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是劳资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这天下是劳资的!- 第8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凡成把握着手中的面具,眼中闪过一丝狠戾之色,“只要我们联手,吞并鲜卑、突厥这些小族,北上还有北洋人,向东之处是东洋南洋之人,只要我们联手,一步步的吞并这些外族,不断的扩延我们的疆土,便能统领这个世界上所能到达的任何土地,我们可以共同坐拥江山,不分你我。”说到这里,他望着我:“你觉得如何?”

“五十年前的匈奴人同前朝的皇帝说过同样的话,可是五十年前,匈奴人却起了异心,杀掉了中原的皇帝,妄想称霸中原,统领天下不是一味的征战,而是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不然即使一时的吞并,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分裂!”我看着他的脸,继续开口:“中原人憎恨匈奴人的残暴,憎恶他们侵占中原的领土,对于你们这样黑历史的民族,我中原的子民向来不屑于联手。”

宋凡成捏就了手中的面具,神色微沉:“你这是拒绝之意?”

拎紧了手中的缰绳,我调转了方向,向着赵氏大军的方向踏了几步,我回过头:“汉门是中原的领土,我等不适合联手,还是适合在战场上相见。”

从九月到十月,汉门的战役一直不停,边关虽已冷,可是迫近年末,将士的士气就越发振奋,只要打完了这场仗,便可以归乡同亲人相聚。

战事紧迫,赵军一战胜似一战,很快要将匈奴人逼出了汉门。

十月初十,匈奴人大军带着一批雪狼立在汉门的城门,同我们打最后一场仗。

畜生不同凡人,它们凶猛毫无畏惧,就是身负重伤,也要撑着一口气将敌人咬死。

剑弩备在手中,战场上箭羽如密雨,这是最凶恶的一场仗,也是最让人拼尽全力的一场仗,似乎只要坚持下去,这半年的艰辛才总算有了回报。

人的血,狼的血刚流落在地上,便凝固成霜,白天,黑夜,大战整整持续了三日三夜。

赵军损伤了太多人,残兵败将的匈奴人终于退出了汉门。

等到以后的胜利,所有的人却没有太多的喜悦,就仿佛自己咬着牙一口坚持的事情终于成功,可身体的疲惫和痛苦早就冲刷了这样的喜悦感,人们只是空洞的望着满地的士兵和血液,终于忍不住痛哭了起来。

这就是战争,远不如当年血流成河的中原的十分之一,可就是这样的痛苦和艰难让我知道了守国的沉重。

我终于开始明白,守着赵国不再是母后留给我的一种信仰,而是对整个中原汉人的一种承诺。

没有人渴望战争,世人皆是凡夫俗子,只有在极其痛楚的情况才会爆发那极致的力量,征战只是为了守住故园,而一旦开疆辟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那是以上百万子民的血肉之躯作为代价。

而我今后所做的,则应该是更加珍惜这千万将士所巩固起的疆土,江山不是赵家的江山,是天下人的江山,而当年开创赵国的不仅仅是赵家的先人,更多的则是那些死在战场上用生命来换取中原和平的将士。

我想,我的执念终于可以放下了。

大营中忙碌异常,大战过后,受伤的将士纷纷被运往营中接受医治,我早早回了营中。站在大营口,我望着舅舅他们凯旋归来的身影,可望了良久却不曾见到沈佑的身影。

我抓着一个头上包着纱布的士兵焦急的询问道:“秦将军和那个沈大牛呢!”

士兵道:“属下不知,前线受伤的人太多,秦将军和沈小兄弟可能在前线指挥营救伤员。”说着,他便匆匆跑了。

我眉头紧锁,这算是什么答案,牵了一匹马刚想往前线跑去,没走几步,就看见舅舅和孙大人的神色凝重,而他们的身后出现了一个白色的担架,

我恍然有股惧意涌上心头,慌张的松了马。

作者有话要说:…………………………………萌萌小剧场之【】……………………………

沈佑v:窝没事,大家放心!

