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长白山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长白山下- 第13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呢,不挣分家业,以后可咋说媳妇啊?”方氏手里也不停着,一会儿就掐好了一大盆的大叶芹。“真是不好意思,请人帮忙也没啥好菜,都是野菜。”这些都是几个小的上山采来的。

“那有啥?嫂子家的菜,里面放了那么多的肉,比咱们家里可强多了。我家那口子就说,佟大哥家〖真〗实诚,请人帮工,给着工钱还管饭。饭菜做的油水足,比别人家强多了。”柱子媳妇把菜都拿去洗净。

“总觉得乡里乡亲的,能来帮工就不错了,不能让人家亏了。这几年,多亏了村里人的帮忙,要不,我家也不知道啥样呢。”方氏又开始挑燕儿以,今天打算包包子,用燕儿以和大叶芹两样掺在一起。

“玉梅,肉在里面那个缸里,你拿出来用水多洗几遍,要不太咸了。”

前阵子啥的猪都腌上了,现在就用腌肉。

春生媳妇听见了,就从缸里拿出来一块肉,洗了洗,在菜墩上剁起馅来。没多会儿,肉剁好了。方氏也把菜都烫了,攥出来,春生媳妇一起剁了。屋里发的面,大家齐下手,包出好几锅包子,放到前院的锅里蒸上。家里用锅的地方多,都用上房的锅,那晚上就不用睡觉了,炕得烫人。

包子包好,还得做点米饭,又炒了几个菜,正好干活的也都进院了。桌子摆在前面的院子里,这时候外面已经暖和了,在院子里吃,

宽敝。放了六张桌子,光是干活的就四桌,还有帮忙做饭的和自己家的人呢。四个菜,里面都放了肉,主食有米饭,每个桌上还有两大笸箩的包子。这笸箩是用柳树枝条扒了皮,编成的,是大郎编的。家里这样的笸箩有的是,玉娴用它来盛东西用。

众人全都坐好,云松又抱了坛子酒来,男人们又吃又喝的,好不快活。干活的疲累,一扫而光。女人们当然不喝酒,只是边吃边唠嗑,又打算明天的饭怎么做。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十来天。方氏每日除了忙碌,最挂心的还是二郎和博文,也不知道他们在府城怎么样了。府试在四月底,如今应该考试了吧?就这样每天惦记着。到了五月初的时候,林子的外围就今都弄好了,云松微松了一口气。不过,接下来还有活呢,祠堂又要修建了。云松找了村长,还有村子里的几个老人在一块商量了一下,决定五月初六开始动工。这样,就开始买材料,玉、

娴想起来方昀说过有卖水泥的,就让云松去镇上打听一下。果然真的有,于是大家决定用水泥来代替黄泥,这样会坚固很多。

村子里有车的人家,全都进镇去拉砖瓦和水泥、白灰,沙子江边有的是就不用买了。十来辆车拉了三天,才终于把材料拉完。大郎跟着付钱,玉娴就跟大郎说,让他买异西的时候,都跟人家写一张购货的契约,上面有双方的印鉴或手印。这东西可是他们花了多少钱的证据,万一哪天,皇上突然想起来,要查账怎么办?保留好凭据,省得以后麻烦。

如今材料基本上已经备齐了,木料就用年前收拾林子的时候砍的那些,当时云松就留出了盖祠堂用的木料。万事俱备,到了五月初六,就可以破土动工了。

这天已经是五月初四了,方氏早早的把米泡上,准备包粽子。正在院子里忙活呢,前面一阵喧闹,一会儿,二郎和博文两个人到了后面来。方氏一见儿子,高兴地一把搂在怀里,也不管手上还沾着米呢。

