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骁骑-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诚然,李暹年龄不大,还是个半大孩子,可这些只是表象。
    实际上,他天生神力,小小年纪就有千斤之力,战斗力比之李利丝毫不弱,甚至还要强上少许。
    只不过,李暹天生粗线条,武艺招式大开大阖,只知道一味地使用蛮力打斗。
    因此,他对付一般小将没有一点问题,如果遇到真正的战将,他的粗浅打法就不灵了。比如李傕和李利二人,就能灵巧地躲过他的蛮力,从而轻易将他打败。
    李利之所以提议李暹现在就进军营,目的就是为了早点磨练出他的厮杀技巧。
    不管他再怎么笨拙,耳濡目染之下,总能学会一些战斗技法。只要他稍微学会那么一点,战斗力必然上升一大步,成为真正的战将。


第四章 重伤初愈
    chūn意袭人,和风习习。
    万物复苏,chūn暖花开。
    不知不觉中,大地换新颜。
    草青青,叶哗哗,正值大好年华。
    中牟县后院内。
    半月时间,悄然而逝。
    院内的花草树木一天一个变化,如今已是枝繁叶茂,花团锦簇。
    chūn意正浓,生机盎然。
    “呼呼呼!”
    大院正中的空地上,一个矫健的身影闪转腾挪,赤手空拳却能在身形转动之中拳劲生风,带动气流发出声响。
    半晌后,一套拳法前后打了三遍方才停下来。
    待身形稳住后,只见此人年纪不大,猿臂蜂腰,身量颇高,足有1。80米,也就是八尺身躯;身着儒衫,愈发高大挺拔,只是身型倒显得略显廋弱。
    远远看去,他的面容略显清秀,典型的国字脸,剑眉虎目,鼻梁高挺,嘴唇红润,留有八字青须;肤色成小麦色,显得很健康。
    他目光深邃,乍眼看去,澄净无物;细看之下,宛如一汪深潭,不可揣测。
    最显眼的是,他的嘴角微微翘起,时刻都是一副真诚微笑的神情,很容易让人顿生好感,给人以chūn风和煦一般的感受,平易近人。
    这就是现在的李正锋,也是伤势恢复后的李力,更是附体重生并与李家融洽契合的李利。
    他刚刚打得那套拳法是后世中军队通传的军体拳,权当强身健体之用,却不能用来上阵杀敌。
    冷兵器时代,武术盛行,直到火器出现后,武术逐渐退出了普通人的视线,而武术也就正式转变为舞术。
    其实,早期的舞姬都精通武术,以武术为基础,方能做出各种美艳的舞姿。并且,舞技越高,也就意味着她自身的武艺越娴熟。
    此刻李利打出的这套普普通通的军体拳,却是无甚大用,与真正的武术更是相差甚远,权当强身健体之用。
    不过李利却习得真正的武术,而且还是两套。
    一套是他在后世海军之中从一位军中首长学得的秘术,潜水之时可以在水中调整自身呼吸,以至于能够尽量延长潜水时间。
    这套潜息之术是他能够在数十万海军之中脱颖而出的绝技,屡建奇功,数次获得破格提拔晋升的机会,以三十岁出头的年龄位居实职上校团长。
    潜息术有五层,李利之前已经在第三层初期滞留了五年时间,迟迟不得寸进。前三层是养息、藏息和蕴息;每层分初、中、后三个阶段。
    潜息术,其实就是调整呼吸频率的法门。而调整呼吸频率却需要全身脏器的协同配合以及身体各部位的机能协调,实质上就是一种通过特殊的呼吸方法调动周身经脉运行的法门。
    据首长所说,潜息术源于道家,是道士们延年益寿的修行法门;至于真伪,则无从考证。
    因为这等法门轻易不示人,绝大多数人根本无从得知,又遑论真伪。
    李利的另一套武术就是李家的家传武艺。
