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之武林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起云涌之武林榜- 第7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人说到此处,忽然一声轻叹,黯然住口。

武维之为抑制胸腹间起伏过剧,一直紧咬着下唇。这时牙关一紧,舌尖忽然舐着一丝腥咸味,忙和口水悄悄吞下,低头尽量平静地轻声问道:“师父是说,等她很久,但不见她出来;不放心进入林内看望时,她已死了是不是?”

老人点点头,叹道:“是的,她死在她一度受辱的那块青石之旁。天灵碎裂,血肉模糊,厥状惨不忍睹!显系撞石而亡。”微微一顿,叹着接道:“师父葬了她,并以那块染满血浆的青石,为她修削了那块墓碑。”

武维之再也禁抑不住,低头颤声道:“维之……愿代她……感谢师父。”

老人摇摇头,仰脸叹道:“不,孩子,你话说倒了。”深深一叹,黯然接着说道:“刚才墓碑下款,在‘第十代掌门人武维之’之上,本应加一行‘第九代掌门人韦公正’才对。

但限于目前时势,也只好等机会再补添了。不管她才多大年纪,以及她的出身,但武人讲究的便是恩怨分明。对我们无名派来说,她的恩惠,我们师徒已是无法报答于万一的了。”说完,探手自怀中取出一个布卷交在爱徒手上,又叹道:“这是自她尸旁捡得的,依她的意思,应该交给你。”

武维之抖手展开一看,是只小瓶,瓶中盛满已变成紫黑的血水。包瓶的紫绢约尺许见方,显系撕自衣衫一角,上面写着一行歪斜的血字:“它无一日不自我心头流过,请相信它是干净的”

武维之默默将小瓶重新包好,包进小瓶,也包进两滴清泪。

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气,仰脸缓缓吁出,然后静静的又说道:“师父除了指派黑白无常兄弟连夜追去巫山外,并于当夜直诣莲花峰顶,向第一道巡卡递送了一对小型纯金‘金笔’。

现在,师父以无名派第九代掌门身份,向第十代掌门人说话!”

武维之翻身跪倒,老人静静地接着说道:“二月初五那天,你可化装成一名普通的中年镖师,杂在各路参观的人物之中,同赴会场。如风云帮主不出现,你就随众人进退,任何情形下,不得妄作举动;如风云帮主出现,师父将立即暗示你退出会场,断定无人跟踪后,立即赶奔骊山。能否混过圣母宫以及进入天凤府后之结局,一品箫、金判、无名派以及今后武林的命运,师父无语可说,那就完全交给你了。”

武维之磕了一个头道:“弟子不辞一死。”

老人哼了一声,沉声道:“金判、一品箫,并非因贪生而苟活。”

武维之心头一凛,忙俯伏下去道:“弟子失言、”

老人又哼了一声道:“此行如因失败而死,不问致死之因为何,你都将是一个‘不肖于师门’、‘不孝于父母’、‘不能泽德武林’的千古罪人!”

武维之垂首静答道:“弟子明白了!”

第四十章

 老人目光一注,喝道:“起来,师父传你‘一品九式’,并将一品箫正式交你使用,限三天内练至音发形先、形发式先、式出敌克的最高境界!”

二月初二、初三、初四这三天中。华山灵足峰下一处隐僻的杏林之前,一名灰衣驼背老人不分日夜地负手绕林而行,状至悠闲,有如一名遁世的山林隐者。杏林深处,箫影纵横,箫音如鸡。

二月初五日,华山莲华峰顶。人影络绎,如蚁如潮,自黎明时分即开始连绵涌上。及至正午,峰顶已是黑压压一片人海。

在汹涌而又不闻一丝声息的人浪中,杂有一名并不惹眼的镖师模样的中年人。此人紫膛脸,五官端正,双目奕奕有神。身穿一套对襟短打,斜背一条青布长囊,里面似是装着一件“铁尺”或“如意棍”这类的兵刃。像这一类型的人物,在人浪中几乎举目可见。他们属于人虽精壮,但十九武功平凡的普通江湖人物。他们正鱼贯地向一座巍峨的建筑物走去。

