时之间,竟然成了乌合之众,失去了继续战斗的意志。没多会功夫,便被敦煌朝的将士们收枪缴械,进而逃的逃,降的降。

随后,皇帝便带着身后的将士,一股作气,打进了金源国的城楼,攻占了金源国的城池。

那北地王可能在金源国还有相当大的权势,现在,他的三个儿子都在敦煌朝的手中,恰好皇帝以提出以金源国的十座城池交换呼隆贝尔、呼隆达尔、呼隆迭尔三兄弟,为了自己儿子的性命,北地王自然想同意皇帝提出的交换条件。

在北地王的胁迫以及敦煌朝军队的震慑作用下,三日后,金源国的皇帝被迫向敦煌朝递来了投降书,同意以金源国的十座城池来交换呼隆贝尔、呼隆达尔、呼隆迭尔三人,并愿意向敦煌朝俯首称臣,每年按时向敦煌朝的皇帝朝见、进贡。

虽然这场战事耗费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还是让皇帝喜不自胜,在高兴之余,让他连连夸赞了我与大师兄一番,又犒赏了全军将士,并封赏了在战争中牺牲的人的家属。

不过,在这中间也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那日我、杏儿、大师兄那日在京郊的那个茶棚碰见的那两名回京城寻求御医来边关救治皇帝的将领终于回来了,并带回了一名御医,这名御医竟然也是我往日所认识的一个人,那就是对太后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林御医。

太后殡天之后,我因为心中有些悲伤,再加上有些心灰意冷,也就没留意林御医这种小人的下场了,不过,我倒是好像也听说了,林御医好像离开过御医院一段时间。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得知自己与林御医的事被太后知晓之后,姜太妃竟敢还让林御医回到御医院,如果不是胆大包天,就是见冷宫被烧,以为我已经葬身在火海,她已经有恃无恐了。

在凌云师姑夜闯冷宫,欲行刺于我的那夜之后,虽然她没有明说是谁指使她的,但是,若我没猜错的话,那个幕后的指使人一定就是姜太妃了。而她让凌云师姑前来将我灭口的最大原因,可能还是怕太后将她与林御医之间的丑事的证据告之了我,为了避免这种丑事外泄,她肯定欲将我除之而后快。想必,得知冷宫起火,我被葬于灰烬之时,正是她心情快畅之时。终于拔掉了我这根她眼中的刺,现在的她,成了后宫中最尊贵的太妃,受着皇帝与妃子们的尊敬,享着受不尽的荣华富贵,难怪她有恃无恐了。

而且,我也不认为她此次派林御医前来是真的关心皇帝的身体,只怕是打探情况、见风使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皇帝在谋害太后的事情上,曾经与林御医合作过,所以他与林御医也算得是旧时相识了。

皇帝看见林御医前来,倒是诧异了一番,询问道:“林御医,前段时间,你说家中老父病重,要回家尽孝,侍奉他余下的日子,便从御医院辞官回家了。怎么现在又突然来边关了呢?”

林御医作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看着皇帝的眼睛,显得非常诚恳的说道:“老父再重要,也不及皇上的万金之躯重要啊!皇上的肩上挑着的是江山社稷和千千万万的黎明百姓,能为皇上解忧,微臣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是万死不辞的,更别说只是暂时离开老父床前一段时间了。姜太妃娘娘挂念着皇上的身子,加上比较信任微臣,听到皇上中毒的消息后,就赶忙着人去微臣的府上,让微臣来替皇上把把脉。可是,因那时微臣正去外地的山上替老父采药去了,因而耽误了一些时日。得知皇上中毒的消息后,微臣心急如焚,恨不得能多生出几条腿来,早点赶来边关,来尽快减轻皇上的一点痛苦。可喜可贺的是,来到边关之后,竟然让微臣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健健康康,并且刚打完胜战凯旋归来的皇上,这真是我敦煌朝之福啊!”

说完,他还假惺惺的流出了几滴眼泪。

我看着他,心中充满了不屑一顾,什么老父生病,只怕是害怕东窗事发,丑闻泄露而丢了性命,先找个地方躲藏起来吧。而现在才来,只怕是为了与姜太妃商量出一个完全之策而浪费了时间。

被蒙在鼓中的皇帝倒是被感动了一把,还感激的说道:“尽管朕中的毒已经被解了,但是朕还是要感激你不辞辛苦的赶来边关。这样吧,你也不用离开御医院了,朕封你一个正六品的院判,赐你一座院判府,无事时你便在家陪伴你的父亲,如若有事,朕便派人去唤你。”

御医院的最高长官是正五品的院使,然后就是两名正六品的院判,林御医听见皇帝的这话后,自是正中心意,忙不迭的跪下谢恩:“多谢皇上恩典,多谢皇上恩典。”

我虽然对林御医这个人已经非常的厌恶,但是,这种情况下,也就只能听而任之了。

因为思念着念安,我本不欲与皇帝一起回京,打算抄条小道,尽快的回到京郊,就在我带着杏儿一起去向皇帝辞行的时候,恰巧碰到了不喜欢受羁绊的大师兄也前来向皇帝辞行。

谁知道,我们的要求都遭到了皇帝的拒绝,皇帝竟然执意要对我们进行论功行赏,首先,他将我封为御医院正五品院使,将杏儿封为御医院正六品院判,也给我们赐了两座相邻在一起的府第。并且还一定要将我带回宫去见秦蝶儿,也就是我本尊。