    现任家主李傕能够位居董卓麾下五大战将之第二位,绝非侥幸,更非承蒙董卓器重而得来的,而是依靠实力争取来的殊荣。
    李利作为三代嫡长子,自然能够学得家传武艺。
    何况,凡是李家直系男丁都能够学习祖传武艺,至于好坏,就全凭个人造化,别人则有心无力,帮不上忙。
    李家的家传武艺,实质上就是打煞身体力量的方法和临阵对敌的招式。
    习练起来,没有捷径,只能靠日积月累的勤奋练习,打煞力量,锤炼对敌招式,熟能生巧,既而提高战斗力。
    这套武艺与大汉其他家族武艺相似,有着共同的高下等级之分。
    初学者,就如同一般兵士一样,只懂得浅显的厮杀技能。此后,分为三流、二流和一流高手,一流高手之上还有顶级战将这一级别。
    三流武者,其实就是一般屯长和小校级的身手,实力不强,不入强者之眼,也称作下三流的身手。
    二流武者,按照实力划分的话,就能称之为武将了。身手不错,以一抵十不在话下,到了后期,甚至能够以一敌百。
    一流武将,算是武将中的强者。初期,就能以一敌百,为百人敌,到后期巅峰之时,甚至能够达到千人敌的程度。
    顶级战将,当世之中极为少见,十万武者中能有一两个顶级战将就很难得。
    近四十万董卓军中,至今仅有五名顶级战将,李傕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他比虎贲中郎将吕布差了一些,介于初期与中期之间,而吕布则是顶级战将后期的强者,有万夫不当之勇,当世之中鲜有人敌。
    李利现在就处在一流武将初期,以尚未及冠之龄进入一流武将之列,实属难能可贵。
    由此,李傕十分看重他的资质,认为他有可能是李家近百年来唯一一个能够将家传武艺练到顶级战将巅峰的强者。
    ··················
    通过这些天的细心求证,李利终于弄清楚现在是何年月了。
    现在是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三月。
    在过去的一年里,董卓军与天下诸侯大战数月,最终被江东猛虎孙坚攻破汜水关,攻入洛阳皇城。
    董卓无奈之下,洗劫洛阳,烧毁宗庙、挖掘皇陵,大肆搜刮了一番。随后,一把火烧了传承两百余年的洛阳城,挟持少帝迁都长安。
    而各路诸侯眼见董卓率众西迁,纷纷望而却步,随之勾心斗角起内讧,最终作鸟兽散,各自返回自己的辖地,伺机吞并他人的领地,扩张地盘。
    至年底,董卓待各路诸侯散去后,先后将司隶各郡收入囊中。不过他仍旧对关东诸侯心有余悸,收缩兵力,只留下少量步卒驻守司隶,大军依旧龟缩在关中。
    不成想,一代名将朱儁却在河南郡大肆组建义军,攻取司隶各郡县,甚至一度从西凉军手里重新夺回了东都洛阳。
    为此,董卓极为震怒,今年年初,下令女婿牛辅率领数万大军出击朱儁。
    李傕隶属牛辅帐下校尉,于是便被派到了最前线,与朱儁在中牟县连番大战。而牛辅则留守后方,趁机收复被朱儁攻破的郡县,大肆劫掠钱粮。
    在与朱儁大战之前,李傕也曾率众南下劫掠,将颍川大户悉数清洗了一遍,斩获颇丰。
    原本他想击败朱儁之后,转道兖州,去陈留打秋风。没想到朱儁十分难缠,招募流民组建义兵,连败数阵后,却还敢屡败屡战,死缠着不放。
    如今李傕军已经休整了大半个月,这两日正在整顿军备,企图一举消灭朱儁的义兵,而后进兵陈留。

第五章 别部司马
    日上三竿。
    中牟县大街上的行人并不多,许多商铺关门歇业,一片萧条之象。
    东面街头,不知何时出现几个西凉兵的身影。
    行人见之,如丧考妣,撒手便逃,唯恐避之不及。
    “富叔,这是何故?为何大家见到我等出现,转身就跑?”
