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之民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警戒之民国- 第5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伞兵团,一个机降步兵团(滑翔机),师属炮兵(包括四个75mm炮兵营),空降防空营、空降医疗营、空降工兵营各一个,一个专门的降落伞连,一个信号连和一个情报分队。(未满编)

航空师拥有各式飞机一千架左右,一个战斗机联队、一个运输机中队、一个轰炸机中队、一个侦察机中队、一个教练机中队、一个维修营、一个地勤营、一个工兵营、一个备用机库、一个防空团。同时飞行员双份配给,等于一架飞机有两个飞行员,轮流使用,战时也可以相互轮休。

海军陆战队由海军总部管辖,现有海军陆战队一个旅的规模。一个旅下辖三团九营的步兵、两个特种作战连、两个侦察连、一个两栖突击营、一个近程防空营、两个工兵营、一个榴弹炮兵营(装备榴弹发射器)、一个情报连、一个无线电通信连、一个维修营、一个医务连、一个后勤保障连、一个旅级指挥营。

陆战队步兵营(929人):陆战队的基本单位是步兵营,每个营包括军官44人,士兵885人,总计929人,内含营部,三个步兵连,以及一个兵器连。营长(中校)4~5少校担任助理,步兵营929/998人、步枪连182人、兵器连180人、营部连203/272人。营部连的武器:榴弹发射器*17,狙击枪(7。62MM)*8,重狙击枪(12。7MM)*2,轻机枪*8,重机枪*5。

步枪连(182人):步兵营的主力是步枪连,包括军官6人,士兵176人,总计182人,内含3个步枪排和一个兵器排。步枪连182人,连长(上尉),连部6人,步枪排43人,排长(中尉),排部4人,步枪班13人,步枪组4人;兵器排47人,排部2人,机枪组22人,机枪班7人,机枪组3人,迫击炮组22人,轻型连级迫击炮班3人,爆破组2人。

兵器连(180人):这个连配备的是步兵连没有的重武器,用来支援各个步枪连。含军官5人,士兵175人,总计180人。兵器连180人,连部7人,迫击炮排69人,排部5人,81MM迫击炮班32人,81MM迫击炮班6人;反战车排76人,排部3人,反战车组22人,反战车班5人,重机枪班28人,排部3人,重机枪组8人,重机枪班4人。

机枪班(7人):三名士兵组成一个机枪伍,配备一挺加装双脚架或三脚架的中华Z型重机枪,主要任务是提供步兵火力支援。81MM迫击炮班(32人):81MM迫击炮班拥有8门迫击炮,可以提供步枪连间接射击火力。

现在人民军海军拥有一支由三艘航母和两艘战列舰组成的南海舰队。单艘航母战斗群,一艘航母,四艘防空巡洋舰。四艘护卫舰,八艘反潜驱逐舰,四艘补给舰,由于现在的潜艇还无法远洋航行,所以航母战斗群没有配备潜艇。现在人民军海军拥有:两艘战列舰、三艘航空母舰、十二艘省级巡洋舰、二十四艘城市级驱逐舰、十二艘补给舰、十二艘护卫舰、两艘潜艇母舰、四十八艘潜艇、一艘医疗舰、八艘登陆舰。此时造船厂并没有继续建造大型军舰,而是往商船和小型近海防御舰艇倾斜,同时新一型的军舰正在设计中。

一艘航母共可以搭载舰载战斗机一百架舰载机,为了满足作战需要,航母上搭载的舰载机为:一个中队的战斗机,一个中队的俯冲轰炸机,两个小队的鱼雷机,和几架侦察机。本来陈绍是不打算装备鱼雷机的,鱼雷机因为要挂载鱼类,由于鱼雷的重量很重,飞机不是很灵活,容易被敌人击中,不过现在的各国战舰对放空还不是很重视,装备一点可以和俯冲轰炸机形成互补。鱼雷对舰伤害极大,一旦击中几乎就是船毁人亡。

此时的海军正在进行舰队磨合训练,具体真正形成战斗力还要一段时间。而且各艘航母上的舰载机也没有满编,主要是舰载机还有不少还在生产中,飞行员的数量也不够。

这一章写了六个小时,用时最长的一章,主要是许多数据都要进行仔细计算。写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万字了,大家再给点支持呗!!

多谢:天行N0、无名无天、寂寞的肖像、小小水手等人的打赏!!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六十四章 台风

1923年,9月12日

凌晨三点的时候,陈绍就被外面的风雨吵醒。现在的南方的天气还很炎热,幸好基地里面四季恒温,比空调还管用。不过此时的窗外下起了暴雨,大风刮着暴雨,打得窗户哒哒作响。

看着外面阴霾的天空,陈绍没有了睡意,这种大风大雨不常见啊!虽然这几年并没有大的台风肆虐自己的辖区,但是偶尔过来的热带风暴还是给居民带来不小的损失。(超强台风(Super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大于51。0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强台风(S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米/秒,也即1415级。台风(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米/秒,也即1213级。强热带风暴(S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米/秒,也即风力1011级。热带风暴(TS):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米/秒,也即风力89级。热带低压(TD):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米/秒,也即风力为67级)

不过前几次的热带风暴并没有现在的规模大,陈绍拿起外衣披在身上,走出房间往办公室而去。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直接向气象部门打了过去。

“我是陈绍,现在是什么情况?”等对方接通以后,陈绍直接开口说道。

“区长,情况可能会很严重,从风球给出了数据来看,此次很有可能是强台风,而且离我们越来越近。”电话里传出一个急促的声音。

“为什么不早报告。”

“区长,我们也不敢确定此次是什么级别的台风,本来打算确认后在报告上去。”

“预计台风还有多久会登陆?”

