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毒不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毒不庶- 第2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例,然此次,永成帝是铁了心要开先例。

永成帝此番做法,少不得让朝野之中议论纷纷,猜测圣心。

宋祁与永成帝为此事不止商量过三次,然永成帝一意孤行,宋祁软话硬话说了个遍,他就是不肯改变主意,还次次提起留京之事。在呛声了好几次后,最终,宋祁也只好放弃了。倒是顾安年,对此没有任何意见,甚至是高兴的。

顾安年想得远,宋祁如今不要名不要利不要权,日后离了京城。相当于失去了诸多的保命符,尽管还有背后的势力在,威慑力却是差了不止一星半点的。她就想着,如今永成帝给的殊荣越多。旁人对宋祁的忌惮就越多,日后即便离了京城,手中的筹码多了,办什么事,也就方便得多。

说句不好听的,顾安年依旧在防着宋璟。

对宋璟的了解,特别是对往后的宋璟的性情,顾安年自认不比任何人少。

鸡鸣三声,宋祁与顾安年起身开始着装。

按照宫中流传下来的规矩,宋祁由宫中的资深宫娥服侍着洗漱束发。换上祥云暗纹锦缎采衣。前往皇家祖庙。举行成人礼。而顾安年,则是由一群宫娥嬷嬷围着,开始为册封仪式的妆容做准备。

