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鲨鱼共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与鲨鱼共游-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究其情感也将成为容易之事。  


 有一位青年,不畏艰苦地爬上山顶,跪在地上,大声而虔诚地祈祷:“万能的主啊!是
您赐予我身体和勇气,我将永远顶礼膜拜您。”上帝不语,只有冷风飕飕、阴霾漫天。  

 三年后,他来到海边,跪在浩瀚壮阔的大海边,虔诚地祈祷:“万能的至高无上的主啊!
我将永生臣服在您的脚下,为您祈祷、为您膜拜,我宁愿一生做您的奴隶,侍奉您。” 

上帝依然无语,惟有海风阵阵,波涛呜咽。  

又过了三年,青年再次登上高山,来到海边,向上天呼喊:“主啊!原来您永远与我同
在,我就是您,您就是我,我就是自己的主啊!”  

上帝微笑了,天上飘过几朵白云,清风微微拂过青年欣喜的脸。  

从这位青年由对主的顶礼膜拜,到认识自己是主宰的故事中我们知道:惟有自己才能主
宰自己的命运。  

上司不是职场上的上帝,工作并不是要你卖身当奴仆。你替对方工作得到薪水以及工作
经验、管理知识、社会阅历等,这些都是你付出劳力、心力的成果,用不着因为“拿人手短,
吃人嘴软”而过分地敬畏上司。  

请确认一个信念:上司也是人。我们要打破将上司视为万能主宰的神话,除去笼罩在他
们身上的光环,除去名声与权威的包装。有了这个观念,洞悉上司将易如反掌。下面以男性
上司和女性上司为例,简略分析他们身上存在的人的共通性。  

目前当今社会以男性企业家为大多数,他们的共同特性是:性格鲜明。下属们可以将他
的脸当作好恶喜厌的“晴雨表”。他们多半富有想象力和开拓精神,精力充沛,性格坦率。 

 假如员工表现出色,他会不吝啬夸奖;假如员工犯下轻微错误,他也会毫不客气地指正,
但你不必太在意这些责难,因为不消一会儿,他就忘得一干二净。 

职场箴言三  

预先组织人的思维,每次 讲话应包含一个主题,最 好不要给没有需要的人打 电话
或留口信。如给他人 留言要简短直接,倘若你 需要发布很多资料,也要 力求条理清晰,
言之有物, 不能空洞,更不能无休止 地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 

计算机巨子、英特尔公司的总裁安德鲁·史蒂文·格罗夫,曾被《财富》杂志评为“美
国最严厉的上司”之一。格罗夫在一次对部属大声咆哮之后承认:“当我冷静下来的时候,
我深感内疚,但毕竟已来不及了,因为这个忠实、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在受到如此大的伤害之
后,往往不会原谅我,而难以和好如初。”看来,男性上司之所以对员工咆哮往往是脾气使
然,并不表示他真的对你存有芥蒂,大可不必看得过于严重。  

男性上司往往喜怒形于色,无论是赞扬或是指责都不一定是坏事,如果对你不闻不问那
才是坏事。当然也有那些喜怒不形于色的男性上司,他们心机深沉,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感情,
和这类上司应对起来就需要多费一番心思。  

 不让须眉的女性上司在现今企业界不在少数,她们被称为“女强人”。和女性上司相处,
如果还抱着大男人主义,你将会有吃不完的苦头。因为女性上司虽然态度温和,最能隐藏自
己的情感,但她们也特别精明能干。  

女性上司具有的特质:敏锐而慈悲,同时又很细腻。对于部属的恭维,即使明知不是恰
如其分也很爱听,所以适度的迎合通常是有效的“讨好”武器。她们通常有敏锐的第六感,
对于职员的心态、是否尊重、是否愿意服从,往往有先知的预感。所以身为员工的你必须得
谨慎小心,要是你的不忠诚被发现,那她心里的芥蒂可是很难消除的。 尽管女性上司精明
而能干,但还是有些许温柔特质:依赖感特别强烈。此时,温情攻势或护花使者便有用武之
地了。同时,她的内心有着与生俱来的母性,对于弱者有一种怜悯心,但切莫轻易流露你的
脆弱,处理得不好的话,她会鄙视你。无论男性上司还是女性上司,他们都是人,都有人的
共通性,把握这一点,你就找到洞悉上司的诀窍。 


一位“正义”员工的遭遇

 某公司因为没有安装空调,每当夏季酷热难当时,待在办公室里不一会儿就会汗流浃背,
又闷又热。于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新进职员写了封信给总经理,希望公司能添购冷气设备,
但因为不了解老总的脾气如何,便没有署名。  

几天过后,总经理就为每个办公室安装了空调,同事们对总经理的善解人意十分感谢,
该职员在心中更是窃喜自己遇上一个肯听谏言的好上司。几天后,该职员再次匿名上书给总
经理,反映公司的洗手间应当检修更换,特别是水管太陈旧,也应该换新的。总经理接到信
后,心里暗自想着:  

“这个家伙到底是谁?三番两次投书,牢骚那么多,要是聚众闹事,那还了得。看来此
人不除,终是祸端!”  
于是,总经理暗自调查职员的笔迹,想找出写信者,同时也积极整修了洗手间,更换了
水管。部属们暗自议论:  
“总经理怎么突然发起善心来了,以前是一毛不拔、严格又吝啬得要命,而现在怎么这
么大手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总经理的心腹将员工们的议论传到他的耳里,他觉得这些善举笼络了人心,匿名者的功
劳不小,就淡化了炒他鱿鱼的念头。偏偏就在此时,匿名写信的职员以为上司真的是能广纳
意见的好上司,在一次闲聊时道出事情原委。不幸的是,就在他向同事们夸耀自己的功劳时,
恰巧被总经理听见,虽然他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恨得牙痒痒的,一度淡化的惩处之心又强
烈了起来。  

