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良辰- 第1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温良辰镇定的神色,温良夏面色复杂,她没有温良辰的机变,更没有她的谋略,她如今敢于所作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宣德帝的宠爱上。

“我会冷静下来,你们放心,我不会连累你们。”温良夏立即垮了脸,抱着自己的膝盖,冷冷地向她说道,像是想要及时撇清关系似的。

温良辰不知又触了她哪处逆鳞,只好随她作罢,反正温良夏的性子天生便是这样,她从小到大早已习惯了。

正当温良成跨出内室,忽然听到后面传来温良夏的声音:“慢着。”

温良辰再次回过头,温良夏却不再卖关子,直接道:“秦宸佑如何了?”

似是想掩盖住脸上的异色,问出这句后,温良夏又清清嗓子,将眼睛移向别处,欲盖弥彰地道:“我只是问问,你们是否妥善处置好他,别为二皇子和曹其妙留下把柄,否则,你们二人玩完之后,我也撇不清关系。”

“……”温良辰侧着头,仔仔细细地盯着她的脸看,兴许是她的目光太过意味深长,温良夏有些不好意思,恼羞成怒道,“看什么看,我问你话呢。”

“……秦宸佑无碍,那日曹皇后走后,纯钧和水心便将他拖至御花园去了,不过半个时辰他便醒了过来,于是,我们便将晚上之事告诉了他。”温良辰认认真真道。

那日温良春和鱼肠带走曹皇后,秦宸佑被留下给纯钧和水心处理,两个丫鬟对于皇宫地图十分熟悉,便自作主张地将人运往距离最近的御花园去了。

不过,秦宸佑醒来的方式却没有温良辰舒坦,对于三番两次给温良辰惹麻烦的他,两个丫鬟自然不会客气,纯钧不远路程,寻了一口井,从中提出一桶冰凉的水,选择将他残忍地泼醒。

当然,这一桶冰水下去,别说是合。欢散,就连发烧都没影儿了,尚且沉浸在绮丽梦中秦宸佑在大冬天被浇个透心凉,哪里还有那种别样心思,赶紧回去重新换衣裳。

温良夏撇了撇嘴,“哦”了一声,然后又十分别扭地,用蚊蝇般的声音道:“多谢你。”

说完这句,她便彻底没了声,二人尴尬地对视几瞬,温良辰还没如何,倒是温良夏先觉得不好意思,装作无所谓的模样,拢了拢袖子便回房了。

不仅仅是温良辰,二皇子的所作所为到底没有瞒过宣德帝的眼睛,主要是温良夏身边那位宫女嘴巴太容易撬开,重刑下终于透了底。彻底摸清楚宣德帝性子的温良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人往宣德帝门口一送,便再也不管了。

这一次,温良夏简直将自己和二皇子的矛盾,彻彻底底地摆上了台面。

她心道,宣德帝素来多疑,自己若是遮遮掩掩,没准会引起他的猜忌,反正宣德帝知晓她和秦宸佑的过去,自己干脆大大方方地交待事情,反而还能获得他的信任。

谁料宣德帝没有回音,温良夏只好在自己殿中干着急,等到宣德帝再次临幸她之时,已经是半个月之后。

宣德帝愿意过来,证明他已经原谅了她。

温良夏强颜欢笑,战战兢兢地为宣德帝脱去鞋袜,她伸出自己一双白净的柔荑,轻轻地在宣德帝腿上的穴位按压。

宣德帝舒服地眯起眼睛,优哉游哉地享受着美人的服侍,温良夏轻轻一侧头,露出好看的耳廓,宣德帝看了她一会儿,突然问道:“朕这几个儿子,没有一个让朕省心。”

温良夏心脏一跳,在宫中生活久了,她也终于养成了不动声色习惯,她扯起嘴角,笑道:“陛下您说什么呢,咱们宫里啊,都称赞三位皇子年轻有为,见多识广,都是陛下教子有方。”

