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骁骑- 第76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落寞之余,刘协不禁将目光投向坐在远处的伏寿和董贵人二人身上。可是,就在看到她们俩的一瞬间,刘协眼中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抹极其复杂的神色,愤恨、厌恶、惭愧、怜惜,诸多复杂而矛盾的情愫浮现眸光中,似乎对二女甚为不喜,或者说是嫌弃她们身子不干净。
    此前四个月里,刘希一行人几乎天天都在地狱边缘打转,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生不如死,苦不堪言。离开半山道观的第二天,他们就被流寇打劫,紧接着又被一伙四五百人的流寇劫持到山寨里,而后他们千方百计地伺机逃跑,却不料前脚逃出狼窝,后脚又掉进虎穴。一次次被劫持,一次次逃亡,一次次费尽心机与劫匪周旋,随行人员日益减少,很多甲士或战死或逃走,使得一行人的护卫力量越来越弱。
    与此同时,流寇首领和盗贼头领门屡屡欺凌百官们的家眷,就连伏寿和董贵人也难逃被凌辱的厄运。当时刘协就在跟前,可他却愣是不敢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女人,甚至连吭都不吭一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皇后和妃子被强盗首领撕开衣服,而后肆意狂笑着抱起二女走进内室事后,她们二人却说强盗首领并没有侵犯她们的身体,内室里不堪入耳的声音不是她们所为,而是首领的女人恣意大叫。但刘协对她们的解释甚为不屑,根本不相信她们还是干净的,反倒认为二女让他蒙羞,还试图狡辩掩饰,当真是不知廉耻。
    自此以后,刘协看都不看她们一眼,仿佛看一眼就会辱没自己真命天子的眼睛,并将她们俩赶得远远的,再不让她们靠近自己,生怕玷污了天子龙体。
    “董承,勤王诏令都送出去了吗,可曾遗漏,为何到现在还不见诸侯们前来迎驾?”目光从伏寿和董贵人身上移开后,刘协莫名烦躁起来,沉声问道。
    董承闻言连忙告罪:“陛下息怒。勤王令早已送往各州各郡,至今已有半月,想必诸侯们正在前来洛阳的途中。而距离洛阳最近的诸侯则是冀州袁绍和兖州曹操,料想他们随后便可赶来接驾。”
    “报”董承话音未落,但见守在城门口的一名小吏在废墟堆里连跑带爬地爬到刘协面前,气喘吁吁地急声道:“禀陛下,骑兵、、、骑兵来了,已到城门口”
    “啊!西凉军这么快就追上来了?”刘协惊叫一声,噌地站起来,不等报讯的官员把话说完便拔腿就跑。
    这时,董承一把拉住刘协,生怕他摔倒,并对那名小吏怒斥道:“你看清楚了,真是西凉骑兵吗?”
    “不、不、不是西凉军,而是兖州曹操麾下的骑兵。”小吏连忙摇头说道。
    “啊!”刘协和董承闻言大为惊诧,随即董承满脸惊喜的大笑道:“刚刚说到曹操,没想到他立刻便来了,实乃天佑我大汉,陛下洪福齐天哪!哈哈哈”
    “曹操曹孟德?”刘协沉吟一声,眉头微蹙,疑声道:“为何是曹操而不是冀州袁绍,邺城距离洛阳比东郡更近,袁本初为何不来迎驾?”
    董承闻言神情顿变,大笑声戛然而止,思索着说道:“微臣知道陛下的心意,袁绍四世三公,袁氏一门世代忠良,实为辅国梁柱。或许他此刻正在途中,曹操不过是抢先一步赶到而已。陛下莫急,眼下已有诸侯前来迎驾,这就意味着我等安全无虞,彻底摆脱危险了!”
    刘协轻轻点头,绷紧的神情渐渐松弛下来,喜上眉梢地道:“董卿言之有理,朕与众卿终于不必担惊受怕,真正摆脱了李贼的胁迫。哈哈哈!”
    

第898章 虎豹骑,治世能臣
    北邙山,官道上。
    “轰隆隆”的马踏声由远及近而来,随见一队队玄甲骑兵策马扬鞭疾奔,直奔高耸屹立的洛阳城驰去。
    少顷,绕过邙山官道后,率部奔袭的先锋将军骤然勒马驻足,抬手示意后面的骑兵暂缓行军,并派出斥候前去打探。
    “子孝,何以按兵不动?”