那座曾经是华山派以前用以议事的“金龙厅”,此刻已跟终南“一品厅”一样,被高悬了一块写着“凤仪殿”三个金字的漆牌。凤仪殿内,宽广百丈,出奇地轩敞。

迎面正壁,如灵蛇游走,写着四个大字:“风云龙坛。”

风云龙坛四字下面,跟终南虎坛完全一样地在正中精工雕塑着一只栩栩歌活的五色彩凤。凤左是一条鳞张爪吐的金龙;凤右是一尊势若奔扑的白虎。

金龙、白虎的两旁,也有一副对联,分别写的是:

洛水灵龟单献瑞,阳数九,阴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降风云帮主。

岐山威凤两呈祥,雄声六,雌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遗龙虎双尊!

东西两壁各贴一幅红绸,东边红绸上写着“礼席”两字,西边红绸上则写的是“宾席”

两字。进入殿门,十九都往西边走去,走向东边的,寥寥可数。

容得近千人物先后在两殿坐定,金钟三响,朝南的云殿中门大启,行云流水般一下子走出五十余人。直至那五十余人穿走着各就其位之后,两殿众人这才看清云殿上概略。

居中主殿,在香烟缭绕之下,那把龙纹交椅上坐着的是一位脸垂蓝纱、身穿蓝绸长衫的中年人。蓝衣人背后有十三张座位,此刻却只横排坐着十一个人。十一人服装各异,身材也高矮不一。但比较引人注目的是第三名、第五名以及第一二两名。

第三名是个独眼瘦子,脸皮枯黄,斜背小箱,像个药草郎中。第五名是个矮得出奇的小老头,两眼绿光闪闪,神情冷漠,傲岸之极。而一二两名,竟是两位高大僧人。第一个双眉特浓,第二个脸也较长,两僧均披挂着一袭大红描黄袈裟。

左护殿三个香主席:“执法席”空着,“护法席”上坐的是个青脸婆子,“巡按席”上则坐着一个秃头老人。右护殿一字排着二十三个中年壮汉,一式金线镶边短打,人手一支金光闪闪的亮铜判官笔。

壮汉们身后,黑幔低垂黑幔后面的情形如何,不得而知。

云殿下面,西边宾席区内,一片人海;而东边的礼席区内,却只分三排坐着三十余人。

第三排十五人,第二排十二人,第一排仅有五人。第一排居中是一位身材瘦小,但法相极为庄严,身披一袭深紫袈裟,臂挽长柄紫玉如意的大和尚,正是少林本代掌门方丈北邙落魂崖历届武林大会的主持人众悟大师。

众悟大师左首第一位,是须眉皆白、慈光鉴人的天山白眉叟;第二位则是蓬头散发、鸠衣百结的丐帮脏叟古笑尘。众悟大师右首第一位,是位年约七旬、相貌奇古的道人;第二位则是一位面目慈和、神态安闲从容的灰衣老人。

这一道一俗的面孔虽然较为陌生,但仍有不少人一眼便已认出:前者正是在“大罗神掌”上有着空前成就,十数年前于参观了第二届武会归来,忽然闭关谢客,直至去岁方始出关重掌派务的武当掌门人太极道长;后者即为月前北邙落魂崖临时武会上,不但深受临时武会召集人少林众悟大师礼遇,且因采纳了斯人“先礼后兵”之建议,这才产生出今日华山之会的那位不速之客,自称隐居仇池,甚少外出的“卧龙生生”!