洗漱过后。顾安年在梳妆台前坐定,身着正装,满面肃穆的女官开始在旁背诵宫廷命妇教条与礼仪,老嬷嬷则开始上妆的第一道工序——洗面。

“王妃娘娘皮肤光洁细嫩,其实并无洗面的必要,只是这程序,却是不能省的,兴许会有些疼痛,还请娘娘稍稍忍耐。”面容和蔼的老嬷嬷细细端详过顾安年的脸庞,含笑轻声道。

顾安年微笑颔首。老嬷嬷便拿着由两股麻细绳扭成的粗线,在她脸上刮扫起来。

这道工序,是为了除去脸上的细小汗毛,让脸部更加光滑。老嬷嬷是个有经验的,手艺很好,顾安年并未有疼痛感。

洗面过后,便是上粉。

顾安年选用的是飞霞状,便在上粉前,先是在脸上覆上一层润白保养的百花膏,然后涂抹上一层胭脂,随后用白粉轻轻罩之。

傅粉,则是上一层提白肤色的细粉,再则是增色的玉女桃花粉校花的偷心大盗。

敷铅粉后,便是抹胭脂。

因为已经先上了一层胭脂,是以顾安年在一列排开的数百种胭脂中,选中了一款清浅的桃粉色,避免妆容过于浓重。

接着是画黛眉,染额黄,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

面部妆容妆扮好后,便是梳发髻。

化妆便用了将近一个时辰,顾安年一动不动地坐着,腰腿都发酸僵硬了。

期间,诵读教条的女官一直保持着双手交叠覆于腹部,仰首挺胸的端庄姿态,不停歇地背诵着条条框框,与她一比较,顾安年顿时觉得自己真是太轻松了。

而此时的宋祁,还在前往祖庙的路上。

皇家祖庙建在京城东郊皇炎山山脉主峰最高点,从逸亲王府出发,要行一个时辰的路程。

一路上,前有铁骑开道,随后是亲王依仗,左右有三品大将护轿辇两侧,后缀数百兵士,仪仗队浩浩荡荡,气势宏伟。

然而这些,都与宋祁没有关系。

自上了轿辇,他便一伸懒腰,两眼一闭,开始闭目眼神,比顾安年不知道轻松了多少倍。

临近辰时,仪仗抵达皇炎山主峰下,下轿后,便见朝中百官早已按品级,排列在长长的阶梯上,个个面色庄严肃穆,这庄严的氛围,让宋祁不禁惭愧地摸了摸鼻子。

和这些大臣们一比,他这个在轿上轻松补眠的主人家,实在是显得太不庄重了。

队列一直排到了祠堂里,队伍的最前端,只皇族中的老亲王,随后,便是按亲疏与辈分依次排列,再是王公大臣。

宋祁一步步登上阶梯,所到之处,众臣躬身俯首,以示恭敬。待到达顶峰祖庙大殿门前,司仪高声唱喝,鼓手奏乐,鞭炮齐鸣。

三拜九叩进入供奉皇家列祖列宗的祠堂内,永成帝立于贡案前,左后两侧,是捧着加冠仪式所用各式用具,名望极高的朝中元老大臣。

永成帝率百官祭祖,而后宋祁拜谒先祖,再由主持的永成帝致词,随后,便是加冠。

初加折上巾,再加七梁冠绯罗大袖衫,三加九旒冕青衣朱裳九章,再拜先祖,礼成。

整个过程,宋祁就是走个过场,一切早有礼部打点好,他只需跪在蒲团上由永成帝加冠,随后出祖庙接受众臣参拜便行了。

整个仪式的过程极为隆重,单是由永成帝加冠这一点,便就极为惹人热议了,更别论永成帝竟将已回乡颐养天年的三代元老大臣都请了来。

然父亲已去。兄长如父,永成帝此举虽惹眼,却也在情理之中,并不能惹人非议。

宋璟远远望着接受众臣朝拜。姿容尊贵,威仪万千的宋祁,看着宋祁身边满脸慈爱欢喜的永成帝,想着宋瑜的那番话,想着这一份比之储君加冠毫不逊色的风光,心底的酸涩,终归是压过了喜悦。

冠礼仪式毕,永成帝率众臣直奔皇城祭天台。

逸亲王府中,顾安年的九鬟望仙髻历时半个时辰,终于盘好。在上过头油定型后。到了最后的着装程序。

亲王妃的衣饰是有规格的。虽说没有十三件那样夸张,七件也还是有的。

双手敞开站于屏风后,顾安年闭着眼任由一群宫娥摆弄。先是被剥得光溜溜,就连肚兜都被脱了,在换上大红龙凤呈祥云纹图案的裹胸后,才开始一件件往上穿正装。

顾安年原以为自己要干站着半个时辰,只能偶尔瞄瞄还在念叨的女官自我安慰了,却不想顾安华与吉贺,还有长公主过了来,这下可是热闹了。

有了人说话,顾安年也就不觉得那般无聊难捱了。

长公主是第一次面对面地与顾安年接触,先前她只是听吉贺说这个皇婶有多聪明厉害。今日见了,起先并不觉着这个比自己还小的皇婶有何大能耐,倒也不是看轻了顾安年,只是觉着没有吉贺说的那般神罢了,后经过一番交谈,她就渐渐改观了,对这个皇婶也是生了深交之意。

个人的魅力,虽说不能单从交谈中看出来,但一个人的心性与观念,却是可以看出的。

长公主就是从顾安年的谈吐中,对顾安年渐生了好感。

她喜欢温柔却不柔弱,有主见却不强势,有心计却不阴狠的人。而顾安年,经过一番交谈后,在她眼里恰好符合这些条件。

顾安年对这个大侄女也很有好感,这个尊贵却不骄纵的女子,眼中透着干练与精明,举手投足却又透着雍容大气,形容更是温柔雅致,让人很难不生出好感来。

都是年轻姑娘,又都是成亲不久的新妇,四人倒是十分聊得来,笑笑闹闹地,时间过得很快,枯燥的着装过程一下就结束了。

吉贺与长公主过来,也不单单是来陪顾安年解闷的,她们姐妹两是受了皇后的命令,来送顾安年到祭天台去的,也就是送亲的人。

这却是按了民间新婚的习俗。

皇后的意思,是礼要做全,迎亲送亲的人都不能少。且,先前迎娶侧妃时的一切都不作数,此次,花轿要从逸亲王府抬到祭天台去,是迎亲。

作为送亲的人,吉贺与长公主先一步到逸亲王府,陪着顾安年着装完毕后,长公主宣布了皇后的懿旨,认顾安年为义妹,封其为七祥公主。

皇后之所有这样的念头,是因着永济侯太夫人扬言不参加宋祁与顾安年大婚,她气不过之下,便生了这样一个念头。而她派吉贺与长公主来,也是充作娘家人的角色。

可说,顾安年是赚足了面子。

而迎亲的人,则是由宋祁在军中任职时,军中麾下将军将士组成,浩浩荡荡的一千多人,抬着朱纱珠帘,红漆红绫的八抬大轿,敲锣打鼓地热热闹闹到了逸亲王府门前。

一群雄壮的军中汉子,将花轿停在了逸亲王府门前,伴着锣鼓鞭炮声,扯着嗓子欢欢喜喜地唱起了大匡婚庆习俗中的叩门曲,意寓催新嫁娘赶快出门上轿。

听着那嘹亮的歌声,握着手中的皇后懿旨,顾安年不禁微微红了眼眶。

*****

为参加单行本创作大赛的好友求一下票,希望亲们能帮第一排第十本《带我看爱情》投一下票,希望亲们支持一下,下面是链接,么么哒~~~~~p:ploy/20131115/

ps:

