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圣东方朔1,2,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智圣东方朔1,2,3- 第2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沉默了一会儿,一个大胡子迈步向前:“皇上!臣有一本要奏!”公孙贺一看,原来是龚遂。
   武帝微笑着说:“噢?龚遂,你果然是当仁不让。你有何事,速速奏来。”
   龚遂朗声奏道:“皇上!五六年前,您曾命大军分兵多路,攻讨伐东南的闽越、南方的南越、西南的夜郎、大理,时间不久,四路便告大捷。唯有东北的高句丽一路,先有征东将军荀彘率众八万多人,未能速胜;后又遣楼船将军杨仆统精兵五万,至今仍是不见报捷。臣以为,兵贵神速,我军远道而去,宜速战速决。如今拖延数年,久攻不下,我军粮草不继,军马困乏。臣以为,如有速胜之策,诚为美事;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不如先行撤军,待形势有利于之际,另行图之!”
   武帝点点头:“唔。你说的有理。自朕发兵讨伐匈奴以来,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无功而返之师,还没有出现过!丞相,你以为此事该怎么办呢?”
   公孙贺平静地说:“皇上,臣以为,荀彘是皇上爱将,攻打高句丽又是他首先统兵前往,势必事事要自己作主。而杨仆则有攻打南越的战功,定不会服从荀彘的约束。二人在战场上不能同心同德,这样如何能够取胜?臣意以为,要么皇上派比他们更大的将领一名,统领高句丽战事;要么将其中的一位撤回,以免内耗。这样,才能使奔赴高句丽的十多万大军齐心破敌啊!”
   武帝更是连连点头:“丞相说得有理。如今战场老将,老迈的老迈,归隐的归隐,谁能为朕出高句丽领兵呢?”
   众人面面相觑,不再言语。
   龚遂再度向前,奏道:“皇上!臣以为,此等重要事项,要么是大将军亲自前往,要么请东方朔东方大人亲行一次,除此二人之外,不用说荀彘不会听其调遣,恐怕连杨仆将军也未必听令啊!”
   武帝觉得龚遂说得有理,可是卫青和东方朔,一个生病在家,另一个在金马门内,朕不叫他,他怎会出来?想了一会,他一拍案子,说道:“高句丽弹丸小国,也需劳动卫大将军和东方大人?朕看不必了!龚遂,你能完成朕的命令么?”
   龚遂没想到皇上会看上自己,便应道:“皇上既有圣命,臣当在所不辞。只恐小臣人微年轻,难孚众望。请皇上再派一名老臣前往,臣愿为其副使!”
   武帝点头称是:“好,好。朕就按你的说法,派去一位老臣。你是龚遂。对了,丞相,你们公孙家里,不是还有一个公孙遂么?朕记得他是济南郡守,礼遇董仲舒的,便是他!经过董夫子的教诲,他一定更会办事。让他与龚遂一块儿去高句丽!”
   公孙贺却要阻拦:“皇上,公孙遂是臣的堂弟,可他办事远没有公孙敖认真,再加上他们两个,一个叫公孙遂,一个叫龚遂,会不会……”
   汉武帝:“哎!说好了不派战将,只派文职!两个人名字相近,才有意思!公孙遂年长,为正使;龚遂年轻,为副使。龚遂,你就带着朕的旨意,陪同公孙遂快去高句丽,朕让你们全权处置高句丽战事,包括荀彘和杨仆两个人,哪个不听令的,你们可以立即捉拿,都不必向朕奏准!”
   皇上给了如此大的权限,龚遂显然有些激动。他跪地叫道:“臣遵旨!”
   这时刘屈牦也走上前来:“皇上,臣也有一本!”
   武帝高兴地说:“好啊,你也说来。”
   刘屈牦激动地说:“皇上,臣得知边关消息,匈奴的乌维太子新立为单于,又招旧部,回到了狼居胥山附近。匈奴残兵,也在聚集,大有死灰复燃之势。”
   武帝感叹地说:“真是斩草容易除根难,见到机会它就生啊!诸位爱卿,你们说,朕是再度发兵呢,还是听之任之?”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人们都知道,高句丽之战打了好几年,至今未见结果,难道皇上还想出击匈奴?何况匈奴如今是散兵游勇,如何觅其行踪?