    今日是李利伤势完全恢复后,第一次前去军营。
    清早晨练之后,他在老管家李富的帮衬下,披上那件被鲜血侵染成暗红色、刚刚修补好的铁甲。
    在十余名亲卫的护持下,李利骑着叔父李傕新挑选的上等战马,走上街头,前往北城营地。
    不成想,刚一步入街头,就把行人吓得抱头鼠窜,仓皇而逃。
    “这···大公子,贫民百姓对我们西凉军畏惧甚深,所以···自从我们进驻县城,一直如此。”
    管家李富支支吾吾地有些难以启齿,神色十分窘迫。
    “哦,我知道了!”
    李利微微惊愕,无奈地点了点头。
    旋即,他想起董卓麾下的西凉兵自从前年踏入东都洛阳以来,四处搜刮劫掠,为恶久矣,致使整个西凉将士凶名远播,传遍大汉各地。
    久而久之,无论是豪强大户还是平民百姓,尽皆对西凉兵畏之如虎,避而远之。
    董卓独霸朝野,为恶两年,却败坏了整个雍凉兵马的声誉。
    从此,凶残、贪婪的标签牢牢地贴在全体西凉兵头上,根深蒂固,轻易洗脱不掉。
    李利即使有心改变西凉兵的行事作风,却位卑言轻,力有不逮,暂时无能为力。
    不过这些并非不可改变,只要严明军纪,加强管束,慢慢就能扭转百姓对西凉兵的恶劣印象。
    此外,乱世之中,强者为尊。
    不管司隶百姓如何厌恶西凉兵,对董卓如何深恶痛绝,却丝毫奈何不得董卓及其麾下的数十万西凉兵马。
    二十余路诸侯联手都不能把董卓及其麾下的西凉兵消灭,普通百姓又能如何呢?
    ············
    北城军营。
    驻扎着李傕麾下的全部兵马,八千铁骑,两万余步卒。
    此外,还有中牟县原有的千余名守城兵士,共计三万余兵马。
    名义上,这些兵马全部归属李傕节制,拥有调动指挥权。实际却不是这样。
    真正属于李傕的兵马,只有他的本部兵马,三千龙骧营和五千余精锐步卒。
    除此之外,其他兵马各有归属,都有各自的领军校尉。
    李利所部只有一个千人队,全是战骑,是龙骧营三个千人队之一。
    此番伤愈归营,李利带着李富等人直奔中军大帐而来。
    中军大帐内。
    李傕居中而坐,掌管全军,高居帅位。
    他的右手边跪坐着一位与李傕年纪相当的壮硕将军,八尺身躯,南瓜脸,络腮大胡子,一双虎眉极为浓密,单眼皮,小眼睛,微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
    这就是郭汜,同属西凉兵五大战将之一,排名在李傕之后。
    他与李傕是结义兄弟,相交多年,互为知己。
    此外,两人同进退、共荣辱,在西凉兵中威信极高,深得董卓信任。
    李利养伤期间,郭汜专程探望过两次,其人言语直爽,神态和善,给人以亲人般的感受。
    除了郭汜之外,大帐内的其他七位将领,李利知道这些人的名字,却对不上号,不敢随意招呼,以免身份露馅。
    “禀将军,龙骧营都尉李利伤愈归队,请将军示下!”
    尽管与李傕是叔侄,但礼不可废,军中自有军中的规矩。
    李利是来自后世的真正军人,对军纪的认识深入骨髓。乍进大帐,他便躬身行礼,举止极为周到,近乎无可挑剔。
    因为李利是李傕的亲侄儿,所以帐外军士没有丝毫阻拦,直接放任他直入帅帐。
    “呃?利儿!”
    顿时,帅帐内的众人纷纷惊愕地看着李利,而李傕更是怔怔失神。
    刚才他正与郭汜窃窃私语,谈笑风生,没想到李利突然进了大帐,还这么礼数周全。
    以前李利可不这样,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