“娘,我和博文都考过了,娘,我俩现在是童生了。等到秋天要是考过了院试,就是秀才了。”二郎被母亲搂在怀里,幸福的感觉环绕着他。

“好孩子,好样的。博文,来,姨母看看。真好,你们哥俩挺厉害呀。”方氏听说俩人全都过了,自然是很高兴的。

玉娴化们在一旁,也都很开心,没想到两个人能过了府试。博文毕竟还念了几年私塾,而二郎才进私塾半年多,就能有这样的成绩,真的是很不错。不过,倒也没什么太意外的。二郎之前跟着母亲已经读书认了字,又跟着袁青云念了一年半的书,底子也不算薄。再加上他又刻苦,从来都是手不离书的,能有这样的成绩,也跟他的努力分不开。

袁青云看着这两个孩子,用手捋着胡须,也高兴的不得了。毕竟这是他的弟子,他这做师傅的看着弟子有出息,当然老怀大慰。“云松啊,咱们晚上好好喝一杯,哥哥高兴。”原来已经有人把云松叫了回来。

“好,大哥,咱们晚上好好喝点。,…云松是最高兴的人了,他自己没读过书,一直很遗憾。现在有空的时候,也会去听袁青云讲课,能学一点就是一点吧。儿子有出息,当爹的心里都乐得开花了。

方氏松开了二郎,捧着儿子的脸好好看看“嗯,瘦了,晚上娘给做些好吃的,给你俩补补。

”回头对春梅说道:“”会儿杀只鸡,晚上咱们盹鸡。再拿出点肉来,炒点菜,晚上热闹一下。”

云松也说:“我去下网,捞几条鱼回来,好好做顿。”说着就出去了。

方氏把糯米又添了些水,就领着孩子们进屋唠嗑去了。大家全都进了东屋,一起问他们府试的一些情况。

初五端午节,过了节就是初六了,这天上午,村子里的人全都到了村子最东头的那片空地。这是袁青云给看的地方,云松和村长他们又商讨过后,一致决定的。时辰一到,村子里的男人们就开始挖地基,三十多个人一起动手,按照已经挂好的线开始往外挖土。

想当然,方氏她们又是在家做饭了,各家的媳妇全都来帮忙,佟家院子里支了两口大锅,十来个媳妇都在那忙活着。玉娴和大郎他们,自然是上山下河去了。吃饭的人多,现在这时候也没什么菜,院子里也就是韭菜和几样小菜。做不出来几样,所以还得进山里去看看。

几个孩子,身上都背着弓箭,一起进了山。这个时候树木的叶子已经长大了,对于进山来说,就不是很理想了。视线遮挡的厉害,不利于打猎。不过,大郎和小三都已经锻炼出来了,还是能猎到一些东西的。

第一百七十八章 发参籽

水泥的使用方法,那卖的人已经讲过了。玉娴对这个也,道一些,所以在地基下完以后,工程就暂停了几天。正好这时候,各家的地里,小苗都已经出来了,大家都回去收拾地里了。佟家人也都歇了口气,这阵子,把他们都累的够呛。就连孩子们,上山下河,还要照顾家里的那些牲口,玉娴每天累的脚都疼。

好不容易歇几天,玉娴又想起来去年采回来的参籽该发上了。她找出那个放参籽的小布口袋,里面能有两捧参籽。这参籽不能直接种,而是要发酵好了,开了。才行。玉娴找哥哥们帮忙,在园子里面找了块地方,用黄土夯成一个土台。然后用木头做了一个框,把参籽和黑土、沙子混到一起,放到土台上的木框里,在上面再盖上一层土。最后,还要在土台的上面,搭一个木头的棚子,上面还苫了些草,保证不会有雨水漏进去。这样要发酵到秋天的时候才能好,玉娴前世看见爷爷弄过。那时候,东岗的人全都指着种植人参,所以这东西她倒不陌生。不过,这些是野山参的参籽,不知道用这个法子管不管用。野生的物种,想要驯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像家里养的那些动物一样,有一只鹿已经死了。好在都是从山里抓来的,也没什么本钱,要不然,玉娴会心疼死。

“小妹,你这样弄能行吗?”小四问道。

“我也拿不准,试试吧。等今年参籽成熟的时候,咱们进山去找那些人参吧。不用挖回来,只是把参籽掐了。我就不信了,一年不成,就两年,两年不成,就三年。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玉娴的拗劲又上来了。

