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 (共五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胡雪岩 (共五部)- 第13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

『那好。』胡雪岩问道∶『如果是宝号的本票,自然是顶靠得住了?』

『那还用说吗?你有多少,我们兑多少。』

『我没有。既然宝号不肯收阜康的票子,我只好到别家了。』胡雪岩拱拱手说∶『对不起,对不起!』

出了永兴盛,觉得这口气真咽不下去,最好马上就能报复,但这不是咄嗟可办的事,只得暂且丢开,先另找一家钱号,兑换了二十个官宝,托那家钱庄派一名『出店』送到了金阊栈。

也不过刚刚把银子堆好,周一鸣陪着小狗子到了,引见以后,胡雪岩开门见山地说∶『我是阿巧姐的客人,她托我替她来说句话,如果他夫家肯放她,她愿意出一千两银子,让她丈夫另外攀亲,还可以买几亩田,日子很可以过得去了。我听老周说,这件事有你「轧脚」在内,「皇帝不差饿兵」,我替阿巧姐作主送你一百两银子。你看如何?』

这番话说得很明白,而小狗子仍有突兀之感,最叫他困惑的是,这个自称是王胖子的朋友、曾经一起吃过讲茶的『周大哥』,何以会把自己的底细,摸得这么清楚?因此,看看周一鸣,又看看胡雪岩,翻着一双白多黑少的三角眼,竟无从作答。

就在他这迟疑不语之际,突然觉得眼前一亮——胡雪岩把张被单一揭,下面盖着的二十个大元宝,尽皆揭露,簇簇全新,银光闪亮,着实可爱,另外又有一堆银子,几个『中锭』,一些『元丝』,估计是百把两上下,这不消说是,是预备送自己的谢礼。

俗语道得好∶『财帛动人心』,胡雪岩是钱眼里不知翻过多少跟斗的,最懂得这句俗语,所以特地要换官宝,好来打动小狗子的心。

这是胡雪岩熟透世故、参透人生、驾驭世人的一帖万应灵药,小狗子心里也知道,阿巧姐真正成了奇货。说书的常说∶美人无价,若是咬定牙关不放松,弄个一万八千的也容易得很,这区区一千两银子算得了什么?

无奈心里是这样想,那双眼睛却不听话,盯住了叠得老高,耀眼生花的大元宝不肯放。当然口中无话。周一鸣要催他,嘴唇刚一动,让胡雪岩摇手止住了。

他很有耐心,尽让小狗子去想。银子如美色,『不见可欲,其心不乱』,或者刚看一眼,硬生生被隔开,倒也罢了,就是这可望而不可即的境况之下,一定越看越动心,小狗子此时的心情,就慢慢变成这个样子了。

『凡事不必勉强。』胡雪岩开口了,再不开口,小狗子开不得口,会成僵局,『你如有难处,不妨直说。』

『难处?』小狗子茫然地问。

胡雪岩看他有点财迷心窍的模样,便象变戏法似地,拎起被单的一角,往上一抖,被单飞展,正好又把元宝覆住。这一来,小狗子的一颗心,才又回到了腔子里。

『我也晓得你老哥是在外头跑跑的,做事「落门落槛」,所以爽爽快快跟你说。』胡雪岩说,『我是受人之托,事情成不成,在我毫无关系,只要讨你一句回话,我就有交代了。』

银子等于已经收起来了,似乎只等自己一句话,事情便成罢论。这样一个局面,轻易放弃,总觉得『于心不忍』,因此不译言地答了句∶『我来想办法。』

『这就是了。』胡雪岩接着他的话说,『我们都是居间的人,有话尽不妨实说,有难处大家商量着办。你老哥是何办法?我要请教。』

『事情我做不得主,我只有尽力去说。成不成,不敢包。』小狗子又说,『如果数目上有上落,应该怎么说法?要请胡老爷给我一句话,我心里好有个数。』

这到了讨价还价的时候,可说大事已定,胡雪岩略想一想说∶『我在苏州很忙,实在没有闲工夫来磨,这样,予人方便,自己方便,如果不耽误我的工夫,我花钱买个痛快。明天一早,能够立笔据,我自己贴四个大元宝。』

