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烟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路烟尘- 第26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醒言的兵刃无名古剑,真的无名吗?剑中之灵有什么来历?它(她、他)对醒言的各样法术有何帮助?对他的天道之路又有何种帮助? 
  醒言、琼肜……等等,将来会拥有宠物吗?强大吗?可爱吗?酷吗? 
  千鸟崖上听经的珍禽灵兽,将来会对醒言有帮助吗?那位痴心寻找宝物秘笈的个性弟子田仁宝,将来还会有他的故事吗? 
  醒言是选择“一枕松风午梦清”,还是要“降魔卫道镇玄门”?在力量、法术崭露峥嵘之后,会像后世某位同姓英雄“张无忌”那样,专靠一身横练功夫打天下吗? 
  与醒言同时代的天下灵山、天下教门、中原故土、野域蛮疆,现在倒底是何情形?醒言会去经历吗?  
  醒言将来会到一个广袤的世界中历练吗?只是尘世中的大漠孤烟、江南春雨?会不会涉足地府幽冥、水底世界、海外仙山、天上瑶宫?他又会遇上什么样的异事奇闻? 
  如果,将来需要醒言来维护世界和平,那他的对手是什么?一个人?一些人?很多人?或者根本不是人? 
  醒言是纯正的普通山民出身,有没有啥夙世前缘?仙路是讲究前因后果式的宿命,还是讲究一切都有可能,纯粹顺其自然? 
  烟尘浸染的仙路,尽头究竟通向何方? 
  有关作者:这书能够在业余状态下,认真写到最后一页吗?如果将目前的水平定义为“才”,那管郎何时才尽?能坚持到仙路完结吗?灵感殆尽、吃老本式的已有人物感情纠缠,会在何时不幸出现? 
  有关读者:在这八月初暂别的十多天里,会把仙路烟尘扔出书架么? 
  好,满眼的问号到此为止;我们半月后再见!^_^   
      『拈 花 箓』 一直不太敢发的评论——大话仙路 
    ………………………………………………………………   
  发贴人:'螃蟹拖鞋'  2005…9…13 
  先做自我检讨,连叫十声惭愧。我差点错过了一部很棒的书。知道《仙路烟尘》,不是从昨天开始,早在三四月份的时候,就约略翻过此书,当时也只是记住醒言这个名字罢了。 真正开始阅读这本书却还是昨天的事,由于宽带的问题,这几天不能上网,我所看到的,都是以前全本下载的,虽只短短四卷,但确实已令我产生手不释卷的感觉。 
  仙侠类的书,也算读过不少,著名的如《飘渺》,《道缘儒仙》,《诛仙》等等,看完飘渺,第二日起床后就忘了前一天的活动,读完道缘,只说鬼雨鬼才也,虽然有些而已的书友说他是粘贴组合专家而非小说家;萧鼎其人其书,都被我推许,在人前不吝惜赞誉之辞,并为《诛仙》前半部痴迷(盖因本人道德观有问题,认为即便苦大仇深如张小凡,实也找不到理由变成鬼厉);终于读到仙路,好在读到仙路,庆幸读到仙路,终于有一个起点的写手,能让我与小说家这个名词放在一起考虑。 
  我这人死板,即便是读网络小说,态度也十分叫真,情节堆砌的小说,你再怎么红,我内心总认为其实不怎么样。然后特小人之心地埋怨,是品位低下的读者,追求快意的读者,惯坏了俺们的写手。要不怎有这许多写手,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又几乎都悄无声息地被慢慢遗忘?被记住的名字,也总是那么寥寥几个而已。 
  不好,恐怕我又有些艺术批评观泛滥了,得马上收回,回到管兄的仙路上。虽然我的第一次也许并不值一文钱,但我敢向胡主席保证,如此动辄千言,接近倚马可待的书评,还是大姑娘上花轿,这大姑娘还是黄花大闺女,决非二婚或是重婚,乃是地地道道的头一回。而这种评论的冲动,还是发生在我读完仙路的当天晚上午夜惊魂的时候。实令我自己也感到惊奇。不过我终还是忍住了冲动,等到了白天才来摸键盘。 
