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妇当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妇当关- 第8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来王大人的兄长驻守郓州多年,兄弟二人共退敌军比陌生之人彼此相疑更让人放心,这样一来才不会担心腹背受敌;二来,王大人统兵布阵多年,他懂得如何行军才是最有利。”

凌国此番出动了最精锐的天衣卫队,甚至连退隐官场多年的雷霆将军丰如炼都出山了。

丰如炼行兵诡异,从不按常理出招,哪怕是王兴文对上他都会头疼,若非腾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王兴文未必能守得住郓州,不过话说回来,要没有王兴文,丰如炼率领的铁蹄天衣卫队早已经肆意踏上大乘的疆土。

一直盛传凌国有一座千年古墓,内有上古兵法百余卷宗。丰如炼本是盗墓高人,机缘巧合得到了古墓中的兵法卷,才有了他的一番传奇。如今他再次进军,不但亲自统领军队,就连从未离开过凌国皇宫的天衣卫队都随军出征了。

这说明了什么?凌国此番进军大乘乃势在必得。

大乘国朝中臣子却对丰如炼的出山并没表现出多少惧意,有王兴文镇守郓州,凌国想轻易入境谈何容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丰如炼蛰居多年,大乘国内无一人知他如今谋略,他却是深知王兴文行兵之策,如此一来。大乘国想要安稳地度过此劫怕并不容易。

明知如此,可她给赫连希的信中为何要让他装聋作哑。

太子看过她给赫连希的信后就震惊了,他从不知这世上竟有这样的女子。如此深谙政事,奈何已然是他人之妻。

他依旧记得薄纸上娟秀的字迹:

表哥,不日凌国将犯边境,妹知表哥有肱骨之志,然凌国初犯边境一鼓作气。定然如波涛巨浪,表哥可放心等待,终有表哥施展抱负之日。

太子殿下如今是珍珠蒙尘,他日必定龙腾而跃九天苍穹,表哥可一心为太子殿下效力,切不可居功、不可傲气。须知低调隐忍才是良策。太子殿下身边人才济济,表哥亦是人中凤雏,表哥可全心为太子殿下效劳。外公和舅舅妹定然替表哥侍奉周全。

。。。。。。

太子殿下想起那日的信笺,他就格外的羡慕赫连希。

有这样一个女子,这样的亲人对他推心置腹,为他谋划、为他计策,而他堂堂太子至尊。竟连自己的父皇都要防备着,他本不是优柔绵软之人。奈何靖王得圣心,他若表现出智慧卓绝,以父皇的性子必定会留给靖王足够的筹码保他万全。

他假作优柔,那么父皇只会想办法保住他。

靖王残忍血腥,父皇绝对不会看着他死于靖王之手。他太了解父皇了,他的父皇要的不过是两兄弟都能好好地活着,但地位决定了一切,谁让他们是当今陛下的亲子侄儿呢,注定了他们之间是一场硝烟之战。

他不怀疑赵安然的忠心,否则以她女子之身大可隐藏众人之间,他断然不会注意到她,但她却有意将心思用这样的方式呈现到他的面前,可见她心志所向。

靖王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好在派往边境抵御外敌之人是他这边的人。

皇叔宠爱于他,不忍他千里铁骑受了委屈,又怕凌国天衣卫队的精锐之士伤了他,他心里对皇叔心存感恩,但太子殿下的心思他何尝不知,靖王殿下心中冷笑,就算太子算计了多少,派去边境御敌之人都是他的手下。

太子费尽心机不过是替他创造了机会罢了。

王耀文是王兴文唯一的弟弟,他去郓州抗敌,势必要同王兴文一道,届时若能说服王兴文站在他这边,太子怕是要悔之莫及。

太子会难道想不到其中利害关系?