『明天一早怕来不及。』

『至迟明天中午,中午不成,这件享就免谈了。一千两银子有人想用。』

这话是什么意思?小狗子方在猜疑,周一鸣便桴鼓相应地说了句∶『刑房的张书办,我是约了明天中午吃酒。』

两句话加在一起,表示这一千两银子,可能送给张书办,送钱给刑房书办用,自然是要打官司,小狗子越发心存警惕,于是连连点头∶『好的,好的。我准定明天中午,把「原主」带了来,要立笔据,我就是中人。』

『我们这方面,请老周做中人。』胡雪岩把那一百两银子取了来,放在小狗子面前,『这个,你先收了。』

小狗子喜出望外,但口头还自要客气两句∶『没有这个规矩!』

『规矩是人立的,我的规矩一向如此,你先把你的一百两银子拿了去,跑起腿来也有劲。』

胡雪岩还附带奉送了一块簇新的绸面布里的包袱,将银子亲手包好,交了过去。小狗子算一算,这件事办成功了,那一千二百两银子中,明的中人钱,暗的二八回扣,还有三百两银子好进帐,平白撞出这一炷财香,也多亏周一鸣,所以向胡雪岩道了谢,招招手说∶『周大哥,请你陪我出去。』

周一鸣陪他出了门,等走回来时,手里托着两个『中锭』,笑嘻嘻地说∶『这家伙倒还有良心,说饮水思源,是我身上来的路子,要送二十两银子给我,我乐得收下来,物归原主。』说着,把两锭银子摆在胡雪岩面前。

『笑话,他送你的,跟我啥相干?你收下好了!明天「写纸」,我们照买卖不动产的规矩,「成三败二」,中人钱五厘,你们「南北开」,还有三十两银子,是你应得的好处。』

周一鸣也平白进帐了五十两银子,高兴得不得了,自然也把胡雪岩奉若神明,敬重得不得了,自告奋勇,要去接阿巧姐回来。

『不忙,不忙,让她在潘家住两天。』胡雪岩说∶『我倒有两件事跟你商量。』

这两件事,第一件是他这天早上在永兴盛受的气要出,问周一鸣有何妙计?

『心思好不过胡大老爷。』周一鸣答道,『你老想出法子来,跑腿归我。』

『法子倒有一个,我怕手段太辣。我先讲个票号的故事你听┅┅』

京师的票号,最大的四家,招牌都有个『恒』字,通称『四大恒』。行大欺客,也欺同行,有家异军突起的票号,字号『义源』,专发钱票,因为做生意迁就和气,信用又好,营业蒸蒸日上。而且发钱票专跟市井细民打交道,这口碑一立,一传十,十传百,市面上传得很快,连官场中都晓得义源的信誉了。

四大恒一看这情形,同行相妒,就要想法打击义源,于是一面暗地里收义源所出的票子,收了去兑现,一面放出谣言,说义源快要倒闭了,这一来造成了挤兑的风潮。哪知一连三天,义源见票即兑,连等都不用等,第四天,

风平浪静,义源的名气反倒越加响了。

四大恒见此光景,自然要去打听它的实力,一打听才晓得遇上了不倒的劲敌,义源有实钱四百万,出了一张票子,照数提一笔另行存贮,从来不发空票,所以不致受窘。

这个故事一说,周一鸣就懂了,『胡大老爷,』他问,『你的意思也是想收「义源」的票子,去「整」它一家伙?』

『对了!不过我又怕象「四大恒」跟「义源」一样。』胡雪岩说∶『你做初一,人家做初二,弄「义源」不倒,「义源」来整我的阜康,岂不是自讨苦吃?』

『是的。这一点不可不妨。』周一鸣说,『等我去打听打听「义源」的实力看。实力不厚,不妨「将他一军」,不然,还得另想别法。』

『我就是这个意思,你去打听了再说。好在这件事不忙。我讲另外一件。』

另一件事是要送潘叔雅一笔礼,一则酬谢他暂作阿巧姐居停的情谊,再则是胡雪岩觉得象这样的人,大可做个朋友,有心想结纳。

如果说,仅仅是还人情债,这笔礼很容易送,反正花上几十两银子,买四色礼物,情意就算到了。但要谈结纳,则必须使潘叔雅对这笔礼重视,甚至见情,他家大富,再贵重的礼物,也未见得放在心上。或者是杭州的土产,物稀为贵,倒也留下一个印象,无奈人在苏州,无法办到。

