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追求的清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有追求的清穿- 第2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面对这种恶意骗保,唐烨除了按合同赔钱别无他法,虽然你明明知道他是故意的,但是没证据啊…

还好,这些马车都已运营了好几年,赔偿只按折旧后的价格给,也就是说,骗保的人算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因为买新车他还得再添钱啊…

唐烨经过认真思考后,认为除了硬抗下去,没路可退,不仅只有硬着头皮赔钱,还得继续将后面没审核的马车投保单按部就班的给审批了,因此,打算游说德儿给车行追加一笔投资,“如今的钱勉强还能支持两天,五爷,怕得再投些银子呢,咱们在陪银子,可对方也没赚钱,咱们得试着撑一撑,实在不行了再说其他…”

德儿啃了口苹果,满不在乎道,“放心,四哥昨儿在太和殿发飙了,不会再有新的索赔了,你赶紧看病保…”

唐烨对此表示怀疑,四爷发飙若真那么管用,满洲贵族一开始就不会出这损招。

唐烨不知道的是,德儿出于要在四嫂娘家人面前给自己四哥脸上贴金的考虑,并没将给出完整的信息。

昨儿太和殿可热闹了,可不是光弘历发飙那么简单。

弘历在太和殿上直接参骗保的各府当家人里通外国,“和沙俄人串通一气,力阻大清船队去捞金!不知道沙俄到底给了他们多少贿赂,请皇阿玛下旨彻查!”

被参的人自然不会承认,和弘历当场争执了起来,弘历也不藏着捏着,“这保铺是为什么开的?别说你们不知道啊!你们这么搞,不是阻拦大清船队出海那是什么?说啊!马车自己撞坏的?好,你们若敢在太和殿上拍着胸脯说马车的的确确是自己撞坏的,爷也不怕丢脸,马上就叫保铺停了这生意,不过,你们的马车要是每天没那么多坏的让爷来砸,别怪爷将你们府里男女老少的马车全给砸个稀巴烂!”

大家一听这话,全火了,竟然在朝廷上放言威胁,是可忍孰不可忍,挽起袖子和弘历打起了嘴仗,说弘历就是心疼自己的银子,外加在岳家面前丢了面子,所以才这么无事生非,血口喷人,如此可好了,竟然还出言威胁…

然后太子、弘参、弘丰、东茁和雅朗纷纷加入战局,九王爷和十四王爷不住的打圆场,太和殿好不热闹…

在纷乱中,一个权贵跪下了,泣请敦庆帝为其做主,然后更多的权贵也跪下来,叩请敦庆帝保证他们及家人的安全…

“做主?”敦庆帝竟然还在微笑。

“皇阿玛,四弟真是一心系在船队远洋上,无关其他。”弘暄急忙跪下道,“还请皇阿玛给四弟做主。”

“皇阿玛,四弟一片拳拳之心,可不能冤枉了他啊。”弘参也急忙跪倒。

“皇阿玛,你可得为四弟主持公道啊…”弘丰也扑哧一声跪下了。

东茁其实挺为难的,大家和小家不能兼顾啊,情急之下来不及仔细考量,下意识的就将小家排在了前头,唉,这也是人之常情嘛,帮完架才发现,糟糕了。这下好了,回去就得被拎过去痛说家族史,因此。此时便没再啃声。

雅朗倒还好,尚未成年就袭爵,顺顺利利的走到现在全靠宫里支持。从未考虑过中立,这回事关弘历。更是不会袖手旁观了,“皇上,四阿哥无端受屈,还请皇上还四阿哥一个清白…”

九王爷和十四王爷则是息事宁人,说双方情绪都有些激动,其实也就是小争执,小争执而已。请敦庆帝别在意,千万别在意…

敦庆帝等大家都说完了,才问弘历道:“弘历,你有什么话说?”

“儿子没错。”弘历虽然也跪下了,但语气却透着那么一股子桀骜不驯!

“你还没错?!”敦庆帝的脸可不是一般的黑,“将朕的老脸都丢光了,你还没错!说!朕是怎么教你的?!”

