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调酒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调酒师- 第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围善意的笑声四起,“给她吧,给她吧。”

“看她小小年纪,衣着装束也不像本地人,就让她尝个鲜。”

……

柳新雅红着脸,讪讪的递上钱,拿着臭豆腐,不断向周围的人道着谢,退出了人群。

这里民风淳朴,热情可爱的古代人实在让柳新雅汗颜不已,小醅也偷溜了回来,坛子崇拜的看着柳新雅,杜为康则忍俊不已。

“丫头,失策了吧?不过,还有的吃,不错,不错!”杜为康毫不客气叉起一块大嚼。

坛子凑上来,用手直接抢了一块,也不嫌烫,一边吃,一边向柳新雅表达敬佩之情:“小雅姐姐,你真行,太了不起了!不用排队就买上了!”

柳新雅跟小醅留着泪,默默的吃着来之不易的臭豆腐。

杜为康悄声说了句:“不要小看古人,素质高啊!”(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 面圣

藏天留下惊人的消息之后,意味深长的拍了拍李莫离的肩,缓步离去。

阿竹恭敬的送藏天出门,心里雀跃着,柳芽小娘子终于有消息了。

苏棉棉灵动的双眸一闪,好奇的问边上频频回首的跑堂顺子一句:“刚才走的那位客人什么来头?老板居然亲自接待的。”

顺子难得跟高高在上的茶艺师大人说上话,因此说得格外详细:“那位就是最年轻的监察御史藏天大人,四年前被圣上亲自委任的,当时他年仅十二岁!之后便屡破奇案——‘福来客栈凶杀案’听说过没有?这位藏天大人只用了三天就破案了!当时……”见苏棉棉听得仔细,顺子像说书人一样将事件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明白。

“……还有‘富商宠妾失踪案’,也是藏天大人破获的……现在每个月藏天大人都会开放一天时间公开审案,老百姓都能自由进去旁听,我几乎每个月有时间就过去听审,藏天大人明察秋毫,公正严明,是百姓们的青天啊!”

苏棉棉听得目光异彩连连,她注意到这位藏天大人见的就是公子,竹老板对待两人态度谦卑,那么公子的身份必定贵不可言!

李莫离喃喃的念叨,“忘忧会馆,她就在那里!”等了四年,终于等到她来京城了!

柳新雅,这个不省心的丫头,来了居然不找他,是在害怕他的母亲,故意避而不见他?还是太忙了?听藏天说她跟师父赶来京城,是参加商业展会的,看来杜为康杜大师又要推出新酒了!

她长的多高了?长的过他的个子吗?听了阿竹的传话之后,李莫离就再也不挑食了,下定决心。再次见面,会让她刮目相看!

强压下去见柳新雅的冲动,李莫离沉吸一口气。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招了阿竹进来。

“藏天兄长说的情况,我早有所料。只是没想到这么快,本以为还能坚持几天。可以度过乌棚村目前的经济危机,但是现在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先发制人。”李莫离冷静的分析。

阿竹佩服的看着世子,“您打算怎么做?”

“进宫面圣,负荆请罪!”李莫离语出惊人。

阿竹担心的看了一眼世子,“会不会有事?”

李莫离胸有成竹,抽出一本奏折递给他。“最坏吃点皮肉之苦,若是一切顺利,不但能化解眼前的危机,还能解决乌棚村的问题。”

阿竹低头看了一遍奏折,恍然大悟,伸出大拇指,“高!世子此招果然高明!”

沉默片刻,阿竹迟疑的问了句:“世子爷不去见见柳小娘子吗?”

李莫离摇摇头,收起奏折,“先把这件事解决了再说!”

阿竹看着世子离去的背影。欣慰的想,世子爷果然长大了,沉得住气,也分得出轻重缓急。不再是那个冒冒失失的小世子了!