而随后,他又说与大师兄一见很投缘,要认大师兄作义弟,只是,皇帝这样对大师兄说的时候,眼中充满了内疚,他可能是怕认回大师兄会带来新的流言蜚语,这些会伤着大师兄,并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弥补大师兄,他执意要将大师兄封王,却遭到了大师兄的强烈反对,无奈之下,皇帝只得取消了这道圣旨,只是给大师兄也赐了一座府第,并以王爷的礼仪相待。

论功行赏完之后,接下来,自然就是要班师回朝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班师回朝

这样一来,我与杏儿就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因为我们终究是女扮男装而来,如若是短期以男子面目示人倒也还罢了,平时提醒自己留意一下即可。可是,如若做了御医,就只能一直以男子的面目示人了,时日久了,就怕难免会留下破绽了。

到时候被人发现了,可能不仅无功,说不准还要被摊上个欺君犯上之罪了。

不过,事已至此,皇帝的话又违抗不得,就只能走一步,是一步,静观下一步的事态发展了。

与我们的境况相比,大师兄这边倒还好办一点,因为除了我的事情之外,他毕竟没有欺骗皇帝什么,只需要以原本的真实面目展示给皇帝就好了。

皇帝在给边关重新安排了重兵把守,并吩咐将士们密切关注金源国的动态之后,就带领着大师兄、我、杏儿、林御医以及一干侍卫与亲兵班师还朝了。

路途之上,皇帝让大师兄与他一起同乘一辆马车,可能是皇帝要与大师兄谈些知心话。

我则被分着与杏儿、林御医共乘一辆马车,因为日后我与杏儿将分别是他的长官与同僚,加上我们又是皇帝亲自任命的,林御医一路之上,倒是对我们热情万分,巴结逢迎不已。

无奈的是,我与杏儿对林御医此人已经厌恶之极,对他的搭讪是能不理,则不理,次数多了,他也有些自讨没趣,渐渐的消停了下来,整个马车之中顿时也就安静了不少。

而对我与杏儿来说,虽然不愿意与皇帝一起来趟返回京城之行,但既然事情已无转圜的余地,便只能听天由命了,为了避免让林御医瞧出破绽,兴风作浪起来,一路之上,我与杏儿之间的交谈也并不多,只是各自掀起手边的帘布,静静的欣赏着外面的春景,也算是宽慰一下我们之前一直绷得紧紧的那颗心。

与我们刚回京郊的宅子那时相比,现在外面的春意更加浓郁了,柳树已经舒展开了它那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相互映衬,当真是美极了!而官道两旁的田野之中,则开满了鲜艳的花朵:红的、粉的、黄的、绿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芬芳,都不约而同地从各地飞来采蜜,在半空中飞来飞去。

为了早日赶回京城,沿途之上,皇帝没有再去惊扰途经之地的地方官员,夜间歇脚之时,也没有再去市井之中的客栈就寝,而是让人用随军所带的帐篷,找一处荒野之地,就地安营扎寨,住上一宿,然后第二日接着赶路,这样一来,倒也缩短了不少抵京的时日。

只是,对于夹杂在一堆男人中的我与杏儿来说,在这种住宿方式中确实还是有不少麻烦的,包括平日的如厕、更衣之事都变得相当的不方便,不过,每当这时,我与杏儿都会相互为对方看守,加上我们经常会将这些事放在黑夜之中进行,在黑夜的庇护下,倒也算是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不过,除此之外,让我感觉更尴尬的是,我现在仍然还处在哺乳期,每当奶水涨上来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滴湿胸前的那块裹胸布,以前天气要稍微寒冷一些,穿的衣服也多一些,还不会被人所发现。现在,随着天气渐渐转暖,身上穿着的衣服越来越单薄,我不禁有些担心自家胸前一直潮湿的这种异常现象会被人发现了,尤其是每日与我们共乘一车的林御医,他本身是医士,对这一块会更加敏感一些。

其实,我还可以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用使用药物,将自己胸前的奶水给断了。可是,仔细的想了想,我又打算回京城之后,多给念安哺乳几个月,多吃母乳对他日后的身体健康有好处,所以,思来想去,我终是还没舍得这样做。

无可奈何之下,我只能选择每日依然穿着厚厚的衣裳,哪怕热得满头出汗,也不肯脱下一两件来。自然,每日胸前湿乎乎的,我肯定也感觉到难受异常。

见我如此这般,林御医虽然感觉很诧异,但是,终究也不敢多说什么。

幸而,到了第十日,皇帝及我们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京城,这种苦难的日子也算暂告一个段落了。

刚入了京城的城门,就看见得知消息的文武百官们早已列队等候在那里,准备朝拜凯旋归来的皇帝。

见着皇帝的面后,他们自然是说了一些“英明神武”“才略过人”之类阿谀奉承的话,听得我与杏儿连连皱眉,而皇帝则恢复了一些他往日的那副邪魅的模样,听着文武百官的话,他并不应和什么,只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般的淡淡微笑着,让那些文武百官琢磨不透他的真实想法。

与文武百官们寒暄了一阵子之后,他便命那些文武百官各自散了,而他则带着我们继续往宫中赶去。

就在这时,大师兄开始向皇帝请求,执意要返回京城的医馆,皇帝无奈之下,也就只得同意了,不过在大师兄临走之前,还千叮万嘱他,让他每隔几日,便去上皇宫一趟看看他,并且待到给大师兄的府第修葺好了之后,大师兄一定要搬去府第居住。

大师兄自然也答应了这些,从大师兄的表情上,我也能看得出来,经过这些时日的朝夕相处,大师兄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