“回皇阿玛,你打小就教导儿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弘历朗声应答道。

弘暄等人急得恨不得立马找针将弘历的嘴巴给缝上。这是太和殿,不是储秀宫!

九王爷和十四王爷则悄悄移到弘历身旁,打算不动声色的提醒一下弘历,眼下不是闹开的时候。先忍忍吧…

敦庆帝都给气得站了起了,九王爷和十四王爷一看,心想,弘历这下遭了,皇上昨儿才刚刚说了要好好安抚一下八旗勋贵,今儿弘历就捅这么大的娄子,唉,希望弘历别被罚得太重啊…

“你就这么给朕犯人的?!将人马车砸了就算完了?滚,对外别说是朕的儿子!”敦庆帝的怒吼响彻整个太和殿,“朕没你这么窝囊的儿子!”

大臣们一听,全傻了,敦庆帝是有些浑,但是今天这也太浑了吧!

九王爷和十四王爷对视一眼,除了无语还是无语,宠儿子能不能暂时排在国事之后?

弘暄微微皱了皱眉头,弘参和弘丰都急忙看向弘暄,皇阿玛看样子是要以雷霆之怒了结拖了些时日的角逐了,那现在到底是煽一下风点一把火,还是赶紧降温啊?哪样才对大局有利啊?…

弘历却立马来劲了:“儿子是打算将他们府给全砸了的,只是不想让皇阿玛为难,这才大事化小…”

“人都骑在朕两儿子的头上了,朕还有什么好为难的?”敦庆帝厉色道:“史官将朕的话记好了,朕绝不纵子行凶,但是也绝不为了什么狗屁名声为了什么所谓大局任由朕的血脉受人欺凌!不就是被骂为昏君嘛,朕倒要看看,朕这个昏君是不是真的就弄得民不聊生!大清是不是真的会亡在朕这个昏君手上!朕倒要看看,后世史书是不是真的将朕这个昏君与桀纣并列比肩!”

“臣惶恐!”见敦庆帝如此发火,大家赶紧磕了一个头。

“各位大人,你们是要朕怎么给你们做主啊?”敦庆帝阴森森道:“是将弘历给剐了呢还是剁了?是将弘历给蒸着吃还是炒着吃,来,来,说来听听,史官记好了,让后世也看看,朕这个昏君手下都养了批什么狗屁大臣!”

“皇上息怒。”大家又磕了一个头。

然后,敦庆帝盛怒之下将骗保的那几家当家人全一撸到底,当然,弘历又被罚了一年俸禄,罪名是率先扰乱朝堂秩序…

最后,敦庆帝还放话,“要想死谏的都到太和殿外跪着去!朕派人给你们收尸,还负责请名士给你们立碑立传!让你们名垂千古以映衬朕这个无道昏君!”

敦庆帝话都说成这样了,谁还敢这么干啊,人人出了太和殿都紧盯着大地,生怕一不留神脚下一踉跄便被栽赃祸害成了那诛心之人…

而下朝后,弘暄就派德儿飞奔到了畅春园,先好好劝劝康熙,免得康熙一怒之下说出和敦庆帝立场不同的话来。

而康熙重重的叹了几声气后,只说了一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便没再对此发表任何评论。

而截止目前为止,勋贵们还未进行反弹。

因此,德儿对此事便比较乐观了,对唐烨道:“总之,车保不会再出什么乱子了,你赶紧看看这个病保,这才是大事。”

唐烨对德儿的话不大相信,德儿可是传递过虚假消息的呢,不过,见得一心只想弄病保,唐烨也不好再坚持,算了,明天去寻一下庄亲王,看看他会不会投点资,现在还是看企划吧,看企划吧…

看了没两眼,唐烨便将企划书给放下了,“五爷,要不你给我说吧。”唐烨如今真的能猜懂一些文言文了,但是,如今脑子已持续高速运转了好些日子,实在不想再为文言文费神了,何况德儿的文言文还是那种特深奥的,和账房先生们写的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四章 都为难