他不是没想过,但他想赌一把。

赵安然信件中虽并未明言,言语中的意思他确是明白的。

“欲擒之故欲纵之。”

当毒瘤成长为赖疮之时,一举将其拿下比在它最毒之时伤己伤它要强许多,深剜毒瘤是要连着血肉都能割下的。

他在赌,赌这一局。

但他不会任事情随意地发展下去,故而他将范凌也带上了,范凌明面上是靖王的人,实则是父皇派在靖王身边之人,有父皇的人在,父皇绝对不会让事态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父皇对他不如对靖王亲近,但父子之情却不是那么容易割舍的,他始终是父皇的亲生儿子,他焉能看着亲儿子势弱无依?父皇平日里向着靖王,生死之时他绝对会想着两生。

这是一场显见结局的博弈,这场赌局的胜家必然是太子。

他这样既表明了他无心争位,又表示了对陛下绝对的忠心,更是对靖王的关心与担忧。

诚然如太子所想,他今日在朝堂之上的作为令陛下很是满意,他的宽容让武德陛下对他继位更是多了两分的坚定,在武德陛下心中,大乘国运昌盛,朝臣百官虽有党派之争但不会置之大乘安危于不顾。

太子为人宽厚过之,在朝政之事上并不糊涂,他绝对能治理好大乘国,况且他会在驾崩之前安置好一切,在太子身边会有能臣、贤臣、忠臣为太子效力,只要太子不糊涂地听信小人谗言,重用奸佞之臣,大乘就绝对地安稳如山。

“云非,孤有意让乐明到太子府辅佐太子,你明日一早着人到乐明那儿说与他知,以后他就是太子的近臣,太子的肱骨之臣,孤希望他能明白孤的意思。”

祝云非是领侍太监,亦是武德陛下的左膀右臂,他并不是因家贫或其他而入宫。

当年他追随武德陛下推翻前朝统治,沙场意外令他失去了作为男人的尊严,他无妻无子孤身一人,除了跟随武德陛下别无他恋,武德陛下见他执意要入宫便随了他的心意。他是内宫领侍,更是武德陛下同生共死的兄弟。

他跟在武德陛下身边,日常里甚少开口言语,就是武德陛下同他说话他也只是点头摇头,很少动唇说辞。

他少言寡语却比任何人都明白武德陛下为人。

今日之言足见武德陛下之心意。

祝云非领命抬头看了一眼眉黛含笑的陛下,太子殿下心思陛下怕也是蒙在鼓里,当今陛下身在局中当局者迷,太子殿下。。。绝非纯良之辈。

只是,他知道归知道,绝不会多言。

太子殿下谋划深远,这份心智、这份隐忍之心足见其勇谋。靖王殿下。。。至今不知太子面目,看似狠辣凶残,却是率性坦然之人,他所谓之阴谋在太子眼中仅比阳谋,他。。。同太子相比,真可谓是单蠢至极。

上善乐明接到宫中消息,呆滞了一瞬后,竟哈哈大笑了起来,口中说着众人听不明白的话:“你居然也有今天,被自己的亲儿子蒙骗,他日地下有之不知你会不会从坟地里爬出来。”一边哈哈大笑,乐明一边将信笺揉成了团扔进了火炉中,瞬间化作了一团烟灰。

既然你让我辅佐太子,那我自是要尽心辅佐。

上善乐明同武德陛下的关系说不上坏,但也说不上好,当初的帝位之争本有乐明一脚,只因武德的兄长老靖王舍弃了江山,主动承担了拦住乐明的责任,武德陛下这才在朝堂之上占了先机。

乐明对武德说不上什么心思,能看着武德憋屈受罪,他乐得看热闹,但大乘国是他同武德兄弟一同打下,他却不能看着大乘沦为他国之奴,太子殿下有治国之才更是胸中有丘壑,他比脑袋简单一根筋的靖王更适合帝位。



“菊儿,可有消息了?”

赵安然瞪着匆匆掩门的菊儿,迫不及待地问出了心中所想。

菊儿见姑娘一脸迫不及待的样儿,也顾不得卖关子了,直接微笑道:“姑娘神算!”