    一匹极其神骏的座骑缓缓上前,马背上一位肩披暗红色战袍、身着战甲的中年将军策马徐行至军前,气息略显急促地问道。
    “禀主公,洛阳城情况不明,我等不宜贸然前往。倘若城中有埋伏,亦或已有诸侯率先赶到,我等直奔城下而去,恐遭敌军伏击。故,末将先派斥候探明情况,而后相机行事亦不为迟。”先锋将军恭声应道。
    “呵呵呵!”中年将军闻言爽朗而笑,颔首道:“子孝愈发沉稳干练了,不急不躁、谋而后动,颇显大将之风,为兄深感欣慰。”
    “主公过奖了,末将受之有愧。”先锋将军闻赞不骄,扭头看着身后如臂使指的五千铁骑,深有感触地道:“若说主公麾下名副其实的统兵大将,非舍弟子和莫属,他才是当之无愧的将帅之才。短短半年时间,子和便操练出这支训练有素的玄甲骑兵,其练兵统兵之能乃众将之首,令末将汗颜。”
    中年将军微微颔首,深以为然道:“子和确是大将之才,之前却一直籍籍无名。明珠蒙尘,若不是荀彧极力举荐,我等至今还还被蒙在鼓里呢。半年之内训练出这支迅如豹、猛如虎的骑兵。子和文武双全,着实让我深感意外,当之无愧的统兵大将。庆幸的是,他是我曹氏族人,还是子孝的亲弟弟,此乃我曹氏一族之大幸也!”
    被中年将军称之为“子孝”的先锋将军,赫然是曹仁曹子孝。由此。中年将军的身份呼之欲出,他就是兖州曹操曹孟德。
    而被他们二人盛赞的“子和”,便是眼下被誉为曹军上将的曹纯曹子和。而他们身后这支玄甲骑兵则是曹操精心挑选甲士。倾力打造战甲兵器,购买优良战马,由曹纯全权负责训练的虎豹骑。
    历时大半年,虎豹骑已有雏形。此次这支骑兵由曹仁统率。跟随曹操前往洛阳迎驾。三天之内虎豹骑奔袭数百里,迅疾如风、势若奔雷,阵型丝毫不乱,仅此一项便让曹操和曹仁大为惊叹。而这只是小试锋芒而已,如遇战事,才能真正检验出这支铁骑战力如何,能否以一当百。
    须知为了打造这支战骑,曹操不惜花费巨资。近乎倾尽全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挑选最勇猛的将士,配备最好的战马和甲胄,打造最锋利的兵器。由此不难看出,曹操当真是对虎豹骑寄予厚望,旨在打造一支披坚执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骑卫队。
    正因曹操对这支战骑期许极高,倾尽全力支持,才使得这支骑兵在半年内组建完成。五千虎豹骑,每一名骑兵都是从十几万大军中层层选拔出来的虎贲之士,至少是队率或百夫长,个个弓马娴熟、身经百战,厮杀经验丰富。因此,这支骑兵组建之初就不用训练骑术和搏杀技能,直接训练整体协作厮杀及战阵变化,令行禁止,迅疾如豹、凶猛如虎,如臂使指,不动如山。
    这是汲取历次征战落败的惨痛教训,曹操急切想拥有的一支劲旅。
    纵观各路诸侯霸主,但凡军力强盛的诸侯,其麾下都有一支尖刀部队,且多为战骑。稳居榜首者就是自诩诸侯霸主的西凉李利,其麾下拥有当世战力最强的西凉铁骑:飞熊兵、龙骧营、虎贲营、武威营和金猊卫等数支劲旅,随意挑出一支铁骑都是威震天下的铁甲战队。其次,便是吕布麾下的狼骑军,兖州之所以沦陷,就是拜狼骑军所赐,区区一支万余人的铁骑打得曹操麾下十余万大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这个教训可谓是惨痛无比,令曹操铭记于心。最后一支颇有名气的劲旅,就是原徐州牧陶谦帐下的丹阳精兵。
    此外,幽州公孙瓒麾下有一支白马骑兵,冀州袁绍麾下有一支号称天下第一步军的先登死士,扬州袁术麾下有一支战力不凡的黑羽弓弩营;荆州刘表帐下也有两支劲旅,其一是黄祖统率的江夏水师,其二是刘表从子刘磐率领的长沙军。
