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之民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警戒之民国-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练耍还氲浇朔耸钡氖栈瘢律苤苯泳龆ㄕ鯣X省一起剿匪,要不是不想触动别人的神经,陈绍还想连周围省市的土匪一起剿灭了,整个省的剿匪行动也把南宁督军府的李德林闹得几天都睡不好,他还以为是陈绍要出兵夺取GX省,还好在陈绍的再三保证并送了不少想东西的情况下李德林才放下心来。

经过半年的发展3000个一团的精锐战士,全部达到二级列兵的水平,还有不少到达三级列兵。7000人的预备团也全部训练完成,不会比半年前的一团战力弱,防城港哪里还有四千名海军学员,和一千多个未来海军陆战队的战士,空军经过半年的发展300个学员也都可以独自上天。现在整个华士镇都在陈绍的控制之下,预备团的驻地就改在华士镇的周围,同时那里还驻扎着一支新的部队,一支规模只有400多人的部队,也是陈绍手下的第一支装甲部队,拥有100辆的装甲战车,不过训练时间比较短,战斗力还不好说。

而且他现在虽然身在广州,但是身边的防卫力量一点也差,名面上一个班的士兵,暗中还有一个排的警卫连都是三级列兵,加上一个接近兵王的王小山,何况他现在的身手也不弱于王小山,还有一个高级间谍间三,身为高级间谍的间三,身手可不弱。所以陈绍才放心走出自己的势力范围。

陈绍一行人来到广州,便直接在广州医院对面的一家大型旅社住了下来。

正在旅社大厅喝茶的时候,旁边两个人的谈话,传到陈绍的耳朵里。

“松坡兄,没有想到这次来广州是白来,一群罔顾天下百姓的家伙,不配领导中国。”说话的是一个留着一撇小胡子的中年人,年纪差不多在30岁上下。

“唉,百里兄,国情如此,我等徒之奈何。”答话的人年纪也是差不多30岁上下,说完还摇摇脑袋。

陈绍听到松坡和百里两个名字,突然一机灵,难道是那两个,如果真是那两个的话,他们现在应该在袁世凯手底下做事,怎么会跑到广州来呢。陈绍忍下过去打招呼的冲动,坐在那里慢慢听着。

(蒋百里,原名蒋方震,字百里。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先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及代理陆军大学校长。1937年出版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中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军事理论,是国民党将领中的第一人。并在日后一定程度的影响了白崇禧等人。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蔡锷曾经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遗著被编为《蔡松坡集》。)

“唉,可惜我那保定军校里的大好男儿。”

“算了,我们干脆去云南好了,唐继尧现在是云南督军,看看他能不能帮我们。”

陈绍一听到保定军校和唐继尧的时候,就知道,这肯定是那两位。留胡子的是蒋百里,蒋百里曾任保定军校校长,而是唐继尧以前是蔡锷的手下。

前阵子,陈绍就叫詹姆斯和间二收集军事学院的教学书籍,并且吩咐身在欧洲的间二,去挖德国慕尼黑里面的教员,而且几个各军种高级的教官也都在全力编写教材。他自己早就想建立一所世界级的军事学院,由于自己名声不显,建了军校估计来的人不多,别人还以为是小军阀的小打小闹。不过要是把这两位拉到清河村,以他们的名义,建立一所军事学院,那估计就有戏了。

想到这里,回过头去,发现那几个人正准备走,陈绍急忙站起来走了过去,面露微笑的说:“二位慢走,打搅二位了,小弟初来广州,看到二位谈吐不凡,且又心系国家,不知能否坐下来聊聊和二位交个朋友。”

蔡锷和蒋百里正想起身离开的时候,听到有人叫住他们,他们两还以为是熟人,没有想到是一个年轻人。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蒋百里和蔡锷也不好直接拒接。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陈绍带着他们到自己的喝茶的桌子,王小山和间三站了起来,让他们两个坐,王小山直接走到陈绍后面站着。

“间三,去叫老板再沏壶好茶,我要和这两位朋友好好聊聊。”

说来奇怪,面对蔡锷和蒋百里,他心里并没有觉得多么激动,或许自己的目标定的比这些人都高,即便对这些所谓的名人耳熟能详,那有什么用?也许自己的到来,对于这个时代来讲,注定就会有不计其数的名人被自己干翻,然后不计其数的名人因为自己命运斗转。

“小弟陈绍,不知可否知道二位的姓名?”

“本人蒋百里,这位是我的朋友蔡锷。”蒋百里指了指蔡鄂说。

“GX省督军府第18步兵团上校团长陈绍,见过蔡督军和蒋校长。”

得到确认,陈绍立马站起来,神情肃穆,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激动,也许是单纯的敬佩,陈绍行了一个军礼。只是这个军礼让蔡锷蒋百里看得有些愣神,明显和民国军礼有些不同,但感觉却很不错。

“不用客气,没有想到这位兄弟年纪轻轻便是个上校团长,前途不可限量!”蔡锷说话很客气,也显得很生分。

蔡锷蒋百里与陈绍对立而坐,倒是蒋百里听到陈绍报告自己的身份后,若有所思。这时候三人都没有说话,都在互相打量。

看到眼前的蔡锷,印象中他似乎有场什么大病,想到这里,陈绍决定等一下便带着他去医院看看。

蒋百里也在打量着对面这个年轻的团长,两人确实早已经打过交道,去年在军校的时候,他曾今收到一封信,信里说向他赠送了一万件新被服,那时候正值冬天,也算是决解了自己一个麻烦,而信上落款就是陈绍,而那封信蒋百里还带在自己身边,想着什么时候碰到了,再当面感谢。