赵安然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脸上也浮现了一丝明媚的微笑,羞赧道:“瞎说什么,又不是算命先生,不过是料准了些小事儿而已,也值得你这样一惊一乍。”

安然低头,手心微托着下巴,看着菊儿的眼睛,道:“眼下表哥安心侍驾太子,一旦外公和舅舅失踪的消息传到表哥耳中,表哥怕也难以安心侍太子,我们必须要赶在表哥知晓前找到外公和舅舅,只是天下之大要找人何其艰难。”

低垂着眼眸,略带着淡淡的忧思。

PS:

这两天关关单位特别忙,总在忙啊忙的也木有时间码字了,唉。。。纸妹们可不许抛弃关关呀。关关会努力码字的

第142章必杀

泰安县实属大乘边境,亦非肥沃富宝之地,靖王能追查到那里可见他已然不同于前世。

或者说他身边之人较之前世更加睿智了。

有太子之人护卫,赫连家一样都遭到了劫杀,若非有燕大哥和裴二哥以身为引,外公与舅舅不会这么轻易逃脱。

现下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落入靖王之手,外公舅舅定无生还可能,靖王没有丝毫地杀伐动作,外公和舅舅就是安全的。

想明白其中关联,赵安然重重地吐了一口气,悬在空中的心好歹降落到了地面上。

临州柯家家主柯峰的正厅里,柯家、赵家、姜家三家的男主子坐在一处,脸色极为沉重。在赫连家未曾消失之时,他们紧锣密鼓地派人盯着赫连家的动静,眼下靖王执意动手要将赫连家萌杀在摇篮中,试图断了赫连希的依仗。

这可倒好,赫连家的人未曾杀掉,倒是打草惊蛇了。

赫连家不同于赫连希,起码赫连希是明面上的太子党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越是掩藏于暗处的人行踪越是诡秘。经此一役,赫连家必定加强了戒心,再不会轻易地被靖王找到,要除之谈何容易。

“太爷可有什么好法子?”

赵庭轩眼色低沉晦暗,赫连家一而再地逃脱,这让他很是不爽,尤其是至今都没有赫连瑾嫁妆的下落,就连他的女儿赵安然也已经‘死了’,丝毫不见赫连家有动静,赫连家就连赵安然的丧礼都没有出现,他甚至怀疑,赫连家是不是知道赵安然死亡的真相。

人妇私自离家于理不合,柯大夫人同赵庭轩知会时。他便知道他的女儿是要暴病而亡了,他虽有不舍,但赵家女儿败坏家风之事,他如何都不能让柯家压下去,否则世家交往就有了隔阂。况且是赵家女儿失德在先,柯家没有闹开毁了赵家声誉,显然已经是大人大量了。

任是谁家遇见这种事都忍不住要讨个公道的。

柯家看在两家同为望族之家,又皆是为靖王效力,故而不予追究。但因此事,他赵庭轩也是连连地道歉。说自己没教好女儿。

此事已风平浪静,但在赵庭轩心中却是梗着一根刺。

柯峰掠看了一眼赵庭轩,见他神色冷凝乖张。连日来赵家暗地里查探的动静,他早就让人盯着了,哪里能瞒得住柯峰,他慧眼如炬,只看了赵庭轩一眼。便知他心中不忿难平。

半晌,柯峰俊逸轮廓可见的脸上扬起一抹似笑,声音沉稳如泰山,“今日来柯家就是为赫连家一事,靖王殿下既有令半月内绞杀赫连全府,临州乃至桐州、京城各地都要开始紧密地搜查。各个关口都要严查,绝不可放过一个嫌疑之人。”

“如今郓州凌国进犯,已然是人心惶惶。各地若再严查关口怕是会惊扰百姓,陛下眼下看重郓州战事,一切以郓州军事为先,各个关口正加紧运送军姿物体粮,这关节上严查严防。万一抵达圣听,陛下降罪事小。届时要如何同陛下说辞。”

姜家老祖姜玉庆未来柯家,只姜家二位爷姜鸿钧、姜鸿琛兄弟来柯家商议要事。

姜鸿钧以为这关键时刻还是要暗访为主,明察只会着了陛下的忌讳。

姜鸿琛听姜鸿钧之言觉得有理,他同样认为,边关战事重于一切,靖王殿下该把眼光放到郓州,而不是关心无关紧要小小的赫连家。

“我赞同大哥的意思,郓州军情紧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