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骁骑- 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谓是雄风不减陆地,大有翻江倒海之势。
    唯一的缺陷恐怕就是溪水虽然清凉甘甜,口感也很好,但是喝多了,肚子受不了。
    不多时,典韦似乎后力不济,手上的动作慢了许多,硕大的脑袋大多数时候都浸没在水里,泡得面无血色,目光呆滞。
    随后,只见他微微张开的嘴巴,咕咕嘟嘟地吹着水泡,四肢无力地摆动,动作越来越慢,既而晃晃悠悠地沉入潭底。
    正逢此时,李利不再躲在一旁看旱鸭子嬉水的好戏了,而是一头扎进水里,迅速游向典韦沉没的潭底。
    须臾间,李利便游到典韦身后,随之单臂拦腰夹住典韦的半边身躯,吃力地向下游出口处游去。
    典韦的魁梧身躯原本是很让李利羡慕的,身大力不亏,肌肉鼓鼓,力大无穷。
    可是李利现在却十分痛恨典韦的魁梧之躯,长得太胖了,笨重的像头熊一样,拖起来太费劲,一步一步地踩着潭底的沙子挪动,极其吃力。
    本来李利不至于如此不堪,他同样也是天生力大之人,拖着毫无反应的近三百斤重的典韦,应该毫无问题。
    怎奈他之前被典韦一脚踹在胸口上,当即折断了两根肋骨,内脏移位,至今仍旧胸中憋闷,疼痛未消。
    因此,他现在拖着典韦的身躯在水底潜行,胸口愈发疼痛难忍,根本使不出多少力气。显得举步维艰,相当吃力。
    好在典韦的身躯在水中还不算太重,三米多深的溪水产生的浮力也不小,足以减轻一半的份量。
    十五米。
    十米。
    五米。
    距离下游出口大约还有三米的时候,便是水潭浅水区,只有一米多深的水位。
    这个时候,才是真正考验李利重伤之下还有多大力气的时候。
    只见他咬紧牙关,双手吃力地抓着典韦的肩膀兽皮软甲,生生将典韦一步步地拖上岸边。
    “呼!”
    将典韦拖上岸之后,李利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息,显得极其疲惫。
    就在这时,三十多名亲兵沿着瀑布岸边一路寻找而来,与李利汇合一处。
    “李进,你小子最机灵,快去给典韦压压肚子。这厮刚才喝了不少水,肚子撑得滚圆,把水压出来,等一会儿他就能活过来。”
    “小三子,你去给李进帮忙,顺带把这厮身上的兽皮软甲脱下来,给他重新换件干净衣服,再给他的伤口用酒葫芦清洗包扎一下。去吧,不要多说废话,照我说的做!”
    有了亲兵帮忙,李利就能缓一口气,站在一旁指挥亲兵如何解救典韦。
    当一切都做好之后,典韦吐出大量清水和一些泥沙之后,呼吸渐渐恢复正常,只是被水呛昏过去了,还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彻底清醒。
    随之,李利吩咐六名亲兵抬上晕晕乎乎的典韦,与重伤的李暹和樊勇汇合,既而匆匆下山,直奔陈留城而去。

第三十三章 终得猛将
    陈留城,府衙后院。
    晨曦破晓,朝霞满天。
    东边天际,一条横贯长空的云霞,红彤彤,金灿灿,绚丽无比。
    后院,水榭前方的空地上。
    一身粗布长衫的李利,手持长剑正与一名身高九尺、雄壮如铁塔般的巨汉激战正酣。
    之前身受重伤的他,此刻已然痊愈,手中长剑频频刺出,身形飘逸,剑法精妙,刁钻诡异,颇有剑术大家之风范。
    而那九尺巨汉,持一短戟只守不攻,左右招架,出手如电,力大千钧。
    长剑屡屡与短戟相击,力道毫不逊色,出击迅猛,以强制强。
    一时间,李利竟与巨汉拼得旗鼓相当,僵持不下,难分伯仲。
    片刻后,李利一改刚猛之攻势,长剑飘忽轻灵,看似攻击缓慢,实则暗藏杀机。
    突然变招之下,那巨汉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大力挥出的短戟屡屡击空,空有一身巨力却无用武之地,相当难受。
    巨汉的力不从心,让李利信心暴涨,一手以柔克刚的剑法愈发娴熟,如涓涓细流一般从四面八方涌向巨汉,令其步伐错乱,顾首难顾尾,陷入被动挨打的劣势。
    五十个回合之后,李利一剑拨开巨汉的短戟,剑刃流转之间直抵巨汉喉咙。
    “呼!恶来,你今天有些心不在焉,五十回合便抵挡不住了,有心事吧?”