“二十四小时之内会登陆HN岛。”

“我知道了。”陈绍说完直接挂掉电话,随后又拿起电话打了起来。

“王杰,传我的命令,马上召开紧急会议,所有军政高层要全部参加。”

“是。”王杰还在睡梦中就被电话吵醒,听到陈绍的话后,快速的洗簌了一下,拿起电话,不停的拨打着。

站在二楼的阳台上,听着耳边的呼啸声,陈绍无奈的叹了口气自言自语的说:“也不知道这次有多少人要遭殃。”

这时候陈绍身后传来谢雨欣的声音:“你在担心什么?”

“你怎么起来了,你先去睡吧。”陈绍转过身去看着自己的老婆。

“你起来我也起来了,现在要开什么会,不能等天亮吗?”谢雨欣走到陈绍的面前,一边帮她整理下衣服,一边说道。

“天气变得太快了,昨天晚上还是凉风习习,现在就变成狂风暴雨。现在我们要早做准备,一分钟也不能耽误了,这关系到许多百姓的生死,大意不得。”

“那我去给你泡壶茶。”听到陈绍的话,她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回房间穿上外衣。看样子她也没有打算继续睡觉了。

半个小时后,基地门口就传来一阵汽车声,看门的警卫把他们一个个带到会议室。等所有人都到齐后,陈绍也出现在会议室里面,看着会议室里不少人还昏昏沉沉的,对此他并什么说什么,因为他知道,这些人中有不少都是凌晨一两点才睡觉,也就是说到现在才睡了一两个小时而已。

“现在开会。”陈绍的话很大声,本来还一脸睡意的众人,顿时打了个激灵,都清醒了很多。

“今天这个时候把大家叫来实属无奈,我知道你们现在都很幸苦,但是比起千千万万的百姓,我希望你们能打起精神,做好接来的工作安排。”

“区长,出什么大事了?”蒋百里等人对眼前的会议感到很奇怪,这开的什么会议,军政都来了,这可不常见。

“的确是大事,根据气象部传来消息,可能有强台风即将登陆HN岛,而且下一步更很有可能登陆两广地区,这次会议就是讨论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强台风。

你们别以为我是在我危言耸听,大自然的力量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此次事件我有几点要强调:第一,明天一大早要通知下去,所有工厂和学校停课两天,施工单位也要停工。通知所有居民最好呆在家里。第二,所有政府干部和所有武警警察全部取消休假,到各村各户查看有没有危房之类的居住户,有的话全部要转移到安全地点,同时注意勘察有没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危险地域的居民必须全部转移。第三,召回所有出海船只,全部拴在一起,严禁人员逗留船上。同时也要注意沿海地区,以防出现决堤等现象。风暴潮容易冲毁海塘、涵闸、码头、护岸等设施。第四,明天广播和报纸发布风暴预警,检修各个线路,发电厂,建筑物是否有悬挂物可能因风大而有坠落的危险。第五,预备役加强巡逻,以防突发情况发生。第六,人民军各部队做好一切准备,保证在第一时间能做好灾后救援工作,工兵更要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第七,马上做好应对灾后停水断电的一切保障措施。第八,各部门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此次开会的目的是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点,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辖区处于正常运作状态。”

“是。”

海南三亚,天亮以后,除了狂风呼啸,雨暂时是停了下来。这时候几个大型广播站传出了一则消息。

“根据气象部门的最新报告,强台风将会登陆我HN岛,两广自治区区长陈绍指示我们,要做好一切防范工作,所有学校工厂和工地全部停学一天,所有渔民禁止出海,海边住户全部向里面转移,……再此我们提醒广大群众,大家最好呆在家里,就是出门也别拿雨伞,穿雨衣、雨靴。”

同时许多乡镇官员和各村村长也开始挨家挨户的通知,警察和武警也在各地区检查住房情况,和对居民周边地域进行勘察。

刘老汉五十几岁了,是三亚人,儿子女儿都在城里的工厂上班,他屡次拒绝子女要把他接到城里居住。现在的他守着政府发放的一亩多田地,吃好穿好,对于现在生活可以说是十分满意。

今天一大早,李老汉提起锄头就要往田里走去。昨天晚上又是刮风又是下雨的,他怕地瓜被水泡烂,想去田里把水排出去。穿着雨衣带着斗笠,赤着脚扛着锄头,大风吹得雨衣紧紧的贴在他身上。还没有走出几步,脑袋上的斗笠没有绑住,一阵风刮来把斗笠吹出老远。就在李老汉正要走过去捡起斗笠的时候,就看到村长带着个穿着警察制服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老李,你要去干什么,台风要来了,县里紧急通知,所有人都不得出门。”村长看到李老汉的打扮,赶紧喊道。

“村长,我正要去田里,这里哪个月不来台风,都习惯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李老汉捡起斗笠抖了抖上面的水不以为意的说。

这时候村长身边的警察开口说:“这位大爷,这次和以前不一样,十分严重,也请你支持下我们的工作。”

“那行,会去就回去,这位警察同志(尊称,没有任何政治意义)和村长,到家里喝口水。”

“那就打搅大爷了。”

就在三人要走进李老汉家的时候,那个警察停了下来。李老汉的家只是一间茅屋,看起来有些年头,而且也有些倾斜。

“大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