三位皇子没有一个省油的灯,近一段时间,就连素来风风火火的三皇子,都开始刻意注意自身形象,所办的差事,完美得简直没有任何漏洞。

而作为父亲的宣德帝,居然在背后说他们三个不省心,温良夏真是无法理喻,有子如此,宣德帝应当欣慰才是。

可惜,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长年累月的担忧,毁坏了他心中最后一丝信任。说到底,他还是不相信任何人,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可能。

宣德帝盯着她的眼睛,忽然慢悠悠地笑了起来,他伸出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故意调侃道:“你这一张巧嘴,将他们说得如此之好,倒全是朕的不是了。”

“臣妾哪里敢呀。”温良夏笑眯眯地说道,一身绯色的宫装衬得她皮肤赛雪,脸颊如霞,倒是当得起“巧笑嫣然”这个词语。

“朕最近觉得,朕的老二的确不错,他在工部所办下之事,不仅受得人人称道,在立储一事上,他的呼声也是最高。”宣德帝眯起眼睛,缓缓说道。

闻言,温良夏不禁抬起头,悄悄看了他一眼,谁知这一眼,便差点吓破了她的胆。

她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估计都不敢再正眼看他的眼睛了。

在宣德帝的绿眸中,她没有看见别的,恰恰是许久未见的憎恶和杀意。

温良夏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有二皇子即将倒霉的兴奋,亦有父子相残的悲凉,天家的父子,做成宣德帝这般,的确是不容易得很。

正当温良夏皱眉凝思之际,一支冰凉的手指头挑起她的下巴,接着,那双恐怖的绿眸出现在眼前,只听宣德帝面无人色,冰冷地开口:“你觉得,朕的老二如何?”

温良夏从来没觉得,自己离死亡如此之近,仿佛一个偏差,便会掉下暗无天日的悬崖,摔得粉身碎骨。

不,她不敢不回答,却又不得不回答。

在这一刻,她终于开始害怕,恐惧,在她神思混乱之际,不知为何,她的脑海中突然传出温良辰的声音。

“陛下偏爱于你,应该是你性子直爽可人,只要你一直保持下去,短时间内不会失去圣宠。”

在宣德帝眼神的逼问之下,温良夏感觉自己眼睛酸涩,眼角逐渐湿润,但是,她却不敢有任何的异动,唯恐惹恼了宣德帝。

于是,她看着恐怖他的眼睛,用尽全身的力气,勾起嘴角,露出大大的笑容。

因为表情差距太大,这笑容看起来着实古怪。

温良夏张开红润的嘴唇,声音清脆地答道:“陛下,臣妾不喜二皇子。”

宣德帝微垂着头,死死地盯住她的眼睛,捏着她下巴的右手逐渐用力,疼得温良夏咬破了唇瓣,这才忍住想要尖叫的念头。

直到温良夏觉得自己快要死了,过了许久,宣德帝才松开右手,往背后一靠,忽然“哈哈”大声笑了出来,宣德帝指着温良夏的鼻子,说道:“你居然如此狭促,你给朕好好说说,朕的老二如何得罪你了?”

☆、第116章 鉴人心

新年过去;温良辰不必再留在宫中,便和秦元君从宫中搬了出来。

年后,季云卿从海宁的信件寄了回来,秦元君也不避讳,拿了信便进了温良辰的屋子。

“海匪犯边。”

听见这条惊人的消息,温良辰连神经都揪紧了。

这届科举考试过后,季云卿主动请缨,只身一人前往海宁府下担任县令;一届书生扛起抗击海匪的责任;不得不说,温良辰倒是佩服他。温良春未与季云卿同行;而是留在了季家。

“海匪不知如何知晓我大越的计划,改为小股骚扰;这一回,他们是想打持久之战了。”秦元君放下信,眉间忧色尽显。

海匪进攻方式的突然改变,三皇子的作战计划等于全废,虽然给秦元君提供了有利的局面,但是,他却不为此沾沾自喜,而是比之前更加忧虑。

温良辰握住他的右手,小声问道:“你是在担忧国库?”