整座凤仪殿中,虽然容纳了不下千人之众,这时却静得声息全无。除了东边礼席第一排的五人端坐正视,神态较为严肃外,其余的每一人,目光都像闪电一般,不停地在自己前后左右扫射着。即连云殿上那位显然就是龙坛坛主的蓝衣人,也不例外。

那位身为今日这场大盛会的主人,自于龙纹交椅中坐定,双目于纱孔中先在东边席上挨排迅速地扫视了一遍,立即又向西边宾席中扫去。锐利得有如两道冷电的目光,毫不遗留地自第一张面孔上依次缓察而过。最后一声轻哼,面纱微微飘动,双目中精光一闪,仰脸向上,稍微停顿了一下,再度向东边和席注目望了过去。由第三排到第二排,再回到第一排。

由众悟大师向左,再向右,最后停在那名灰衣老人身上。

灰衣驼背老人微微仰起脸,迎着云殿上射下的目光,颔首淡淡一笑,神情极为和蔼。蓝衣人双眸滚得一滚,立刻露出一丝轻微的失望之色。当下但见他轻轻一咳,避开灰衣老人的视线,自椅中缓缓站起身来,向众悟大师抱拳遥遥一拱,冷冷地说道:“大师别来无恙,本坛主这厢有礼了。”

众悟大师垂眉朗声答道:“蒙坛主以全礼赐见,贫僧及各派代表甚感荣幸。”

蓝衣人双眉一溜,接着注目说道:“礼席座位,敝坛共准备了三十三席,如今仍空着一席。非常遗憾的,本坛主一时竟想不起哪一位临时不克分身,不知大师注意及此否?”

众悟大师微微一怔道:“三十三?”

蓝衣人颔首道:“大师何不回身清点一下?”

众悟大师双眉微蹩,欲言还止,终于在稍为迟疑了一下之后,依言转过身躯。第一排五个座位五个人,第二排十二座位十二人;只有第三排是十六个座位,现在却只坐着十五个人,果然空出一席。

众悟大师转身之先,身后诸人已不约而同地调头瞥了一眼。众悟大师闪目之下,立即向天山白眉叟望去,白眉叟缓缓摇了一下头。再望脏叟古笑尘,也是一样。偏到这边来望望太极道长,仍是一样。

最后,询问式的目光落在那位灰衣驼背老人身上。灰衣驼背老人双目轻轻一合,仰脸微笑道:“早知座位有得多,大名黑白兄弟的名字,实在大可敬陪末座。”

众悟大师点点头道,立即释然地转向云殿,微躬合掌道:“要是贫僧记得不错,拜帖列名的,应该只有三十二人。如坛主不以为然,不妨取出原帖核点。”

蓝衣人目光闪动,强笑了一下道:“本坛主相信,类似诸位这等崇高身份的武林名字,势无说来而又不到之理。既然大师这么说,那就不必了。”

灰衣老人仰脸自语道:“依老汉之意,还是请人家坛主取出原帖,唱名清点一下的好。

我们自以为头脑清醒,人家坛主也非糊涂虫,老实说,武人的地位和胆量,原不能混为一谈。胆壮的人地位不一定会高,同样的道理,地位高的人胆也不一定就很壮。听语气,当知人家坛主语出有因。我们如不能请人家坛主明白指出那位‘说来而又不到’的究竟是谁,那我们也得以事实向对面宾席上的同道交代清楚。今日之会,也许有人‘说来而又不到’,但那人并不在我们三十二人之列。”

语音甫了,西边宾席上,立即响起一片窃窃私议。须知东西两处,相距足有五十来丈,灰衣老人淡淡道来,居然能一字不遗地同时传入殿内每一双耳鼓中,这份功力也够惊人的。

蓝衣人双目中眼神数变,这时故作爽朗地哈哈一笑,摆摆手道:“不必了,不必了!本坛主现在想起来,此事十有八九错在本坛执事人员之粗心,以致本坛主一时不审,信口发问,大师包涵了。”语至此处,未容众悟大师有所表示,笑意蓦地一收,接着注目说道:

“来帖中的‘卧龙先生’是哪一位?烦请大师引见引见。”

众悟大师身躯甫转,灰衣驼背老人已自离座而起,抢跨一步,站到众悟大师前面,向云殿上抱拳一拱,朗声笑道:“老汉不学无术,‘卧龙’乃老汉之自号,犯讳坛主,该死之至。老汉一度陷居陇西仇池,事缘月前偶游北邙,适逢大师召开临时武会。因见当时与会者人人激于贵帮年来所行所为,大有不惜玉石俱焚、舍命问罪之势。老汉暗忖‘金判’及‘一品箫’乃为武林双奇门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