  在起点看书,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好比是嫖客来到了花月楼。玉蕊雨云这样的花娘,任何一间青楼都不会有很多的,因此才显得珍贵。仙路这本书,如果不因为与青楼女子放在一起作比为耻,那么足够当的上蕊娘这个角色。不过我看管兄小说中的态度,实有些众生平等,一碗水端平的取向,因此倒不怎么担心这个比喻引起管兄不快。有教无类,咱打个比喻,也当然可以遵循“无类”原则,况且“类比类比”,比喻也有类比这一说法。 
  蕊娘算是最出色的了,再怎么着也能说是最出色之一。妓女的素养已到达不能挑剔的地步,反观嫖客,理应具备良好的品鉴能力。我喜欢黄易小说的侯希白,就是因为此君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美女的追求和热爱,并义无返顾承担保护的责任,他说了,美好的事物是值得追求和保护的,以至于花间派的门人,就算死也要死的美好一点。嫖客即便不能个个如侯希白,也不好去学那胡公子。 
  我说读者品位降低,追求快意,实与今之嫖客无异。窃闻古代青楼,品花品月,品酒品乐,品诗品文,各种富有艺术特点的活动尽皆具备。最起码我在小说当中,很少看到有哪位主人公是纯粹为发泄生理欲望而逛青楼的。即便最后难免涉及征伐,那也是在前奏充分进行之后,千呼万唤始出来。我估计当今的嫖客与小姐,除了买春和卖淫这个大主题外,即便有什么前奏或是插曲,只怕与“淫乐”这个主题也逃不开关系。 
  主题的狭窄,就如同审美观的浅薄,大抵是无可救药的。无节制泛滥,无条件放纵。在文字快餐中,则体现在对情节的恶性放浪以及对YY的病态追求上。不举例子,具体可参考那些点击榜,推荐榜,收藏榜靠前的若干小说。 
  仍旧是说远了,再一次回到仙路上。 
  我看仙路,首先看到的是作者的才华,倒不是那些诗词歌句才使我觉得管兄确是才华出众。诗句本身,也有可观之处,但不足以炫耀,难就难在放在情节中,不显得突兀和不自然,反显贴切,推进情节,使小说蒙上一层淡淡的诗情画意,此或许可以说是“烟尘”。这种美说不上来,只能在心里体会。用武学大师教徒弟常用的话来说——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怎么解释,你终究不明白。做到这一点的起点作家,并不单是管兄一人,因此还不足完全体现管兄的驾驭能力和出众才华。 
  接下去论文才,语言清淡跳脱,与主人公的性格大致一样,有种顽皮乐观的特点。当然与醒言一样,还算季老夫子的门下,因此典雅斯文处,亦足以凌驾于同类之上。诛仙的文字语句,是很多书友所推崇的,但也有人诟病说萧大玩煽情,太多抒情语调也会令人表层肌肤起一些不良反应。但即便再挑剔的读者,总不能在语言文采上,给仙路指手画脚,挑出什么毛病来。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对的话,那就是对话中的噱头太多了,吃饭时不要对着显示屏。管兄在小情节和对话的处理上,实有很多小智慧,叠在一起,就是大手笔了。此外,不论是写景状物,心理抒写,都是恰到好处,火候十分到位,深谙过犹不及的宗旨。 
  语言文才好,那就说管兄才华出众么?仍不足够!我要说的是,管兄在小说中旁征博引,不论是仙家学说,还是经史子集,或是诗词歌赋的改造运用,都已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信手拈来,浑然天成。什么,还需要举例?这可不是学术论文,智商正常,略有文化的人,自己可到文中参阅。总而言之,这非是大家手笔,是办不到的。在以往看的小说中,能到这等地步的,也只有金庸的几部力作了。黄师虽然也高明,但引经据典时,总有生搬硬套的感觉,他还是适合被成为情节大师。我并不是说管兄已到了金老的水平,管兄若看到本文,不可飘然。不过我敢说,如果管兄能在这个水平上不断前进,并有意发展的话,将不会只是如他自己定位的那样,写一部网络快餐+文人小说。 
  才华之述至此备矣! 
