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冠-怒为红颜:吴三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冲冠-怒为红颜:吴三桂- 第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天他把小圆圆叫到身边: 
  “儿啊,爹不是不喜欢你,而是看你将来一定是个有出息的,所以把你送到你姨父那儿去住上一段时间,你愿意吗?” 
  父亲本以为女儿会又哭又闹不愿离开,没想到女儿性格是如此开朗、洒脱,圆圆竟然脱口说道: 
  “咱家家境贫寒,况且爹爹也已年老多病,孩儿早该自谋生路,以缓解家中的负担。我也愿意到外面去看一看,总在家里,实在闷得慌,您说是吗?” 
  父亲听了,连连点头。 
  于是第二天清晨,老邢便带着女儿上路了。 
  父女二人一日来到了昆山县,没费周折便找到了陈甲,陈甲见是姐夫带着外甥女来访,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当陈甲仔细审视圆圆时,他不禁目光直瞪瞪地盯着眼前这位绝世美人,他生平还没见过这般美貌。他看呆了,甚至半天竟没说出一句话。 
  此时圆圆身上穿一件新制的绿色花布春衫,她的腰围不过十七,穿着窄窄的春衫,显得十分合身。里面紧紧绷着一件小马甲,使得胸部特别隆起,显出了她柔软婀娜的姿态,圆圆的手臂和肩膀已经白得令人眩晕,但她的脸似乎更加白嫩,她的身姿异常柔弱,甚至一阵微风便能把这朵花儿吹起,随风飘去。 
  “妹夫,我这次来,是想把小女寄养在你这里几天,等我的病有了好转再来接她,你看怎么样?” 
  “好呀!”陈甲方从云里雾里飞回来,定了定神,“姐夫放心,外甥女在我这里一样吃好穿好,安然无恙,姐夫姐姐就放心吧!” 
  “那就多谢妹夫了。” 
  老邢小住了一夜,第二天天明便和小女儿洒泪而别了。 
  圆圆便在昆山住了下来。 
  谁知,没过多久,消息传来说,老父亲病情严重,没过多久,便永久地离开她了。 
  圆圆听说,哭得痛不欲生,姨父苦苦相劝,并安慰她:不用担心,姨父一定好好待你,就像在你亲生父母身边一样,以后你就姓陈吧! 
  就这样,圆圆就长期在姨父家住下来。 
  后来,江南遍闹饥荒,陈甲的生意更是调敝不堪,走投无路之际,他忽然想到了家中寄养的像小公主一样的陈圆圆,自从收养这个外甥女之后,他始终觉得这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因此,待她甚为优厚,到现在她似乎派上用场了。 
  陈甲经过一番私下走动,决定把陈圆圆卖给苏州梨园。 
  梨园,本是歌舞唱戏的职业去处。当初,唐玄宗李隆基为皇室歌舞队建筑了一座花园,广种梨树,赐名“梨园”。 
  此后历代歌舞戏曲班子便称梨园。明清两代中国戏曲歌舞已是普及性发展。尤其元代以后,各种戏曲唱腔发展很快。许多大的商业都市都有专门的梨园,而不是四处卖唱的江湖班子,而苏州梨园是天下著名的梨园之一。 
  苏州是昆曲的发祥地。 
  元代戏曲的音乐实际就是昆曲的直接起因,昆曲欣赏要求有很高的素质,尤其是文学艺术方面的诗词修养与绘画书法艺术修养,因为元曲直接取代了宋词的历史地位,达到了高度发展的地步。而元曲就是戏曲,专门用于演唱的口语化“流行歌曲”,但毕竟是文白脱离的古文时代,元曲戏词毕竟不是大白话,而是富有文学美感的诗词一般。若不解其中内涵,肯定唱不好。所以自关汉卿时代起,戏曲梨园就有了专门训练。 
  明代苏州是元曲的正宗继承地,人们喜欢看。梨园水平可谓天下之冠,到了明末,苏州梨园已达到很高水平,已接近了她的历史高峰了。 
