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香门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香门第- 第46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析秋料到了,韩承或许对洪夫人没有感情,可是洪夫人在府中这么多年,两个孩子是她一手抚养长大,韩大人便是什么也不顾,也要顾着两个孩子的感受……

其实,若他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顾一切的将两个孩子和洪夫人送走,这样的韩承只怕也不是他们所愿意见到的韩承吧。

“你是怎么想的。”析秋顿了一顿:“对与周家。”

佟析砚就叹了口气,从手边的荷包里拿出周夫人给她的那把钥匙,将周夫人的话说给析秋听:“我很心疼她,周大人有这样一位母亲,他真的很幸福。”

只夸了周夫人,却不提周博涵是不是合适。

佟析砚却是一顿,又道:“我想,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教育出来的孩子,应该不会很差的吧。”说着摇头笑着:“至少不会如蒋老夫人那样,你说呢。”

虽是用玩笑的语气说出来,析秋却听明白她话中的心意,问道:“你答应周家了?”

“我记得我以前说过,不嫁给蒋士林,嫁给谁我都无所谓!”佟析砚看向析秋:“就如周夫人说的,为何不给自己一次机会呢,又能成全了她的心愿……何乐而不为呢。”

“四姐!”析秋握住她的手,轻轻叹道:“你一定会幸福的。”

佟析砚抿唇微笑,点了点头。

在雷公公回京述职的那日,周家请了钱夫人做媒人,正式上佟府提亲,由于考虑到周夫人的身体,双方就定了十月的日子,虽有点急可因为两家要求并不高又不愿意张扬,到也算充裕。

析秋为佟析砚高兴,回家一家人在一起吃了一顿饭,席间谈起坤哥儿启蒙的事,江氏就问析秋:“炙哥儿何时启蒙?”

“明年开春吧。”析秋说着摸了摸炙哥儿的头又道:“他性子活,大一些也记得多一些。”

江氏微微点头,欲言又止,析秋心中一动,看向江氏就道:“大嫂若是不着急,不如将坤哥儿送去我那边,也省的你单独请了先生启蒙。”又朝佟析环看了眼:“不如将十二妹一起带上。”

佟析环听道她也要启蒙,顿时高兴起来,怯生生的去看大老爷,大老爷就捋着胡须,微微点头道:“也好,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我们家不同别家,女子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的。”

大家皆是认同的点头,佟析环抱着析秋就甜甜的道:“谢谢六姐。”佟析砚就皱着鼻子:“就知道你喜欢你六姐不喜欢我。”

“没有,没有!”佟析环摆着手:“我也喜欢四姐的。”很紧张不安的样子。

大家一起笑了起来,没有人提起佟析玉和梅姨娘。

大老爷和萧四郎以及佟慎之说起雷公公回来的事,大老爷就道:“折子已经递上去了,圣上已批复,让我们拿出具体的方案,只等雷公公过了八月带去福建。”

福建,广东几处的市舶司提举司终于要落定了。

萧四郎微微点头,大老爷又倾了身子问萧四郎:“你对渔业税如何看?”朝中前几年打了几次不大不小的战役,江南又是连着两年闹了灾荒,国库经过两年的调整总算缓了口气,可依旧是捉襟见肘,前两日吴阁老就对圣上提议,加收渔业税。

一时激起千层浪,朝中立时就炸开了锅。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而反对最为激烈的便是文渊阁大学士。

萧四郎不紧不慢的喝了口茶,看向大老爷就回道:“重开海禁一事历时四载,如今也不过初见成效,渔业税吴阁老虽说的如梦如幻,可若实施起来,只怕是困难重重,首先不会的同意的,可能就是……”沈家。

这两年,沈家通过重开海禁,走海上贸易以及渔业,早就赚的盆满钵满,若是加重渔业税,沈家怎么可能同意。

大老爷捋着胡子,点头道:“督都说的在理,这件事只怕也是吴阁老一人的美梦啊。”说完,看向佟慎之:“闻贤,适当的时候你也劝他一劝。”

吴阁老是佟慎之的恩师。

佟慎之目光微垂,回道:“前几日张阁老寿辰,吴阁老还在宴中大罪而归。”说着一顿朝大老爷和萧四郎看来……意思不言而喻。

大老爷和萧四郎各自低头喝茶,已是心中有数。

析秋和江氏对视一样,领着几个孩子出了门,天空中漫天的繁星,析秋笑着道:“大嫂何时再给我添个外甥女?”