   正在沉默之际,上官桀悄然出列。“皇上,臣有一本,也要奏明皇上!”
   武帝惊喜地说:“上官桀,你有何事?”
   “皇上,臣近日在上林苑放马,看到一种新生的小树,奇异无比:它的叶子,日出而张,日入而合,犹如葵花向阳;尤其让人惊叹的是,臣对着它唱歌,它就摆动着枝叶;若用手摸他,分便如少女一样,娇羞不甚,枝叶闭合!”
   武帝大喜:“啊?有这等祥瑞之物?此物在何处?”
   “皇上,您随臣来这儿看哪!”上官桀说着,领着武帝走到宫门边上,抱来一个木盆,盆中有棵不大的绿树,树叶半开。“皇上,您看,臣用手一摸它,看,看,叶子闭合了。臣把他搬到门外,”说完,他又抱着花来到外面的阳光下,武帝也跟着走了出来。上官桀指着树,大叫:“皇上,您看,您看哪!到了阳光下面,树叶子全放开了!”
   老丁义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讨好地说:“上官桀,你说的不完全对!这颗吉祥树,是见了皇上,才把叶子全打开的!”
   听到如此肉麻地吹捧,公孙贺皱了皱眉头,他看了一眼霍光。霍光向他微笑一下,转而看着武帝。
   武帝满面灿然,高兴地看了众人一眼,然后大踏步地回到皇座之上。
   众人也跟着急回。
   武帝稍座即起,站着说道:“好啊!好啊!果然有祥异之物出现了!朕刚刚得到高人指点,要朕封禅泰山,这便来了天降的祥瑞!高句丽战而不决,匈奴再聚乌合之众,这是朕起兵肃清天下的大好时机!既然天降祥瑞,朕就要振兵,肃清高句丽和匈奴,朕再释旅,封禅泰山!”
   丁义与上官桀二人先行跪下磕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也只好跟着跪下,齐声大叫:“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帝转向公孙贺:“丞相,朕命你在朝中留守,全权操办封禅大典。朕要亲自率京畿十八万禁军,东北而去朔方城;高句丽不平,朕去高句丽;高句丽若被扫平,朕便再肃清匈奴!传朕旨意,各郡国守和诸侯,让他们一方面备齐军马,准备与朕在匈奴会猎;一方面让他们准备好财物和神车,朕允许每个郡国和侯王都在泰山之下修建豪华馆驿,朕更要在那儿兴建一个大的行宫,准备泰山封禅!”
   丁义和上桀不等公孙贺等回答,便叫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只好跟着齐声大叫:“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十二章  秋风辞(之八) 
   金马门内,珠儿和太子刘据又在一起练武。珠儿面色严肃,太子心神不定。没练几下,太子便不练了。
   珠儿也是没有心情:“怎么?不想练了?”
   刘据灰心丧气地:“你老绷着脸,有什么意思?”
   珠儿很凶地:“什么叫老绷着脸?练武就是练武,你是师弟,要听我的!不然,你就回去!”
   刘据大惊:“珠儿,你干吗对我这么凶?”
   珠儿没好气地:“你胡思乱想,不正经练功,再不对你凶一些,你还无法无天了呢!”
   刘据先是大为不解,但他也了解珠儿的脾气,知道她吃软不吃硬,便小心地陪着笑脸:“师姐,小师姐,师弟听您的,还不成?”
   珠儿果然笑了起来:“去,去!看你,哪像个太子的样子?”
   太子也笑了起来:“那你说,太子该是什么样子?”
   珠儿想了一下,又正经起来:“太子,你我都已经大了,以后不能再这样,没个正经。”
   刘据惊讶地问:“我们怎么样了?我们有什么不正经了?”