  陈圆圆就是被姨夫卖到了这样一个地方,然而上天却给苏州梨园送来了一位天才艺术家,这位艺术家对于世人的影响将远远超过梨园界。 
  梨园对于陈圆圆还是个完全陌生的天地。 
  入夜之后,苏州城各门闭锁,人声渐息,然而南城却到了一天中最沸腾又最神秘的时分。这里是旅店、货栈、茶楼、酒馆丛集之地。灯火辉煌,人语喧闹,买卖吆喝,划拳行令,加上众多夜戏锣鼓,汇成了夜市的特殊音响。 
  苏州两大戏楼:一名媚香楼,一名落凤楼,都正是笛声悠扬,粉墨登场,一派春花秋月的旋崎风光。两大戏楼之间,则是娼妓优伶居住集中的地方,人们称之为“金灯照天,银筝拥夜,朝朝寒食,夜夜元霄”,是苏州有名的“销金窟”。 
  圆圆居然被卖到了这灯火辉煌、清歌缭绕的梨园,她说不清心头是什么滋味。在川流不息的车马游人中,在如萤虫飞动的大小灯火里,圆圆来到了苏州城最有名的戏班——落凤堂。 
  落凤堂梨园班主张九庚领徒弟们见到小圆圆,如同见了天仙一般,虽是第一次和她见面,但深为这个女孩子的美貌所打动,她的神气高贵自然,两片嘴唇就像樱桃那样又红又嫩,皮肤晶莹细嫩,梨园里大大小小的徒弟无不见了她而暗自赞叹她那绝顶奇貌。 
  陈圆圆很快即赢得了众人的喜爱。有的女孩上前与她施礼,有的拉着她的手上下端详,有的则和姐妹们窃窃私语。 
  “你想进哪个班?唱什么角儿呢?”班主张九庚问道。 
  “哪个班都成,角色也随便,不过我喜欢旦角。” 
  “好吧。你先和我学昆腔清唱,角色就演你喜欢的小旦吧!” 
  “嗯。”圆圆点点头。从进了落凤堂大门,到现在,她甚至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了。 
  陈圆圆自幼受父亲爱歌的影响,常与来家中的穷歌友们一起唱一起舞,她相貌端庄清丽,又具有温柔淑慧善解人意的性格,所以班主十分器重她,而亲自传授她歌舞艺技。 
  陈圆圆天姿聪颖,心领神会,再加上名师指导,进步飞快。 
  陈圆圆热爱歌舞演唱,不以此为苦而为乐。所以她早起晚睡,比别人练得又苦又勤。师傅教的,她总是精益求精,反复揣摩,天蒙蒙亮,人们就会看到她溜嗓练功,从来不知懈怠。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圆圆很快成为姐妹中的佼佼者,她不但极为擅长昆腔清喝,而且能够在戏上演时,精工吊戏,并能演唱戈阴腔戏,颇受梨园主的器重与欣赏。 
  梨园的小姐妹们对她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她起舞歌唱时,那迷人的舞姿,甜美清亮的歌喉,以及唱时情感的深深投入,都会使人既欣赏又感动,小圆圆自己也会被歌词戏文的内容吸引打动,将自己真正变成剧中人,堂主迫切希望将她抬出名。 
  圆圆的机会终于来了。 
  王实甫的《西厢记》自问世以来,长演不衰,成为元曲代表作。苏州梨园的《西厢记》更是正宗保留大剧目,看家戏,为了改变梨园收入减少的情况,梨园班主准备再度推出《西厢记》。 
  梨园主张九庚一直在紧张准备《西厢记》的排练,这个戏,出场人物不算多,情节却扣人心弦,颇受士人欢迎,可是,这剧中角色,并不是那么好选的。几个重要人物需要经过精心选择才行。 
  他已物色好了崔莺莺与张生的角色,可是,这红娘的扮演者由谁来演呢?红娘虽是个小旦,但戏却不少:她有纯朴的丫头气,又颇具傲气;虽目不识丁,却颇多心计。她出场表演的好坏,对全剧至关重要。所以选择这个人必需经过思虑再三才可定下来。 
  其时,园主也知道,最好最满意的人只有一个——陈圆圆,虽然他对陈圆圆苦心栽培,可圆圆毕竟是个新手,是个从未登过大台的女孩子,他不得不考虑到,有些演员在台下道白与唱腔可能都不错,可是,一上场就会失常,闹出些笑话。 
  这种事是难免的,不光是新手,即使一些老手也时有发生,陈圆圆能不能台上台下如一,能否把这个角色演活? 