这番意思说了出来,等于又替周一鸣出了个难题,『送礼总要送人家求之不得的东西。』他说,『潘家有钱,少的是面子。能不能送他个面子?』

『这话说得妙!』胡雪岩抚掌称赏,『我们就动脑筋,寻个面子来送他。』

这两句话对周一鸣是极大的鼓励,凝神眨眼,动足脑筋,果有所得,『我倒有个主意,你老看行不行?』他说,『何学台跟你老的交情够了,托他出面,送潘家一个面子。』

『这个主意的意思很好。』胡雪岩深深点头,『不过,我倒想不出,这个面子怎么送法?』

『可以这样子办,你老写封信给何学台,事情要不要说清楚,请你老自己斟酌,如果不愿意细说,含含糊糊也可以,就说,这趟很承潘某人帮忙,请何学台代为去拜访潘某人道谢。』周一鸣说,『二品大员,全副导子去拜访他,不是蛮有面子的事?』

『好极,好极。这个主意高明之至,高明得┅┅老周,你自己都不晓得高明在哪里?』

这是什么怪话?周一鸣大为困惑,自然也无法赞一词,只望着胡雪岩翻眼。

胡雪岩也不作解释,还没有到可以说破的时候,他已经决定照官场中通行的风气,买妾以赠,安排阿巧姐做何桂清的侧室。这一来,阿巧姐在潘家作客,何桂清亦应见情,所以代胡雪岩道谢,实在也就是他自己道谢。周一鸣的主意,隐含着这一重意义,便显得极外高明,只是他自己不明白而已。

『准定这样子办。』胡雪岩相当高兴,但也相当惋惜,『老周,你很能干,可惜不能来帮我。』

周一鸣心中一动。他也觉得跟胡雪岩做事,不但爽脆痛快,而且凡事都是着着占上风,十分够味,但到扬州去办厘金,大小是个官,而且出息不错,舍弃了似乎也可惜,所以也只好表示抱歉∶『是啊!有机会我也很想跟胡大老爷。』

『那都再说了。』胡雪岩欣快的站起身,『今天我没事了,到城里去逛逛。你去打听打听永兴盛的虚实,晚上我们仍旧在元大昌碰面。』

于是胡雪岩去逛了玄妙观,吃茶『听大书』,等书场散了出来,安步当车到元大昌,挑了一副好座头,一个人先自斟自饮,等候周一鸣。

吃完一斤花雕,周一鸣来了,脸上是诡秘的笑容。胡雪岩笑道∶『看样子,永兴盛要伤伤脑筋了。』

『说巧真巧!』周一鸣很起劲地说,『恰好我有个熟人在永兴盛当「出店」,邀出来吃了碗茶,全本「西厢记」都在我肚里了。』

『好极,好极!先吃酒。』胡雪岩亲手替他斟了碗热酒,『边吃边谈。』

『永兴盛这爿店,该当整它一整,来路就不正┅┅』

周一鸣从这家钱庄的来路谈起。老板本来姓陈,节俭起家,苦了半辈子才创下这点基业,不想老板做不到一年,一场伤寒,一命呜呼,死的那年,四十刚刚出头,留下一妻一子。孤儿寡妇,容易受人欺侮,其中有个伙计也姓陈,心计极深,对老板娘嘘寒送暖,无微不至,结果人财两得,名为永兴盛的档手,其实就是老板。

『真叫是一报还一报!』周一鸣大大喝口酒说,『现在这个陈老板,有个女儿,让店里一个伙计勾搭上了,生米煮成熟饭,只好招赘到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