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 第10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难道这答案都在书中不成?”邓光荐疑惑地问道。
    “不错,谢某在图书馆中,除了古代典籍的手抄本外,还翻看了许汉青与陈复文颁布的各种政策法规,并且仔细阅读了从创刊到现在,各个报社刊行的报纸。从中终于得以窥得其所实施新政的管中一斑啊!”
    “邓某心神已乱,现朝廷正在风雨飘摇之时,深恐以许汉青的官位、权力,再加上光复军的兵威,纵倒行逆施,天下亦无人能制之。所以,谢兄若有所悟,望不吝赐教。邓某将代天下百姓拜谢谢兄点拔之恩!”邓光荐站起来,对着谢枋得一揖到地。
    “邓大人折杀谢某了!”谢枋得赶紧站起来,用双手将邓光荐搀住,心中一阵感动。郑重地答道:“谢某但有所知,定当言无不尽!”
    “邓大人请看,这是谢某在翻阅书籍时所记录的一些心得与感悟,虽不全面,也望能对邓大人有所帮助。”谢枋得从怀中掏出几张纸,递给了邓光荐。
    “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而物权法就是要给百姓一个恒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调动百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这是国家要走向繁荣富强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邓光荐轻轻地念道。
    “《物权法》的颁布,将泉州的百姓与巨商的利益牢牢地捆在了许汉青的战车上,稳定了当时的局势,使泉州的繁荣持续到今日。人不怕穷,怕的是没有致富的权利和自由。我记得,报纸上还登了这样一句话: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来说明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谢枋得在一旁解释道。
    “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似乎…”邓光荐摇着头说道。
    “屁话,难道老子辛辛苦苦赚的钱都不能算是自己的吗?什么道理吗?”郑虎臣吃满喝足,剔着牙在一旁说道。
    “邓大人不要理他。”谢枋得赶紧说道,“先看下去,不要急着驳斥,就算您要说服许汉青和陈复文改弦更张,也得了解他们所实行新政的利弊不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贻吗。”
    “中国历史上的法律都因为缺乏真正的制衡机制,难以为政府的权力系上法律制度的缰绳。这好比一个弱者,终于有一天能够在名义上不再受欺侮,可这所谓的不受欺侮,不是因为滥施暴力的强者被真正制服,而是源于一份强者自愿交出的书面承诺。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弱者所得到的短暂安全,也不可期望过高。能不能以制度驯服公权,将公共权力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真正实现任何机构、个人都不能凌驾在法律之上………”邓光荐边读边思索着。
    “在我想来,这便是许汉青与陈复文所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也便是他们常说的以法治国吧?”谢枋得边细细咀嚼着食物,边说道。
    邓光荐点了点头,“现在我倒有些佩服许汉青的魄力了,把自己也要置于法律之下。但愿他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是不是说说而已,只有让时间来证明了。”谢枋得笑着回答道。
    “那许汉青是不是为了借正统之名,行悖逆之实。也得让时间来证明了吗?”邓光荐有些不满地问道。
    “不这样做,邓大人难道还有别的方法不成?”
    “难哪!”邓光荐想了一下,摇头道。
    “福建路根基已成,许汉青羽翼已丰,朝廷处于弱势,自然没有太多制约他的手段。”谢枋得也若有所思地说道,“不过现在是什么时候,如果挡不住蒙古人,社稷没了,朝廷也没了。即便知道许汉青是个大奸臣,恐怕也没什么用了吧!”
    “这个…”邓光荐愣住了。
    “依谢某看来,许汉青所行新政,并非要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期望以此为基础,让国家强大,百姓富足。以便驱逐鞑虏,重建华夏。观点上虽然与圣人之道有所出入,但最终目标却与朝廷相同。只要不逼之过甚,他未必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再说,对陈复文的品质、人格,咱们都很清楚,他既然甘心听命于许汉青,并与其合作得亲密无间,这也值得咱们好好考虑啊!”谢枋得继续说道,““依谢某愚见,若邓大人欲劝许汉青回头,当以其矛,攻其盾。不可再以自己先前所学,来劝谏与他。只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亲身走进去,在其实施的新政上找到破绽,必然会有所收获,切不可学馆驿内那些自以为是的朝廷官员,只知鼓噪瞎叫,却没有勇气去学一学,看一看。”
    “邓某受教了。”邓光荐谢道,“不知谢兄这几日准备做些什么?还要去那个图书馆吗?”