  经过反复考虑,班主终于下了决心,班里只有陈圆圆的能胜此任。于是,他决定让圆圆演红娘这个角色。 
  圆圆受命之后,心中又激动又不安。 
  “一定要演好!”这是她自接受任务后,脑子里浮现出的第一句话。 
  为此,她在师傅的指导下反复理解剧情,背诵,练习动作,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认真去练,一天天过去了,《西厢记》终于在众兄弟姐妹的共同努力下排了出来,班主见时机成熟,便果断地在落凤楼上挂起了上演《西厢记》的招牌。 
  “去看《西厢记》了,落凤堂主推出新剧《西厢记》了。” 
  市民口中一传十,十传百,人们本来就对这个戏感兴趣,况且,梨园又是第一次演出,谁不想赶早?所以,戏刚开演即座无虚席。 
  戏院内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人们互相议论着剧情,更议论着一个人,一个使他们颇感兴趣的新人。 
  “哎,今日梨园推出这么重要的戏,怎么不让那些老手们露两下子,反而弄上个无名小妓演红娘?” 
  “是啊!我也在想呢,可能这个小妓有两下子吧。” 
  “万一弄不好,这可是个砸牌子的买卖啊!” 
  “管那么多干吗?不好咱就给喊个‘倒好’!” 
  咚咚咚——,开场的锣鼓打响了,嘈杂声慢慢平息下来,人们的目光一下集中到了那高高的台子上,他们欲看一看这张生、莺莺、红娘到底怎么样。鼓乐声止,老夫人缓缓走上前台: 
  “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绣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 
  长长道白,夫人演员念得流畅而有韵味,为圆圆上台做了铺垫。 
  “红娘何在?” 
  台上老夫人一声呼唤。 
  陈圆圆缓摆云步,走上台口,开始了她名扬天下的梨园生涯…… 
  一曲婉转清扬的妙词伴着箫声使园中观众骚动起来。人们感到惊诧——苏州落凤堂怎么能有此等丽人歌喉?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也,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余音未绝,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掌声四起,气氛热烈。 
  第二折,圆圆将红娘的一段唱腔唱得深情而柔媚可爱,只见她便启朱唇,发皓齿,唱道: 
   
  “可喜娘的宠儿浅淡妆,穿一套缟素衣裳,胡伶绿老不寻常,偷眼望,眼角里抹张郎……若共他多情小姐同鸳帐,怎忍他叠被铺床。 
  我将小姐央,夫人央,他不会许放,我亲自写与从良……” 
  声音如花坞春晓,好鸟唱叫一般,入耳之后有说不出的妙境。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越唱越高,唱到极高的三四句后,陡然一落,满园的人都屏气凝神,耳朵都有些忙不过来,一曲终了,台下喝采声四起! 
  只听张生与莺莺结合时,红娘又唱: 
   
  “谢当今圣明唐圣主,救赐夫妇,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 
  圆圆唱到最后一句时,却有一种伤感的音调,她眼中涌满了泪花…… 
  台下人们无不盯着那张艳丽动人的脸,好像颤抖着的花瓣上有点点水汪汪的露珠,他们好像被一阵风吹得飘飘荡荡…… 
  一直站在台侧的班主张九庚满面喜气地叹了口气,说:“真是太妙了!简直是声情并茂,绕梁三日!” 
  当演员们向台下谢幕时,所有人在欢呼,在叫嚷,在摇手帕,整个戏院的听众狂风暴雨似地鼓起掌来。 
  圆圆在掌声中一面微笑,一面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