听着德儿说得口沫直飞,唐烨恍惚中仿似看到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冲到官仓稽查最前沿,眼里心里全是天下苍生社稷,应该没李真什么事了吧?…

“李嫂子,你也觉得好?”德儿见唐烨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很高兴。

“啊?”唐烨回了回神,清了清嗓子,想了想,决定还是直说,“五爷,你的法子是很好的,但是实行起来难度很高,骗保…”

“你真的是弄成杯弓蛇影了,”德儿不在意的笑着,“咱们可只选大的药行,这些药行还是很有信誉的,坐堂的大夫医术医德都不差,不会搭上名声来骗钱,而且等医学馆出师的大夫免费坐诊了,有官医的地方还可加一份官医的证明…”

“官医?”唐烨有些吃惊,“我怎么不知道还有这个?”

“朝廷不是开了医学馆嘛,但学医不比其他,这个耗时间,原本以为三五年就能成的,可后来朝廷觉得,弄一帮庸医坐诊,还不如不弄呢,所以,起初有些个官医已坐堂就诊了,朝廷又给召回去了,但再过个三五年总会有人真正出师了吧,过个几十载,官医会多起来的,所以,这个病保前景很好啊…”德儿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唐烨知道朝廷开了医学院,但并不清楚里面出来的学生会免费出诊,因此,有些讶然,讶然之后便有些明白了,敦庆帝大概是想搞全民医保,正好保铺开了,便忽悠德儿去摸着石头过河了。

这敦庆帝的算盘打的还真精啊。

“五爷,我给你说实话,依照你的法子,这病保肯定是赔钱的。”唐烨可不想让敦庆帝如意,朝廷该担的责任凭什么推卸,“而做生意的目的从来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

“爷说了,这病保日后会从保铺中分出来的…”德儿有丝不悦。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保铺并不是不做病保生意,而是只会做赚钱的病保生意。至于赔钱的,那该朝廷管…”唐烨心平气和的解释着,“虽然五爷你目前筹集了一笔钱,但是,照你的法子,若只在京城附近实施,你的钱大概也只撑得了半年。就算你每半年都能筹到这么多钱,但你会乐意这法子只在京城附近实施?如要将摊子铺开,你上哪儿筹那么多钱去?”

德儿听后笑了,“李嫂子,你还真是个明白人,呵呵,这境况我知道,但是朝廷如今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顾不上这,我先弄。呵呵,若弄成了,朝廷自然会接过去的…”

既然敦庆帝愿打,德儿愿挨。唐烨也就懒得再多说,“五爷,你容我再仔细想想,这也算是朝廷大事了,马虎不得,十天吧,你就等十天吧,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

后世的医疗保险唐烨只知道医保卡可以在某些药铺买化妆品,其他的,几乎是一无所知,喔,好像门诊不报…

唐烨对此一点也不遗憾,反而觉得骄傲,证明自己前世身体好啊,自己全家身体都好啊,哈哈…

不过嘛,唐烨还是打算认真的帮德儿思考一下,不管怎么样,自己可比德儿多了300年的见识呢,总能提出些有用的建议不是?…

见唐烨说得挺郑重的,德儿便没再催,也是,自己的耐心好像少了些,德儿决定好好反省一下…

送走德儿后,唐烨还是找人去给雅朗送信,虽然德儿说车保不会再出现新的骗保案了,但是唐烨对此却是将信将疑,还是先融点资吧,防患于未然…

而雅朗此时正在养心殿,参加小范围的朝议。

敦庆帝正式将南边发现的荒岛拿出来讨论了。

一该死的福建帆船船队在海上遇到了风浪,不仅大难不死,还发现了一处新的岛屿,历尽艰辛回到祖国后,便按捺不住激动给官府报告了,然后,一层一层,报到了敦庆帝的御案前。

敦庆帝一看就骂人了,这倒霉催的帆船船队好好做你的生意嘛,没事报告什么新岛啊…

这还真不能怪敦庆帝目光短浅,实在是大清的幅员太辽阔,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敦庆帝也得有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