   珠儿认真地说:“我明着告诉你吧,我爹不想让珠儿跟你好。”
   刘据丧气地:“我也老是纳闷,东方大人怎么啦?他和父皇无话不谈,和我舅舅也是情同手足,他怎么就不让我们两个好呢?”
   珠儿将右手的食手伸了出来,放到自己的鼻子尖前,警告地说:“我先告诉你,你别以为自己是个太子不太子的,你要是对我爹有一句不敬,我可饶不了你!”
   刘据冤枉地叫道:“没有啊?我没说什么不敬的话啊?”
   珠儿还是不依:“不仅不能说一句不敬的话,心里都不能有不敬的念头!”
   刘据叹道:“天哪!这么一来,你爹比我爹还重要!”
   珠儿小嘴一翘:“什么你爹我爹的?你以为你爹是皇上就了不起?我爹是神仙!你爹一心想当神仙,还当不上呢!”
   太子委屈地说:“我没说我爹比你爹强啊?”
   “没说,肚子里想了也不成!”
   刘据这回找到了回敬的话:“珠儿,你也太厉害了吧!连我的心里怎么想,你也要管?”
   “管,就是要管!还不都是跟你爹学的?颜异大人有什么罪过?皇上竟然让张汤给他加了个‘腹诽’之罪,还写进了大汉的条律!你说,你心里要是对我爹不敬,不也是‘腹诽’之罪吗?”
   刘据叹道:“天哪!你要这么治我,我可就惨喽!”
   珠儿反问他:“太子,你将来也是要当皇上的,那你就会学今天的皇上,反过来治珠儿的罪啊?!”
   刘据摇摇头:“珠儿,实话对你说,我学不了。”
   珠儿惊讶地:“什么,你学不了?”
   刘据的话,发自肺腑:“珠儿,我打自小时,皇后便教我对人友善。两位老师也总是教我,温、良、恭、俭、让。我看到犯人,都觉得他们很可怜。你看,对一般人,我都不会那么做,何况你珠儿是我终日想见到,终日想相依相伴的人呢?”
   珠儿大为感动:“太子!”
   太子走上前来,要拥抱珠儿。“珠儿,我去找舅舅,让他说服你爹。”
   珠儿摇摇头,挣开了太子的双手:“太子,我爹是最通情达理的,他不同意,必有缘故!”
   刘据却坚定地说:“我已经向父皇保证,非你珠儿,我不再要别的太子妃!”
   珠儿感动地流出泪水。她问:“那,皇上怎么说?”
   刘据小声地说:“皇上说了,‘这正是朕的意思’!”
   珠儿终于被他感动了,与刘据拥抱在一起,激动地叫了声:“太子!”
   刘据拥抱着珠儿,泪水充满了眼眶。他情真意切地说:“珠儿,小时候,母后常唱一支歌,我早就记在心里,要将来送给我的心上人。今天我就唱给你听!”说完,他灿然地唱了起来: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
   珠儿突然发现他的灿然之中含着凄然。她似乎感觉到了某种不祥。她不愿听到这种歌声,她急忙将太子推开,大叫道:“不许唱,我不要听,不要听——!”
   说完,她捂着耳朵,跑进了自己的房间。
   太子刘据在后边痴呆呆地望着,兀自哼着那首未唱完的歌: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第十二章  秋风辞(之九) 
   大将军府,斜阳残照。 
   卫青鬓发皆白。他正看三个儿子玩耍,三个儿子一个十三岁,一个十岁,一个八岁。
   平阳公主更为苍老,一如其母的样子。她不无担心地对卫青说:“大将军,你就由着他们玩,怎么也不教他们练点武功?”
   卫青不解地说:“夫人,你还想让孩子练武?让他们去学霍去病?难道我的心,还没碎么?”
   平阳公主知道,这话触到了卫青的伤口上。“可是,皇上将这三个孩子,个个都封了侯。就冲着这一点,也该让他们有点本事,将来报效皇上吧!”
   卫青安慰地说:“夫人,你别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