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立志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掌门立志传- 第10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怨不得他反应激烈,实在是林卓最后那句话太让人熟悉了,几天前在乐清县县衙,身为林卓开山大弟子的刘铁就是这么句话,当时还有几颗血淋淋的人头作为佐证,让人想起来便不寒而栗。

徒弟尚且如此,师父下刀子的狠辣果决程度可想而知。

难怪人家是师徒俩呢,果然说话做派都是一个德行,一句废话都没有,上来就给你两条路,要么跟他混,要么你就去死吧。

本日三更九千字结束,麻烦大家登陆下账号,如果觉得不错的话就收藏一下,顺便把手里的推荐票给我吧,这对本书是很重要的事情。

第二卷 第一百五十四章 规划图

从打各派掌门进入舞阳县开始,林卓的宣传洗脑队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工作,忙叨了整整一天,终于在这个清晨表现出了他们的工作的成效。

彻底投靠冲霄门,这是大部分掌门人此刻的打算,因为根据前一天他们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投靠过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从经济方面看,只要他们率众投诚,手下人包括他们自己,都将得到价值不菲的装备,以及数目可观的月俸,这种摆在面前的利益让他们很难割舍,要知道就是他们门派自主的情况下,也根本无法获得如此大的利益,因为他们没技术,所以空有宝山却无法致富。从权力方面说的话,林卓也并没有完全剥夺他们的指挥权,将各派改为堂口分坛之后,有些地方由林卓派出的人做主,他们则成为辅助的二把手,还有些地方干脆就让老人继续当家,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很给他们这些败军之将面子了。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不太情愿,这些人要么是性子直爽扭不过弯儿的,要么就是之前在本门盘剥习惯,或者懒散成性的,舞阳冲霄盟纪律严明,比起军队丝毫不差,这点他们早有耳闻。

不过这些人在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选择了随大流,因为大部分人都投靠的话,也就意味着他们被彻底孤立和隔离开来,况且还有沉重的不平等条约加身,估计混不了多少日子还是要选择投靠,等混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再投靠,估计就没有现在这么优厚的待遇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凤凰岭和乐清县所有门派集体并入舞阳冲霄盟,而且这一次合并完全出于自觉自愿,各派掌门除了需要思考如何为本分坛争取利益之外,早已忘却了之前被杀的大败亏输的事儿。

将各派掌门送走,吩咐他们回去清理门中田亩账册,等待接收人员之后,林卓走进作战室,在几名核心人员的目光关注下,将几块橙色的拼图板贴在了凤凰岭和乐清县的版块上,并饱含热情的说道:“本门东部空余地区现已全部被收编,目前是橙色状态,希望各位精诚团结,戮力同心,尽快将其便为红色。而在这之后,我们将休整一个月,用最快速度制造出一批数目可观的军火装备,之后向南部进军,拿下那里的空余势力。”

所谓空余势力,也就是三不管的在野修士门派,三大派现在跟黑莲教打得热闹,这是林卓收编这些门派最好的机会,而且舞阳冲霄盟南部地区有些边边角角,那里是三大派属下小门派和黑莲教厮杀的战场,有机会可以到那潭浑水的摸上一摸,说不定就能摸上一条鱼来。

林卓的地图分为两个大类五种颜色,其中一个大类叫做占领区,分为红色的完全占领区和橙色的需要巩固区,另一个大类则是在他控制之外的地区,该地区只有地名和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并没有各个门派的势力分布图,这些地方拥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非占领区,可见其野心之大。而这些非占领区分成了四种颜色,分别灰色的即将进攻区,黑色的计划进攻区,蓝色的长久计划区,以及红色的高度危险区。

蓝色的长久计划区都是一些实力不济,但距离江南较远,此时鞭长莫及的门派地带,而红色的高度危险区主要集中在京城极其周边,以及让他闻名遐迩的西北地区,这些都不是眼下要考虑的问题。眼下需要考虑的主要是灰色和黑色地区,全部集中在江南地带,除了三大派和黑莲教是黑色之外,其余全部被林卓画成了灰色。

没错,这些灰色地带包括了三大派属下的中小门派,虽说现在林卓可以吞并的非主流门派的确还有不少,可这些东西并非无穷无尽,而是终归是要吃完的。当他将这些门派吃干抹净,将营养成功转化成自家胳膊腕儿上的腱子肉时,与三大派的地盘争夺,甚至全面战争,也就该提到日程上了。

既然东部地区已经被全部占领,林卓也便开始选择额外派司令官,凤凰岭分为凤头,凤中和凤尾三个县城,被划为三个堂口,三县境内无论城市乡村还是山头的修真门派,统统变成分坛,乐清县命名乐清堂,所辖的各个门派也变为分坛。

凤头堂的主事人定了铁臂头陀,这位大爷一向在门中好吃懒做,林卓觉得不给他找点事情干,对不起自己每月开出的那么多俸禄,以及每顿那十桶米饭和若干肉菜。虽说铁臂大爷性子鲁莽一些,但凤头堂距离南华府最近,有事情总堂也可以迅速驰援,不至于吃什么亏,林卓也比较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山海派的王守义,这名优秀的山海派弟子,原本是被定为山海分坛坛主的,但山海派掌门因为在乐清县死于战火,干脆便破格提拔他做了坛主。林卓还特意跟这位新晋坛主聊了聊天,发现此人非常之审时度势,脑子比一般人不知道好用多少,不由大为欣赏,当场收了记名弟子,并传授了烈阳功,让他努力提升修为,好堵住众人悠悠之口。

林卓这种考虑是有依据的,这王守义虽说贪财怕死,但也正因为这样,他才离不开自己,也会加倍的忠诚于他林某人,这样的人只要用好了,将会是维持新占地区稳定的灵丹妙药。何况此人脑子着实不错,不但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对危险也十分敏感,临场反应也很快,正是给铁臂头陀做军师的好材料。