江氏脸一红,啐了析秋一口,道:“我还没说你,你反倒说起我来了!”两人说完,就朝佟析砚看去,佟析砚一愣:“看着我作甚,我的身子大夫可是说过的,极难有孕!”

江氏见她全然不在乎的样子,不由瞪了她一眼,回道:“哪里有人这样说自己的!”

佟析砚不以为然,一本正经道:“我说的可是实话!”江氏不想听,拉着析秋便道:“走,去我房里说话去。”

析秋掩面轻笑了起来。

晚上析秋和萧四郎回到府里,两人随意聊着:“我记得蒋大人是张阁老的门生吧?”张阁老是当朝唯一一位经历三朝的阁老。

“嗯。”萧四郎脱了外套,析秋就拿了扇子轻轻给他打着,萧四郎又接过扇子拿在自己手里,反手过来给析秋摇着,边道:“吴阁老初衷是好的,可是眼下海禁重启沿海一带恐生事端,若再加重渔业税,只怕会引起动乱,有张阁老挡一挡,圣上自也会慎重考虑的。”

析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道:“沈家又是怎么回事?没听说沈家有做海运啊?”

萧四郎就用扇子敲了析秋的脑袋,笑道:“傻丫头,你以为当初藤家那么大的家当,是落到谁的手里了?”

析秋一愣,随即明白了萧四郎暗指的意思,当初藤甲富可敌国的家当自是充了国库,可藤家最值钱不是可见的财富,而是那些多少年营运积累的人脉和关系,她当时就想到此事,后来又觉得既然雷公公在那边,又是亲自督查,想必那些东西都归了朝廷,要不然也纳在市舶司了,却没有想到却被沈家接手了。

“沈太夫人不愧是皇室出生,巾帼不让须眉啊!”析秋感叹。

萧四郎就目光微敛,没有说话。

析秋又问道:“说是鲍先生今天要回来?他这两年一直待在河南道,圣上应是会有所嘉奖吧?”萧四郎闻言点了点头,回道:“可能会在岳父手下某份差事。”

那也是好事,鲍先生是萧延亦的幕僚大家就算是自己人,在大老爷手下做事,说不定能成为大老爷的左膀右臂呢。

过了几日,渔业税的事将本来对重开福建市舶司提举司的事,持有反对的意见彻底压了下去,众人开始不再争论要不要开福建的海禁,目光悉数放在了渔业税上,反倒市舶司提举司一议便通过了。

析秋甚至有些怀疑吴阁老的原本的用意……

析秋哄了炙哥儿睡觉,又配合敏哥儿写了会儿,萧四郎才从衙门回来,析秋迎过去端了茶给他,就见萧四郎面色有些复杂的看向析秋。

析秋心里咯噔一声,问道:“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萧四郎放了茶盅,又握了她的手,将她拉在自己身边坐了下来。

析秋心里砰砰的跳,在萧四郎身边坐稳:“到底什么事?”

萧四郎就慢慢的道:“今日有人上折,推荐闻贤为皇长子侍讲。”一顿又道:“我看圣上恐也有此意。”

“大哥?”析秋愣住:“做皇长子侍讲?”

萧四郎点了点头。

------题外话------

我想说啥来着,然后感慨特别多,可这会儿时间一紧我就忘记了…。回头想起来我再说…。

我先出去办事儿…。估计有错别字,我回头再改!

