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农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悠然农庄- 第17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旧冷淡。

金雕生性孤傲,能做到这点已经不容易了。

李悠然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拍拍身边的昂昂,示意它不要跟来,然后独自走近金羽。

“金羽,给你带好吃的来了,新口味啊。”

李悠然说着,从面口袋中取出两块肉干,放到左手掌上,递到金羽的面前。

由于和往常的食物不一样,金羽显然有点儿疑惑,它伸长脖子凑到跟前闻了闻,随即用嘴叼起,仰脖吞咽下肚。咂么一下滋味儿后,又低头叼起另外一块。

呵呵,还不错,李悠然见它吃得香甜,很是满意。这再次证明了空间溪水打破常规的能力。

借着金羽吞食肉干之际,李悠然拉开它的右翅,瞧瞧伤口,已经基本愈合,没有发现异常现象。他点点头,又摸摸金羽的脑袋脖子上的羽毛,后者也没有躲避。

也许是高级伙食和饮水的缘故,这家伙的健康状态比刚来时要好多了,一身羽毛油亮水滑,坚挺,弹性十足。背羽羽端的金黄色越发明显。

拿来做个鹰毛掸子,一定是上佳的材料,李悠然微笑着自言自语。指尖传来顺滑如丝的感觉,令他颇有些爱不释手。

当然,金羽听不懂这话,否则一定会很生气。

接着喂饱了肉干,李悠然拍拍它的后脖子,随即离开。喝水就不用管了,金羽自己会去小溪边。

把剩下的肉干连口袋一起放到货架上,李悠然又拿起一个空竹篮,准备去四号田块采收蘑菇。

距离上次播种菌丝已经过去了几天,今天早上的时候,他在外面已经看到了四号地蘑菇试验田的情形,两种食用菌都开始出菇了,只是数量还不多。

不过先得少量采摘一些试试味道如何,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种得再多也没意义。

穿过薄雾,来到四号田块,新开辟的菇床上,稀稀拉拉的长出了一些蘑菇子实体。

黄褐色伞盖的是香菇;白白胖胖的是鸡腿菇,仔细看看,后者还颇具拔毛鸡腿的形状神韵。

子实体都不算大,但弄点儿先尝尝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李悠然走上前去,开始捡个头最大的采收。

采蘑菇不能拔,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指捏住蘑菇根部,进行旋转,这样很轻松就能把整个子实体摘下,而不破坏外形和其他菌丝。

两种蘑菇都采了一些,李悠然就此收手,已经够炒一盘的了。

他站起身,仔细查看菇床其他地方的状态。

其实若是想大批培育蘑菇,最好是弄一些段木,腐朽的树干之类,那样更接近野生食用菌的天然生长环境。光是靠目前带进来菌筒中的培养料可能不足。不过这要等先确认了篮子中这些货色的口感滋味再说。

李悠然随即提着竹篮退出空间,然后直接去厨房找齐叔。

“齐叔,这是两种新采的蘑菇,香菇和鸡腿菇,你让厨房分开各自素炒一份,注意不要放肉,加点儿蒜末就行了。”李悠然交代道,因为现在需要品尝蘑菇的原味,像一般家常菜中蘑菇溜肉片之类是不靠谱的。