    “当然还要去,我对书上所说的那个好象叫罗马的帝国很感兴趣,倒要看看一个人口不多的国家是如何强盛一时,又是如何衰败没落的。”谢枋得回答道。
    “明日一早,邓某当在夫子庙恭候,不知谢兄可愿否?”邓光荐拱手说道。
    “君所愿也,敢不请尔。”
第二十五章 专利法

       
    先不管朝廷官员怎么闹腾,暂时摆脱烦恼的许汉青已经从海路来到了福州,他在有意淡化原来福建路以泉州政令为中心的局面,既然想把福州作为福建路的政治中心,那么他想推出的政策法规还是从福州发出为好,而且这也是对陈复文的一种尊重。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并且向世界各地传播,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璀璨中国古代科技却逐渐衰落,并且始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中国古代学者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会妨碍对自然的研究;中国学者缺乏必要的科学试验的传统训练;二是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鄙视科技,视之为“奇技淫巧”,使人们失去了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当然还有教育落后,教育方式等等问题。
    有鉴于此,许汉青希望制订出一部专利法,鼓励发明创造,保障发明者的利益,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而且这也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
    “专利法啊?”陈复文翻看着许汉青起草的专利法草案,疑惑地问道:“汉青,你来福州就是为了这个?”
    “怎么啦,我就是为了这个来的呀!陈先生主管政务,由福州发出政令才名正言顺吗!”许汉青笑着答道。
    “呵呵,我的意思是说你派人送来不就行了,怎么还亲自跑一趟呢?”陈复文解释道。
    “专利法颁布实施只是第一步,我还准备在福州召开一个拍卖大会,官府出技术,商人出钱财,办一些工厂作坊。”许汉青将他此行的计划讲述了一遍。
    “为什么非要商人参与呢?官府投入不是赚得更多吗?而且招募来的工匠们待遇也能有所保障,省得有黑心商人残酷盘剥,再激起矛盾。”陈复文听得仔细,也将心中疑问提了出来。
    “如果由官府包办,短期内可能还看不出来问题。但这些工厂花的是官府的钱,享受着官府给予的特权和便利,又没有赢利和竞争的压力,工厂经营者难免懈怠,时间一长,难免由盛及衰,到时候官府反倒要背上个大包袱。至于陈先生担心黑心商人会对工人们的残酷盘剥,这个问题也好解决,只要官府制订出相应的配套法规来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我看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许汉青可是见过后世国企的困境,那个时候都要把国企改制,卖给私人呢,现在还不如一步到位,政府只以专利技术入股,经营权交给私人,这样反倒减少了很多问题。
    “你讲的也有道理,不是自己的东西,难免不尽心。把工厂交给私人经营管理,起码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也不会懈怠。”陈复文想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福建路的商人们未必会对开设工厂感兴趣,在这之前,咱们还是要好好商议,制订出相应的法律法规,还可以给办厂的一些优惠政策,并搞好舆论宣传,以免到时候应者寥寥。”
    “好的,我这就召集幕僚和相关官员进行商议,汉青啊,你在福州再呆几天,等一切都安排妥当的再走不迟。”
    “我最多只能呆两天,泉州那边还有事等着我呢!陈先生您就受累了,多费费心吧!”许汉青歉意地笑了笑。
    “这倒没什么关系,听说张天河那边打得不错,范文虎又同意了咱们的条件,张弘范兵力不足,似乎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大事啊?”
    “现在的形势确实还不错,即使北元的援兵到位,凭着几万蒙古兵要想攻进福建路也并非易事。我只是对张弘范的水师一直耿耿于怀,急着回去也是为了海军的事情。”许汉青说道。
    “咱们只守不攻,张弘范的水师拿咱们也没什么办法吧?”陈复文宽慰道。
    “呵呵,陈先生您太保守了,就算现在咱们出动海军与张弘范对阵,虽然船比他少,可也未必会败。只是若没有了张弘范的压力,朝廷那边是不是就该对咱们动手了吧?”许汉青苦笑着摇头。
    “这事倒真让人头痛,要是任由张弘范攻打行朝,万一张世杰支持不住,让皇上出现什么意外,对咱们也不利呀。”陈复文皱着眉头说道。
    “所以我才要派些人过去,万一失败,便尽量把皇上救出来。而且我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在关键时刻还是要动用海军,争取一战彻底解决张弘范,只是这个时间得拿捏好。”
    “是呀!既要消灭张弘范,又想让朝廷那边以后无力与咱们翻脸,确实不太容易。”
    “不管怎么样,最多半年,局势便会明朗,如果顺利的话,光复军便要大举反攻,一举解决掉江南的元军。”许汉青很有信心地说道。
    &;&;&;&;&;&;&;&;&;&;&;&;&;&;&;&;&;&;&;&;&;&;&;&;&;&;&;&;&;&;&;&;&;&;&;&;&;&;&;&;&;&;&;&;&;&;&;&;&;&;
    不行了,困死了,在单位干了一天活,累得够呛。先码这些吧,字数少了些,以后补上。
第二十六章 危机与抢劫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现在的福建路在外人眼中真的成了梦想中的乐土,每天都有大量受不了欺压的流民涌入,他们抱着希望,拖家带口,涌入这个传说中没有压榨,人人平等的乐土。
    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牺牲了农民的利益,积累了原始资本,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和国内市场,为英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现在的许汉青却不会为了没有劳动力而发愁,他发愁的是人太多了,福建路多山,耕地本就不多,虽然有了新作物,可那些贫瘠的土地也转眼被分个精光。每天消耗的钱粮便是个天文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