    收剑入鞘,李利深深地吐了一口气,轻声对巨汉问道。
    陪李利晨起练武的巨汉,正是在瀑布水潭中被李利生擒的典韦。
    虎山一战,李利三兄弟全都身受重伤,尤其是樊勇受伤极重,左腹外侧被典韦掷出的短戟透体而过,险些命丧当场。
    好在李利对处理这种贯通伤十分拿手,伤口处理及时,包扎得当,总算将樊勇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再加上樊勇本身体质极好,身强力壮,抗打击能力和恢复力惊人,现在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只要不动刀兵,已无大碍。
    李利和李暹二人的伤势相若,都是内脏受伤。只不过李利还断了两根肋骨,经过这大半个月的细心调养,如今兄弟二人已经恢复如初。
    典韦不愧是顶级战将中的强悍人物,不能以常理度之。
    那日,他身中三刀,每一道口子都有一尺多长,还大量失血,可是在参汤的滋补之下,不到十天,他就生龙活虎地痊愈了。
    这种超强的身体恢复能力,令李利等人啧啧惊叹,羡慕不已。
    伤愈之后,李利每天清晨都会让典韦陪自己练武,今日已是第十天。
    武艺之道,在于勤奋不辍的长期习练。要想快速提升武艺,就需要比自己强大的高手当陪练,这是武艺精进的唯一捷径。
    故此,典韦持单戟只守不攻,可以全力防守反击,却不能主动进攻,眼睁睁看着李利在自己的陪练之下,一天天提升武艺。
    李利如今的武艺已经跻身一流武将上阶,精进神速,全身的力量也有大幅度的提升;虽不敢说有千斤之力,却也能气定神闲地抓起五百斤重的石墩。
    这个月中,也就是再过三天,他就年满十六岁了,已经是真正的成年人。
    chūn秋时期的孔子说,二十弱冠,方才是成年人。这只是一个针对士族和官宦子弟入仕为官的概括。
    实际上,出身庶民之家的子女,男子只要年满十六岁、女子年满十四岁,就算是大人了;可以娶妻生子,嫁人为妻妾,如chéng rén一般无二。
    至于弱冠之礼,庶民子弟没有这样的节日,最多吃上一顿带荤腥的饭食,就算很难得了。
    然后,由父亲赐予表字,如若能够得到族中最受人尊敬的长者赐字,那就是一种莫大的殊荣。
    之前,叔父李傕已经传下话,待李利过完十六岁生日,全军便撤出陈留,经司隶回军长安。
    这两天清晨练武之际,李利知道典韦焦虑难安,心中踌躇不定。
    中途,典韦曾几次想要开口相询,却始终拉不下脸面,不知如何面对李利兄弟三人。
    诚然,李利三兄弟先后重伤在他典韦手里,樊勇更是险些命丧黄泉,而他最终却被李利从水潭里捞了出来。
    此举,即是救命大恩,又是生擒活捉。
    按照典韦的脾气,愿赌服输,这并不丢人,走遍天下也是这个理。
    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么简单。
    之前典韦可是一门心思想要诛杀李利一行人,甚至不惜将李利逼得跳入瀑布水潭。
    如今一切都逆转过来了,他自己反而被李利所救,更是糊里糊涂地被抬进了陈留城郡守府。
    紧接着,典韦更是被李利派人细心照料,天天喝着珍贵的参汤,吃着美味佳肴,还有如花美眷的婢女日夜守候在卧榻两侧。
    前一刻,他典韦信誓旦旦地要取李利首级献于曹cāo;一觉醒来,却不得不接受李利的以德报怨,恢复自身的伤势。
    这一前一后的剧变,让典韦情何以堪哪!