秦元君微阖双目,沉重地点点头:“若是与海匪痛痛快快打一场,兴许耗费得少许多,而今他们四处游走攻击,拉长我方海域战线,不管是人力或是物力,必定要比原来的损耗翻上三番。”

“但是,国库……”打仗就要钱,温良辰心中十分焦虑,他们身为皇室贵族,大越的存亡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并不能坐视不管。

今年各地收成很不好,加之季闻达的吏治革新,弄得官员人人自危,根本无暇管理百姓营生,收上的税少了,国库自然空虚,反倒是最末的商人,生意开始好做起来。

这个消息自然是由苏玟玟提供。她在南方开设棉纺织作坊,手下养着一干手艺人,这些手艺人皆是她收留的流民,在整个大越国库锐减的情况下,他们这些商人赚的钱反而越多。

“我在父皇身边,旁敲侧击鼓励行商,父皇表现不悦,我便不敢再进言。”秦元君的思想没那么死板,也没有完全与圣贤书死磕,他觉得,只要能为百姓谋福利,不管是商人还是农者,都是值得他们重视的。

“你,暂且先压着罢。”温良辰皱皱眉,宣德帝的想法很固执,旁人轻易劝不动。

秦元君叹了一口气:“也只好如此了。”

温良辰抬起手,指尖抚过他的剑眉,心中十分心疼,秦元君成日为国事操劳,还得分心担心宣德帝,他们这段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些,也不知何时是个头。

秦元君反握住她的手,低头在她手背碰了碰,道:“你莫要担心,在家好好休养,在外,一切有我。”

正如秦元君所说,三皇子计划全毁,秦元君未表现太高兴,二皇子却得意忘了形,他身边的言官以为瞧见了希望,屡屡向宣德帝进言,弹劾三皇子手下兵部办事不利,导致海宁府不得安宁。

两位哥哥干的都是“大事”,不仅容易出错,还会在办事期间招惹敌对,自从宣德帝年纪增大,大越的言官开始有成派系的趋势,双方开始争斗不休,全然忘了二十多年前,言官们是如何被阉党玩弄于股掌之间。秦元君在翰林院低调做事,反而极为好运地躲过了这一劫。

二皇子不小心“出手”,引发了三皇子的愤怒。三皇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二皇子的挑衅,他自然不会默默忍下,在一次朝会上,三皇子的官员当场斥责工部办事不利,浪费民财,以至于海宁军费严重跟不上。

事态开始向睿王府斜倒,这其中,自然少不了秦元君的影子。

终于,宣德帝开始正眼看秦元君,而且越看越顺眼,几次在朝会上对他刮目相看。

其实真正的争斗和比拼,不在于鬼蜮伎俩,不在于阴谋诡计,而是要看其真正所展现的实力。

正在朝廷这几方混战之时,宫中忽然传来消息,宣德帝龙体抱恙。

宣德帝身子向来硬朗,如何会轻易生病?

谁知不过许久,宫中又悄悄流传出消息,宣德帝是吃丹药吃病的。

这令温良辰着实震惊不已,在她的眼里,宣德帝这人对自己身体甚为爱护,如何会轻易尝试丹药?

“陛下宫中未有道人进出,他如何得来的丹药?”温良辰宣来收集情报的李随,神情严肃。

“回禀王妃,是暗使御司的人,他们派出大量的探子,从各地收集民间偏方,抓来道人在宫外偷偷炼制,再送进宫中。”李随板着脸道。

难怪很久以前,温良辰便觉得宣德帝气色不对劲,原来当真是服用丹药之结果。

兴许帝王都怕死,所以,宣德帝才不惜一切代价,走上这一条路。

平羲师傅曾经教导于她,大凡丹药,必定有毒,宣德帝害怕得一个宠信信道士的名声,常年偷偷服食丹药,积压大量的丹毒,以至身体亏损,最终爆发。

宣德帝这样往病榻上一倒,一度引发朝政的混乱。国事虽有内阁主持,但是,一直受宣德帝控制的内阁宰辅们,失去宣德帝的控制,猛然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于是,五名阁老集体进宫,探望病中的宣德帝,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