    相比之下,曹操麾下原本也有一支威名遐迩的劲旅,这就是号称拥有十万之众的青州兵。可惜的是,飞云渡一役六万青州兵全军覆没,余下两三万青州兵已然不成气候,战力大损。有鉴于此,曹操亟需组建一支敢打硬仗且战而胜之的无敌劲旅,藉此抵挡各路诸侯麾下的尖刀部队,以备不时之需。于是,当曹操重新夺回兖州后,便立即组建铁骑,由此虎豹骑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曹军第一劲旅。
    与此同时,伴随虎豹骑的出现,其第一任统领曹纯也因此成名,被誉为“曹军第一战将”,文武双全,惊才绝艳。濮阳城下,曹纯力战吕布七十多回合而不败,足见其勇武;固守东阿半年而不失,为曹军赢得最后一块立足之地,足见其有勇有谋,沉稳持重。再有亲手训练出来的虎豹骑,成军之日便力压各营,拔得头筹,由此奠定了曹纯上将军的地位。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若不是曹军危如累卵、覆灭在即,曹纯恐怕很难出人头地,终其一生都会被夏侯兄弟、曹仁、曹洪等压制着,时刻处于他们的背影之下。然而正是因为时局所迫,危难之时曹纯挺身而出,一举赢得荀彧的推崇赞赏。随之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成为最受曹操赏识的爱将,遂将其视为心腹,提拔为禁卫将军。留守州牧府。
    然则,曹仁素来与弟弟曹纯不和。同为曹氏族人,曹纯之所以一直名声不显,这与曹仁暗中压制不无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曹洪和夏侯兄弟也与曹纯极少来往,俨然将其排斥在曹氏宗族之外,使得曹纯根本没有机会在曹操面前展示自己的实力。由此被埋没在众多将领之中。
    但是,对于曹操而言,他对曹氏宗族中人并无偏见。一视同仁,一直将曹氏族人视为亲信心腹。此番曹纯被埋没多年,于公于私都要予以补偿,何况曹纯武艺高强、谋略出众。这让曹操惊喜过望。自然要破格提拨,委以重任。
    时至今日,曹仁不得不接受现实,弟弟曹纯确实是个将才,其才能之高远在他这个兄长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曹仁渐渐放下成见,与弟弟曹纯尽释前嫌,重归于好。此举让曹操大加赞赏。亦如释重负,毕竟宗族内斗实在是不应该。而他作为曹氏族长,对于曹仁和曹纯兄弟之间的纠葛也是有心无力。所幸曹仁不愧是他最看重的中军主将,心志坚韧,知道权衡轻重,主动退让一步,与曹纯和解,由此便皆大欢喜。
    小分割线
    “报洛阳城内并无埋伏,眼下天子和百官正在皇宫废墟中落脚歇息,随行只有百余名扈从。”
    随着斥候快马回报,曹操、曹仁、荀彧等人顿时长嘘一口气,神情不由轻松起来。
    “大军继续前行,直奔长乐宫。”在曹操示意下,曹仁大手一挥,五千虎豹骑应声而动。
    少顷,曹真率军前行,提前进入洛阳皇城,而曹操、曹仁和荀彧三人在带着亲兵缓缓而行。策马前行中,曹操扭头对荀彧说道:“按大汉律,外臣觐见天子尚需进贡奇珍异宝,以示忠心。我等此次昼夜行军,太过匆忙,并未准备进贡之物,该当如何?”
    荀彧闻言神情一动,思索着片刻,微笑道:“主公不必多虑,在下有一策可解主公之围。”
    “哦?文若有何良策不妨直言。”曹操愕然道。
    荀彧笑道:“此番天子和百官从李贼治下逃亡归来,殊为不易,必然是经历了诸多磨难,九死一生。此刻他们回到洛阳,必定是缺衣少食,饥肠辘辘。我等不妨试想一下,人在饥饿之时,最需要的是什么?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