“陈团长仗义捐赠之恩,蒋某可是不敢或忘,我替将士们谢谢陈团长。”蒋百里倒是说的实情,当时正值寒冬,将士们却连御寒的衣服都不足,陈绍那一万件新式被服救了急。“而且,那一批军用被服的质量非常高,用过的士兵都说不错,连蒋某也亲自试过。”

“蒋校长过奖了!职下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陈绍倒没有客套,基本算是老实话,民国各路牛鬼蛇神里面,蒋百里和蔡锷倒是其中难得的真军人,大英雄。

蔡锷这时候也回过神来,原来他们两个已经认识了,而且看蒋百里对他赞誉挺高,忍不住就问:“我有一事不知道陈团长可否帮忙解答。”

“督军只管直言,职下定当知无不言。”

蔡锷不动声色,问道:“你觉得我们民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陈绍摇摇头,说道:“不瞒督军,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八个字,足以说明所有问题。”

“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好一个八字问题。”蔡锷笑了笑,说道:“内忧与民不聊生,这倒是实情,只是这外患,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对于蔡锷的追问,陈绍心里一点也不急,不错,如今的民国确实没有遭受到什么大规模外族侵略,但后面的历史,就算蔡锷是人中之龙,也难以想到的,“督军,内忧不去,民不聊生,将会直接导致国力衰弱到极限。那么,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会不会被别人惦记?甚至是直接伸手来拿?”

“你是说?”蒋百里明显被点醒了什么,插口问道。

“听闻督军和蒋校长是当年日本士官三杰之一,请问督军,当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人和俄国人争抢的是什么?如今的朝鲜又是什么样?”

“日俄战争不过是为了争夺辽东半岛。至于朝鲜,当年在日本,听闻海对面的整个半岛都是猪狗不如的生活。”蔡锷似乎明白了什么,摇摇头说道。

“督军说的很对。”陈绍笑了下,说道:“我们越来越弱,列强越来越强,等来的不会是施舍和旁观,只会是侵略。有些猪狗之辈,自家一旦缺吃少穿的,他们唯一想到的,就是到邻居家去拿现成的。”

“……”两人沉思良久,想到了当年在日本的一些见闻。

第二十一章 卖装备(上)

陈绍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看着陷入深思的两个人。过了良久陈绍又开口。

“两位,可以晚上回去再慢慢考虑,在下有一个疑问,不知道两位能不能解答。”

“请说。”

“我听说两位之前都是在北方,现在怎么会来广州?”陈绍问出了自己疑惑问题。

“唉!事情是这样的,……”蒋百里和蔡锷对视了一眼,慢慢的把事情原委说了出来。

原来由于陈绍的出现,袁世凯在陈绍的手上买了不少武器,称帝之心便越发膨胀,在一次酒后叫人称其万岁,此事被蔡锷得知,便通知蒋百里,两人商量了下,决定连夜出逃北平。那时候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平,为了拉拢蔡锷,有些事情蔡锷也是比较清楚。

本来这两人想要联系各地军阀一起讨伐袁世凯,不过没有什么人响应,来到广州也是准备游说孙中山,不过现在的孙中山,实力还不强,便没有答应。两人这才在居住的旅社里长吁短叹的。

按照原来的历史,蔡锷是在1916年在四川一带抗击袁军,后任四川督军,蒋百里则是直接到四川辅佐蔡锷。

理了理思路,陈绍又开口:“这样吧!两位,要不先这样,这几天先跟随在下到处看看,过几天便和我一起回清河村,看看我们那里的新面貌。我想到时候两位一定不虚此行。”

蔡锷是无所谓,反正去YN省也要经过GX省,蒋百里则是真的想去看看,听说那个地方有现在中国最大工业基地。所以便随口答应了下来。三人一直聊天聊到吃晚饭,回到旅社更是秉烛夜谈。直到最后三人都是平等相称。陈绍的见解让蔡锷和蒋百里彻底的折服。

第二天,陈绍便带着蔡锷和蒋百里一起走进广州医院,专门为蔡锷检查身体,起初蔡锷还不想来,后来蒋百里也跟着劝说,这才答应来看看。对于蔡锷的身体蒋百里是多少知道一点的,肺部有点问题一直在咳嗽。

检查结果是,蔡锷肺部习惯性发炎,要是久不医治会危级生命。看到病因陈绍彻底松了一口气,他最怕蔡锷得的是什么不治之症,那陈绍也没有办法,要是只是肺炎,那就简单多了,青霉素的问世,也为蔡锷保住了一条命,同时也为中国保住了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看着在打点滴的蔡锷,蒋百里忍不住问陈绍:“陈兄,松坡兄真的没有事,那药真的管用吗?”

“百里兄放心,拿药绝对管用。”陈绍回答的很自信。看到陈绍一脸自信,蒋百里也放下一颗悬着的心。

果然打完点滴的蔡锷,一天都没有再咳嗽,这让两人对陈绍更加的信服。

第三天,全世界都知道了一则消息,那就是一款新药正式面试,那是一种划时代的发明。一种叫青霉素的药品横空出世,将会彻底决解炎症。而远在欧洲陷入战火的各国来说,青霉素就是决解士兵应为发炎而死亡的绝世良药,所以纷纷联系远在美国的詹姆斯,希望马上可以购买到青霉素,而詹姆斯直接把那些人转交给陈绍,告诉他们陈绍联系方式。

今天陈绍居住的旅社生意虽然不是很好,但店老板却诚惶诚恐的,无外乎别的,那个前两天在旅社里住下的极有派头的年轻人把旅社包了下来,并带着一群仆人保镖过来。而后许多洋人都相继过来找那个年轻人。

陈绍身穿着基地衣柜里自带的西装,精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