齐叔答应一声,从他手中接过竹篮,交伙计安排去了。

李悠然回到办公室等待,心里颇有些忐忑。万一像以前试种的蔬菜一样,那还是很令人沮丧的。

二十分钟后,伙计端着两个盘子来到他的办公室。

“放茶几那儿吧。”李悠然一边说,一边坐到了沙发上。

面前摆着的两盘素炒蘑菇片,先端起了香菇这份,一阵浓郁的香气迎面袭来,气味蛮不错的,他心中不由一喜,拿起筷子夹上两片送入口中。

口感滑润,香气沁脾,鲜美可口,无疑是上等货色。

再试试鸡腿菇,菇片洁白如玉,入口爽滑细嫩无比,比香菇更甚,醇美的鲜香中竟然带着鸡肉丝的感觉。据说这是高等级的野生鸡腿菇才能达到的效果。

这样的蘑菇确实适于素炒,如果加入肉片之类,反而有画蛇添足之嫌。

两种蘑菇都非常优秀,终于确认了四号地块的作用。李悠然总算松了口气,一阵喜悦涌上心头。

既然面前摆着两盘美味的蘑菇菜,干脆让厨房再送两碗米饭过来,就拿这个当晚餐了。

第二百八十章蔬菜基地配车

既然蘑菇种植已经获得初步成功,那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了。

李悠然开出了单子,安排后勤部去采购一批段木,用于食用菌的栽培。

在大自然中,多数野生蘑菇通常生长在森林的腐朽树木、腐殖土落叶层之类的地方,看上去营养结构似乎很单调,但实际上品质口味上佳,比起在人工环境下,用各种复杂材料营养剂配置出来的培养料上育出的蘑菇要强得多。

所以李悠然决定采用最为传统的段木育菇法,因为这种方法最接近野生蘑菇的自然成长状态。

另外,他对空间的不同环境进行了一些分析,很明显,一至三号地块所处的空间环境中,微生物极少,推测这里可能有某种物质压制了各种菌类的繁殖,所以食品蔬菜可以长时间保鲜。

四号地则不同,微生物众多,所以才会出现菜叶霉烂的现象。而蘑菇属于真菌,试验的成功说明四号地所处环境适合各种菌类的生长。

而且空间中的作物成长迅速还不单单只是一个土地肥沃的原因,估计里面的水、土壤、空气中可能蕴含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能量。当然,这也只是推测,没有谁能告诉他准确的答案。

此外还有菌种的采购,最好能找一些名贵的品种,比如羊肚菌、牛肝菌、猴头菌之类。空间土地狭小,每一寸都很宝贵,如果都是种植寻常品种经济上明显不划算。

至于号称菇中之王的松茸,据说其子实体在被摘取后保鲜时间只有七十二小时,而且似乎必须依靠**树木的根部来维系生长,当然,如果拿到空间中是个什么情形还未知,这个难度较大,晚点儿再说吧。

***********************************

桐河子村蔬菜基地,顺子等三人正在田间干活,目前已经是九月下旬,下午的阳光也不再像七、八月那般毒辣,渐渐变得柔和起来。

顺子弯腰从白菜间拔起一把杂草,扔到田埂上。

地里的杂草长得很快,几天就是一批,这也是因为用于滴灌的水很特殊,在催生蔬菜的同时,带来的副作用。

由于已经确定蔬菜基地不能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的原则,除草剂自然被排除在外,那么就只能手工除草了,这也成为基地人员每天最耗费工时的工作内容。

“哎,歇会儿。”顺子直起身,活动一下腰,老这么撅着也挺难受的。

身穿一件单背心的石头儿在他前方五米处拔草,腰间的透明手机套露出来,手机银光闪闪,格外耀眼。

“哎,我说石头儿,你啥时候换手机了?”顺子好奇地问道。

“哦,前天进城刚买的。”石头儿回过头说道。

“给我瞅瞅,栓柱哥原来给你的那个呢?”顺子一边问,一边走上前从他的皮带上取出手机,拿在手中端详。

手机款式很新颖,屏幕也大,还是名牌货。

“那个送给建平了,哎,你小心点拿着,花了两千块钱呢。”石头儿提醒道。

“我说石头儿,你小子现在真奢侈啊,买这么贵的手机。挣点儿钱都花在这上头,家里也不管了。”顺子把手机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很是喜爱,但口中却连连贬斥。

“谁说我不管了?前几天刚给家里寄了五千块。我又不抽烟,不耍钱的,当然能攒点了。”石头儿不以为然地反驳。现在每月的奖金不菲,手头自然宽裕起来。

“好好,你行,我瞧你小子又置办新衣裳、皮鞋,又买手机的,八成是想和村里小卖部的妹子套近乎吧?要说那妹子还真不错。呵呵。”顺子取笑道。

“去,别瞎说。”石头儿不忿地抢回手机,装进套子中。

“嗬,还不承认,你要不认账的话可别怪我插手啊,哥可比你长得帅。哎,要说这腰上别手机可是土得掉渣啊。还有,你得去美发厅好好整个头型,现在这个就跟那土豆蛋子差不多。”顺子依旧不依不饶。