作者君:大牛哥会光明正大的跟姑姑在一起,我不会让他以大牛的身份委屈的惹!

……………………【谢谢巫师丸子姑娘的地雷=v=  给你爱的么么哒!】……………………………

下个星期四(9月11号开新坑,当日三更,随后日更!也就是说9月11号之前,会将《天下》的正文包括番外全都更新完毕!)

【“犀利女汉纸”vs“高冷傲娇狂”,看女汉纸为你撑起的一片蓝天!】

一次一个坑!酱紫坑品有保证!欢迎收藏!(每一篇文都要写一种属性的姑娘,*。*可以属性提名哦!)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83章

舅舅却是看着我;他厚重的铠甲上还有血迹,他低沉着声音对着我道:“皇上;臣,有事要禀明。”

一瞬间,我觉得天昏地暗。

营帐内,舅舅同孙大人屏退了所有的人;担架的人被扶上了床。

“沈兄弟的手臂被恶狼咬伤,一时失血过多昏迷了过去;后背一道箭伤,不过并无大碍,伤口皆以处理过,皇上放心!”

舅舅如此轻描淡写,却让我整个人的心都跟着纠了起来。

掀开了担架上的那层布盖,看见沈佑的脸,我动作一顿,顿时知道了舅舅他们如此沉重的面色是为何。

沾了血迹,沈佑脸上的面具早就脱落,我轻轻将其撕开,抖着手擦拭了他面上的血迹。

“皇上,你怎么可以如此糊涂,这样的人早就应该不存在这个世上,皇上竟然还饶了他的性命,这要是让朝中的大臣知晓,对皇上极其不利!”孙大人一脸痛心疾首。

我收了手,站在他们的面前,张了张口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从何说起,良久,我只能轻轻道:“当年的宁远将军没有叛国。”

“证据呢!皇上,大臣们要的是证据,且这个沈佑明明不是皇室中人,就冲他登基这一事,群臣也不会放过他!”孙大人捶动着手一脸的焦急。

“可是,朕喜欢他!”我挺直了背脊,中气十足。

舅舅默不作声,随即幽幽的叹了一口气,“皇上喜欢谁都好,偏偏不能是这个人!此事要瞒住,不然在朝中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汉门夺回,死伤的战士纷纷查明身份传了讣告下去,战事告落,终于可以再年末归乡,再经历了这样浩劫之后,每人在营中的士兵都望眼欲穿,纷纷等着归乡的日程。

大战胜利的消息传遍了中原的大江南北,京城也是欢呼一片,太傅传了几道信件催促我回朝主持政事。

沈佑醒来后,知晓自己身份暴露的事情后,安慰道:“我只自己的身份迟早会被发现,我早有觉悟。”

将他伤口处的纱布换新后,我整个人的思绪都有些飘忽不定。

想起前日晚上舅舅同我说的话,“过几日,大营便启程回京,各地的军队往各地回去,皇上这几日得做好准备。”

“那沈佑——”

“此人不能让他上京,若是皇上铁定要留下他的性命,更不应该跟他接触才对!”

想到此,我不由叹了一声息,这可怎么办才好,若是再让沈佑乔装成一个沈大虎,着实有些委屈他。

沈佑似乎知我心中所想,他开口道:“秦将军和孙大人也是为我着想,知晓我的身份,竟然还费力隐瞒,此番情义我心中深知。”

沈佑若是这样说,我心中愁绪更深,他安慰我道:“此番你先上京,我随后跟上。”

离别之际,听着沈佑的话,我心中多有感伤,这才知道赵宸穆的一个举动竟然我们二人之间的阻隔如此深。

大军启程,我回望了一眼大营,我知帐篷中还有沈佑的身影,回过头,隐约看着一个身影掀开了营帐站直了身子遥遥的看着我。

不知为何,我眼中却是一片湿润,而在此时,漠北竟然飘起了雪花,我转过头红着眼睛继续向前方望去,雪花轻飘飘的落在我的大氅上,我挺直了背脊,听着身后士兵们一声高过一声的歌声。

欢庆的歌声飘荡,舅舅在一旁看着我的神色心有不忍,“皇上!”