“小妹,你有啥事就叫我们干。咱们一起来帮你。还就不信了,这人参咱们种不出来?”昊宇表示支持玉娴,旁边的人也都附和。

二郎和博文在端午节之后,又去学堂了,陈先生要给他们特别的讲一些院试的东西了。依旧是每隔十天,回来一次,正好今天在家。两个人又去找袁青云了,每次在学堂学了新的东西,他们都会去和袁青云讨论一下。

玉娴弄完了这参籽,就和哥哥们蹲在园子里除草。方氏在那边喊他们。“玉娴,娘要去洗衣服了,你们跟着去吗?”

于是一大帮人就跟着方氏,去江边洗衣服去了。如今方氏洗衣服,都用肥皂了,这东西真的好用,轻轻的打点在衣服上,就比草木灰水洗的干净多了。方氏对这个新东西很喜欢,拿了几块去送给那些相处的好的人家,大家都纷纷问道。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方氏就说是玉娴从京城里带回来的,说不定什么时候,这镇上也就有卖的了。大家都期盼着。不过,对于这肥皂的价格,众人也都觉得贵了。

洗好的衣服,在江水里好好的漂干净了,依旧是晾到大石头上。江边有不少的人都在那洗衣服呢。前阵子都忙着帮工去了,家里的衣服攒了一大堆没洗,如今还不都拿出来洗了。一群媳妇们,在那嘻嘻哈哈、有说有笑的洗着衣服。没多会儿。就有人洗完了。端着盆回家。那是不靠近江边的,嫌在这晾衣服耽误工夫。也有的直接把衣服晾在石头上。干的快。

“佟嫂子,你家的那个祠堂哪天开始砌砖啊?咱们可得把时间安排好了。要不地里的活还没干完呢?”一个媳妇问道。

“大概六七天之后吧,到时候看大家的活忙的啥样了再说。总得瞅着你们有空才行,也不能让你们把活都丢了,光来帮我加吧。”方氏边搓洗衣服,一边回答。

虽说来帮工还是一天三十文的工钱,可是也不能让人家把地不管了。

“到那时候,地里的活就忙完了,我家那口子,是一定会去帮忙的。别说嫂子家还给工钱,就是不给工钱,咱们这乡里乡亲的,也不能干看着。”旁边柱子媳妇说道。她家离着江边也挺近,今天就是为了凑热闹,才会从北头来到这边。

“对啊,今年咱们各家各户的,都没少在佟嫂子家挣钱。一春天,嫂子家的活就没停过。我家那口子,总共挣了一两多银子了。这要是在往年,不都在家闲着的么?”虎子的媳妇也说道。“嫂子,你家今年拿出来不少的工钱啊。这亏得是你家日子过好了,要不然,上哪拿这一大笔钱去?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日子不好,也不能买山了不是?”

“工钱是不少,云松就是觉得,大家也挺不容易的,我家的活也多。不好意思总是要们帮忙,给些工钱,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思了。”方氏手里不停,把衣服搓好了,就那棒槌在打一遍。

春梅和春杏也在那洗衣服,家里这么些孩子,又成天的上山,衣服哪有不埋汰的,这都攒了一大堆了。玉娴他们就在那漂衣服,晾衣服,忙得挺欢。

这时,周氏往江边走来,手里没拿衣服,远远地就喊道:“嫂子,我有点事找你,咱们得商量一大姐家的永福要成亲了,咱们看看都给点啥?我想着咱们商量一下,别重了样。”正好说完也到跟前了。

“永福要成亲?我咋不知道啊?”方氏抬起头,问道。

旁边的柱子媳妇说道:“嫂子,你成天的都忙忽悠了,哪还知道别人家的事啊?那罗永福,和他们村里一个小寡妇勾搭上了,如今那寡妇有了,不成亲行吗?”他家的小姑子就在大营村里,所以知道的多些。

玉娴一听这些人在谈论这种桃色新闻,就给哥哥们是了个眼色,大家往下面走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