    这不仅仅是愿赌服输就能了结的事情,还有很多典韦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复杂情感掺杂在其中。
    因此,他一直没有主动拜李利为主,只是对李利的吩咐惟命是从。
    “李将军······呃,不,主公,典韦此后誓死追随主公,以报主公救命大恩!”
    典韦听到李利的问话后,脑海里浮现出与李利相遇的惊险经历,呆愣了半晌,而后骤然俯身跪拜,说出了憋在心里大半个月的话。
    他没有说愿赌服输,而是知恩图报,这其中的深意不言而喻,意在表明心迹。
    “嗯?”
    顿时间,李利反倒是有些愕然失措,心中狂喜不已。
    典韦是第二个称自己为主公,排在他之前的是波才。
    为了收服典韦,李利可谓是煞费苦心,不惜以自身性命为赌注,孤注一掷,险象环生哪!
    如今终于得偿夙愿,将这员忠义无双的猛将收录麾下,李利此时的心情当真是惊喜莫名,如同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宝似的,内心无比激动。
    “好、好、好啊!今日我得恶来相投,当为生平一大幸事!”
    李利惊喜之余,连忙俯身托住典韦的双臂,“快起来!从今日起,你我虽为主从,却实为兄弟。你的父母妻儿便是我的亲人,我将待他们如至亲,一定妥善照料。”
    “多谢主公大恩!属下身无长技,唯有这九尺之躯可供主公驱使。主公但有所命,属下纵然拼掉性命,也不辜负主公所托!”
    典韦是个实诚人,说出的话语虽然粗俗,却袒露着一片赤诚之心。
    而李利之所以看重典韦,不仅是他有着高超的武艺,更看重他的赤子之心。
    “恶来言重了。哦,对了,一时口误,我竟然忘了恶来并非你的表字。这样吧,往后你就叫恶来,古之恶来!呵呵呵!”
    典韦对恶来的名号一直都是欣然接受,他出身低微,混迹于草莽之中,只有名,而无字。
    如今李利正式赐字与他,却是让他有些激动莫名。
    “谢主公赐字!古之恶来,属下恐怕还担当不起,不敢僭越此名讳。不过既然是主公所赐,属下便接下了,日后定当时时自省,以期不负主公期许。”
    “恶来不用如此较真。在我心里,你典韦更胜古之恶来,未来的成就也必然远超于他!哈哈哈!”李利志得意满地哈哈大笑道。

第三十四章 昙花,大树
    三日后,五万余西凉大军撤出陈留城,回军司隶。
    昨天夜里,郡守府中大摆筵席,一众西凉将领开怀畅饮,为李利举办了盛大的弱冠之礼。
    在此之前,李利任命典韦担任亲兵队长,并允许他在龙骧营五千步卒中挑选五百名虎贲之士,重新组建亲兵卫队。
    任命波才为龙骧营步卒统领都尉,李暹为执法队都尉,李富和李征父子接管三千龙骧营铁骑,分别为左右都尉。
    在陈留城的一个多月里,李利没有再扩充私兵,而是剔除掉数百名老弱兵士,纳入杂役,重新招募了一批身强力壮的兖州青壮充实军中。
    至此,他麾下仍是三千铁骑和五千步卒,兵员不减不增,但是战斗力却提高了不少。
    次日,西凉大军回撤司隶。
    出征陈留的五万大军,此时已经远远不止这个数目了。
    军中的各级将领,在驻军陈留的这段时间里,先后收编了陈留郡各县城的守军,又强行招募了不少私兵。
    因此,眼下李傕大军已有六万之数,不仅补充了攻城战中折损的兵士,反而增兵一万余人。
    西凉将领骁勇善战是不假,可是争功夺利、私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