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喜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喜事- 第1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哎哎,干嘛啊?”莲子急问道。

“庙会都快开始了,咱们先去看看吧。”他说道。

莲子想了想,倒还真是呢。数数日子的话,好像就是后日了,但是后日苏可言又要去学里了,自然是不能去看庙会的。这么着的话,今日就陪他先去看看吧。虽然离庙会正式开始还有几天,但是现在应该也是热闹起来了。

于是,莲子便去了后边,和杨氏说了一声,让她到前边来看着铺子,自己换了衣裳,便出了来。

苏可言见她此时换了一身鹅黄色的衣裙,与这春天嫩绿的树叶一相映衬,显得格外清新。

城郊虽然离得远,但是二人左右无事,索性走着过去了,走了有大半个时辰,便到了。

还没进得里面,莲子便听到一阵喧闹的声音,她本来以为是玩杂耍的,或是卖各种物品的小贩的叫卖声,谁料,越听,越是觉得不对。待走近了,这才发现,原来这喧闹声的中心,竟然是一个年轻的姑娘。

莲子忍不住拉住苏可言想过去看一看,苏可言没法,便跟着过去了。

只见喧闹声的中央地上,跪着一个身穿灰布衣裙的年轻姑娘,而在姑娘面前的地上,放着一块白绢,上面写着好些黑色的字。

莲子看了看,大致看明白了,这姑娘是在卖身为母治病。

“又是这种桥段!”莲子心中忍不住道。

前世的电视上,可没少看这种剧情,就连旁边喧闹着调戏姑娘的登徒子,都是如此一样。通常这样的事情,总会牵扯出一个凄美的故事。

如果莲子此时还有兴趣在这里看下去的话,她也只是在等待一个英俊的年轻公子贡献出自己的银子,将这姑娘解救出水深火热之中。

只是,年轻英俊的公子还没出现,周围的喧闹倒是越发大了起来。

“呦,小娘子,你还卖什么身啊,索性跟了大爷我,保你这辈子吃香的喝辣的。”一个身穿紫色锦袍的公子说道,一边说着,一边用手中的折扇,在姑娘的脸颊上拂两下。

那姑娘也不为所动,只是仍然跪在地上。她红艳的双唇紧抿,秀眉微蹙,脸色虽然有些苍白,但是这苍白的颜色,却丝毫没有损伤她的美,反倒是为她增了几分凄美的颜色。

“倒是个美人呢。”莲子说道,又看向苏可言,“要不你救她回去做贴身丫头吧。”

苏可言知道莲子只是在开玩笑,于是也笑道:“行啊,只是我没有银子。”

莲子哼了一声,心中道:“你苏家大公子没有钱,说出去谁信啊。”

这姑娘跪在这里,虽然看起来楚楚可怜的,但是莲子心里却还有几分理智,谁知道她是不是跪在这里骗人的。

前世的时候,类似的这种情况,可真是屡见不鲜,因此,每回遇到,她都是十分纠结,十分为难。

这个姑娘,看样子,还是当做没看见好了,谁知道如果她“看见”了,又会惹出什么样的麻烦。

只是,她当做没看见,有的人却是看见了,并且也没有像她一样纠结。

“你去把那个姑娘带过来。”李氏掩上马车上的帘子,向身边的陪房婆子说道。

那婆子答应了一声,见李氏的马车驶到了一个隐蔽的角落,这才过去,走到那姑娘身边。

她先是将地上的白绢给拾了起来,然后又将姑娘给扶了起来,说道:“姑娘,我家主子要帮帮你。”

那姑娘闻言,从地上站了起来,或许是因为在地上跪的太久了的缘故,双腿一软,竟差点倒了下去。幸好有那婆子眼疾手快地给扶住了,这才没有倒下。

“真是谢谢了,小女子实在是无以为报。”那姑娘说道,声音低沉,眼眶里也是红了起来。

“不碍事”,那婆子说道,“我家主子正在等着姑娘呢,还请过去说话儿吧。”

那姑娘闻言,忙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虽然这婆子只说了她家主人会帮助她,并没有说给多少银钱,但是她本身就是卖身为母治病的,哪里有轮的到她选买家的机会?