于是,总经理召集员工们开一次会议,要求大家对公司和他本人提出意见。该职员不知
是计,便侃侃而谈,将平日里同事们的意见如:奖金太少、加班时间太长、上司太过专制等
当众提了出来。这位职员本以为上司这次要对他“加官晋爵”,殊不知,上司意在杀鸡儆猴,
这位职员获得的当然是一张辞退通知书。  

这位职员遭辞退的原因,便在于他没能看透上司的心思,没有看清这上司微妙而又复杂
的内心世界。上司毕竟是上司、员工仅仅是员工,两者之间的壁垒虽然并非坚不可摧,但却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确实存在:上司和部属之间存在等级之分,界线分明不容逾越冒犯。有这
样一则 

寓言:  
一只驴子和一只公鸡,同住在一个草场里,有一只狮子,非常的饥饿,走近那里。他正

想扑向驴子时,那公鸡大声的啼 
。 
职场箴言四  
承认自己的过失,你的诚  
实也许会得到回报。将犯  
错视为学习的过程,找出  
方法,避免重蹈覆辙。可  
考虑用幽默的方式带出这  
个坏消息,如果你遇到的  
是个脾气不好的人,也可  
考虑用其他方法告诉他,  
例如留言、通过他的同辈  
或朋友通知他,不要试图  
掩饰自己的错误,那样会  
让你大失“面子”。 


 叫起来。(据说,狮子非常厌恶鸡啼声)狮子听到,便快速地逃走。驴子看见只不过是
公鸡的啼声,狮子便害怕,就鼓起勇气去攻击狮子,在狮子的后面追赶上去。驴子追了不远,
狮子一转身就抓住驴子,把它撕成碎片吞吃了。  

老板就是老板,切不可抓住机会就不放,很多时候老板看似是答应了你的要求,其实不
然,到头来受伤的还是自己。  

 即使上司与员工之间的那层薄纱揭开,两者之间也不会平等。而且这层纱不能轻易揭开,
否则将惹祸上身。客观而言,隔阂和等级差别有存在的必要,因为上司需要建立权威,使部
属服从。假如员工能够一眼就看透上司,上司在部属面前便如一本谁都能读懂的书,部属们
对这种权威的服从程度便几乎为零,那命令将如何施行,规章制度要如何贯彻,企业又如何
去求生存、求发展?  

曾有这样一位上司,他竭力想与部属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无视上司和部属之间必须存
在距离这一事实。他和员工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玩。刚开始,部属还怀疑上司别有用心,
始终心存戒惧。后来,随着交往的加深,员工们便无所顾忌地与他乱开玩笑,上班无故迟到,
甚至旷工,工作马虎敷衍,甚至没有成效。上司此时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工作目标未达成,
公司的股东全都怪罪于他;责备部属们,又怕伤了彼此的情分,搞不好还让部属们怀疑他以
前的和蔼可亲是伪装的,把他当作是披着羊皮的狼。万般无奈之余,这位上司只好自己辞职
走人。  

让上司和部属之间存在职权等级,有助于领导效力的发挥,而且差别的存在亦能够满足
上司内在的优越感,进而积极谋求事业成功。  

一般看来,上司们身穿名牌,吃着山珍海味,开着奔驰,出入高级餐厅, 

令旁人觉得他们奢华之极。其实,很多时候他们是在向人炫耀财富、展示成功,以达到
满足感。无可否认,上司和普通员工在经济地位上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使我们不得不承认
上司毕竟是上司。  

俗话说得好:“端别人的饭碗,就得受别人的管。”员工自上司那里领取薪水,上司要
求从员工身上获得尊重。人与人彼此尊重是很正常的,但通常上司在员工面前把对自己权威
的尊重看得更重。  

 上司和你说话的时候,你如果心不在焉或满不在乎,他可能会认为这是对他权威的蔑视。
随便替上司取绰号,或未征得他的同意就在公众场合直呼其名,甚至他的小名,都会让他心
生不快。如果上班老是穿同样甚至邋遢的衣服,特别是女性,化妆不得体或是在重要场合不
化妆,上司都可能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尊重。这些微小的细节,甚至是你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小
习惯,都可能引起上司的不快,那么你的加薪擢升就成了问题,甚至上司老是给你“小鞋”
穿,你还不明白他之所以“不公平”的症结在哪里。  

上司虽然比你成功,但也不可能事事都能做到尽善尽美,一旦自认缜密的决策有所疏漏
时,你该怎么办?也许上司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你,甚至是他当时心情不好而拿你当出气
筒,此时又该怎么办?  

也许有人会马上回答说,据理力争不就行了?据理力争就真的妥当吗?“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有些事情不是据理力争就能解决的。上司出现失误的时候,切勿直言指出“你
错了”,如果必须指出来,也得采用迂回技巧才行。当上司大发雷霆时,你最好不要反驳,
应礼貌地接受。如果你莽撞地解释,他对你的不悦和怀疑也就越浓。即使真有解释的必要,
也应当等到事后他的火气消了之后,再找机会解释。 

     

职场箴言五  

说话前要三思,不要说一些没有  

整体目的的话。不要争着说话,  

要用心聆听并练习运用非语言的  

沟通技巧如点头、微笑等,预备  


 一些无限制的问题,好让聆听者  

有机会发言。尽量减少空谈,让  

别人都把话谈完再发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