  再说小说本身,有人话就多了。说情节太拖沓,迟迟进不了仙路,让人干等。只拿些日常琐事来写,算什么把戏。 
  我不知道本书的书友是怀着什么心情来读着本书的。我记得管兄自己也说过由于此书的行文特点和总体安排,想大红大紫是不可能。我暂时还不能说服自己认同这个观点。但既然管兄这么谦虚,那么读者也该知道另辟奚径这个道理。管兄是要造境,正如有些书友说的,像哪哪哪流过了一道清泉,又像是某某某天如沐春风,又说是XXX风格之外的一朵奇葩,总而言之,大家都认同这么一个观点,仙路是起点的一个异数,是仙侠中的另一个样板。 
  就是这样,大家既知道管兄的写作意图和行文构思,那就知道管兄这细水长流的行文,正是在营造一种淡淡之境,令人沉醉其间,在厮杀过度,血光冲天的网文中,享受难得的平和。我要说的是,尽管平淡吧,尽管清新吧,尽量让书友到大结局时,仍只是这种淡淡的喜爱,深深的回味吧。 
  但我知道,随着情节的推动,仙路最终会出现情节的波动,出现奇峰异峦,但若真是因为迎合YY口味,而出现行文的偏差,哪怕是不得已,我个人而言,是接受不了的,如同诛仙后半部分给我的伤害一样。 
  人物刻画的成功,恐怕也是大家喜欢的一个原因。我这里自作主张,将若干分为七等来评论一下,总会与别的书友产生参差,但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喜欢仙路。由于我看的只是七月份之前下载(四卷加第五卷的前两章)的部分,最新更新的还读到,因此在此之后出现的一些高明人物,或许点评不到。 
  第一等:形象鲜明,立体感十足,可亲可感型。代表人物有: 
  姓名:张醒言 
  入选理由:主人公的特点,大家读了这么多,总不会认为管兄在这少年的刻画上,还有什么不对头的地方吧。活泼,智慧,乐观,又有些顽皮,当然也很有女人缘,更难得的是,这小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遇到姑娘家,他知书达礼,谈吐不凡,面对恶人,他能改头换面,硬是装起那大尾巴狼。如此个性鲜明的人物,张氏一家竟有两个,前有张小凡,后有张醒言,张家的家山祖坟的风水好哇! 
  姓名:清河 
  入选理由:又是一个玩世不恭的高人,我都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因为喝酒烧了什么宝贝,而被贬到饶州来。但此人喝酒,此人达观,此人斗嘴,此人爱财,此人能与市井之人能打成一团,这在以往的高人中,是很少见的。他有优点,也有缺点。看在他宁断肋骨,不失钱袋的精神,以及对上清宫在马蹄山建造别院时的毫不在乎,加上高人也会挨打的份上,足可列为一等,并与周伯通此类形象放在一起,而不显得逊色。大家也别忘了,开场就是这道人与醒言的对话哦,已让我们记住这一老一少两位活宝。 
  姓名:王代杖 
  入选原因:生财有道,是当时社会具有商业头脑的精英分子,虽然戏份不多,但短短几段,已让人记住这代杖兄的若干品格。比如口才好,比如职业素养好,介绍了那么一大段,客户最后予以拒绝,他不但不怒,反能在墙角作深刻的自我检讨,反思是否自己的说辞出现了问题,这等有职业精神的代杖,焉得多见?最后得知客户拒绝他,不是因为他口才不好,而是对他身子板不放心,这才产生职业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