大军继续往南前行,舅舅叹息了一声,驾着马往前面走了过去,“皇上要回便回吧,臣等先赶去回命,皇上记得早日回京!”

舅舅的话语说完,我抬起了头,诧异的望着他。

他似妥协般接着沉声道:“臣等先赶去回命,皇上记得早日回京!”

我喜出望外,转瞬将身下的马匹调转了方向,马匹飞快的疾驰在满天的雪花中,似乎,就连它也懂得我此刻的喜悦,跳跃着,迫不及待的望着远方早已经消失踪迹的大营。

大营的营口哨岗处,依稀还能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靠着高高的木架,朝着远方凝视着。

他的身影越来越近,我越能瞧见他平淡脸上慢慢聚起的喜悦。

“你怎么又回来了?”沈佑轻声问着,可他的笑容却越见灿烂。

我下了马,抖了抖身上的雪花,一开口还能看见弥散在空中的热气,我同样笑着望着他,“朕觉得,朕不能这么简单的离开!”

身旁的白色的骏马嘶鸣,挣脱着我手中的缰绳,打了一个响鼻便奔向了其他地方。

空荡荡的大营就剩下了我们二人,冰天雪地间,明明见着面,心中的思绪好像仍然克制不住,雪花继续纷飞,我冲上了前,紧紧的一把抱住了他。

荏苒的岁月间,究竟逝去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我只依稀记得沈佑在我视线处一点一点从年少长成如此的模样,而我依稀从他的胸口处慢慢长高,长至他的脖颈处。

而朝夕相处的感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点一点的变质凝固,直到刻在心上,再也分离不开。

我不知道是谁先开始吻上的,即使身侧的寒风吹呼,头顶的雪花渐落,可全身却似乎是热浪翻滚。

喜欢就是喜欢,这如火焰般的感情就像是世间最美妙的感受,而得到回应的热情便将这份感受无线的放大,满心满意的欢喜之情不知道如何去说,又从何处之说,只有紧紧靠在一起,听着彼此胸腔中如擂鼓般的心跳声,口舌交缠,以亲密的方式紧紧的靠近彼此,似乎才能让对方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心意。

我们在雪地中行走着,不知道要去往何处,我们紧紧握着对方的手,踏着微薄的雪花。

“你放心,我定会光明正大的上京去找你!”沈佑望着我,郑重的对我承诺道。

我点了点头,空中似乎又传来了一阵马蹄声,雪地中一个白色的身影踏了过来,正是我原先的那匹马。

似乎知道我们要离别,它温顺的站在一旁。

我跃上了马背,对着他道:“沈佑,你记得你说过的话,沈将军的骨灰还在我那里,你若食言,我便将他倒得一干二净!”

风声中,我的话传了过去,沈佑只是笑了笑,默不作声。

骏马嘶鸣,马蹄迈开,终于,我踏上了上京的路。

回到朝中,群臣脸上皆是喜气洋洋,匈奴人终于被赶出了中原的土地,天下大定,没有比这个更让人开心的事情了。

颜太傅同我道,“皇上征战在外,朝中安定,众臣皆是恪尽职守,朝中难得的太平之色,

可是这样的现象并没有保持多久,和谐的朝堂便有分成了党派之争,每日依旧你掐我斗,你踩我踏,好不热闹。

元贞五十四年的除夕,宫中张灯结彩,带着一份战后格外珍惜的热闹,宫中举办了一次家宴。

淑妃为她选定了一位驸马,我瞧了一眼,是年轻的殿中御史大人,当年的榜眼郎,人品和样貌皆是不错,我也就批了下去。

宁珊的婚事定下,众人皆默不作声有些惆怅,她们沉默的望着我身侧一个空置的位子,那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