提醒:月票,月票!哈哈哈哈哈

第二卷 庶大招锋 223 芥蒂

不知道为什么,析秋就想到沈太夫人有次和她说过的话。

皇长子日渐长大,启蒙在即……启蒙老师可是一生良师,其地位荣宠不可忽视,大周历朝历代曾做过太子侍讲的大臣,其后无不是入阁拜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无疑是至上的荣耀。

“是何人上的折子?朝中有能力胜任的人不甚枚举,何以独独推荐了大哥?”析秋拧了眉头问道。

萧四郎端了茶给她,示意她不要紧张,轻声道:“前些日子便已有人推举岳父兼侍讲……这些日子却又说起闻贤。”萧四郎摸了摸析秋的头发:“其实,这件事对与闻贤而言也并非坏事。”

析秋明白,佟慎之如今要做的就是积累资历,等在朝中将老一辈的人都熬下去,他就是未来朝中肱骨重臣,所以大多数在这个时候选择是稳妥的,若是可以尽量不要参与到皇室中去,这两年宫中大皇子二皇子渐渐长大,后宫之中又陆续添了三位皇子虽还是嗷嗷待哺,但谁又能预料明天会变成什么样儿……

做皇子侍讲,就无疑是和皇子绑到一起去了……

析秋不愿意佟慎之冒这个险。

“四爷怎么看?”析秋朝萧四郎看去,问道。

萧四郎沉默了一刻,回道:“此事我看也不是没有法子应对!”说着一顿朝析秋看去,便回道:“浙江知府年事已高,已拟好了辞呈不日就会呈于宫中……闻贤若是有意,倒是可以去浙江。”

浙江知府辞呈还没送出来,他都已经知道了,看来若是佟慎之有意,浙江知府必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析秋歪着头思索了片刻,觉得这个办法确实不错!

“那我回头问问大哥吧,看看他是什么意思。”析秋回道。

萧四郎点了点头。

第二日析秋就将这事儿和佟慎之说了,佟慎之只说考虑考虑,并没有直接答复……

朝中,周博涵递了奏折,立场鲜明支持吴阁老的渔业税,张阁老立刻在朝堂之上反击,只道:“这两年大周在航运贸易和渔利动作太多,难免引起沿海地区的动荡,经济动荡造成贫富落差,渔民生活艰苦却要交出大量的税,而港口贸易却是日趋渐盛,带动当地经济繁荣只怕及时无人再下河打渔,人人凭借港口贸易做利益往来的生意,这样反而得不偿失。”也就是说,“打渔者”本来就利薄,你再加收渔业税他们还有没有必要“打渔”呢,全部走航运贸易不就可以了,到时候你不但收不到渔业税,反而很可能拉低现阶段已经达成的税收额度。

吴阁老却道:“这只是小部分现象,不能以偏概全!”

张阁老还击,吴阁老也不相让,朝中一时间反对者有,赞同者也有,甚至以两位阁老门生界限画出了党派,战况日趋激烈,圣上高坐宝座之上却转身偷偷去和萧四郎以及几位近臣商议福建市舶司提举司一事,泉州港,广州港,宁波港等等的问题……

雷公公拿着工部给出的方案,于六月初顶着烈日远赴福建,大老爷随后派遣了工部的吏目赶赴福建,协助雷公公督建提举司,福建海禁也将在年底正式开放。

朝中争执持续不下,析秋却担忧佟慎之的事,萧四郎和佟慎之本人却是风淡云轻的样子,并不算挂心。

“四婶婶。”鑫哥儿和晟哥儿冲析秋抱拳,析秋点着头含笑看着两个人,指着面前的椅子:“坐下说话。”又对碧槐吩咐道:“将厨房冰镇的酸梅汤端来。”

碧槐应是,析秋又看向鑫哥儿:“今天没有课吗?”

“是,宋先生同僚到了京城,和二伯父告了三日的假,今天是第一天!”晟哥儿说着眼眸晶亮,显得很高兴,鑫哥儿则在一边抿唇轻笑,四处看了遍问道:“炙哥儿呢?”

“在钓鱼呢。”析秋轻笑着道:“他每天上午都会去清河里钓鱼。”又看看时间:“恐怕还有会儿,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晟哥儿听着就侧目去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