皇城紫微宫,大业门外。李莫离端正的跪在殿前,双手呈上奏折递给近侍。

年过三旬的周睿帝正当壮年,在位十余年,始终以勤勉著称的他,因多年习惯的思索,额头上已经显现出明显的抬头纹,但是这无损他风流儒雅的相貌,反而平添了几分成熟男子沉稳的魅力。

看着赵王世子李莫离自呈的请罪书,周睿帝摇着头笑了,这个孩子跟他的父王一样顽固不化,多大点儿事,也值得这么大张旗鼓的上一本奏折请罪。

不过通读奏本,用词文雅,遣词造句致知格物,字体端正老练,如果是世子本人写的,那么他的基本功很扎实啊,记得他应该有十四岁了吧,这样的年纪,有如此的文字功底,再加上才思敏捷,却是个杰出的儿郎!周睿帝眼眸深沉了几分。

看他对乌棚村的讲述,应该是个宅心仁厚的孩子,想他凭一己之力,居然支撑了整个村子四十三名孩子的生计整整四年,还不忘教化他们文化思想,强健体魄,不愧是他的亲侄儿,有能力,有担当!

“宣世子进来!”周睿帝向近侍太监禄公公点了点头。

禄公公出去迎了李莫离进大殿之中,见禄公公亲自出来,李莫离知道已无大碍了,心中有底,更是沉稳了几分。

面对皇帝,李莫离恭敬的下拜,虽然是他的亲叔叔,但是多年的帝王生涯使周睿帝的周遭环绕着萧肃之气,令人不由自主的心生畏惧,除了宫廷宴会上,他还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跟皇帝接触过。

看着李莫离绝美冷然的脸,气宇轩昂,芝兰玉树般的身姿,周睿帝隐约的叹了口气,这么出色的孩子如果是他的儿子该多好!

没有子嗣,恐怕是周睿帝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了,虽说女色方面他不是特别嗜好,但是一后四妃,六嫔等等后宫佳丽算起来也有三十余人了,居然一个孩子都没有生下来,每每怀孕的妃子们总是不出三月就滑胎了,怎么保都保不住,因此每次只要有后妃怀孕,太医院的人事就会做一番大的调整。

没有太子,让言官们议论不断,“国无储君,国之不复!”等等危言耸听之说,让身为一国之君的周睿帝倍感压力,看来从王室中过继刻不容缓了。

今日看到兄长的儿子,居然又想起了这些烦心事,看来真的是老了,风华正茂的世子让周睿帝有很多感慨。

稍稍稳定情绪,周睿帝和蔼的招呼世子靠近他坐下。“你是我的亲侄儿,不必拘礼,就叫皇叔吧!对了,你怎么会想到一力承担起乌棚村那些孩子们的生计?四年前,你才十岁吧?”

李莫离有些拘谨,“启禀皇叔,侄儿也是机缘巧合临危受命,再者侄儿想试试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潜力究竟有多少。”

“哦,那么你现在测出自己的能力了吗?”周睿帝被世子的话逗乐了。

“小侄惭愧,能力不足,仅仅只能维持他们吃饱穿暖,但若是想让他们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必须传授他们手艺,这个小侄能力就有限了,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小侄才想出这么个法子赚钱,不想给父王带来了麻烦,一切都是小侄的错,请皇叔责罚!”李莫离又跪下了。

周睿帝略加思索就明白了李莫离的意思,那个敛财的做法的确有待商榷,不过他小小年纪能想出这样变通的法子,实属难得,更难得的是他一颗赤诚的赤子之心,一心为他,不曾想过私利,这样的孩子比一般吃喝享乐的宗室子弟做的好太多了。

“起来,你没有做错,要是你父王责怪,你就说是我的意思,你没错!”周睿帝慈祥的亲手扶起李莫离。

扶着李莫离的手,一种血脉相连的触感让周睿帝有了父辈的感觉,有这么一个孩子让他操心,让他惊喜,给他意外,应该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吧!不由得再次感慨,若是他的儿子该多好啊!