“真是的,到底是谁啊,也不露个面儿,真是没意思。”周围那些刚刚还在调戏这位姑娘的人,见并没有人出面,便纷纷地抱怨起来。

直到这姑娘跟随那婆子走远了,他们觉得没热闹看了,这才纷纷离去。

那姑娘跟在婆子后面走着,始终低着头。如果不是家里出了事儿,怎么着她一个好人家的女儿,也不会沦落到如此田地。

婆子带着那姑娘走了一会儿,径直来到李氏的马车前,说道:“太太,人我已经带来了。”

李氏在车里“嗯”了一声,也没有掀帘子。

婆子正想让车夫赶路,让这姑娘跟上,但是又听李氏说道:“让姑娘上车吧,仔细别给累坏了。”

那姑娘刚开始听说马车里坐着的,竟然是位太太的时候,便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一般说来,她卖身的结果,要么是被富人家的男子们买去做个通房丫头,要么,便是被管家统一采买了去府里做丫鬟,但是后一种情况,是十分少见的。这马车里坐着的,竟然是一位太太,也就是说,买她的,是一位太太,这实在是不能说不奇怪。

心中虽然带着疑惑,但是这姑娘仍然是上了车。她掀开帘子,见里面坐着一个年纪三十多岁的妇人,身上穿着暗红色绣福寿祥纹的单褂子,下面穿着青色马面裙。

见她进来了,这位太太也不说话,只是移了移身子,给她腾了个地方,示意她坐下。

于是,她也只能坐下。

李氏虽然没有和她说话,但是眼角的余光却看见了,这姑娘的一举一动,果真是不像寻常人家的女孩儿。

刚刚她跪在地上的时候,李氏便已经看到了。她虽然跪了许久,想必身上早已是酸痛不已,但是腰背,却仍然挺得笔直。这样的孩子,一定不是一般的人家能教养的出来的。

今日她只是趁着庙会之前,赶着来这寺里添了香油,再祈福上一番便回去的。回去之后还有其他的事情,因此李氏不想耽搁时间,本来想直接走掉的,但是马车经过之后,李氏心中却忽然有了个想法:倒是不如把这个姑娘给带了回去。

像莲子所想的那样。她其实也想到了,但是仔细一想,这并不会影响到她。

如果这个姑娘确实是卖身救母,她将她给买了去,自然就是她的人,以后的事情,肯定会听她的。并且这姑娘长相是极好的,如果好好教上一番的话,说不定真的能成事。

如果这个姑娘是骗人的话,只要她一和她说她将要做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想必以她这种聪明劲儿,定然是不需要人教,自己就知道该如何去做的。

不管怎么想,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对她有利的。因此,李氏便让车夫调了个头,重新回到刚才那处,命婆子将这个姑娘给带了来。

一路上,二人都没有说一句话,让这姑娘心中都不禁有些着急。这位太太可真是有些奇怪,将她给买了下来了,但是让她坐车,并没有当下人一样的使唤。只是,这一路上,她为何就一个字儿也没有和她说?

好不容易到了家,李氏直接带着这位姑娘,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在椅子上坐下了,接过婆子刚刚给倒上的茶,喝了一口,这才抬起头,看着面前站着的这位姑娘,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回太太,我叫李淑兰。”她答道。

“淑兰”,李氏重复了一遍,“倒真的是个好名字呢。”

那叫淑兰的姑娘闻言,又道:“谢谢太太夸奖。”她犹豫了片刻,这才问道:“只是,太太将我买了来,我此时真的是十分放心不下病重的老母。”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七十九章 因由

起初李氏并没有说话,只是盯着那李淑兰看。过了会儿,才向她的陪房张婆子道:“你去拿上些银子,可着劲儿地给李姑娘的母亲看病。”