至于凤中县的外派司令官,林卓选择了魏子兰,虽说这位四师弟目前还算老实,但毕竟当初事情闹得太大,门中的情绪虽说被自己压制住了,但有他存在的地方总是会出现些许冷场,除了梁永那帮人和他亲热如故之外,其他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排斥感。发生这种事情也是没办法的,虽说林卓因为当初的兄弟情分,自己海纳百川的好名声,以及冲霄剑门诸人高强的实力等因素,将魏子兰这一大帮子收了下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的确体现出了他们的作用,但夺门事件为时不远,没能到让其他人彻底淡忘的时候呢。

凤尾县是最严重的地区,因为该地区六家门派的掌门都被李立庭杀了,导致他们怨气甚重,就连这次投诚,也只派了几个拿得出手的弟子前来,门中长老根本就没动弹。

有鉴于此,林卓派出了萧白狼,并辅助以小芹菜等几名老兄弟,百鬼门老兄弟的修为都有不小进境,凭借修为压住凤尾县六派绝对不成问题,林卓还特意给了临机处置权,若是真遇到敢闹事儿的,他绝不吝惜再下狠手。当然,杀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鉴于这里的特殊性,林盟主还是给出了拉一派打一派的指示,并让萧白狼带去了不少财货,用来从内部瓦解那些非顽固分子,至于那些顽固不化的,将来罗织个罪名开公审大会就是了。

唯一没有定下堂主人选的,就是乐清堂,并不是林卓想让那里自制,而是因为乐清县往西不远处,黑莲教和青阳无极观的人正在那里交战。有鉴于此,林盟主决定亲自前往乐清县,暂时驻扎在那里,仔细看看江南最强的四家势力是怎么打仗的,也好为自己将来的战斗做好思想准备。

第二卷 第一百五十五章 庆

大炎朝都城安京,地处西北中心,乃是天下最为博大繁华的都市,各国各地使节商贩络绎不绝的在城门口出入,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与富贵华丽的金陵城相比,安京并没有那般瑰丽的模样,但却具有一种金陵不曾具备的王者之气,一种在八百里黄土山川中巍然不动的厚重、刚强。

天下强军出西北,这是大炎朝定鼎千年不变的论调,这西北地面儿上的修士们,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天下最强的几大门派,有将近一半儿都在西北地面儿上,其余中小门派更是不计其数,其贯穿数千年的赫赫声威,煌煌之势,远不是江南文章锦绣之地可比。

安京城是天子居所,在普通百姓眼中那就是天下圣地,九龙垂拱之所,但是对于那些强大的修士门派来说,也不过是一座势力划分的城市而已。西北各门各派都在安京城有分舵分坛,势力大小参差不齐,唯一在这座城市中占有优势地位的,则是天下闻名的关西天雄帮,不过在这安京城里,修为最高的人却不是天雄帮的安京分舵舵主,而是一个很少在市井上露面的老人。

“庆哥儿,老祖宗叫你呢。”皇宫内院的御膳房内,一名小太监冲着树上的陈庆叫着。

“知道了,你先回吧,我这就过去。”陈庆一翘兰花指,用个红彤彤的苹果将那小太监打发走了,自家又在树上望了会儿天,这才慢悠悠的跳了下来。

这是大炎朝皇宫内院除了皇上和御前侍卫之外,唯一没有净身的主儿,可也是太监队伍中女性化最为严重的主儿,三江会的杨庆杨舵主,刘铁那纠结到死的冤家。

“老祖宗,我来了。”一间窄小的屋子里,杨庆向当初救他的那个老人磕头行礼,老人笑着点头叫他起来,先是叫人拿过茶水点心,之后又是一通嘘寒问暖,和普通人家宠爱孙子的老爷子没什么两样。若是个不知情的,打死他也不会想到这是大炎朝皇宫的大内总管,安京城第一高手,结丹中期的修士吴桐江。

这吴桐江今年一百八十多岁了,据说是二十多岁进宫,得到当时大太监的赏识,传了他一套高深法决,从此走上修士之路。传他那套法诀的大太监连筑基期都没达到,活到一百多岁死了,倒是他越练越强,居然结了金丹,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活上几百上千年都不成问题。

靠着岁数撑着,老吴伺候过三代皇帝,连今上算进去的话,那就是四朝元老了,可谓深得皇家信重。皇家基本上是拿他当成自家人对待的,逢年过节从未短了赏赐,这老头儿对皇家也是忠心,一百多年来没少给皇家四处平事儿。到了一百八十岁生日那天,老头儿突然萌生出要给自己找个传人的想法,严格来说他倒不是没人传授,皇宫里面得用的太监们,平日里都会跟他学个几手,不过限于天资成就有限,老头儿便打算到外面去找一个资质上乘徒弟,也算是给自家一身高深修为留个传承下来。

这收徒弟的心思一起,便再也遏制不住,吴桐江立刻找上了年轻的天子,以及在他眼中同样年轻的太后,哭诉自己苦寻传人不见,想要出宫走走的打算。大炎朝此时承平已久、海晏河清,宫里边也没什么大事发生,虽说历来有太监非公务不得出京的铁律,但对于一位服务皇家一百多年老人的请求,于情于理他们都不可能拒绝。

于是乎,年轻的天子准了,不但准了,还打算派人通知各处府道州县,让他们将适龄男童集中起来,等着老吴挑选徒弟。这一点老吴婉拒了,首先这么干动静太大,而且于理不合,乡间那些吃饱了没事儿干的文人墨客,指不定又编排出什么恶心人的新段子来。而且老吴这人笃信佛教,觉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