“这个奏折是你自己写的?”周睿帝有心多了解一些世子。

“是小侄亲手所写,言辞粗鄙,还望皇叔见谅!”李莫离有些汗颜。

“写的不错,你读了哪些书?”周睿帝大笑着,让送上一些茶水点心,给世子吃,他是当小孩子在哄李莫离了,让李莫离哭笑不得。

“小侄读了《四书》,《五经》,目前正在读《大学》。”李莫离回答的一板一眼。

叔侄俩笑谈甚欢……

赵王爷很快收到了心腹之人的密报。

听完来人的汇报,赵王爷面无表情点了点头,等来人退下后,他的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很好,一切都照着他的设定进行,想不到离儿表现得这么好!

那么,接下来,该他登场了!

赵王爷步履匆匆的踏进大殿,见到圣上就跪下请罪,称自己教子无方。

周睿帝看着李莫离见到赵王爷明显畏惧的样子,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一下。

“起来,起来,你这是做什么?”周睿帝下令。

赵王爷起身落座,看见世子李莫离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李莫离身子一抖,垂下脸,向父王跪下认错。

周睿帝见了于心不忍,打着圆场:“就是百八十两银子的事,你何必大题小做,何况他也不是自己贪玩,是为了做好事,不要追究了,这是皇命!”

赵王爷向周睿帝拱手,“多谢陛下宽宏大量,但是竖子无知,他犯的错不是钱财多少的问题,他这样做置王室体面于何地,置王室名声于何地!不严惩,不足以平那些言官之口啊!”

周睿帝毫不在乎,“怕什么,那些言官唧唧歪歪的事还少吗?”他又想到那些言官们对他立储的威胁言论,果然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

李莫离不之死活的开口了,“儿有法子,堵住言官之口。”

赵王爷眼里闪过一丝赞赏,不愧是他的儿子,够胆色——嘴里却厉声呵斥:“闭嘴!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

周睿帝连忙示意赵王爷稍安勿躁,好奇的问:“说说你的法子!”(未完待续)

第八十四章 世子的构想

李莫离不慌不忙的说:“乌棚村的孩子都是孤儿,是天灾人祸造成的,像这样的孩子,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他们也是大周的子民,皇室有义务负责他们长大成人。正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儿建议将乌棚村作为试点,以这次展会为契机,将一部分收入开设专款,专门负责抚养这些无父无母的孤儿,同时将乌棚村这样的机构开设到全国各地,让圣上的慈爱之心散布到大周各个州县,必然能让百姓更加信任皇室。”

顿了一下,李莫离越说越有心得,“再者,各地富户为了善名,都偶有施舍钱财给穷人的善举,搭建粥棚,布施衣物,每做一次单准备工作就麻烦事多。这次开设的这个专款,不妨由圣上赐名,详细登记每个富户捐助的款项数目,然后每年抽一个时间,由圣上亲自宴请最热心的几位,给一个御赐的封号牌匾,这样的盛名之下,必定能吸引更多的富户踊跃捐款!”

看着圣上跟父亲听得若有所思的样子,李莫离信心倍增,眼睛亮晶晶的,“更何况,给这些孩子们适当的教育,等他们长大成才了,也能为国效力,而且他们感恩圣上的养育之恩,对国家忠心,对圣上臣服,这也是大周之幸,圣上之福啊!”

如果某个“穿越者”听到世子这番话,必然大惊——你丫才是穿的吧,居然将慈善基金都设想出来了!要不要叫“红十字会”啊?!

周睿帝跟赵王爷听得眼中异彩连连,想不到世子居然已经想得这么深了,这是大善事,这样一来,既堵住了那些言官的悠悠之口,又赢得了皇室的名声。更得到百姓的民心,还能为国家储备人才……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啊!

赵王爷适时的像自语般说了句,“隐卫每年不知道要收走多少这样的孩子送去他们的特别基地受训。能出来的又有几个呢?”

周睿帝面色一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