李淑兰闻言,心中大喜,忙道:“真是谢谢太太了。

但是她心中虽然欢喜十分,面上却并没有流露出很多颜色。李氏见了,心中不免有些为难。

这个李淑兰,看样子应该是个十分有心计的,这样的人正是目前她所需要的,只是,就怕心计太深,到时候反倒是把她给算计了进去。

张婆子当即便拿了钱,带着李淑兰走了。

看了大夫,抓了药,李淑兰又亲自给母亲喂了之后,这才跟着张婆子,又回到了苏府。

回去的时候已经不早了,正赶上李氏吃晚饭,便让李淑兰一起坐下吃。

“不,太太如此,当真是让淑兰惶恐了。”李淑兰忙摆手道。

她卖身救母,就算再不愿意承认,也只不过是李氏买回来的一个丫头而已,哪里用得着她如此对待了?

“坐下吧”,李氏又道。

但是那李淑兰还是不肯坐,只是在一边站着,于是李氏又道:“我让你坐下你就坐下,要是再不听话,我可要把你送回去了。”

李淑兰一听这话,霎时没了主意,只好告了声罪,在李氏旁边的椅子上坐了。

李氏见她坐了,端起碗开始吃饭。

“你也不用害怕,我不是那种爱刁难的人”,李氏说道,“我见你卖身救母,这心里啊,着实是感动。你这姑娘能有这番孝心,想必也是个十分不可多得的好姑娘。如果说真要是被那些登徒子给带了回去,当着是得让人心疼死。”

她说着,夹起一筷子菜,给放到李淑兰面前的碗里。

“你放心”,她又继续说道,“既然你来了我这里,我便不会把你当下人使唤,断断不会委屈了你去。”

李淑兰闻言,忙起身向李氏行了个大礼,道:“太太大恩大德,淑兰没齿难忘,今后结草衔环,必当报答太太的恩情。”

李氏笑道:“哎呦,啥恩不恩的,咱只是看对了眼”,她停了片刻,又道,“说起来,咱也真是有缘啊,竟然遇上了,你姓李,我娘家也姓李呢,说不定咱五百年前啊,还是一家人。”

李淑兰听她这么说,脸上也带上了笑容。

在李氏的劝说下,她又重新坐了下来,此时也不像刚才那样,感觉既陌生,又忐忑。

“淑兰啊,我看你也像是受过极好的教养的姑娘,如今怎么就到这里来了呢?”李氏问道。她从一开始,便看出来了,这李淑兰,必定不是一般人家教养出来的女儿。

说起这事儿,李淑兰叹息一声,眼里瞬间也泛起了湿润之色。

“太太您对我这么好,如果我再不对您说实话的话,那可真是罪该万死了。”李淑兰用帕子抹了抹眼睛说道。

“我家原本是在汴京城的,只是恰逢遭了变故,怎奈屋漏偏逢连夜雨,母亲一病不起,父亲又不在身边,我家中又无兄弟,因此我便只能带着母亲,回外祖家投亲。只是谁料,外祖家的舅舅,竟不顾我母亲的死活,硬是将我母女赶出了家门。母亲病重,我又实在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她受罪,这才会卖身救母的。”李淑兰说着这些话,声音不由得哽咽了起来。

虽然李淑兰并没有说的十分详细,但是李氏也听明白了,应该就是她家出了事,京中待不下去了,便带着母亲来外祖家投亲,谁料这边又不接收她们,因此母女二人只能流落街头。

听着听着,李氏不由得也拿起帕子拭泪,这李淑兰的外祖家舅舅,也实在太不是个东西了。怎么说她孤儿寡母的,又是亲姐姐,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们流落街头。

“好了,你别哭,既然到了我这里,以后断断不会让你再受了委屈。”李氏安慰道。

李淑兰一个劲儿地点头,言语有些哽咽,但是仍在说着感谢李氏的话。

“只是,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