石头儿瞪起眼,正想损他两句,这时喜林从瓜棚那儿走了过来。

“拴住哥还没回来啊?”他问顺子。

“还得会儿吧,接车手续多,没那么快。”顺子回答道。

今天中午李栓柱就走了,包子铺那边来电话通知,说给蔬菜基地配的汽车已经买回来了,让他去接车。另外,前不久他和顺子俩人都通过了驾校考试,拿到心怡已久的车本子。

这个消息让李栓柱等全体人员都倍感振奋,因为这意味着蔬菜基地的整体档次又提升了一步。

喜林问了一声,转身往回走,这是,只听呱的一声,一只健壮的大林蛙蹦起老高,差点撞到他的脸上来。

“这破蛤蟆,也不怕被踩着。”喜林骂了一句,作势要踢,林蛙呱呱叫了两声跳走了。

“那是它喜欢你,你还不好好和它亲近亲近。”石头儿见状咧嘴直乐。时间长了,这里的林蛙胆子都大得很,根本就不怕他们几个。

也许是由于水的原因,现在菜地里的林蛙身体壮实得很,一个个都是跳高健将,食量大,食谱也杂,蜘蛛、蝗虫、蝽象、苍蝇、蚊子、蝼蛄、蛾蝶等等都是它们的口粮,无论是地上爬的,还是空中飞的,只要个头合适,统统是摄食目标。

以至石头儿他们现在穿单背心在地里干活儿的时候,几乎都不会遭到蚊虫叮咬。

前段时间地块边缘种萝卜那儿闹起了蜗牛,这玩意儿啃食叶子可是一把好手,一个晚上,好好的水嫩翠绿萝卜叶就变成了千疮百孔,蜗牛的繁殖能力超强,小蜗牛那是一堆一堆地往外冒,令人烦不胜烦。

开始他们用老办法,辣椒水、花椒水往上招呼,可蜗牛和别的害虫不同,身怀有抗药绝技,管你什么招数,它只要往壳子里一缩,就万事大吉。

花椒也好,辣椒也罢,都无法渗入壳中,于是统统宣告失效。

听说城里倒是有专门的除蜗牛药剂,但这和除草一个道理,也不能购买使用。一度把几个小伙子急得够呛。

后来建平出主意,说地里不是还有林蛙吗,瞧瞧它们吃不吃蜗牛。

由于菜地面积不小,林蛙活动分布并不均匀,比如萝卜地这儿就几乎没有见到它们的踪迹。

于是石头儿他们想办法把各地的林蛙往这边轰,还费了挺大的劲头。

不过辛苦没有白费,大批的蜗牛成为林蛙的腹中之物,林蛙再次证明了它们的“森林卫士”称号并不是白来的。当然,在这里应该称之为菜园卫士了。

后来李栓柱上网去查资料,才发现蜗牛其实是划归到林蛙的第二食谱里面,林蛙最喜欢的还是昆虫类。

李栓柱很是高兴,决定把林蛙做为蔬菜基地的长期养殖对象,等来年繁殖期到了,还可以壮大林蛙的队伍。

在北方养殖林蛙一般都有个过冬的问题,但这事儿对于蔬菜基地倒是好解决,因为再过段时间,天冷之前就要安装玻璃大棚,到时候让这些小家伙跟着搬家入住就是了。

“嘀嘀。”北边传来一阵清脆的喇叭声。

顺子抬头一望,立即叫喊道:

“哎,是拴住哥回来了。”

菜地里的三个人都停下手中的活计,一块儿往北边马路方向跑去。

马路边上停着一辆崭新的银灰色大面包车,李栓柱打开车门,从驾驶座上走下来,脸上神采飞扬。

这也难怪,在李家沟村,机动车辆到现在都还属于稀罕物,更别说亲手驾驶了。

“拴住哥,这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