感谢sih…han、ボepiphyllum两位亲的粉红,云之彩水中月亲的打赏,婷敏亲的评价票,么么哒~~~

呼呼,费时四个多小时,总算是把这章写好了,因为一边写一边对照先前查的资料,所以耽误了点时间,希望亲们见谅,大婚来了,欢迎大家围观,么么哒~~~

第一卷 五十三、迎亲

皇后的安排十分周到细致。

册封仪式所用发髻并不适合佩戴凤冠盖头,皇后便遵循古礼,特制一把金镶玉金丝牡丹团扇,赏给顾安年,用于出门时遮面。

红玉扇柄缠绕着的金质龙凤浮雕巧夺天工,金丝扇面上绘制的国色天香栩栩如生,凑近了,还能闻到丝丝清爽芬芳香气,整个团扇,端的是华贵雅致,顾安年看到的第一眼,便心生喜爱之情,心中更是感念皇后的恩德。

吉时已到,叩门曲已经唱过一遍又一遍,一群粗莽将士依旧欢笑起哄,不停歇地高声欢畅,千呼万唤,逸亲王府大门终于缓缓开启,一身富丽宫装的顾安年以扇掩面,由长公主与吉贺一左一右搀扶着立于大门之内。

“新娘子可总算是出门咯!”不知道是谁欢声吆喝一声,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纷纷围了过来,一首首迎亲曲又接连响了起来,原本吴侬软语的调子,应是被一群糙老爷们唱出了洪亮威武的气势来,可偏偏这群人还越唱越起劲了。

饶是顾安年脸皮再厚,被一群人围着起哄,也不禁红了脸。好在有扇子遮住,不然定是又要惹来哄笑声了。

鞭炮声再次噼里啪啦地响起来,红红火火的,姿态端庄的喜婆领着一男一女两个喜童走来。两个喜童约莫六岁的模样,皆是面容精致,脸上带笑,绑着红色丝带,身穿吉祥如意对襟红色小袄子,提着花篮,扮相十分活泼讨喜。

在欢欢喜喜过安后,两个喜童一左一右站在了顾安年前侧,喜婆一甩喜帕,大呼:“奏乐,迎亲!”

话音落下,喜童抓起花篮中的五彩花瓣,抛洒向天际。

刹那间。空中落英缤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锣鼓丝竹之声奏响,欢天喜地。

鲜艳亮丽的红毯从门槛一直绵延伸向远方,顾安年紧紧遮着脸庞,在长公主与吉贺的搀扶下,步出门槛,步下红色阶梯,一步步向着喜轿而去。

身后,两列提着花篮的红衣侍女步步紧随,待顾安年被搀扶上了花轿。侍女们分列花轿两侧,静待起轿。

两名喜童则攀上轿帘两边安置的小台。不停抛洒花瓣。与喜童花篮中装的花瓣不同,侍女们篮中装的是铜钱,纯金纯银打造的豆子,珍珠玉石,还有桂圆花生莲子等物,是一会起轿后要抛洒到人群中祈福的物事。

喜婆在花轿前站定,喜帕一甩。一声高喝:“起轿!”

八名身着红色劲装的健壮将领齐声吆喝一声,将八抬大轿稳稳当当抬了起来。

侍女们开始抛洒篮中的祈福物件。

喜庆的鞭炮锣鼓声中,花轿开始平稳地向前行去,吉贺,长公主,顾安华三人相视一笑,相互搀扶着上了后面的送亲轿辇。

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在京城主干道上缓缓前进,惹来不少百姓围观。侍女们抛洒的物事,更是引得围观的民众欢呼哄抢,若不是有随行的士兵护卫,怕是迎亲队伍要被拦在了大街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